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22-04-13 来源:小奈知识网
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语文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指导者,因此,语文教学只有以生为本,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以生为本 调动 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指导者,因此,语文教学只有以生为本,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而构建起来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实施个性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教材中每篇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问题的内容设计和学习指导都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比如课文后“研讨与练习”题的设计,不再是教训式、命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如“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等等。这种“第二人称”谈心式的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启发学生的灵性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特点,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学应当涉及人的灵魂,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语文教育家谢象贤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只有在它不仅对智慧发生作用,而且同时于心灵和情思也发生作用时,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作用。”这有力地证明了灵性是语文教学中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文素养的至高境界。那么如何追求这种至高的境界呢? 1.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

“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激发学生的灵性,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知识面要广,思想要超前,情感要丰富,心灵要开放,教学要民主……新课程的实施,给了老师更多的创新空间,但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在培养、挖掘学生灵性这方面,老师更要做好。一个不具备影响、感染、示范力的老师是挖掘不出学生内心的美、潜在的灵性的。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从生活阅历中积累成熟,从社会经验中学得练达,从文化知识中汲取修养,从人生追求中获得情感。在教学中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当好向导,给予学生心灵的自由,捕获灵性的闪光。 2.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灵性

情境教学对语文教学非常重要,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诱发学生心灵的感受、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枯燥的、生硬的、苍白的,学生不能从中参与什么,更不能获得什么。所以语文教学要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

受的、能享受学习情趣的、能激活灵性的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感受。 三、诱发学生的悟性

语文是一门悟性要求很高的学科:一方面,一篇篇充满人文情怀的文章是作者参悟自我,参悟大千世界,参悟过去、现在、未来的结晶;另一方面,我们要走进语言文学,走进美妙的大千世界,走进他人丰富的心灵,也必须动用语文悟性开路。由此看来,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学会“悟”。而要学生掌握“悟”,语文教师必须有“悟”的技能,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悟性思维,达到体会和感悟作品意蕴的目的。

1.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可引导学生读中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证明“自读自悟”是提高语文素养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自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锻炼口才,从中学习说话的技能技巧;自悟,学生可以与文本进行对话,了解作者设计的语境,将阅读变成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强化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自读中积极思索、大胆质疑、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2.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画面可引导学生赏中悟

鉴赏是比理解更高一级的阅读活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别、评价和欣赏的过程,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文学作品欣赏的重点是作者的形象、情境和语言,以引起情感的共鸣。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感悟内容、重现形象,并把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渗透进作品,捕捉自己的兴趣点,进行再创造。

3.涵意较丰富的学习内容可让学生静思生悟

“静以修心”。现代心理学表明:人在静思冥想状态中,能全神贯注,潜意识活跃,如江河奔流,似车轮翻转,若旋风过境,往往在无逻辑程序必要中介的情况下豁然贯通。所以,在导悟时,不妨让学生静思冥想。尤其是些涵意较丰富的文学作品,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体悟,要留足学生悟的时间。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教育创新既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在长期的语文教改探索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学生的思维领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经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赵福祺 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钱培森 《语文综合活动课教学中的灵性培养》.《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第10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