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艺术

2021-10-17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艺术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艺术是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幽默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恰如其分的运用幽默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艺术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规范性,却忽视了语言的艺术性。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幽默的作用

教学幽默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多一份轻松,平添一份愉悦。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自觉地、扎实地学习。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幽默,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如下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幽默本身就是兴奋剂,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一位教艺高超的老师,不论是讲解复杂的数学公式,还是讲授高深的哲学原理,时时都会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更是这样。有位男老师在讲授《雨巷》这首诗歌时,是这么做的:上课铃一响,男老师带着一把雨伞走进教室,学生很纳闷,室外既没下雨也未出太阳,老师却拿着雨伞,为何?教师不做任何表示,像往常一样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诵读。然后,老师合上书,表情神秘地说:“同学们,安静!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即将做客我们课堂。”同学们一脸茫然,不知老师何意。眨眼间,老师不见了,只见一把小红伞进了教室,红伞下一头金黄的头发,一副神气的墨镜,一双微微踮起的双脚。不知谁叫了一声“老师”,教室里顿时笑声一片。老师跟着早已准备好的录音在讲台上漫步,将雨巷中丁香姑娘的惆怅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结果可想而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就连平时爱讲小话,爱打瞌睡的同学也表现出了对诗歌的兴趣。

(二)处理“突发”事件,消除课堂尴尬

课堂突发事件是最令教师特别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头痛的事。而这种课堂尴尬会扰乱课堂秩序,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师情绪。很多初涉三尺讲台的老师采取强制措施,学生因此而起哄,教师则一味以维持课堂纪律而回避突发事件,难道这种方法不可取吗?当然可取。但是学生的好奇心、新奇感如果因为老师的

强制而受到阻碍,他们可能会做出些偏激的反应:或者上课心不在焉,或者对老师甚至语文产生抵触情绪,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然而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凭借自己深厚的知识底蕴,高超的语言技巧,丰富的授课经验,灵活处理,巧妙引导,恰当过度,化消极为积极,其做法不得不令人心服口服。一个夏日,有位教师正在上课,突然窗口飞进几只蝴蝶,那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儿在教室里翩翩起舞,久而不去,顿时教室驱赶声、吵闹声一片。这时教师突然机智发问:“你们谁知道蝴蝶儿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学生默然,因为事发偶然,学生们都无言以对。教师自答:“因为蝶恋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所以蝴蝶才如此依恋你们。”学生恍然醒悟,急忙将注意力收回,集中到学习上。教师的幽默语言消除了蝴蝶在课堂上久而不去的尴尬,驱散了蝴蝶对学生的诱惑,将学生的好奇心、新奇感果断的埋藏于学生的责任感中。

(三)以幽默委婉批评,提高批评实效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此时教师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不仅不会起到纠正学生错误的作用,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如说一两句风趣、幽默的话,不仅能消除学生犯错误的窘态,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个别学生上课喜欢开小差、提前溜出教窒、作业不完成,当然其成绩也就可想而知。遇到这种学生教师不妨仿拟音乐词调唱道:“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你们的不认真学习当成习惯,然而放任简单,专注太难,再是这样,绝不手软。”这祥学生会在诙谐的氛围中接受了批评,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以后绝不再如此。如果依有些教师的老办法,将这类学生逐个找出去做思想工作,说读书怎么重要,成绩多么重要,这种做法很可能造成相反作用。很多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就会背道而驰,老师说什么是对的,他就偏往相反的方向走。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幽默的运用

幽默称之为艺术,绝非仅指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的大众幽默,但它又来源于大众幽默,并高于大众幽默。幽默语言是高雅的、优美的,它妙趣横生,使学生如沐春风,享受语言艺术所带来的愉悦。不过,教师要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魅力。一是要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幽默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二是必须做到适度和分寸,切不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不着边际的滥用幽默。在实际的教学中,幽默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修辞法

主要有:形象比喻、反语倒置、谐音比喻、夸张变形、褒贬换用、无中生有、故设错误、画蛇添足、谐音双关、制造矛盾、形象描述等方法。如能巧妙运用,则会产生和增加幽默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把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比喻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且印象深刻。如“挑剔”中“剔”受我们四川方言影响学生喜欢读“替”音,我们在课堂不妨找几个同学问这个“剔”怎么读,可能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念成“替”音,这时老师可以假装很生气的对念 “替”音的同学说 “还给我‘替’,气煞为师也!小心为师踢你们一脚”,这样他们在哈哈大笑

中便很快的记住读音了。

(二)糊涂法

为人之师,难得“糊涂”!偶尔“糊涂”,效果颇佳。一向看惯了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学生,难得看到老师“糊涂”,往往想方设法地要让老师明白。因此,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如“戌戍戊”三个字的读音学生经常不能正确辨别,教师可以跟学生们说:这三个字确实比较难辨别,究竟念xū shù wù还是shù wù xū呢,老师也弄糊涂了。你们给老师纠正纠正吧!此话一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肯定高涨,讨论的讨论,查字典的查字典,通过学生们自己纠正读音的效果肯定比老师纠正效果要好。老师再适时给他们一个记忆口诀 ——“横xū点shù竖wù中空”,学生多读几遍,自然就记住了。

(三)移植法

即将影视、歌曲、小品、漫画、小说等作品中的情节或语言巧妙地用于教学中。有时还可以运用方言,方言有方言的优势,一些年纪大的老教师用的就是方言教学,当然有弊端,但它也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方言的形象性是普通话远远赶不上的,而且偶尔运用方言也不失为一种幽默,可以很好的活跃气氛,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问:这是为什么?如果经常问‘为什么’,可能有时很难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不妨换成四川方言‘你们晓得这是为啥子不吶’,或者学着小沈阳的腔调‘这是为什么哩’,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