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27 来源:小奈知识网
·8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12月第10卷第23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Dec 2016, Vol. 10, No. 23

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屈永生 蔡瑞珍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BNP)检测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HYA)分级:Ⅱ级17例, Ⅲ级20例, Ⅳ级11例;48例进行体检的未患有心衰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检测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cTnI水平(μg/L)(14.05±2.16), 心肌酶谱(U/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各项分别为(249.50±2.32)、(41.22±4.32)、(247.76±11.78)、(252.84±16.45)、(86.64±4.21), 血清BNP水平(pg/ml)(195.54±12.16)。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 各项指标水平随之升高(P<0.05)。结论 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水平检测在心衰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对心衰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心力衰竭;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谱;血清脑钠肽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51心衰是大多数疾病后期会出现的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高。心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功能受损, 出现的心功能障碍和心肌肌原收缩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机体供血不足, 提高患者的死亡率[1]。临床发现, 在心衰的过程中, 有关于心功能的一系列指标会跟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指标的变化成为对心衰病情监测的有效数据。本文中, 作者对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水平检测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分析临床中对心衰病情的监测作用。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6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58.7±5.9)岁, 平均病程(4.5±0.8)年。NHYA分级:Ⅱ级 17例, Ⅲ级20例, Ⅳ级11例, 无影响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水平的疾病存在。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48例未患有心衰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8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6.9±6.4)岁。两组年龄、性别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在入院后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送检。采用加拿大瑞普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检测cTnI、心肌酶谱、血清

。检测过程中, 严格按照说明书及相BNP水平等各项指标[2]

关操作流程进行检测, 最大程度减少误差。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其中观察组患者根据NYHA分级不同进行区别统计。

1. 3 观察指标 观察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等各项指标水平。心肌酶谱检测指标CK、α-HBDH、CK-MB、LDH、AST。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计数资料x±s)表示, 采用t检验;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观察组cTnI水平(μg/L):Ⅱ、Ⅲ、Ⅳ级分别为(7.54±2.01)、

作者单位: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蔡瑞珍

(13.25±1.97)、(19.56±2.32), 总计(14.05±2.16)。心肌酶谱(U/L):

CK:Ⅱ、Ⅲ、Ⅳ级分别为(128.52±10.15)、(250.12±12.57)、(296.58±13.59), CK-MB:Ⅱ、Ⅲ、Ⅳ级分别为(23.35±3.87)、(38.92±4.33)、(52.59±4.85), α-HBDH:Ⅱ、Ⅲ、Ⅳ级分别为(131.64±10.85)、(244.91±12.76)、(301.55±12.98), LDH:Ⅱ、Ⅲ、Ⅳ级分别为(171.35±13.39)、(248.75±14.96)、(296.51±16.92), AST:Ⅱ、Ⅲ、Ⅳ级分别为(62.21±3.52)、(83.49±4.15)、(101.34±4.35), 总计分别为(249.50±2.32)、(41.22±4.32)、(247.76±11.78)、(252.84±16.45)、(86.64±4.21)。血清BNP水平(pg/ml):Ⅱ、Ⅲ、Ⅳ级分别为(119.54±10.23)、(178.00±12.34)、(236.67±12.98), 总计为(195.54±12.16)。对照组cTnI(μg/L)、血清BNP(pg/ml)水平分别为(3.87±1.04)、(92.72±8.52), 心肌酶谱(U/L)(CK、CK-MB、α-HBDH、LDH、AST)各项分别为(75.09±9.12)、(11.25±9.05)、(76.34± 2.53)、(129.65±12.87)、(29.57±2.16)。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 各项指标水平随之升高(P<0.05)。3 讨论

目前, 准确的预测心衰患者的病情和诊断非常重要。对那些没有或者仅有轻度心功能障碍的患者, 精准快速的诊断特别困难, 发生漏诊、误诊的几率较高。而早衰患者, 应该尽早控制病情的恶化,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效地缩短病程, 降低患者痛苦。目前对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还缺乏敏感度和客观性。一般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胸部X线及心脏彩超多普勒的检查帮助诊断。前两者带有强烈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随着医学的发展, 研究发现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重构, 引起多因素的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加重心肌细胞的伤害和损害心功能[3]。准确的判断和预估心衰疾病越来越受到了医学研究的重视。cTnI、心肌酶谱及血清BNP作为心血管类疾病的危险因子, 成为了预测心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肯定了心肌酶谱在心衰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且它的多项指标的波动也有助于检测病情的程度[4]。cTnI是调节心脏横纹肌和心肌收缩的关键型结构蛋白, 成为检测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准确的标志, 可检出微小的心肌损害。当心肌遭到损伤后, cTnI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12月第10卷第23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Dec 2016, Vol. 10, No. 23

·81·

·药物与临床·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学影

【摘要】 目的 探索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新活素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活素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为(46.58±5.47)μmol/L、内皮素1水平为(72.36±10.63)ng/L、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为(14.69±2.8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25±2.36)μmol/L、(86.14±11.28)ng/L、(10.62±1.87)%(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新活素治疗, 不仅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 还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内皮功能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52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病情重等特点, 主要是由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 若未及时干预, 可导致患者血管伴有内皮功能损伤, 从而加大治疗难度, 而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心肌再灌注, 但由于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已存在心室重构,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观察患者心肌恢复情况和内皮功能恢复情况, 通过多项实验研究表明, 新活素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

。对此本文旨在探索新者的临床症状, 帮助其稳定心功能[1]

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排除标准:①排除本次实验药物过敏

患者;②排除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③排除血容量不足、

心源性休克患者;④排除沟通障碍患者;⑤排除危重症患者;⑥排除存在精神家族史患者;⑦排除依从性较差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均达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签署书面同意书;③本次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CT检查确诊。观察组患者男2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3.84±3.48)岁; 梗死部位:30例为心肌下壁梗死, 20例为心肌前壁梗死;Killip分级:10例患者为Ⅲ级, 20例患者为Ⅱ级, 20例患者为Ⅰ级。对照组患者男2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64.79±2.51)岁;梗死部位:29例为心肌下壁梗死, 21例为心肌前壁梗死;Killip分级:11例患者为Ⅲ级, 19例患者为Ⅱ级, 20例患者为Ⅰ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硝酸酯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

作者单位: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心内四科

快速释放复合物到血液中, 数小时后在血液中升高, 并保持6~10 d[5, 6]。本研究显示当NYHA分级越高时, cTnI水平会越高。说明心衰患者的一些病理改变会影响cTnI水平的波动, 两者有密切的联系。血清BNP主要由心室分泌激素, 有利尿、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 共32个氨基酸构成。许多研究已证明BNP与心衰、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7]。血液中的BNP的释放会因为心功能的下降、心肌受损等原因而变化[8]。

总之, cTnI、心肌酶谱及血清BNP水平检测在心衰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以准确的反映心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2014, 7(2):130-133.

[3] 王宝囡, 夏兴凤. 血清NT-pro-BNP与cTnI预测慢性心力衰竭

病人心脏终点事件的价值.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 13(3): 259-261.

[4] 岳燕军, 董存元, 陈素娟. 血清BNP、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检

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海南医学, 2013, 24(1):56-58.

[5] 宋荣海. 血清BNP、hs-CRP、cTnI及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

竭的临床意义.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0):173-174.

[6] 陆敏敏, 薛学锋, 黄新. 血清NT-proBNP、cTnI和hs-CRP联

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23):3261-3263.

[7] 梁结玲, 曾宪辉, 陆居文, 等. 血清BNP、hs-CRP、cTnI及

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8):62-63, 66.

[8] 吴凤丽, 马晓光. 联合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

hs-CRP和cTnI的临床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5):12-13.

[收稿日期:2016-11-03]

[1] 杨杰, 郭明, 张宗辉, 等. 联合检测CTnI、hs-CRP、NT-ProBNP

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4): 45-46, 49.

[2] 宋芙荣, 孙鸿彬, 彭旭辉, 等. cTnI CRP和BNP联合测定对缺

血型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价值.中国临床新医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