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 ,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并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散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动、植物挂图及学生自带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教法学法打算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要注意观察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和引导 在三十亿年前我们的地球一片荒漠,寸草不生。而今天我们的星球如此美丽,你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的如此美丽吗? 讨论交流 观察,分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以及观察的基本要求。 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一.什么是生物 在你的周围有很多生物,你能 新授知识 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1、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实 物,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结合自己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区分生物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新授知识 新授知识 教师组织和引导 和非生物。 小结: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老师答疑: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细胞不能算作一个生物体。当然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除外。 2、像一片树叶、一个苹果是组成果树这一生物体的一部分,不能算作一个生物体。 二.生物的主要特征 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 问题1:①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关于光合作用可考虑掌握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有机物不断积累体现出植物由小到大的生长)②动物如何获得营养? 问题2:动物能呼吸,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例如:在晚上卧室内不能摆放过多的绿色植物) 问题3:①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 ②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 问题4:①图4---5说明了什么问题?②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总结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 1、 细胞是生物吗? 2、 一片树叶、一个苹果能 算作一个生物体吗? 意图、点评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观察书上的图片1—3,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并总结: 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特征2:生物能进行呼吸; 观察书上的图片4—5,讨论总结: 特征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特征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通过观察彩图和联系实际,让学生归纳生物的六大特征。 前五大特征巧记忆:一需四能。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新授知识 教师组织和引导 问题5:①图8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问题6:生物还有其他的特征吗? 问题7: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 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 问题: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②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③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会怎样回答呢?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观察书上的图片6--7,分析归 纳: 补充第六大特特征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征。 特征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表达交流、记忆:生物的6大特征。并使学生们认识到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把重点知识系统化,加深学生印象。 小结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一、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选择题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 页 共 71 页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种特征?( ) A 排出体内废物 B 能生长和繁殖 C 呼吸 D 对刺激发生反映 答案:B
2.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有:( )
A 智能机器人 B 变形金刚 C 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 D 石头上的青苔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生物特征的是:( )
A 生长 B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C 具有细胞结构 D 能排出体内废物 答案:C
4.下列几种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细菌 B 干枯的玫瑰花 C 五彩缤纷的礼花 D 石油 答案:A
5.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D 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答案:D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特有反应的是:( )
① 雄狮发现猎物迅速追击 ② 看家狗听到陌生声音狂吠 ③ 看家狗看到主人欢叫 ④ 推动小车,小车向前滑动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答案:B 7. 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列不属于排出体内废物的是:( )A 流汗 B 呼吸 C 排大便 D 排尿 答案:C
8.下列人类的食物中,不是来源于生物的是:( ) A 蔗糖 B 食盐 C 鸡蛋 D 水果 答案:B
9.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鼠,刚出生时只有人的手指头大小,而成年袋鼠长可达2米。这说明生物具有哪一项特征?( )
A 有细胞结构 B 有变异现象 C 能进行生长和发育 D 有遗传现象 答案:C
10.下列不是生物的是:( )
A 斑马 B 含羞草 C 蘑菇 D 机器人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_________;观察要全面、细致和_________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_________;观察时要积极_________,多问几个为什么。(明确的目的、实事求是、耐心、思考)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 页 共 71 页
2、植物能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作用制造出自身 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_________。(水 无机盐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3、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__,呼出_________。(氧 二氧化碳) 4、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出汗 排尿 呼吸)
5、 下面市猫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 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2)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 (3)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 (答案:繁殖现象、生长现象、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的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能力方面: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 页 共 71 页
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师:多媒体课件、录像、调查范例等,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并设计调查表。 学习内容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 教师组织和引导 1.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2.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调查地点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对生物资源的爱护 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经验举例,分析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2.根据学生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1.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3.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 明确什么是调查及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实例) 意图、点评 二、实地调查 1.把握住调查方法的准确运用。 2.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3.寓学生的情感教育于实践之中 4.促进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三、整理统计 四、展示、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交流调查助的作用。 报告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2.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整理要规范 力求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完善本次调查活动。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察,并从中吸取经验。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2、按生活环境分类 3、按照用途分类 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2.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的健康及发育状况。3.课后各组整理照片,进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意图、点评 五、技能训练,正确对生物进行分类 六、布置课下内容 教师在讨论中正确引导,及时对学生的提问做出评价。 进一步明确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1.明确调查方法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2.关注个人的健康状况。 1.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2.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 板书设计: 一、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二、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拓展应用 三、正确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 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答案是:A
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答案是:D 二、非选择题
1、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_______和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_____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______和______,有时要用________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7 页 共 71 页
进行统计。
答案: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样本 整理 分析 数学方法
2、请分类:这些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狗尾草、火炬红、红蜘蛛、松树、榆树、蚯蚓、小鸟、马齿笕、一串红、丁香、柳树、山桃、苍耳、蜻蜒、蚂蚁、蚊子、鼠妇、万寿菊,请你帮他分成两类(动物与植物),并说明理由。 答案:动物包括红蜘蛛、蚯蚓、小鸟、蜻蜒、蚂蚁、蚊子、鼠妇;
植物包括狗尾草、火炬红、松树、榆树、马齿笕、一串红、丁香、柳树、山桃、苍耳、万寿菊。理由是它们的形态结构不同。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本节课人和其他生物都是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加强环境教育,是初中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并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这是时代和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能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重点】
1、生物圈的范围及组成。 2、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8 页 共 71 页
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地球的壮丽景观,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并欣赏。 提出问题: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生物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观察、欣赏认真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一、生物 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给出自学指导内容,鼓励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给予适当的点评。 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点拨。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13---14的内容,小组内谈论,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生物圈? 2、 物圈的范围? 3、 ①大气圈的空气有哪些气体组成? 大气圈中有哪些生物种类? ②水圈包括哪两部分? 水圈中的生物生活的范围? 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 部分,表面覆盖着 ,是 的“立足点”,也是 的“立足点”。 ④岩石圈中有哪些生物? ⑤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通过自己带着问题学习,小组内讨论,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给出自学指导内容,鼓励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给予适当的点评 利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进行适当的点拨。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14---15的内容,小组内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资料,看相应的图片讨论回答相应的问题。 ①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资料分析这种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9 页 共 71 页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什么异同? ③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 、 、 、 、 和 。 说出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 )
A.大气层 B、生物群落 C、生物种类 D、生物圈
2、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
以下的水域缺少( )
A、空气 B、阳光 C、营养物质 D、生存空间
3、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生存,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 A、阳光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生存空间 4、下列对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是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 B、光线不能穿透深层海洋,使得生物在海洋深处绝迹 C、地球上凡有生物生存之处即称生物圈 D、生物圈范围为海平面上下1000米
5、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松土、施肥、浇水、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种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的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0 页 共 71 页
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① 阳光 ②水 ③空气 ④营养物质 ⑤适宜的温度 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④⑥⑤②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⑥③ 6、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和 。厚度 为 。
7、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是: 、 、 、 、 和
答案:1、D 2、B 3、D 4、C 5、B 6、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20千米
7、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在学习了生物圈的基础上,再学习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旨在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节课要让学生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二是让学生知道探究实验的过程。本节内容安排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通过探究过程,一方面使学生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另一方面使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由于是第一个探究实验,所以教材将探究的各个步骤都交代得比较清楚,而且对科学地统计数字、对照实验的设计、变量问题又通过响应的问题,着重进行了强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1 页 共 71 页
流。 【教学重点】
①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
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第一课时 (总的2课时) 学习内容 导入新课: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一定的环境的。 教师组织和引导 与学生互动:同学们,鱼生活在哪里?离开水会怎样?仙人掌生活在哪里?把它养在水里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生物能离开它生活的环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多媒体给出“农民给稻田浇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影响水稻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把找到的因素分类:光、温度、水、空气等属于非生物因素。人、杂草、虫子、大树、老鼠等属于生物因素。 让学生阅读P17的“探究”内容,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 问题式的谈话:你是从哪里找到鼠妇的?当你搬开遮盖物时,鼠妇会作出什么反应?为什么? 学生活动 都会异口同声的给出正确的答案。 意图、点评 用学生都知道的生物现象,调动起课堂学习气氛。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认真观察图中的信息,积极讨论。 举手发言。 学生补充。 并根据老师的提示,将找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4、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阅读相应的内容,初步明确探究的研究方法 争着回答自己的发现。 初次接触,对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先做到心中有数。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2 页 共 71 页
问题交流: 归纳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引导学生完成: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请同学们参考课本18页的内容,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巡视指导。 进行点评。 让学生开始实验,注意作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相应的内容。 让学生展示实验现象的记录。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 1、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作实验?用1只行吗?为什么? 2、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3、 这个实验中还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 4、 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5、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进行点评。 举手回答: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积极讨论,制定自己的计划, 完善计划。 展示计划 进行实验。 每小组派一人书写到黑板上指定的位置。 积极参与,水到渠成。 讨论后举手回答: (略) 说出过程: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计划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明确探究的一般过程。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3 页 共 71 页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表达自己的收获。 对本节知识形成一个明确的思路。 板书设计:
1、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绿色植物 B、阳光 C、肉食动物 D、微生物
2、科学家为了证实自己所提出的假设,常常以什么作为重要支持依据( )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论
3、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用10只鼠妇做试验,并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 值,目的是( )
A、有利于观察 B、减少误差 C、容易确定变量 D、使鼠妇能自由运动 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与实验结果必须一致 B、设计对照试验要控制所有的试验变量一致 C、在科学探究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D、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说的哪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7、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栽到淮北就不甜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4 页 共 71 页
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8、合欢树有象羽毛一样的羽状复叶,叶片在白天舒展开来,夜晚又折合起来。影响叶片开合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9、探究的起点一般是( )
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方案 D、得出结论 10、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包括: 、 、 、 、 六步。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和 。
(第2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哪两思考。 举手回答,学生订正、补类?非生物因素有哪些?探究充。 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步进入学习状态。 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节课我们接着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如果让你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仔细想一想; ①提出的问题是: 。 ②作出假设是 。 ③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④想想上节课的实验,你认为本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吗? ⑤请你们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方案。 ⑥请你预测实验现象,并推测结论: 引导学生小结:不仅鼠妇,所意图、点评 复习式导入.,承上启下,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回到所探究的生物学知识中来。 进一步强小组内讨论回答相应的问化探究实题: 验的方法①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步骤。培养吗? 学生的逻②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辑思维能响。 力。 ③湿度 ④需要 ⑤方案(略)。 ⑥推测现象与结论。 (1)现象: 相应的结论: ⑵现象: 相应的结论: ⑶现象: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5 页 共 71 页
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相应的结论: 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认真阅读相应的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其次,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等。 仔细观察图片呈现的意思,积极回答。 表达自己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讲练结合,让空洞的文字具体化,丰富课堂知识。 对本节知识形成一个明确的思路。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课堂小结: 自学指导:请你仔细阅读P20“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物因素是指什么? 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最常见的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展示自学结果。 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体现生物之间关系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关系。 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C、气候因素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下列不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的是( )
A、捕食关系 B、植物吸收光能 C、竞争关系 D、合作关系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C、生物受到环境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生物死亡 D、人呆在屋里就不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4、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6 页 共 71 页
A、捕食关系 B、互助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 5、下列生态因素中,,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
A、小麦田间的杂草 B、管理小麦的农民 C、阳光 D、小麦的害虫 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影响的是( ) A、 鱼儿离不开水 B、 热带鱼必须生活在温水中 C、水渠边的小草生长旺盛 D、蜜蜂为植物传播花粉
5、“大鱼吃小鱼”这句谚语,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 )关系 A、竞争 B、捕食 C、合作 D、竞争与合作
6、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 ) 二、阳光②水③温度④空气⑤其他鼠妇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7、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 , 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的死亡。
8、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 生活的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 是 ,此外,还有 、 等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四节 生态系统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两个资料分析;一个观察与思考;一个进一步探究实验。计划通过三课时完成,每一个知识点作为一个课时,并结合资料分析和问题思考,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节课从宏观的生态学角度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学习,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本节课是在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本节课也为初二《生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7 页 共 71 页
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能力目标:表达交流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有关生态系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课前收集)、影像资料。腐烂的苹果(实物)、鱼缸。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
教学方法采用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展示影象资料和学生搜集的图片。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 ,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意图点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8 页 共 71 页
评 导入新课 生态系统的概念 (展示鱼缸) 师:大家仔细观察鱼缸,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师:非常正确!这个鱼缸中的小鱼、水草、石子、水,他们组成了一个整体,像这样,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板书] 师:重点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三点: 1、在一定地域内 2、生物 3、生物生活的环境 师:举例学校的池塘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让学生自己说出还有那些生态系统? 师:让学生根据概念,分析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鱼缸中有鱼、水草、石子、还有水 学生自己讨论、发掘生态系统概念中的三个要点 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片草原等 生物、环境 通过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直观的例子来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更易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19 页 共 71 页
生态系统的组成 资料分析 实例分析 师:联系第一章的知识,大家考虑这里的生物和环境包括什么? 师:总结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 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上的资料,看看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间有什么关系? 师:引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利用大屏幕,实物投影教材23页“资料分析”。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植物、动物、真菌等微生物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并出示腐烂的苹果,帮助学生理解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资料,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分析 水等 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环境:阳光、空气、力 反馈和巩固 学生对资料进行知识 分别扮演植物、动物、真菌等微生物和非生物,并分析四者之间的关系。 复习巩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0 页 共 71 页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及课堂联系 师:做题 小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习 做书中27页的练 强化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定区域 生物 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是指( )
A、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C、所有动物的总和 D、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B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块农田中的全部小麦 B.一棵枯树及生活在上面的所有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D.一块馒头上的霉菌 答案:B
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农田中的全部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答案:C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1 页 共 71 页
4、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 )
A、生产者与消费者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空气、水、阳光、土壤、温度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答案:D
5、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长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C. 生态系统就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答案:B
6、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土壤中的蚯蚓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⑨池塘里的蠕虫 ⑩鲜艳的大丽花
6、 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⑥⑨ D.③④⑦⑨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植物——
生态系统
_____ ———消费者
细菌、真菌—
___________——阳光、空气、水等
答案:生物部分 生产者 动物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2 页 共 71 页
导入新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进一步探究:人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是食物链中的一员人类是食物链中的一员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的特点:反复循环 生态系统中,存在能量流和物质流,那么它们是如何来流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3、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食物链中箭头方向所表示的含义 4、提供多种感性材料,引导进一步探究 教师提问: 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如何流动的? 能量的流动有什么特点? 问题: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哪? 请同学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 回答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尝试说出自己的依据。 联系上一节课,使学生明白生态系统存在能量流和物质流,引出食物 1、 观察并记录链的概念,为录像中的“吃与被吃”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的关系 2、分析录像中连续的 “吃与被吃”的关系, 得出食物链 3、讨论箭头的方向所表 示的含义以及食物链中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 4、学生根据材料,讨论 由多条“食物链”交错 形成“食物网” 促使同学积 极动脑思考 并能学会用 不同的途径 来帮助自己 掌握知识,培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材养其自主获料,连接“食物网”,取知识的能并观察自己(人)在食力。 物网中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回答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3 页 共 71 页
四:资料分析:有毒物质在食物网中得以富积 五、通过讨论复习本节的知识点: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有毒物质得以富积 知识巩固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看书中的探究活动,按照要求写出食物链 设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有什么特点? 1、提问:有些物质如果很难被分解,那么它进入生态系统后的特点是什么? 2、引导学生看资料分析,并注意谈论问题 设问: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流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后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和书中的叙述,写出自己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的结论,明白人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 学生看书中的文字叙述,并总结出答案 学生看书中的资料分析, 写出图中的食物链,观察图中的标注 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后回答。 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面对问题的勇气。 巩固知识,同时加强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一、食物链: 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特点: 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步消耗
2、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3、有毒物质得以积累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4 页 共 71 页
一、选择题:
1、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
A、食草的生物 B、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C、食肉的生物 D、腐生的生物
答案:B
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小麦→田鼠→猫头鹰 B、水稻→水蛇→田鼠 C、 野蘑菇→鹰→野兔 D、 阳光→草→兔 答案:A
3、下食物链中,假设蚱蜢与鼠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那么,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绿色植物 蚱蜢 蜘蛛 蜥蜴 蛇 猫头鹰 B、绿色植物 鼠 猫头鹰
C、绿色植物 蚱蜢 青蛙 蛇 猫头鹰 D、绿色植物 鼠 蛇 猫头鹰 答案:B
4、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草→虫→食虫鸟这个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的是( ) A、草 B、虫 C、食虫鸟 D、一样多 答案:C
5、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 ① B、 ④ C、② D、 ⑤。 答案:B
6、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数量会( )
A 、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答案:C
7、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5 页 共 71 页
则草的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答案:D
8、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答案:D
9.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 答案:B
10、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可以看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C、在食物链中不包括非生物因素 D、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生产者或被捕食者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请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①图中的太阳能、水、二氧化碳等组成生态系统中的
②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螳螂全部消失,蝗虫的数量将会
③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鸟,间接受到损害的是 ,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毁④蝗虫与绿色植物,黄雀与螳螂,蛇与黄雀均是 关系。 ⑤正确书写一条图中的食物链 。
⑥初级消费者是 ,最高级消费者是 。如果该生态系统被DDT污染,最终 ____体内DDT富集最大答案:
非生物部分 先增多后减少 蝗虫、绿色植物 捕食 绿色植物 → 蝗虫 → 螳螂 → 黄 雀 → 蛇 蝗虫 蛇 蛇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6 页 共 71 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教师提问: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如何流动的?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流有何特点? 问题:草原上的兔能不能无限地增加?过度放牧会使草原发生哪些变化? 设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破坏?为什么? 教师展示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图片 引导学生看书 设问: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 阅读课本31页,分析以上所学食物网,讨论“兔子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呢?” “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发生那些变化”?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的结论 学生通过看书中的文字,讨论影响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生态系统被破坏 学生看书中的资料分析,明白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意图点评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破坏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7 页 共 71 页
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归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有一定限度的。 与上一节课内容相呼应: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其中的生物种类、生物数量发生了变化,都会对其他的生物产生影响。 学生回答理解本节的知识点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生态破坏的原因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一、选择题:
1、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减少最高消费者的数目 C、改变光照、水、土壤 D、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8 页 共 71 页
答案:D
2、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 A、无限的 B、不受影响 C、有限的 D、永不改动 答案:C
3、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是相对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 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 ,生态系统就会 。 答案:数量 比例 自动调节能力 自动调节能力 限度 遭到破坏
2、资料分析:由于人类对鸟资源的破坏,致使某处松林中体色各异的松毛虫大量繁殖,
对松林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为此,人们向该松林投放大量喜鹊,使松毛虫的数量很快得到控制,拯救了松林,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鸟类减少引起松毛虫增多,松林受害,是因为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 ),投放喜鹊后的松林恢复了生机,这是( )得到了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度的。
(2)、树林内的松毛虫体色各异,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影响松树生长的生物因素有( ),非生物因素有( ) (4)、该题描述的生态事实,其食物链是( )
答案: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适应环境 人、松毛虫、喜鹊 阳光、空气、水、温度 松树 → 松毛虫 → 喜鹊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29 页 共 71 页
3、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牧草、旅鼠和狐狸数量变化曲线图,曲线A表示牧草数量变化;B表示旅鼠数量变化;C表示狐狸数量变化。分析曲线回答:
①从牧草、旅鼠、狐狸三者的数量变化和相互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②如果人们肆意捕杀狐狸,将带来的后果是 答案:自动调节 旅鼠增多、草原破坏、生态平衡被破坏
第五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本节教材是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在学生
认识了生物,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以后,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的丰富性,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组成生物圈的成分之一。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变化,认识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意义。本节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7、 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具体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变化。 3、理解保护生态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知识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对不常见的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直观认识 搜集多种生态系统的图片等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 教师组织引导 提出问题:一片树林、一条小河、一群鱼、哪些是生态系统?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 意图点评 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0 页 共 71 页 新授:生态系 统的类型 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生 态系统的类型 提出问题: 哪些生态系统同学们 不熟悉? 播放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 系统的影像资料 游戏:你问我答:鼓励学 生大但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表演:分组扮演 新授:生态系统 的特点 播放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的影像片段 问题: 1、该生态系统有哪些植 物、动物?还应包括哪些 成分? 2、该生态系统有哪些成 分比较稳定?哪些成分不 稳定?哪些成分最稳定? 说明什么特点? 3、该生态系统与外界有 哪些联系?说明生态系统 有哪些特点? 阅读读本,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 分组讨论: 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 特点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看 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相互解答 学生分组扮演各种生态系统,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然后向其他同学介绍 分组讨论后,得出 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开放的特点。 学生讨论:在你熟悉的生态系统中,这两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1 页 共 71 页
总结 巩固练习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认为过度猎取,会破坏生态系统,大自然会给人类无情的打击。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生物,保护环境,保护美好的家园。 板书设计: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 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园林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能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2 页 共 71 页
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和小草及空气。 D一片草地上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答案:[D]
2、古代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的结果 C长年水旱灾影响的结果 D地壳运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答案:[A]
3 、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完成“退耕还林”70万亩,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辽宁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改善生态环境 D保护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答案:[C]
4、瞪羚,猎豹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那类生态系统中(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答案:[C]
5、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 )。 A动物 B人类 C植物 D微生物 答案:[B]
6、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 A植物种类稀少,以乔木,灌木为主。 B挖洞穴居的动物分布多。 C动植物种类繁多 D微生物种类丰富 答案:[C]
7、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生产者 D生产者,分解者 答案:[B]
8、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肉食鱼类 C浮游动物 D大型鱼类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分为( )和( )两大类。 2、自然生态系统包括( )`( )`( )三种。 3、人工生态系统有( )、( )、( )。 4、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3 页 共 71 页
5、( )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 )的作用。 6、生态系统的基础是( )。
答案: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沼泽,蓄洪抗旱,绿色植物。
第六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本节教材是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主要内容在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进一步解释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通过物质交流、物质循环(水、碳、氮、磷等的循环),甚至包括人为干预,与其他生态系统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整个生物圈是一个有机体,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描述多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点】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收集有关各种生态系统的资料,生态系统景观的影像资料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 教学内容 复习: 教师组织引导 提出问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回顾、思考、回答 意图点评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4 页 共 71 页
新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小结 拓展: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从非生物 提出问题: ③ 生态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吗? ④ 与其他的生态系统有什么关系? 3、对DDT的跟踪说明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遭到严重破坏时,生态系统无法恢复。 播放:已经遭到人类破坏且无法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影片或对比照片。 提出问题: 1、在整个生物圈中,谁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大? 2、在你们身边,有没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呢? 假设:1、假设给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设计你周围的环境及各种生物,那么你要怎样设计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 学生通过认真看书、思考、讨论,分析生态系统与其他的生态系统的联系 由学生讨论得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生观看影片,表现出对被破坏环境的痛惜及对破坏行为的憎恨。 学生畅所欲言将身边人类的破坏活动揭示 从自身做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讨论,制定保护校园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从地域关系 生物圈是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5 页 共 71 页
一、选择题
1、以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阳光很难照到全部水稻叶子上 B.过度密植作物之间种内斗争激烈 C.种植过密阻碍空气流通 D.过度密植会使害虫大量繁殖 答案:[A]
2.下列各种生物的习性,分布或生理受温度影响的是 [ ] A.蛾类在夜间活动 B.绿色植物分布在海域200米以上 C.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D.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 答案:[D]
3.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环境污染 B.植被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答案:[D]
4.实验室里有一个封闭的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移动了一下位置,生物就全死了。它原来是放在 [ ]
A.恒温培养箱里 B.窗台上 C.药品橱旁 D.冰箱冷藏室里 答案:[B]
5.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不断循环 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C.能量不断流动 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 答案:[D]
6.由于施肥不当,造成西瓜苗大量死亡,随后西瓜地里的细菌、真菌将 [ ] A.不能生存 B.数量下降 C.数量上升 D.数量不变 答案:[B]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物质是单向流动的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某湖水被DDT污染,其浓度为0.00005ppm。现检测发现该湖泊生态系统中A、B、C、D、E生物体内均含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
名称 A B C D E 浓度 0.005 5.0 0.5 75.5 0.04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请分析: (1)这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表可以知道,含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3)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内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______这条途径来实现的。 答案:A E C B D,A,食物链。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6 页 共 71 页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本课主要介绍了显微镜的构造,安排了学生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材以图代文,直观性强,有利于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自主地学习。实验后的讨论题以及练习,设计了一些使用显微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利用掌握的显微镜知识去解决。在“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介绍了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研制的成功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打开了一扇门;显微镜技术的日益完善,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教师: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 学习内容 导入 教师组织和引导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学生活动 指看书中47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意图、点评 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7 页 共 71 页
取镜和安放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观察: 以上 )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抽测 看课本49页1、2图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⑴低倍物镜对准通光课本50页3、4图 孔。 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⑵左眼看,右眼睁。 是如何观察到 物像⑶转动反光镜,看到的 明亮的视野。 ⑴标本放在载物台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上,压住,正对通光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孔。 心,边看书边操作显⑵镜筒先下降,直到微镜进行观察。 接近标本。(镜筒下降 时,眼睛一定要 看着 物镜) ⑶左眼注视目镜,使 镜筒缓缓上升,直到 看清物像。 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 要正确 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8 页 共 71 页 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小先生巡视,帮助 小先生巡视,帮助 几个问题 清洁收镜 小结 板书设计
一、选择题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①写有“上”字的玻 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 纸; 对学生进行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爱护显微镜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的教育。 纸。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1.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B )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39 页 共 71 页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B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3.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d”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D ) A.b B.d C.q D.p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 ( C)
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 B.使物像对准光源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 D.防止污染镜头
5.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D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6.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D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二、非选择题
7.有一台光学显微镜,它的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10×,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45×,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450_________。
8.显微镜上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_____ 镜,当光线较强时使用;另一面是_______凹面____ 镜,当光线较弱时使用。
9.右图示意显微镜的结构,请填出各部分在图中的位置和名称。[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0 页 共 71 页
(1)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13 ]__镜臂_________,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9]__反光镜_______。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12 ]__细准焦螺旋_________。 (3)安装物镜的部件是[ 3 ]___转换器____________。
(4)放置标本的部件是[ 5 ]_载物台__________,
中央有[ 7 ]__通光孔_______________,两有一个[ 8 ]_压片夹_______________。
旁各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在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显微镜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须制作好临时装片。因此引导每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从未看到过细胞,教师可利用媒体展示制作好的临时装片上真实细胞的图像。绘制细胞结构简图时,教师应示范。
可以2课时完成。第1课时: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绘图。第2课时:讨论上节课得失,制作并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绘图。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能力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情感目标: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1 页 共 71 页
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师: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透明的细胞立体模型,植物细胞挂图,提前制备上述几种材料的装片,摆放多台示范镜,叶片的永久横切片、人的血液涂片、单层扁平上皮装片各10片。
课前培训几个学生。
学生: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绘图纸,尺;兴趣强烈的几个学生提前跟随老师学做临时装片。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导入 1、玻片标本的特点、种类 2、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问题: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学生活动 课本56页3自然段自学 “薄而透明”“切片、装片、涂片” 结合问题 自学56-57页 意图、点评 引出玻片标本的特点、种类。 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2 页 共 71 页
小组制作小先生示范 3、绘图 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准备擦→滴 制作临时装其他学生认真观看,片 取→展→盖提前参加获得感性认识。对其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中的不明白之处提出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自己的疑问,由“小先讲解。 生”解答,或同学们展 开讨论,若仍有疑问 及时申请老师的帮 助。 教师黑板示范绘图要领: 课本58页自学并尝试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画图 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 点的画法)要规矩; 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第二课时
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线要轻轻点要圆,名称标注要齐全。
学习内容 1、讨论上节课制作临时装片的得与失 2、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3、画图 教师组织和引导 注意黄瓜与洋葱的不同 学生活动 小组总结 学生制作并观察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3 页 共 71 页
意图、点评 为本节课做准备 逐渐熟练操作,加深体会,避免不规范操作,力求完善、成功。 4、拓展问题 5、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用具考虑取材、染液、尝试用改进的方法再染色如何改革一下? 次制作临时装片 提示: ①取材: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 ②染色剂: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如何? ③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观察效果 加染色剂染色(黄瓜、 番茄不必染色) 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提示观察示范镜 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 观察叶片横切片、人血涂片、上皮细胞等永久玻片 启迪思维 通过对比,归纳总结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4 页 共 71 页
6、技能训练 板书设计 一、
选择题
构;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测量与计算。知道有计算并体会细胞的大困难的学生 小 学会科学方法,感知细胞大小 1.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B )
A.细胞壁 B.细胞壁和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须制成玻片标本( C )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涂片或装片 3.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B )
A.用直线条涂黑 B.点上细点表示 C.用横线条涂黑 D.随意涂黑
4.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B )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
5.切西瓜时,会发现流出许多带甜味的汁液,这汁液来自于细胞的 ( C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D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5 页 共 71 页
7.为了使临时装片内不产生气泡或少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应 ( D ) A.把盖玻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B.事先多滴几滴清水 C.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重重地压 D.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轻轻地放平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不易观察清楚的是 ( B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9.切片机切取洋葱的根尖,经过染色,制成可供日后多次使用的玻片标本,则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D )
A.临时装片 B.永久装片 C.临时切片 D.永久切片
10.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D ) A.细胞膜内 B.细胞质内 C.细胞核内 D.液泡内
11.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酒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C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1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A ) A.薄而透明的 B.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
13.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C )
A.碰碎盖玻片 B.压坏细胞 C.产生气泡 D.弄脏载玻片 14.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C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非选择题
15.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和黑藻叶片细胞形状虽然不尽相同,但这些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细胞核 四部分,在 细胞质 里有液泡和 叶绿体 。
16.制作黄瓜表层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6 页 共 71 页
瓜表皮果肉细
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 17.右图所示植物细胞立体模式图,据图回答: (1)标出图中序号所指部位的名称: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4 细胞核 ; 5 液泡 。
(2)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的是[1 ]和[ 2]。在光学显微
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 2] 细胞膜 ,原因是 非常薄,紧贴细胞壁 。 (3)切洋葱鳞片叶时会闻到辣味,这种物存在于[6 ] 细胞质 内的 液泡 中。 18.根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植物细胞是在显微镜的目镜12.5×,物镜是10×的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125_____倍。
(2)若所观察的某个洋葱表皮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这个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_左下方________。
(4)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___液泡___中。
第二单元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7 页 共 71 页
本课是《观察细胞结构》第三节。前面两课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植物细胞,对于细胞的一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学习动物细胞的结构就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而且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会很熟练地操作显微镜,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避免有的学生认为所有的细胞结构都是相同的。为下节细胞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结构基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对动植物细胞间差别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1.教师准备:(1)有关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多媒体。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及洋葱鳞片叶肉表皮细胞挂图各一张。不同种类的人体、动物体细胞挂图;提前制作临时装片、摆放示范镜。
(3)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
2.学生准备:(1)3H铅笔、橡皮、实验报告纸及一些其他动物材料。
(2)各种果脯、各种各样的果冻,彩色糖粒,小塑料食品袋,线等物品;上课前漱口。
学习内容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教师组织和引导 的细胞吗? ②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学生活动 过程,画出植物细胞模式图 激起学习兴趣 意图、点评 境,激发学生回顾上节内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①想看看自己身上一学生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创设学习情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8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二、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制细胞的基本结构图,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教师组织和引导 相同和不同之处?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了解一下。 出示题目,交流:“看到题目,你有何疑问? 示范取材部位。 引导、分析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 引导学生比较用碘液染色和用高锰酸钾染色的效果有何不同。 正确画图,实事求是画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 指导、提示、评价 多媒体播放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 引导、总结 出示动植物细胞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结构?与植物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容。 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儿?怎样获得? 解决心中的疑惑 提出疑问: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小组四人分工合作 ①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取材、方法、染色剂的变化); ②制作:同组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制作临时装片,增加对比性。 对照实验步骤操作 (擦→滴→刮→涂→盖→染→吸)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然后同学间交换观察。 借鉴老师摆放的示范镜。 发现由于取材、染色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效果。 学生比较后知: 用高锰酸钾染色后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是褐色、细胞质呈紫红色、而细胞膜是无色的染色效果很好 感知动物(人)细胞的形态结构,注意绘图要领、互评、展示。 总结:比较、归纳、描述 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启发学生变化染色剂、变化取材部位。 指导学生注意规范操作,与植物细胞的制作相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思考: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49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小结 探究 板书设计:
教师组织和引导 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一比那一组同学制作的最好? 请最好的组到台上展示,介绍。 进一步启发:细胞相当于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谈谈对第二章的三个实验的体会。最后总结。 教师提示并引导: 我们学习的实验除了课本上的方法之外,同学们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 这节课我们观察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除了从口腔侧壁刮取之外,从上腭侧壁取行吗? 同学们能否观察其它部位的细胞呢?课下可以试着做一做 学生活动 根据现有材料制作动物细胞引导学生模型。思考、讨论、吃“细胞”。 展开竞赛, 学生归纳实验体会 引导学生 开拓思路,创 新思维。 学生思索并改进试验 探索生活中可以用来制作动物模型的材料和方法 意图、点评 观察动物细胞
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二、动物细胞结构 三、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
制作临时装片 细胞膜 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 细胞质 画口腔上皮细胞图 细胞核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0 页 共 71 页
一、选择题
1.采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用的工具是
A.消毒牙签 B.消毒棉球C.消毒镊子D.消毒玻璃棒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
A.清水B.稀碘液C.生理盐水D.盐水 3.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二、非选择题
回忆所做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1)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 。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 和 。
(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和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具有 和 以及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的 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4)《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使用的染料都是 ?
(5)回忆《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过程,你认为细胞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答: 。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上一章学生学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章将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作进一步的学习。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本章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常见事例进行知识的迁移开展教学,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避免单纯讲授。对本章的要求达到教材介绍的程度即可,不要扩展、加深,在以后的相关的单元和章节中还会陆续介绍有关细胞的知识。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
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1 页 共 71 页
2. 尝试通过猜想、类比、推测、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过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
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教学难点】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1、 实验器材:纸,酒精灯,火柴,镊子;水,墨水,锥形瓶。 2、 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探究:细胞中的物质 教师组织和引导 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生活中的细胞就像一个繁忙的工作车间。工厂(车间)要有机器,要源源不断地供给原料和能量,活细胞也不例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请同学们谈论一下吃水果时都有什么口感,推测一下水果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对同学们的回答表示肯定。。 学生活动 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 通过谈论吃水果时的各种口感,说出水果中含有糖、水、酸性物质等。据生活中其他食物推测细胞中的物质。 总结构成细胞的物质。 意图、点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分析细胞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教师补充,细胞内还有一类物质;核酸,它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引导总结构成细胞的物质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2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三、讨论: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四、探究: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五、小结 六、课后探究 教师组织和引导 演示实验:墨水滴入清水中。 结合课件,从分子、原子水平对溶液的扩散现象进行解释。 请同学们思考细胞外的物质与细胞内的物质是否有交换。 动画展示细胞膜的功能。 演示实验:观察纸张燃烧,感知物质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启发:燃烧的物质?烧剩的物质?能量转化?) 提供给同学们教学图片。 出示问题:(多媒体展示) 1.动物的能量从哪来? 2.植物的能量从哪来? 3.植物和动物通过什么结构将细胞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什么?它们分别把什么能变成了什么能? 5、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活动 尝试着分析墨水液溶于水的原因。 思考,并说出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交换的。 通过观看课件讨论细胞膜的功能。 意图、点评 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演示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达到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引导总结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的能力。 对图片进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量。 看书讨论 理解加油站和汽车的发动机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 图解表示能量转换 总结并质疑 选择生命旺盛的菠菜叶或其他叶,把其中一份放入开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连同没有处理的叶子放入稀释的红墨水中10分钟左右,取出冲洗,观察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 板书设计: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3 页 共 71 页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一般地说,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例如水、葡萄糖),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例如二氧化碳、尿素) 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选择题
1.下列结构属于动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2.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 3.菠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 )
A.煮过后,绿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 B.叶绿素溶解于热水而不溶解于冷水 C.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绿色 D.细胞膜透性破坏,叶绿素渗出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4 页 共 71 页
二、非选择题
下图是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为 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和
[ ] 等结构。
(2)结构⑥的名称是 ,它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
(3)结构①的名称是 ,它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
(4)结构⑤的名称是 ,它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5)结构③的名称是 它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上一章学生学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章将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作进一步的学习。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本章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常见事例进行知识的迁移开展教学,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避免单纯讲授。对本章的要求达到教材介绍的程度即可,不要扩展、加深,在以后的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5 页 共 71 页
相关的单元和章节中还会陆续介绍有关细胞的知识。 【教学目标】
4. 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
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
5. 尝试通过猜想、类比、推测、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过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6. 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
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教学难点】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3、 实验器材:纸,酒精灯,火柴,镊子;水,墨水,锥形瓶。 4、 多媒体课件。
5、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遗传方面的资料。
(第2课时) 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和引导 导入:大家观察了自己和父母眼睛的形态(如:双眼皮、单眼皮)。和父亲眼皮相似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皮相似的请举手,和父亲眼睛形状相似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睛形状相似的请举手,和父母的眼睛只要有相似之处的请举手。 很明显,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总有相似之处,那么,小组相互观察一下,你们的眼睛是否相似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自己和父母相似是因为遗传的原因。 意图、点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6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二、资料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 三、讨论: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 五、小结 教师组织和引导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的信息,刚才同学们的举手和发言就是信息,而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相似,这是因为父母把遗传的信息传给了我们,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生物都能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 请大家看1996年轰动世界的克隆羊多莉,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多莉到底像哪一只?为什么像?这说明什么?请小组讨论,我将请二位学生到黑板上利用贴画再现多莉的身世之谜。 播放“多莉的身世”多媒体课件。 再次回到前面的问题: 遗传信息在哪里呢? 靠什么物质遗传给下代呢? 多媒体课件演示:细胞核中DNA模型 结论:小小的细胞核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所以说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遗传信息在哪里呢?靠什么物质遗传给下代呢? 踊跃举手,两位学生上台贴画,其他同学则纷纷举手发表意见,共同得出多莉的身世之谜。 生A:多莉长得像B羊。 生B:B羊提供了细胞核。 生C:说明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 通过观看课件讨论细胞核的功能。 意图、点评 引导总结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观看DNA模型 阅读相关基因的一些资料 培养学生综合小组讨论遗传信息、DNA、所学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的能基因和细胞核有什么样的关力。 系?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小羊多莉的身世
多莉长得像B羊 B羊提供了细胞核 说明细胞核里有遗传信
二、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存在细胞核中。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7 页 共 71 页
一、选择题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结构位于(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 二、非选择题
2.你已经很熟悉多莉了吧,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 (1)多莉羊的长相几乎和___________羊一模一样。
(2)看来,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_______________内。 (3)细胞的组成成分中,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3、遗传信息存在于 中,在它里边,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 的有机物,它上面有一些叫做 的片断携带着遗传信息。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8 页 共 71 页
第三章 第一节
(缺)
第三章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体的四种组织,进一步加深对组织概念的理解,在学生进行充分地观察和讨论后获得有关动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成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细胞的分化。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教材、笔记本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59 页 共 71 页
2. 教学器材:大屏幕投影、电脑、显微镜、四种组织的永久切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教学活动 容 导入 高楼大厦平地起,其主要构建单位是什么?从而引出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分动物的生长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受精卵 化成组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织 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细胞一样吗? 受精卵—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多个细胞 这多个细胞一开始形态、结构都很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秉承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的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四种基作用。 本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学生分辨几种组织是属于哪种? 不同的那么,我们体内的大脑、胃、心脏也是组织吗? 组织形器官和组织是由几种组织组成的,所以不是,例成器官 如胃是由上皮、神经、结缔、肌肉组织组成。 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首先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细胞形肠、大肠、肛门,这些都是器官,那共同完成我成系统 们消化这个过程的器官统称为系统。人体还具有八大系统,分别是刚才介绍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0 页 共 71 页
学生活动 地基、水泥,还有砖头 对于分化和组织的概念要求用笔画好。 不是,因为含几种组织。 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 总结 一个细胞 分裂 多个细胞 多个相同细胞 分化 组织 几个不同的组织 构成 器官 几个不同的器官 构成 系统 小结:
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 官—系统—动物体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正确表述人体结构层次的是………………………………………………………( )
A.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2.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
有………………………………………………………………(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下列具有保护功能并属于上皮组织的
是……………………………………………( )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1 页 共 71 页
A.小肠腺上皮 B.心肌 C.血液 D.皮肤上皮 4.下列关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器官是由相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B.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以某种组织为主 C.器官的结构特点不与器官的功能相适应
D.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二、填空题:
1.组成人和动物的四大组织分别是_______组织、________组织、_______组织和_______组织。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____组织,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对运动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组织。
2、人的八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二、 组织形成器官 三、 人体的结构层次:
受精卵→四种组织→各个器官→八大系统→人体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2 页 共 71 页
教学反思: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过细胞以后学生有了一些关于组织、器官概念的基础知识,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组织、器官的概念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利用一些具体材料来讲解组织和器官,最好利用投影、录像及多媒体课件将细胞分化、组织和器官的形成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加深理解。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学生实验占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被子植物的构成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通过解剖、观察植物体的某些器官,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4、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二)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果实和完整植物体的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
2.通过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关系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区别;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3 页 共 71 页
3、找准组织的分布。 【教学难点】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化。
根尖结构、各种组织和细胞分化的挂图;每四人一组准备一个番茄和一株完整植物体(最好六种器官都具备)。有条件的可把细胞的分化、组织和器官的形成过程做成课件等形式。
学习内容 课前检测 教师组织和引导 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获得的主要知识是什么? 请以人体结构层次为例来描述。 学生活动 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答: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创设情境,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导人新课 体的结构层次相同吗?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植物的几哪几种属于营养器官?哪几种属生殖器官? 学生讨论,展示。 带着学生的疑问导入新课(鼠标点击课题及丰富多彩的植物画面)。 你知道苹果是怎么结成的吗? 展示茄子完整的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株植物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学生齐答。 激发兴趣 欣赏。 (自由发言)将种子播到土中,长出根、茎、叶,然后开花,结果。 到前面演示说明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意图、点评 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与本节知识形成对比 激发学生思考 萝卜、白菜、甘薯、土豆、学生讨论,展示。 甘蔗、西红柿、花生、玉米、葡萄等,主要是植物的哪种器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4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种主要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点 小结 课堂效果反馈 官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 师补充订正。 你知道这些部分是器官还是组织吗? 引导学生观察苹果和高粱秆并进行讨论。 多媒体显示不同组织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画面中所示的组织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用?分布情况如何? 评价:看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强的,只要用心学习,成为一名科学家是不成问题的。 回答(是器官)。 质疑:植物体的器官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 讨论并交流得出的结论。 分组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主动发问和抢答)。 畅所欲言,展示。 体会成功的喜悦。 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养成预习习惯 现在你能描述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吗? 动物体和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重点知识?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小组内同学合作学习得十分默契,当然也是每个人积极参与的结果,希望能保持下去。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植物体、动物体以及人体大部分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那么,在生物圈中,有没有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小组合作设计进行展示并评出最佳设计。自由发言。 到前面为大家做总结。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5 页 共 71 页
学习内容 结束语 板书设计:
教师组织和引导 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 学生活动 意图、点评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
二、植物的四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选择题
(1)植物体组织的形成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分化
(C)细胞吸收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
(2)水稻叶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组织属(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3)下列植物器官中,与生殖后代有关的是( ) (A)根 (B)茎 (C)叶 (D)果实
(4)下列植物中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番薯 (B)甘蔗 (C)黄瓜 (D)白菜 (5)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 (A)番茄的种子 (B)番茄的叶 (C)番茄的果实 (D)番茄的表皮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B)能进行分化的细胞占分裂后形成的许多细胞中的大部分 (C)能进行分化的细胞只占分裂后形成的许多细胞中的小部分
(D)细胞分裂后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功能细胞群的过程叫细胞分化
(7)保护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壁_________,细胞间排列_________ ,具有______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6 页 共 71 页
功能。
(8)一个苹果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主要组织
(9)完整的桃子可以存放较久的时间,而破失的桃子很快就会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B (3)D(4)C (5)D (6)C (7)厚 紧密 保护(8)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9)完整的桃子有保护组织,破失的桃子由于表皮受损,失去保护作用,易受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四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在初中生物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目标的课型上,基础知识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但要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设计教案时多下功夫。
本节主要以草履虫为例讲授单细胞生物体。本节在这册教科书中虽不是重点,但可以通过这节课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因此,可以把这节课的教材作了进一步处理。将课上学生要做的“观察草履虫”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将练习2中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实验设计改为探究实验,并加入了收集资料、列表归纳等要求,尝试着将此课上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能力的一节课。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学生调查占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生活,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并再次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7 页 共 71 页
(2).通过对草履虫结构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表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生活。让学生讨论交流草履虫的结构是如何完成生理功能的。 【教学难点】
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依靠一个细胞生活的?对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人体对照,来理解一个细胞是如何完成各项生理活动的。
课前一周让学生收集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名称、形态、大小等相关资料,并指导他们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以便进行课堂上的发言。教师在课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Motic软件(可将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录在计算机中,录下来的可以是静态图片也可以是动态影片),将草履虫的形态、运动方式以及练习2中将要进行的两项实验分别录在计算机上,以供上课使用。
课堂上采用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前两节课所学的知识:生学生活动 意图 物体一般是由多细胞组成在课前调查有关单细胞生物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导入 的。提出问题:世界上有的基础上,说出自己找到的单细胞资料的能力。 没有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的名称、形态、大小等 生物呢? 提问:1.观察草履虫,你观察草履虫外认为它是由单细胞组成的观察并回答问题,得出草履虫是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形和运动方式 吗?2.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细胞生物的结论。 的?遇到阻碍时,它怎样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8 页 共 71 页
表达能力。 躲避?展示事先用Motic软件制作的图像,让学生观察。 结合本书“生物的特征”一节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草履虫既是生物就应该具设计实验,分组做实验,分析实验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即草结果并运用曾经学过的三段式学草履虫的应激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性实验 培养设计探究实验和习方法(找根据、摆事实、下结论)应。分组做完实验后,展实验操作的能力。 得出结论: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示事先用Motic软件录下作出反应,从这一点说,它是生物。 的实验图像,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并能参与分析实验,最终得出结论。 展示教材中的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将有关知识根据图上的内容归纳成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再次对照课本列表归纳草履虫的结构草履虫的结构 对照示意图明确草履虫各和功能,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培养列表归纳能力 部分的名称、作用,并据点。 此得出草履虫是一种靠一个细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与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所拓展思路,回答问题。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69 页 共 71 页
学习从正反两方面思人类的关系 知道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教师课前准备的图片,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讲解。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草履虫):×××××××××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益处: (2)害处:
考问题的方法
一、选择题
1.草履虫的呼吸作用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进行的?
A伸缩泡 B 细胞质 C收集管 D表膜 2.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 消费者 C分解者 D及时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为了限制草履虫运动,在观察草履虫时应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上
A多滴加清水 B把水吸干 C滴加碘液 D放少量棉花纤维 4.用来检测水质污染状况的单细胞生物是
A酵母菌 B草履虫 C小球藻 D 眼虫 5.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衣藻 D变形虫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70 页 共 71 页
6. 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没有运动能力?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衣藻 D变形虫 7.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 折光的结果 8.食物进入草履虫身体后,与其消化结构有关的是 A口沟 B 食物泡 C伸缩泡 D收集管 二、非选择题
9.单细胞生物中,做面包需要_________的作用, ___________可作为高蛋白食品和保健品,__________可净化污水,有鞭毛的是_____________。
10.观察草履虫周身的纤毛,应把光线调暗些,因此应将显微镜的____________光圈对准通光孔。
11.海水污染导致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它的主要危害是:与其他生物争夺____________,有毒藻类释放的______________过分聚集,会造成鱼类因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而死亡,危害渔业生产。
附:答案 1、D 2、A 3、D 4、D 5、C 6、A 7、B 8、B 9、酵母菌、小球藻、草履虫、衣藻 10、较小 11、富营养化、赤潮、游离氧、毒素、缺氧、中毒。
第四章 (缺)
初一上册教案及作业 第 71 页 共 7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