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心理学 姓名:苏丹华 单位:长沙市华夏实验学校 学号:072N3H7001
摘要:本案例是一个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差”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
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 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自卑,一般心理问题,不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
一、基本情况
求助者刘某,女性,37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她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促成求助者任性、脾气急躁。幼时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她很少主动与母亲交流,但有些话愿意跟父亲说。求助者数次在姐姐跟前表示,将来嫁人就要嫁爸爸那样的男人。为此曾遭到姐姐的讥讽,说求助者有恋父情结。24岁那年,偶遇小学同学林某。林某生性活泼。求助者无意间发现,林某1.8米个头,有几分父亲的“遗传因子”。两人相爱了,半年后结了婚。但求助者生完孩子不久,就发现丈夫有了外遇。规劝不成,继而发生争吵。争吵中林某常将其打倒在地。求助者想尽办法挽回,
情况无转机,无奈,孩子3岁时,两人离婚。无精神病家族史。有一与其有类似离异经历的女友。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有一定自制力但易激动,言行一致。
4.身体状态:近两个月睡眠较差。
5.社会功能:考勤状况良好,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易分心。
6.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55;2)SDS:标准分56; 3)SCL-90:总分156,人际关系敏感2.2,抑郁2.4,焦虑2.1。
二、求助者主诉和自述
1.主述:离婚后,求助者摆脱了暴力阴影,但认为离婚是可耻的事。也因此求助者对婚姻毫无信心,从不主动交男朋友。一直对外界刻意隐瞒离异一事。后来,一同事偶然得知,并告诉了其他同事。求助者知道此事后,心里很不安,开始觉得同事以异样的目光在看自己,而个别同事有意无意问起其家庭的事,更让其感到是故意羞辱自己,觉得更加抬不起头来。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她工作开始分心,脾气急躁,单位领导和同事开始对她有了看法。她感觉呆不下去了,无法自拔,前来咨询。
2.个人陈述:“离婚已有四年了”;“从小就认为离婚对女人来说是可耻的事”;“社会对于离过婚的女人,总是有偏见”; “不想再结婚,形象极不好”。
三、临床观察和他人反映
1.母亲诉述:有1个多月了,我女儿感到累,想换单位。问她为什么,她也不愿说。我也在想这情况是不是跟她离婚有关。以前她下班后喜欢到朋友那里去,但现在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里,总是看书听音乐,她那些朋友也都不来了。人家给她介绍男朋友,她不感兴趣。 2.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在婚姻上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小认为女人离异不光彩。谈及前夫时,情绪激动,泣不成声。领导和同事过去对自己很友善;自从他们知道自己离婚后,他们总是不给自己好眼色看。要好女友的同样经历和观点,加强了其对离异问题的负性评价。求助者意识清楚,回答切题,情绪略紧张,面色忧郁。
四、心理评估、诊断及分析
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胆小、依赖性强,易受暗示,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病程不到两个月。
2.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寻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不足两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只局限在公司,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 2)社会性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
3)心理因素:存在不良认知;个性特征偏内向、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五、咨询目标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改变该求助者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的看法;改善该求助者焦虑情绪和人际交往状况;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纠正其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
2.近期目标:坦然面对外界议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
4.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六、咨询方案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离婚后自我形象的不认可。其原因是在其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在“离婚形象不好”的错误认知模式主导下,不能有效地应对离异、外界议论等应激性社会事件.而具有同样经历的女友的感受,反过来又加剧了她认知和个性的偏离。不过,求助者目前还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对此类问题是最有针对性和有效的。为此整个过程应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式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逐步内化为求助者的自然行为。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任务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临床资料;
3)紧张、焦虑与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心理测量; 4)确定问题,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完成情况:
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了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求助者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咨询师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7)布置咨询作业:认真思考咨询师的谈话并提出问。
2.心理咨询阶段任务: 1)加深咨询关系; 2)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3)学会合理评价,提高自控力; 4)认知行为干预。 完成情况:
1)反馈咨询作业:认为咨询师说的有道理,从理性上能接受“女人离婚并不丢人”;
2)说明认知行为治疗原理; 3)认知分析;
4)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原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就上述认知分析环节进一步商讨:早年女邻居因婚外恋导致离异而形成的错误认知模式,因
此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改变这一认知模式;
5)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观察其情绪反应,让其描述具体想法; 6)咨询师与求助者探讨婚外恋问题。让其意识到婚外恋并不都是不合理的,引导其重新审视当年女邻居的婚外情形象; 7)布置咨询作业。
3.结束与巩固阶段。任务:
1)学会合理评价,对紧张/焦虑的自我管理; 2) 继续识别负性想法; 3)加强与同事各方面交流。 完成情况:
1)反馈咨询作业:让求助者详细描述心烦意乱的情境,以及与同事接触的感受,并说说自己何以有这种感受;
2)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这次由求助者扮演同事、咨询师扮演求助者。让其观察反应并进行分析;
3)进一步分析负性想法,引入合理观念,重新看待自我形象; 4)布置咨询作业。
八、疗效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敏感了;觉得离异不是不好的事情,开始重新和朋友交往,在面对别人评论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
2. 他人反馈:同事认为刘某变得开朗了; 刘某的母亲也说刘某下班后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提换工作的事情了。
3.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情绪症状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和同事融洽相处。
4.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48,2)SDS标准分51,3)SCL-90:总分146,人际关系敏感1.9,抑郁2.0,焦虑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