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2023-10-02 来源:小奈知识网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遗产,厚重悠久、博大精深,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篇一

中国当代文化领域研究的整体现状回顾

在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研究中,呈现出几大趋向,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作为八十年代以来反思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一种延续和深化,一批有思想力度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回到马克思”、“走出历史的迷谷”、“马克思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发现和解读”等一系列对建国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行反思的思想主张,推动了研究的进程;二是对西方思想和西方文化的研究逐步摆脱和超越了由翻译文本、积累资料的研究模式,开始向强化中西比较研究、强化研究中的中国对象意识、强化对个体存在价值的研究等多元化趋势转变;三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呈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势。

一种态势主张回归,回到中国文化的原始境域中去,在对文本的诠释中重新阐发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种态势则强调立足时代实践精神,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出发,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由此展开了对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当代文化的比较等研究。透过诸如此类的种种研究取向,当我们从正反两方面去整理、反思他们的研究成果时,会越来越感觉到,关于理论的发展和走向问题,并非是一个纯粹客观的问题,而是与理论工作者自身素质直接相关联的问题。其中,尤以从业者的自身问题意识为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研究上的这种特征,反映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表现为:怎样真切领会当代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的问题意识,不仅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反省提供一个相关的维度,更根本的则在于如此的反省自身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生成。笔者由此对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进行反思。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关注的主要问题

若要从整体上把握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就首先要梳理清楚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领会与审视,对哪些是能够真正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研究规律的问题、哪些确属伪问题作出判断。对此,必须反省近百年来或者更近一些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界关注、思考的问题。

耙梳之后可以发现,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研究中主要在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问题。这一问题在当代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问题;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向何处去?在这一问题上,“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之争曾长期存在,直至今天仍然能在一些学者的著述中看到论述这一问题的思想踪迹;其三,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如何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其四,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构建;第五,在文化传播和文化应用层面,应现代人生活需要,凸显文化的技术性、工具性属性。

对“主要问题”的反思

在以上所列举的各种问题中,有些问题并不属于文化问题,譬如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问题,就应当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还有些问题属于民族问题和哲学问题等。而且这些问题,混淆了实践优先性和文化优先性的区别,用实践优先性取代了文化优先性。对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者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人心态依然根深蒂固,这种心态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有革命性的变革和创造。中国哲学现代化中的这种遭遇恰也是困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难题。这种特定,导致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始终笼罩着一种严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这种文化主义的潜规则作用下,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作为文化从业者的自觉意识也就自然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基点下的文化重构,所谓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充其量也就是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

把握时代精神,形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意识”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无论是从社会共同体层面还是从个体命运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848年以后,儒教文化宣扬、维护的宗法体制逐步解体,加之西方自然科学经验逐步渗入和西方军事侵略和占领程度的加深,重重危机使中国社会陷入四面楚歌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因社会基点的缺失而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对社会存在合法性问题的思考成为近现代中国思想家孜孜以求的根本问题。反映在文化领域即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面审视甚至批判,这种文化反省的结果,是形成和推进了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梁漱溟先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比较》一书中,在论及中国文化未来发展问题时表达了中国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的急迫和诚挚情感,“把六十年支支节节的问题一齐揭过,直向咽喉处着刀,逼问到东方化的应存应废。若以往事相例,六十年间西方化对于东方化已经是节节进逼,节节斩伐,到现在岂不是就要绝其根株了么?”②

对社会合法性问题思考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包含着对人性和个体自由等问题的重新反思,尽管在中国哲学和文化史上曾经不止一次的探讨人性和人生问题,但是,在社会合法性危机下重新思考个体自由等问题毕竟因为所处境域的不同而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除此之外,之所以将这一问题作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基本的问题来对待,不仅因为它在文化研

究中的恒久真实性,更因为在社会现代化语境下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显得更为直接。因此它和社会的现代化问题一起成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两个真正的问题,它们是我们走出思维困境、将传统文化研究导向正确途径的真切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

社会合法性的问题也即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问题,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家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未完成的问题,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它的思考显得重大而迫切。离析中国近现代思想家所关注的具体问题,可以发现,近代思想家主要讨论的是传统的合法性是否丧失和西方文化到底有没有价值,而尽管现代思想家对中国现代化途径或道路有不同的认识,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识,即他们思考和论争的问题主旨不是集中于传统的合法性是否丧失和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文化,而是要怎样的现代性和如何把握和实现现代性的问题。由于中国对现代化的憧憬和追求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是一种移植性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选择始终面临着现代化的实现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两重历史使命的挑战。在反思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经验与教训基础之上,当代中国建设者和当代中国思想家在面对“现代化”这一问题时,逐步达成了一种新的共识,即:尊重社会发展和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这标志着一种逐渐成熟的执政理论和文化价值观的逐步确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更高阶段。

中国的社会危机在引发思想家对中国社会“现代化”问题思考的同时,也激起了思想家对个体限度与个体自由等类似问题的思考。在传统儒教宗法文化体制下,个体的命运(内王)始终是与社会(外王)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宗法体制中,人的个体价值唯有在君主王道体制中才能得到确证。而社会危机使传统宗法体制的延续遭遇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于是,如何在新秩序下获取可供“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成为中国思想家们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比对社会“现代化”问题的解决更复杂。

一方面,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个体价值的立身基础问题的思考始终与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缠绕在一起,但是现代以来,直至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基本工作是围绕着“主义”问题的建设来进行的。九十年代以来,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之一,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空场”,缺少对“人”的发现与解读。其实,这种批判的实质,是在质疑、反思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架构的思想根基问题,是在质疑与反思以政党为根基的国家意识形态对个体价值的忽略。当然,这种质疑也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同样在现代文化语境下,“个体价值”地位的确立深受着各种民族主义的制约,以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为集体无意识的现代化追求是其表现形式。在此意义上,对个体价值地位的当代确立问题往往被置换为传统文化语境下对“内圣”问题的回顾、回归或现代化诠释与解读,尽管这种努力貌似将个体的价值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解构出来,将价值的确立权交还给个体自身,这种解决方式也许能在肉体和心灵意义上安顿人生,但是,在一个普遍缺乏能确保个体价值自我抉择的思想文化体制中,这种安顿的方式在何种意义上保有现代化的实质,发人深思。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篇二

在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一节教学中,这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三年级学生在以前的从来没有接触过,面对着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如何教?怎样教?我心里也没有底。感到一片茫然。

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没有回避的可能性,只能迎刃而上。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千年的泱泱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在

民间广为流传,如:陶瓷、剪纸、布艺、泥塑、戏剧、书法、风筝等民间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我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首先,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和图片,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什么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以富有启发性的导言,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事先所设置的情境中来。同学们,请你闭上眼睛,静心的倾听,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通过学习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人,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些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吧!去领略她的无限的魅力和风采吧!

接着我让同学们把事先收集好的资料拿出来,我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都来欣赏这些图片,大家在看这些图片中,有的聚精会神,有的在指手画脚,有的边说边笑。从他们的表情中,我能感受到这就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他把同学们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完图片后,大家回到座位上坐好,我说:“刚才大家欣赏了具有祖国传统文化的图片,你们看后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请说出来吧!”分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边听边想,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的较好得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时,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展示,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我看到同学这种学习劲头,课前我所担心的问题看来都是多余的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全班交流阶段,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得较好的选手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有的一边说还一边拿出图片进行展示,下面听的同学各个聚精会神的,不

时发出阵阵的喝彩声,听后还对展示的同学给予评价。

这节课成功之处就在于同学们能大胆的展示自己,同学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充分的体现了语文《新课标》中所说的探究性、主动性、合作性学习。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自觉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真正的感受到我们的祖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伟大祖国而自豪。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篇三

本次习作总体来说我不够满意。虽然就习作本身而言,学生基本上达到了习作要求,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对传统文化---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虽然,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开展调查传统文化,但囿于学生生活实际,孩子们感受不到精美的剪纸艺术有多么神奇,戏剧、国画有多么博大精深,也感受不到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热闹的赛龙舟活动......古老的民族艺术、精美的民间工艺、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们这个虽离县城不远,却异常偏辟的农村小学来说,显得是何等的陌生,何等的遥远,再者,学校没有开通网络,想进行那样的调查活动,纯粹是瞎忙活。因此,我在家里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端午节、春节、重阳节等主要节日的详细资料,利用课余时间或让孩子们自己读,或老师给他们读,来了解节日的一些知识。

在指导本次习作之前,我又找了大量的影视资料和孩子们一起观看,边看边指导孩子记上笔记,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先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来写一写他们眼中、心中的传统节日,写作结果不出我所料——个别孩子写了,大部分孩子无从下笔。于是,我只好进行“填空式”习作指导,以端午节为例,第一段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第二段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主要介绍节日里开展哪些活动,是怎么开展的。第三段介绍节日的来由。第四段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祝福的话。之所以选择端午节是因为在农村

端午还是比较隆重的节日,虽没有赛龙舟那样的活动,但吃粽子同样也很诱惑孩子们。

指导习作时,我没有让孩子都选择同一个节日来写,而是鼓励他们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争取跟别人写得不一样,但结构上要和我指导的相似。孩子们没令我失望,涌现出了沙佳龙——快乐的元宵节,文中写了元宵节时和家人一起到利民广场观赏花灯的情景,虽然文中有一些“编”的痕迹,但孩子毕竟朝着“争取跟别人写得不一样”这个方向在努力,的确不容易!乔悦——有趣的春节,讲述了春节时人们的活动,既有大人的悠闲,也有孩子的快乐,中间还介绍了春节前所做的准备,过节时特有的“吃文化”——年夜饭丰盛极了,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孩子对传统节日的无比喜爱。我想,这也正是本次习作的根本目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忘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理所应当过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本次习作还涌现出了沙敏、沈佳豪、沙玉婷、陶霞等十几名同学的优秀习作,算是对我所做的准备活动的一点“回报”吧。评讲作文时,这些优秀习作赢得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张芳、沙艳茹抄写工整,也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典范。

为了巩固本次习作成果,评讲习作后,我又布置了写其他节日的小作文,作为对大作文的补充练习。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活动的开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开展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春节要到了,布置寒假作业,让孩子们调查一下为过好这个春节,家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年货,准备了哪些年货(包括吃、穿、用),春节里开展了哪些活动(家人、村上永宁街上等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都记下来,开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我相信孩子们更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而不是让“传统”只是给他们留下一个大致的印象。明年还有“学雷锋”活动,端午节等等一些经常开展的、传统的活动,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品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