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国中产阶级报告

2022-10-30 来源:小奈知识网
美国中产阶级报告

2005年09月29日 11:34 《名仕》 中产者往事

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等是他们的心声,也是所有人的心曲;《毕业生》、《美国美人》、《绝望的主妇》等是他们的影像,亦是流行他邦的故事;《纽约客》、《名利场》、《国家地理》等是他们的读物,还是影响国际的范本;Windows、Google、Word是他们的工具,同时是世界风行的工作方式;即使如他们的餐饮麦当劳、可口可乐、星巴克等,也成了世界性的时尚生活。一个以1620年的《五月花号公约》为基础形成的阶层,不仅是他们的国家的主体,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群,为什么? 中产者往事 最初,“殖民时代”(Colonial Period)的维吉尼亚美国人,每人可以授田300亩土地(黑人180亩)。对此,历史学家唐德刚说:“美国佬天生就是中产阶级。”19世纪诗人惠特曼道:“中产阶级是任何社区中最有价值的阶级。” 从自由开始 细说起来,他们是美国19世纪自由经济历史性变化的时代产物。这种历史性变化改变了农村与城市生活,改革了旧的生产方式,而将中产阶级从旧世界中异化出来。正如马克斯·韦伯指出的,在欧洲农村,生产者先于市场而产生。在那里,农民占有土地,按照古老的传统将自己死死拴在土地上,即使法律的力量也无法将他们变成美国意义上的农村企业家。而在美国,市场的形成先于农村生产者。中产阶级在城市形成之前、在城市之外就产生了。聚居在小块土地上劳作的农民群体和散居的、独立的、自由的、进行规模经营的农夫是欧洲与美国社会结构最根本的、历史性的歧异之一。这种歧异对于理解美国中产阶级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在欧洲,中产阶级在城镇中心形成,而在美国,散居在空旷的农村空间的自由农夫组成了数量巨大的独立的老中产阶级--他们从来就不是欧洲意义上的农民与贵族。 美国农夫没有任何的历史负担和传统的桎梏。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绝对的个人主义的。由于他们没有欧洲式的封建羁绊,他们是最热心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社会群体。在19世纪初期,在美国城镇,大约4/5从事职业活动的人是私人小企业主。他们从事多种的经济活动:商业、借贷、投机、运输、家屋建筑业、手工劳动。在社会的两极—诸如波士顿制造业公司成功的富商和在码头、工厂车间和马车行出卖劳力的雇工之间,存在一大群小手工业者和小商人,

他们在缝隙中求生,他们为农夫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并在农村地区扩大自己的市场,并因此而繁荣起来,成为美国老中产阶级得以发展的温床,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老中产阶级的理想与期望。他们组成了自我平衡的中产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心,没有任何权威,其社会成员全身心关注的是制定一系列保护财产的法规和制度。 失去安全的蜕变 至19世纪后期,美国发展成工业大国和农产品出口大国(从1869年至1899年,全国人口增长了几乎3倍,农业生产增长了1倍,制造业生产总值增长6倍),美国社会逐渐成长为一个以大生产、高消费为特征的城市工业社会。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大多数的小企业主到20世纪中期已失去资产,转而为仅占人口2%或3%、拥有美国40%或50%的人而工作。在这些人中产生了(新)中产阶级,即依靠薪水生活、以知识与技术提供服务的白领阶级。美国成了一个雇员国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占有资产已不可能;在劳务市场上,他们不是以对资产的占有,而是以收入、权力、威信得到人们的认可。 资产的集中剥夺了老中产阶级个人自由的基础,剥夺了他们赖以自立的手段,这就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计划和心理。工业化机制制造了新中产阶级赖以生存的诸多的白领职业。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从1945年到1960年,全美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一倍)使白领阶层队伍迅速扩大。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导论中所说的,“着重办公室工作、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服务性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使劳动力向白领职业转移。到1956年,美国职业结构中白领工人的数目,在工业文明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从那时候起,比率一直在稳步扩大,到1970年,白领工人与蓝领工人的比例超过了5:4。”演变成中产阶级的白领阶层操纵的不再是“资产”,不再是“物”,而是“人”与“符号”。他们的专长是处理文字工作、金钱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商业和技术关系的专家。他们不是依靠“物”,而是依靠“智能”,依靠组织与协调制造“物”的人们的社会机器而生存。大多数的新中产阶级以在劳务市场出卖服务而不是以买卖资产赢得利益,从职业而不是从资产获取直接收入。所以,新中产阶级是为其他人的资产而工作的人们。这是新、老中产阶级歧异的主要之点,也是小资产企业家社会与新的职业结构的工业与后工业社会的主要差异。如果说,当年老中产阶级作为小自由资产者为成为大资产结构中的一部分而毕生为之奋斗的话,那么,新中产阶级则从一开始就为了职业的安全感而依赖于大资产。 奢侈与简朴并存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对任何人不造成威胁;作为社会中的个人,他们奉行独立的生活方式;但作为社会存在,他们却改变了美国

的社会结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影响了美国的文化。 被不断缔造出来的他们和更富有的人群从老派生活里醒来,开始阅读《花生》 漫画,阅读Playboy。1954年猫王艾尔维斯·普雷斯利灌制了第一张专辑,迪斯尼乐园在1955年开业了,同时开张的还有 麦当劳,1959年,第一个芭比娃娃面世,世界随着他们的脚步前进。

到罗纳德·里根任期,他使他们感到自豪,使美国变得更加富有,并让世界的另一极彻底解体。于是,嬉皮士很快成了历史,雅皮士成群结队而至。霍华德·舒尔茨开设的Starbucks成了他们聚会落脚处。他们穿戴一丝不苟,在去往Starbucks的路上谈论塞尚和梵高;他们偏爱名牌,偏爱大理石,用丝绸覆盖 客厅的沙发,家中挂满了高级艺术复制品。他们崇尚社会的非官方的法国式的文化力量,他们通过优雅漂亮的外形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他们继续着老中产阶级的细致、优雅、体面、端庄、富有、奢华、高压、华丽、尊荣、奢侈等等;同时,也偏好彰显不同气质与精神的真实、自然、温暖、简朴、简单、诚实、舒适、手艺、独特、感性和真诚。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时代使美国经济更加强劲,更让这世界的10年变成美国的10年,也让他们成为生活于美国之外的人的模仿对象。 一个阶层的胎记

比较欧洲、日本相同的阶层,美国中产阶级的特征最为显著:无论他们的阅读习惯、行为特点还是居住要求,似乎都可以“概念化”—这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他们。他们不是生活的挥霍者,而是在他们自己的历史中以一种纯粹的态度、积极的精神让美国逐渐成为一个“梦”的国度。

好莱坞 如果没有好莱坞,美国将会怎样? 从《乱世佳人》到《美国丽人》,从《毕业生》到《雨人》,从《阿甘正传》到《美丽心灵》,让世界记住美国文化的是好莱坞—它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更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忠实记录者,美国精神的输出者—直到今天,迪士尼、华纳兄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和梦工厂8大制片公司,不仅依然支配着全世界影片的上映与发行。而且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紧密相联,不断推销奥黛丽·赫本、费·雯丽、伊丽莎白·泰勒、朱莉娅·罗伯茨等一大批中产阶级心目中经典女性,与马龙·白兰度、肖恩·康纳利、派克、尼古拉斯·凯奇等名利场上偶像男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一切:恋爱、离婚、住宅、化妆品、宠物与举止。他们甚至成为全球公共话题,在社交场合为之喋喋不休。也因此,美国中产阶级形象深入世界的人心,他们浪漫的求婚,他们在朋友派对上充满了机智,他们勇敢、他们善良,他们都会在结尾留下经典好莱坞式的

或悲伤或充满喜剧性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清教徒、共和党领袖威廉·海斯将电影变成了一种手段、一种用来颂扬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及其成就的工具。按照海斯的说法,电影变成了旅行商人,“商品跟在影片后面,凡是美国影片深入的地方,我们一定能够销售更多的美国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莱坞的历史,无疑就是“美国中产阶级精神史”。 《纽约客》

哈罗德·罗斯第一次看见纽约是在1913年,那时他21岁,做过新闻记者。他是个大骨架的西部人,嘴唇下垂,举止粗野,相貌平平。罗斯没有给纽约这所大都会留下任何印象,直到5年后,他以主编的身份来到纽约,这个大都会终于接纳了他。 罗斯的志向是记录一个伟大城市的文化史,她的百老汇,爵士乐,知识分子出入的场合。他对幽默的嗜好一下子抵达了这个都市中产阶级的本质,他将一群幽默的作家和漫画家聚集在自己的旗下。他要通过幽默和艺术来创造一个城市的文化。他对自己的雇员说:“不要辞职!这不是一个杂志,这是一场运动!”的确,幽默机智的文风成了一场运动,《纽约客》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充满进取心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其周围形成了一个比许多国家还要稳定的圈子,70%的订户订阅杂志超过10年。这是本充满新英格兰趣味的精英文化杂志,一直保持高傲而不屑愚昧市侩的姿态。例如,在政治上它虽主张民主与大众化,在文化上它却认为真正高尚的艺术不得不是贵族性的,即是说,只有少数有闲阶级才有学识与时间来鉴赏,普通大众只有资格欣赏趣味低级的流行艺术:迎合大众口味的电影,电视,通俗小说,连环图画等等。

初期被指为模仿英国幽默杂志《笨拙》(PUNCH)的《纽约客》。对来自巴黎的文化充满羡慕:专栏作家亚当·戈普尼克的文章所谓“纽约客风情”。是他用纽约客眼光打量巴黎“具有世界最美好,但最寻常的文明:咖啡室,小餐馆,公园,托盘上的柠檬,林荫大道点缀了树叶阴影的灯光„„”巴黎与曼哈顿,前者是一个布满博物馆与公园的城市,后者则是到处都是摩天大厦的商业中心。他说,所谓法国文明,其实是各式小店铺的集合,这才是中产阶级的象征。

最终,《纽约客》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它始终排斥试验性的、粗犷的或者具破坏性的艺术家,那些来自社会边缘的作品也被拒之门外。却给那些精雕细琢的、自鸣得意的、咬文嚼字的、冗长的、乏味的作品提供了家园。《纽约客》为美国中产阶级文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品质,它愉悦他们,教导他们,对他们的智识始终持有敬意,却从不降格迎合。

拿铁镇

上个世纪40~50年代,一群标榜“自愿脱离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到达格林威治村。“到郊区去”遂成了一种口号,于是1960年代格林威治村地价上扬。那些充斥诗人、艺术家和小说家的咖啡屋迅速让位于大型购物中心、时装店、广告设计公司、汽车俱乐部。房产商哄抬起的地价迅速将过着清贫生活的艺术家挤出街区,当波西米亚一群被另一群BOBOS代替,中产阶级的文化面孔逐渐越来越相似。在美国大都市周围,充斥了越来越多的牛奶+咖啡的远郊小镇。中产阶级迅速将知识分子的追求转化为符合自己胃口的东西,他们要符号性,也要更加舒适的享受。

在郊区,房屋建造者们不断复制格林威治村的模式,向中产阶级兜售新的生活方式。威廉·J·赖维特出现在1950年夏的《时代》杂志封面上。他率先在郊区大量建造整齐的房屋,在一排结构相同的房屋前面,广告牌这样写道:“房屋建造者赖维特,出售一种新的生活方式”。60年代的赖维特新建的房屋里不仅配上了洗衣机和电视,而且在契约上规定,禁止户外洗衣,禁止建筑围墙,定期整理草坪。

而雅各布斯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格林威治生活者将郊区生活描绘得充满诗意。杂货店老板、水果店小贩、洗衣店老板都没有了肮脏与势利:他们勤劳喧嚣,他们清洁干净,他们和睦温馨。开发商很快让郊区有了德国式步行商业街,印第安人制作的工艺品商店,意大利咖啡店,维多利亚式的居室,瑞典式的政府。当然还会有传教士,人权团体,环保组织,农业活动等。

一份关于格林威治村的《村声》(VILLAGE

VOICE)每逢星期二晚上出刊。曼哈顿市中心8街6号地铁附近的报亭照例要排起长队。这些排队购买《村声》的读者直接翻到租房广告栏,他们相信,第二天一早再翻阅上面的租房信息,所有的房子已经各有其主。

类似的村庄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周围应运而生。罗伯特·摩西则是郊区扩张的领导者。他的高速公路计划将城市抵达郊区的时间控制在更短的时间内。这个高速公路沙皇在纽约城与纽约州各个小镇通过桥梁、隧道、高速公路联结起来,以便小汽车的车主们可以开车去他创建的公园或长岛旅行。高速公路所及之处,标榜为牛奶咖啡镇的郊区地价上扬,遍地开花。

比较典型的“牛奶咖啡镇”如佛蒙特州的柏林顿(BURLINGTON),这类小镇已成了自由派社区,通常拥有清新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大学城。美国类似这样的小镇有数百个,它们像卫星一样散落在城市周围。中产阶级在这里按照房地产商提供的地图购房,他

们乐于享受天然牛奶芬芳和具有城市生活品质的咖啡混合物。

宁静的田园并没有让生活造成某种空缺,相反,这样的小镇提供更多的是可以体现栖居在这里的富人们生活品味的消费品,如优雅的同性恋杂志《曲线》、另类音乐唱片。在柏林顿,还会有频繁的公共广场活动—各种艺术研讨会,瑜伽节,美食节,风筝节,摇滚音乐会,反对开发的环保集会等。 福特车

对于人道与车道往往有这样的悖论:速度追求者们必须尊重交通规则,同时要给缓慢的行人小心让路。美国人从来以为开车者在道德上要比步行者

这一切都是福特汽车造成的。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让全美国的每个中产家庭都拥有一辆以上的汽车—于是人们说,因为福特的缘故,中产阶级在美国的公路上诞生了。他们的身份,不管是厮守着某块牧场的农场主,还是大工业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工人,只要他拥有一辆T型福特车,在某个周末,载着全家,奔驰在美国大道上。 亨利·福特策动了一次革命,它对于世界的贡献要大于一些国家的争权夺利。1914年的底特律,福特公司尝试建立流水线生产模式,并为流水线生产的巨大产能培育消费者考虑。他选择了开始从自己的身边缔造中产阶级,培育一群开得起福特车的人群。福特公司宣布工人日薪5美元。1926年,亨利·福特试行每周工作40小时。

彼得·德鲁克大肆宣扬福特对于世界的革命性意义:“真正的革命不是苏维埃的经济计划,而是亨利·福特的大生产思想。在制造出第一辆T型车以来的40年里,这一个革命本身对社会基础带来的变革,它的发展速度、普遍性和影响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不管是非西方国家发动共产主义运动、新民族主义运动,或者其他什么‘主义’的运动„„都从本次革命剧烈震荡中受到启发,而不是启发了这次革命。”

没有人嫉妒福特家族。他们聚敛财富的同时,无疑缔造了更多中产阶级,并使中产阶级拥有更有质量的生活。 英格兰味道

赫尔曼·塔罗尔医生家里,他的女友在客厅里撒满英国杂志。据称,这样可以让一个庸俗乏味的外科医生显得更有风度。 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英国绅士,这是没有自己传统的美国中产阶级对于自己身份的一种认证。在美国人眼中,对于英国式遗产的继承与保留—系白围裙的女仆或让男管家穿上条纹背心,暗含着这个家庭有着更长远的精神史。“对古风的崇敬”在上流社会随处可见:他们喜欢歌剧和古典芭蕾,喜欢将自己的后代送往男女分校

的预科寄宿中学;去欧洲或中东观赏古迹;学习人文科学而非电子工程„„

“英国崇拜”是上层品味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从服装、文学、典故、举止作派、仪式庆典等等。而中产阶级崇英情节尤盛。在休斯敦周围的人造郊区,中产阶级生活在这些英国名字的公寓中:诺丁汉橡树庄园;阿富顿橡树庄园;茵弗内斯森林别墅;舍伍德森林别墅;布列斯庄园;麦利迪斯庄园。甚至还有一处充满爱尔兰味道的“三叶草庄园”。

若是寻找中产阶级住房的个性,你会发现他住宅前院有一座井房—这是新英格兰建筑风格的组成部分;还会在前门两侧各悬挂一只灯笼,看上去像黄铜或黑铁皮做的老式车灯;高高的白色门柱挂着类似的一盏灯照亮门前小径。

这些家庭门前草坪上的宠物,一定是苏格兰猎犬或爱尔兰猎犬,最常用的名字叫“SEAN”—一个爱尔兰男人最常见的名字。

从塞满信箱的广告目录上邮购商品,这是美国中产阶级乐于选择的购物方式之一。对于渴望上进的中产阶级来说,印有“英格兰母亲”的商品目录充满吸引力。于是不少商品目录出现了英联邦国旗,有一家公司的目录这样写着,“我们是毫不掩饰的崇英派”,他们将不列颠与仿羊毛制品与人造皮革联系在一起。你不但可以在这家公司买到骑兵的佩剑,还可以获得一册邱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他们还推销银质的书签,上面镀着三位伟大的英国人肖像:莎士比亚、丘吉尔、福尔摩斯。这些以中产阶级为目标的商品目录,不断制造着英国时尚:只有那些把自己想象成英国后裔的顾客,才够资格欣赏印有纹章图案的英式产品。

保罗·福塞尔不无调侃地说到,想象你来到一位中产阶级的家居,跃入眼帘的一切很好,很干净,很整齐。靠墙立着一只用胡桃木板制成的展示柜,一块透明的有机玻璃将数十个方格子与外界隔开。你从没见过这样的摆设:里面有成百个针箍拥挤在一起。女主人很乐意告诉你,她在做针箍收藏。有皇家婚礼箍,有教皇冠针箍,有绘着田园风光的陶瓷箍,当然,所有这些收藏都来自于邮购商品目录。

在行为举止上,他们更崇尚“英国态度”。你不可能发现保守的中产阶级会选择在午后的时间做爱,在他的家居装饰上往往是些可爱的动物与甜蜜的田园风光,你不可能看到类如法国大革命油画这样激烈的充满意识形态的装饰。他们内敛、从容、缓慢、彬彬有礼。在路上,喜欢开快车的通常只有两种人:一个是想给身边女孩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学生;一种是没有安全感,对自己地位忧心忡忡

的,而欲从速度上找到浪漫情怀的高尚生活追求者。事实上是这样,地位越高的人,车速则越慢,开得越稳。 去纽约,或者到西雅图

一切是一个8岁男孩促成的。这个失去妻子的男人住在西雅图海边的小木屋里。他不相信还会再有真爱,但那个被他的故事打动的女子,此刻正飞奔在纽约至西雅图的高速公路上。她听到了男孩在午夜的诉说。她为一个城市而来,为一段浪漫的爱情而来。 这是个温情的城市,西雅图的温暖湿润让人们想起咖啡,想起海鲜,令人蓝调及爵士乐。这个城市没有因为微软、波音等大公司总部云集于此而充满商业气息。相反,这里是全美国最具知性、最浪漫的城市。

于是,西雅图像纽约时差3小时的梦中郊区:阳光下的码头,不甚喧闹的集市,相邻鱼市之间密布的专业书店,出售明信片的商店和飘着咖啡香的酒吧。法国哲学家伯纳德·雷威说:“如果要我选择一个能够让我找回迷失方向的城市,而且只能选一个的话——那么就是这里:西雅图。”这座城市的许多博物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喜欢西雅图自由的、不墨守陈规的气氛。”

在中产阶级的爱情故事里,这个美国人,他该有西雅图血统,他必须沿着由西向东的一条线横行,穿越整个美国来到纽约。在帝国大厦,去享受完美的爱情。

关于西雅图与纽约,仿佛是中产阶级的两面,一面是精神生活里自由、随意、优雅和尊贵,一面写着物质生活里世俗欲望、冒险与成长—自从1897年美国5个自治市合并以来,纽约便成了世界的中心,并于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美国的《民族》杂志写道:“全国上下,拥有雄心壮志的、急于功成名就的、幻想发财致富的,还有自作聪明的人们都把眼睛盯在了曼哈顿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评判人的标准不仅要看他们想成为什么人,还要看他们是什么人,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即美国至少半数的国民都是纽约人。”在战后,这里的一切都是上升和卓越的象征:飞行员、空中飞人、棒球的本垒打、爵士乐手的即兴琶音、玛丽莲·梦露掩不住的裙子,还有股票市场,一切都处于上升的状态,似乎地心引力暂时失去了作用。 在纽约成长起来的人们,更渴望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环保的、健康生活的城市,像西雅图。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来说,可以疗伤的,可以拯救他们的,可以给他们完美爱情的,只会在西雅图这样充满阳光的西部。在很多关于美国的故事中,生活在纽约的中产家庭受到了伤害,他们相信可以在西雅图得到安慰。于是他们继续相信爱情,并努力追寻一个完美的婚姻。

然而,生活在纽约的中产家庭受到的伤害需要穿越整个美国去疗伤。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来说,可以疗伤的,可以拯救他们的,可以给他们完美爱情的,只会在西雅图这样充满阳光的西部。虽然他们受伤于纽约,但是却相信可以在西雅图得到安慰,于是他们继续相信爱情,并努力去追寻一个完美的婚姻。 美利坚榜样 难以想象,一个缺少原生文明,以殖民地身份独立,不满230年历史的国家如今是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诞生于其中的自然科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与作家等摘取了这个世界大部分桂冠。成长于其中的电影演员、歌手、运动员很快成为全球偶像。每个人的轨迹各不相同,但有一条线索却很明晰:他们生于平凡,却都秉承一种国家精神。无论是身居象牙之塔、舞台还是竞技场,他们都在建筑并维护着美国精神。

玛丽莲·梦露:一个国家的记忆 谁还能像玛丽莲·梦露及她身边的男人—棒球皇帝狄马·乔,作家阿瑟·米勒,影帝尤·蒙顿,总统约翰·肯尼迪更能代表美国的1950年代。

在美国,梦露不是某一个人的,她是战后50年代每个美国人的情人。她的像黄金一样的头发,和那个时代的富裕与天真是如此相配。她的红唇,成了好莱坞与美国文化的象征:性感,时髦,艳俗。这样的中产女郎在随后的岁月里不断添加脚注,伊丽莎白·泰勒的黑发带着1960年代异教冷艳、反叛的毒液;莎朗·斯通的金发却带着1980年代享乐与冷峻。

“只有钻石才是女人最好的朋友。”性与黄金,在美国的奔腾时代焕发出无限光彩。玛丽莲也许对金钱的嗜好并不那么贪婪“:媒体评论我为1949年的挂历拍摄裸照,我的错误并没有什么,因为我急切地需要50美元将我的车子从典当行里赎回。”中产阶级接受她的坦诚,也接受她的平庸。最后为她的死亡恸哭:这个原名诺玛·简的女孩步入好莱坞之前,是个飞机制造厂的女工,那时候的她忧郁、自闭、少言寡语。这个美丽女人在1950年代说,在飞机上,她有了被需要的感觉。她成了那个年代里每个美国人的情人。 迈克·乔丹:俗世英雄

能够进入NBA联赛场地为篮球呐喊的,只会是收入丰裕者。收入底层者只能在电视机前为喜爱的球队助威。迈克·乔丹注定是热爱运动的美国中产阶级英雄。

在篮球场上充满风度,所有的表现中规中矩,积极进取,无可争议。乔丹天生是一个偶像,他超乎寻常的球技超越了意识形态,他的魅力跨越了阶级、种族和文化,他的黑亮充满质感的肌

肤在展示体育中最具光芒的东西。迈克·乔丹的家庭出生使得他生长环境相对黑人区儿童显得优裕,他的体育生涯一帆风顺,他注定是个品学兼优的天才。他的慈善、坚忍与无懈可击的技术使他成为NBA最佳的形象大使。

和中产阶级形象的乔丹不同,同时代的巨星丹尼斯·罗德曼则带着黑人社会底层一切色彩,他的一切全部和意识形态有关:他在进入NBA前的偷窃行为,他的口无遮拦,他的头发的颜色,他的惹事生非。他会在一些年轻人眼里是个叛逆英雄,而在保守的中产阶级那里,则可能以同情或原谅的眼光,将NBA看成是好莱坞大片,戏剧性决定需要罗德曼这样的人。这种鲜明的对比有时像老虎伍兹与拳王泰森或迈克·杰逊。后者收入再多,也永远进入不了美国中上层。

比尔·克林顿:做诚实的政治家

最终,美国中产阶级原谅了克林顿,就像他们曾经宽容过许多平民。他们对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反感之极,对类似色情小说的斯塔尔报告厌恶之极。作为基督徒国家的美国当然不会任意对一个不真诚的人、一个行为不检的人抱有多少好感,特别是他们的公众人物。但他们因为一些人利用掌握的社会公器对克林顿过分严厉而产生同情心。他们记起了这个平民总统的种种可爱之处,此刻,他像他们的刚刚成年的孩子,正在为一次错误而懊悔不已。他们像看到好莱坞电影里悲剧的最柔弱处,他们泪如雨下,他们轻易地原谅了他们的总统,而那些对总统的一丝抓着不放的人更像是他们的敌人,美国的敌人。

1998年底的拉链门事件没有将克林顿赶出白宫,却使得克林顿在未来穷困潦倒的日子里,飞往世界各地演讲的路上增添许多听众。这个年轻的,平和的,时常露出无辜笑容的总统的自传也因此覆盖世界书市。克林顿生逢了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一批卓越的总统。这些总统们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出生。影响力已经高过国父乔治·华盛顿的罗纳德·里根,之前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二流明星,他用星球大战计划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彻底拖垮一个和他们一样伟大的强国。而尼克松,如果没有水门事件,他同样该在美国史上涂抹重重的一笔。乔治·W·布什似乎更像个新富阶级代言人,但他给了中产阶级安全感。这个站在演讲台上身体前倾,目光逼人,却经常口不择言的总统,将国家权力操纵得淋漓尽致。不管你是否愿意,世界正按照他的逻辑行走。

而克林顿无疑是最可爱的美国中产阶级形象之一。他缔造了一个新经济时代。使曾经黯淡的“美国梦”在上个世纪末重新放出光芒,并使众多自以为怀揣钥匙的移民纷纷踏进这个形势一片

大好的国度。即使是就任州长期间,他让阿肯色州经济增长了29%,比全国平均数高5%;就业率和收入增长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数。该州高等学校入学率也从1981年的30%提高到51%。

克林顿的成长年谱似乎正印证了美国梦: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阿肯色州霍普市一个小店主家庭。1962年作为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参加全国青少年团体大会。1968考取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73年获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同年担任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教授。他有了同班同学的妻子希拉里,后来又有了美丽的女儿切尔西。1979年32岁就任阿肯色州“孩子州长”。1992年击败布什,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他一直处于美国的政治中心,即使离开了总统的座位,他的意见依然举足轻重。

这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人保持着中产阶级的美德:关爱母亲及身边的人,处处以家庭为重。心存感激,时刻不忘帮助过他的人。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致力于解决穷人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险问题。他同样是“一个政治动物,也是一个热衷于政策的人,总渴望会见陌生人,探索新的理念。”

苏珊·桑塔格:社会良心守护人

对于美国公众来说(除非他目不识丁),犹太人苏珊·桑塔格和玛丽莲·梦露一样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她是美国人极少数可以直呼其名的知识分子。人们叫她苏珊,哪怕是那些与她素未谋面的人。人们对她爱恨交加,毁誉参半。她的严厉的语言一方面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使中产阶级心怀恐惧。不管她的读者来自知识界还是从事IT业,他们会热烈讨论她在《纽约书评》发出的,带着思想界难得的性感与磁性的噪音。

当然,这其中一部分吸引力来自于苏珊本人:她全身黑色套装,声音撩人,一头黑色长发中间束着一绺白色的发丝。她的作品具有欧洲式的冷静和清高,以及左派知识分子不断强调的艺术和想象的道德快乐。

1970年代的美国让一些学者感到绝望,除了政治,他们已经很难听到新的声音。苏珊·桑塔格那年37岁,已经荣列美国十大知识分子之中。与之排列在一起的丹尼尔·贝尔、乔姆斯基都已经不再年轻,卡杜辛说,1970年代的知识精英基本上还是40年代末与50年代初的那批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除外。她相信自己代表的是美国充满反思精神的中产阶级的声音。她反对后现代主义的野蛮与粗俗。她不怕承认自己是个左派知识分子。但她与欧洲的左派保持坚定的距离。这让她在左右派别之间难以容身。

“9·11”之后,苏珊面对美国突如其来的爱国狂潮出奇冷静,她担心“要爱国,不要思考”会毁了美国。她遭到媒体

的控诉与极端者谋杀的恐吓。有人直接称她为奥萨马·本·桑塔格。她时刻警惕布什政府滥用民粹而摧毁民主体制。她对民主党柔弱的表现充满不屑,“现在的美国只有一个党共和党了,民主党不过是它的一个分支。民众的反对意见在政治中没有起到作用。”

她是个坚定的反对向伊拉克发动战争者。“出于多方原因,政府可以不打平壤,当然也可以不打巴格达”。她当然不是个和平主义者。她相信萨达姆是个恶魔。她只是厌恶政府出于自己的利益去占领一个东方的城市,并按自己的兴趣建立秩序。

2004年3月,苏珊被医生确定为初期血癌,5月,她在讨论美国军队伊拉克虐俘事件:这些意在传播的照片,已经日益成为“美国真实本质和精神的一部分”——这正与布什向世界宣告的相反。这些照片向全世界宣告美国人所带来的:对国际人权公约公然藐视的一种犯罪模式。12月28日,苏珊去世。(也只是这一年,她的论著才被系统地翻译为中文。)

比尔·盖茨:富贵仁者

1955年10月28日,比尔出生后和两个姐姐在西雅图长大。13岁学习计算机编程,18岁考入哈佛大学,和现任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成为好朋友。大学三年级,比尔辍学哈佛,与孩提时代好友PAUL

ALLEN创建微软公司,1986年进入福布斯亿万富豪榜,1995年成为世界首富,至今已蝉联11年。

比尔的传奇是关于“美国梦”最好的诠释。其中最重要的也许并不是他的财富地位,而是他对于财富的态度。迄今为止,比尔和妻子为公益事业的捐赠超过250亿美元。并且,在他公开的遗嘱里,宣布将全部财产的98%留给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只留下几百万美元的遗产给自己的孩子。盖茨的生活从来很简单,出行坐经济舱,从不住总统套房。

“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比尔说。

阿甘:做有尊严的美国人 带着美国南方口音、智障者阿甘凝视着充满野性的珍妮。他的“愚蠢”代表了这个时代所缺少的美德: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勇敢无畏,重情轻财。而他所挚爱的充满反叛精神的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她吸毒,性乱,朋克,敌视一切现成的规矩,最后死于一种病毒。而阿甘却不计一切,始终如一地爱着她。

“也许正是基于此,他才能深得美国民心。”好莱坞制片人温迪·费勒曼说,“我觉得故事里的阿甘简直就是典型的美国人,他的成长过程又正好是我们所经历的,他使我们清晰地回顾过

去的历史。”美国人将自己的纯真年代寄托在阿甘身上,而如今,他们知道自己身上,已经覆盖了太多的偏见与虚荣。

那些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像猫王、披头士乐队、3K党、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半个世纪的美国中产阶级成长史,尽在阿甘奔跑的人生历程中了。和阿甘一起成长的人们,在和平的混乱中左冲右突,步履蹒跚,人生道路充满了变数。但他们终究成了今天的主流,像奔跑出来的阿甘一样。 他们&她们

1950年代后,伏在办公桌上辛勤工作的贫苦小职员终于直起腰来,成为西装笔挺的白领专业人士,并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主流。受过良好教育,收入较高的律师、医生、教授变成了中产阶级新的代表人物,在管理、咨询、媒体等对教育程度有较高要求的脑力劳动行业成为中产阶级的黄金行业。相对于今天的中国依然如是,教授、医生、律师、记者,是这个社会中间阶层最坚实的力量,当物质生活在繁华的愿景中细腻展开,我们可以学习的,也许不仅仅是礼仪课上如何如厕与握手的那些细节。 记者麦克

麦克是个单身汉,每当问到他为什么还不结婚时,他总是微笑着说,“我正在寻找Mrs. Right。”按说麦克是个记者,平常工作中接触的人很多,总能多少有点收获。认识他的这些年来,从来没有看到他和女孩子在一起,大约是他的Mrs. Right轻易不肯现身。年轻人和婴儿潮中出生的一代完全不同,在性解放大潮后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上一代人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晚婚或者不婚都很常见。没有家庭负担,麦克安安稳稳的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现在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名。

麦克学的是大众传播,毕业后就一直在各种媒体工作。他做过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声音略微低沉,声调优雅动听,开口说话时总是依据广播的习惯给第一个词加上特别的重音。麦克现在在一家报社做记者。虽然只是地方报纸,不过每天也是满满的32张大开页的印刷。除了采用大通讯社的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外,还有许多本地新闻以及各种深入报道和专栏。本地报纸的好处就是面向本地读者,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大家对当地发生的芝麻绿豆小事都很感兴趣。麦克主要负责教育新闻,好在当地各类学校都很多,大学云集,挖掘新闻,作深度报道,都不算难事。记者的收入比起医生和律师自然是差远了,不过维持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倒还是绰绰有余。而他们“无冕之王”的社会地位更使这一职业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麦克自小就有刨根问底的习惯,又喜写作,现在做记者也是水到渠成。 工作之余,麦克在大学里选修传播专业的硕士课

程,每周上一次课。除此之外,晚上到健身房健身,和朋友去酒吧,自己在家上上网,带着大狗到公园跑跑步,动静结合,和许多疯狂的年轻人有一点不同。这大概就是事业步入正轨后专业人士所必经的沉淀吧。

安然破产案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失业,许多人的股票和养老基金付之东流,给投资者、雇员和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媒体事后反省,当初没有对安然运营中不正常的情况予以追踪调查,真相的缺失最终给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 教授戴安

看到戴安·厚朴,很难将这位瘦小亲切的私立大学女教授和社会运动家、著名妇女解放运动家、视觉传播学权威这些闪闪发光的衔头联系起来。不过走进她的办公室,看到塞得满满的巨大书架,书桌地板上凌乱堆积的书本,全套的Miss杂志,还有一面面别满了五颜六色活动徽章的小彩旗和醒目的妇女运动图片和标语,历史和现在迎面扑来,你就会意识到,用来描述她的那些名词大概不是假的。

戴安在二战前出生,已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不过和很多上了年纪的美国人一样,她似乎并没有要退休的打算。戴安在学校的传播系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视觉传播的课程,此外还讲授一门美国社会运动的公共课。她是全校闻名的好好教授,从不吝啬给学生A,所以每个学期注册她的课的学生非常多,特别是美国社会运动史。因为戴安基本上亲身经历了二战后美国所有的重大社会运动,并且参与领导了其中的一些活动,所以讲起课来总有第一手资料,十分吸引学生。

参加马丁·路德·金领导的百万人大游行时,戴安还在上大学。她在种族歧视相对少见的纽约州长大,一直都有强烈的种族平等意识。当她和许多同样热血的白人大学生奔赴活动的源头阿拉巴马,看到四处醒目的标语禁止黑人使用白人专用的水龙头和卫生间时,不禁潸然泪下。她描述这次游行时,总会首先提起:参加社会运动要懂得保护自己。“我们当时所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果遭到警察袭击,要抱着头围成一圈蹲下去。男生蹲在女生外面保护她们。”戴安在这次活动中结识了未来的丈夫,不久就结了婚,不过并没有依俗从夫姓,却将自己的姓改为厚朴(Hope,希望),并且从此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运动和研究中。

戴安总是跟学生说,美国是一个自由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这平等和自由来之不易,先辈们因此而流血牺牲,你们这一代一定要珍惜。这样的话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师苦口婆心的革命教育。

戴安有一个儿子,自著名私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在纽约市的一所大学教书,不久前生了一个女儿。荣升祖母的戴安时常周末到纽约去看他们,并给同事和学生发照片展示小孙女的成长和进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医生卢本斯 天气好的早晨,卢本斯博士骑着自行车到城里的医学院上班。卢本斯博士工作的医院是大学的附属医院,她既在医学院教书,指导博士生工作,也在医院工作。美国许多大学都有出色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科研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使医学发展如虎添翼。 卢本斯博士令人想起前些年在中国流行的小资圣经《格调》对某个阶层的描写。她毕业于斯坦福大学,40多岁了仍保留着预科生打扮:留着小男孩一样的短发,衣服和鞋子始终都是经典含蓄的预科生样式,带着薄薄的黑色帝凡陀博物馆系列手表,开一辆老旧的沃尔沃厢车(wagon),对红酒很有研究。 医生是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十多万美元的年收入使他们成为稳固的中产阶级,不过工作却着实辛苦。且不说医学院昂贵的费用和数年住院医师的苦熬,单就是工作的辛苦程度也使这份高收入的工作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圣诞节是持续数天的公众节日,可卢本斯博士总是在圣诞节的第二天就开始上班。 律师艾琳

艾琳40多岁,是执业律师,早年在华盛顿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现在主持一家青少年保护中心,并在一家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她这样自我介绍,“你们可以叫我艾琳,或者斯堡博士。我孩子的朋友们叫我斯堡太太,我都不知道他们叫的是谁。”艾琳是一位执业律师,而且取得了博士学位,这两项在美国都可算是了不起的事业成就。

艾琳身材高挑苗条,一头栗色卷发,漂亮的棕色皮肤明显是晒出来的。她总是解释,“周末去度假了”或者“我们刚去加州看儿子回来”。她的儿子在斯坦福大学读书。艾琳开红色的小跑车,穿着非常时髦,带着薄薄的女式金表。冬天时她常穿黑色西装和阔腿长裤,跷起腿来,露出里面鳄鱼皮的长统靴,将小腿裹得紧紧地,非常迷人。大约是做律师的缘故,艾琳讲话时嬉笑怒骂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干脆利落。她还有美国人中少见的长袖善舞,能将一大群人个个都招呼的滴水不漏,令人十分舒服。

战后婴儿潮中出生一代无疑是赶上了中产阶级和专业人士发展的黄金时代。妇女解放运动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使这个时代出生的女性得以受到良好教育,跻身于过去只属于男人们的行业,成为高收入的医生、律师和教授,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分子。不过为了得到今天

的成就,她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更大代价。当希拉里·罗德汉姆准备加入律师行业时,向一位男性前辈征求意见,对方冷冷得告诉她:你可以做律师,不过做一名成功的律师,你需要一个太太。后来希拉里才知道他的意思是男律师们无需操心生活琐事,从孩子教育到每天上班前搭配皮鞋与领带准备公文包这样的事情都有太太一手打理,令他们能够专心致志于工作。这些没有家庭支持的职业妇女们不仅要在工作中同男性竞争,工作之余还要相夫教子管理家庭,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正是这样的吃苦精神才造就了这些小有成就的中产阶级女性。她们中的佼佼者,如希拉里·克林顿参议员也许有一天会代表她们来治理这个国家。

废墟之上

如果说1990年代初出现的中国中产者还只是一个阶层的话,到今天已逐渐成为一个权力集团。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读本,有属于自己的媒体,有众多设在城市的国际品牌专卖店。他们更自认为这个国家GDP不断上升,社会不断进步,使中国从区域性大国走向国际大国的中间力量。

相对于美国中产阶级历史,中国中产阶级的出现不过和互联网一样短暂。他们没有历史(他们的人文历史损毁于一个动乱的年代),他们也缺少可以寄托精神之处,关于信仰问题也许是我们现阶段难于逾越自身的障碍。当一个基督教国家不断为自己的灵魂树一杆宽容、平等、博爱标尺的时候,中国中产阶级则刚刚从房子、车子等物欲中醒来。他们尚未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正是中国新生的中产阶级的心灵之痛。

就时间而言,中国中产阶级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当他们走近西方,所经历之处,却猛然发现“肃静”、“请勿随地吐痰”、“保持卫生”等等中文牌子竖在面前,这是西方社会旅行的中国中产阶级一种无奈的提醒。那些国家的人民同样对中国人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与对奢侈品的购买力而目瞪口呆。

于是,当2001年9月11日,双子座在全世界泪水中倒掉。法新社却报道了在现场的中国籍人士鼓掌与欢呼。同样的欢呼也出现在方块简体字的网络评论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站在曼哈顿像看一幕悲剧电影一样惊奇地喝彩的中国籍人士,正是新富起来的中产阶层。这些废墟旁的喝彩声在巨大的悲剧面前冷酷而苍白,坚硬而空洞,他们兴奋的声音里正在暴露那些经济上达到中产阶级标准,而在精神上、文化上缺失的国人的灵魂,正身处于一片废墟中。 而接下来的一幕还在一些主流媒体上演着。2004年中央电视台某栏目座谈别斯兰人质事件的时候,出现了短信竞猜最终死亡人数。广州某报报道印度高温出现《印度酷毙32人》调侃死

亡的标题。在缺失面前,中国中产阶级或许更需要从过去,从别处寻找生命可以依托之处。他们行走的世界比以往任何国家的中产者更加广阔,他们热爱学习也更乐意接受新鲜观念与知识。他们也更愿意从美国、从欧洲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所需要学习的,不止是如何调制马丁尼酒,不止是按照秩序过往红绿灯,在个人修养与社会担当面前,他们更需聆听一个有价值中产阶级必修课程。 还是说美国梦吧,美国中产阶级走过数百年历史后,不管曾经出现过多少危机,出现过多少灾难,但美国依然可以在世界昂起高贵的头颅,其原因在于中产阶级坚定的眼神。对个人而言,追求无限自由,对国家而言,他们寻求责任担当。

“9·11”之后—这像是中产阶级危机的一种讯号。布什政府的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以至倒退,失业率创历史新高,收入下降,油价狂涨,生活费用水涨船高。那个穷人有机会变成中产,中产阶级有机会变成富翁的黄金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克林顿时期持续的和平与繁荣,在布什政府执政以后,对很多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显得艰难和苦涩。

2004年的美国大选,自诩为中产阶级代言人的约翰·克里不断以“中产阶级挤压”鞭挞布什政府几年来国内国际政策的困境,但选民们还是把多数票投向了意志坚定,却傲慢偏执的布什。对于中产阶级而言,当一个国家蒙受恐怖主义阴影的时候,他们必须先拯救这个国家,然后才是自己。

对于社会与国家的义务与责任,这是成熟的中产阶级光荣的资本,美国在200年时间里一直稳定而繁荣,即使战火燃烧到自己的领地。一个关于慈善的数据,更能反映出美国中产阶级平等与博爱的精神:美国中产阶级个人捐款占整个慈善捐款的70%。1990年全国慈善捐款即达1226亿美元。而中国2001年慈善捐款总计只有7亿元人民币。美国中产阶级对于国家社会责任的担当,出发点依然是个人,是维护个人灵魂自由的一种责任。因为人道主义和宗教思想的影响,慈善、环保、维护社会公德早已是中产阶级的公共意识。 相对于有着坚定信仰的美国中产阶级,中国的这一代正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在一个中产阶级尚未摆脱少数人社会的国家,正如淘金时代的美国,处于草莽英雄时代的中国中产阶级还有许多路要走。这是个曾经被清洗与清算的国家,文化传统被颠覆的时候,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当中产者实现经济上的成就,突然发现自己身处于精神的废墟之中。美国式中产阶级的历史与现状恰好是一种镜鉴。它无法谅解我们最初的原始积累是以丧失道德感,破坏环境,缺失信仰等代价建立起来的秩序,这必将危及这座大厦本身。当中国中产阶级逐渐壮大,真正可以成为社会稳定器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自省与

学习,才可以从精神废墟中走出。

芭芭拉·爱任莱希(Barbara Ehrenreich)称中产阶级始终保持着反精英主义的传统,因为有个人艰苦奋斗的人生经验,因而总是坚持和尊重劳动的尊严,使得他们比上层人士对劳工阶级和少数民

那些过往的一切恰似中国人的镜子,世界并不如时尚风暴般,昨日过时的东西到了明年又会成为潮流。美国中产阶级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走向成熟走向睿智的过程。不管我们可以借语言或文化的差异去抗拒些什么,我们总可以发现,那些美国中产阶级在自己历史中以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让一个美国成为一个“梦”的美国,并把这个梦推广到世界,使之成为普世价值。

日本中产阶级社会崩溃 贫困人口已接近2000万 日本社会向来以中产阶级居多、贫富差距较小而骄傲。日本一直自称实现了“一亿总中流”,即生活属于中等程度的国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然而,连年的经济低迷,日本的中流社会已然崩溃,日本已沦落成发达国家中贫困率排名第三的高贫困率国家。 日前,《东京新闻》就日本政治结构改革的成果进行了调查。 与其他只为小泉政权歌功颂德的报纸不同,《东京新闻》将底层民众和专家学者的声音汇总起来,发出了足以震惊日本上下的一声惊雷。

贫困率位列“三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前不久发表了对各国贫困状况进行调查的报告。在一个国家中,收入不足国民平均收入一半的人被称为“贫困者”,而贫困者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即为“贫困率”。墨西哥的贫困率为20.3%,高居榜首,日本以15.3%的比例位居第五,在发达国家中居然排到了第三位,也就是说,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中的“高贫困率国家”。按照日本人口折算,贫困人口总数已经接近2000万。

京都大学的橘木俊诏教授表示:“贫富差别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发展,这样的结果也许会让老百姓感到震惊,但是日本所谓的‘一亿总中流’的确已经消失了。贫困率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一倍左右,最能够表现出事态的严峻程度。”此外,已经确认接受生活援助者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日本穷人翻番的事实,10年前,接受援助的家庭大约有60万户,如今已经超过了100万户。 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最近称日本的经济已经冲破瓶颈,发展态势良好。一面是政府的高调,一面是倍增的贫困率。到底经济有没有好转,人民能否感受到经济的复苏呢?

在东京品川区的一处商业街,小商店鳞次栉比,这些个体店主对经济现状的看法更直观和真实。经营茶店“万寿园”的老板娘感叹:“什么经济复苏,这里的店已经有很多歇业了。卖不出去东西,开着店需要费用,关张了又找不到工作。所以这一带很多夫妻店都是一人独自支持,另一个人出去打工挣钱。”有的店主表示,大企业之所以得以复苏,是因为大量裁员。有钱人只是一小撮,底层?

虽然政府统计显示,失业率有所降低,但是很多四五十岁的求职者根本感觉不到希望。他们认为,得到改善的仅仅是东京市中心一带,其他的工业地带根本没有工厂或公司招募新人。很多人看到招聘广告前去应聘,却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中说的相差甚远。以前公司提供的必需品,比如工服、工作保险,现在却让员工自己购买。

繁荣都是富人的

据日本2005年7月的统计数字,日本的失业率已从最高时期(2002年8月和2003年1月)的5.5%降至4.4%。很多政治家都将其归功于政治结构改革。橘木教授尖锐地指出:“虽然有工作的人多了,但是低收入的非正规员工占了1/3,当然会导致贫困率的增加。”

经济评论家荻原博子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经济复苏,是大企业和富有者阶层的盛宴。大多数工薪阶层不仅没有享受到加薪,反而增加了社会保障费和税金的负担,他们不可能感受到经济的好转。”她举例说,“50多岁被解雇的人,每月勉强度日,为了生存不得不找一份工作。工作的确有,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工作能否提供给他们足够的薪水”。她不无担忧地指出:“再这样下去,只能是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