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坚持生态园林让城市更美好,坚持生态园林城市 为人民,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城市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因地制宜、 节俭务实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坚持节水、节能、节材,坚持低碳、环保,将资源 节约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理念贯穿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全过程。
二、工作任务
(-)加强园林绿化综合管理。
1 .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
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政策和标准规范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古树名 木、历史名园保护,完善病虫害防控、园林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城市义务植树等 园林绿化管理机制。
2 .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配齐相应专业管理人员和
技术队伍,有效行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指导服务与监督管 理职能。加强园林绿化专业队伍建设,工程技术工种上岗人员持证率100%,其 中三级工以上人员占比不低于20%。
3 .科学编制城市绿化规划。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体系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确保城市绿地总量与建成区面积及人 口相适应,绿地布局更加科学。
4 .加强园林绿化技术科学研究。鼓励园林科研机构等开展园林绿化技术研
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和科普宣传。加强植被体检,针对性开展病虫害防治、土 壤检测与修复、植物引种驯化、乡土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等基础研究,提高园林 绿化技术水平。
5 .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建成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构建〃一云承载、一图呈现、一网统管、一端服务〃的城市智管新格局,推动城 市建成区公共区域〃一网统管〃覆盖率达100%。
6 .定期开展城市自体检及园林绿化建设综合评价。通过卫星遥感解析和现
场核查,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包括城市园林绿化)、功能实现等进行评价。(二)
强化城市生态宜居性。
7 .全面推进园林绿地建设。加大各类城市绿地建设力度,完善绿地系统,
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城市绿地率不低于40%;结合实际,突出山城特 色,大力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街头绿地提质等工作, 提高绿地质量,乔灌木占比不低于70%。在历史文化名镇、街区,传统风貌区 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不减少原有绿地面积。因地制宜建设防灾 避险绿地。
8 .加强公园绿地建设。编制城市公园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综合性公园、专
类公园等建设,合理布局公园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4.8平方米、公 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每10万人拥有的综合公园不低于
1.5个。
9 .持续优化城市绿地布局。结合城市更新,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
式,建设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城市 绿地,确保中心城区各区城市绿地率最低值不低于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 低值不低于5.5平方米。
10 .实施城市组团绿地建设。保护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城镇周边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空间建设,构建生态网络体系,提升城乡绿地生态功能。将城市绿 地系统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衔接,将自然生态要素引入 城市、社区。满足城市对健康、隔离、安全和宜居要求,选择抗逆性强、养护成 本低的乡土树种,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功能复合的组团绿带,绿带宽度符合国家及 我市相关规定。
11 .加快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以绿道串联城乡生态空间和绿色资源,与
城市交通系统相衔接,建设山城特色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等,形成山 水相连的绿道格局,万人拥有绿道长度不低于1.2公里、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 率不低于70%。
12 .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 加强乡土适生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常态化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
(三)提升城市健康舒适度。
13 .大力开展道路绿地建设。新建、改建道路绿地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要求,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不低于85%;加强绿化养护,规范种植并科学修剪
行道树,打造一批园林式市街(大道),培育一批林荫道路,城市林荫路覆盖率 不低于85%O
14 .促进山地立体绿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护坡、堡坎、崖壁、挡墙、隧道
口等区域立体绿化,大力开展公共建筑平屋顶绿化,形成层次丰富、特色突出的 立体绿化。建成区内近3年新建、改建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市政交通设施等 立体绿化实施率不低于15%。
15 .加强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建设管理。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率
符合国家及我市相关规定,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不低于60%。
(四)加强城市安全韧性。
16 .保护城市湿地资源。统筹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修复,推进河流综
合治理,消除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开展城市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制定湿地资源 保护规划并严格实施。完善溪河湖库沿岸绿化,积极推进河流、湖库护坡驳岸的 生态化、自然化保护修复,保护利用好自然水岸,打造滨水休闲空间,滨水绿带 符合国家及我市相关规定。
17 .推广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以种植全冠苗木、乡土植物为主,严格控制
大树移植、大草坪建设、反季节种植等。推广应用节水、节能、节材技术。
18 .开展山体及废弃地生态修复。建立山体及废弃地修复治理的长效机制,
持续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消除城市〃秃斑〃,破损山体、废弃地修复成果维护 保持良好。
19 .科学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
历史文化风貌,不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不进行破坏性〃建设〃,确保城 市安全运行。
(五)突出城市风貌特色。
20 .加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等专项保护
规划并严格实施。加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建立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 名录,划定保护范围,严格保护大树古树、不可移动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 对重点公园实行永久性保护。
21 .加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管理。严禁移植古树名木,明确古树名木
养护责任单位,落实保护措施,定期检查、养护;完成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普查、 建档、挂牌工作,实行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率100%。
22 .加强城市园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体现地域、历史、
人文特色,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技能竞赛,传承园林营 造技艺。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工作,定期研究重要事项,推动解决重点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政府 要把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工作机制,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推进创建 工作,确保实效。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区政府作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责任主体,要 细化实施方案和实施项目库,确保创建工作科学、有序、协调推进;市政府有关 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创建行动方案,指导各区政府做好创建工作。
(三)保障经费投入。根据创建任务,加大市、区财政投入力度,按照统筹
兼顾、突出绩效的原则,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严格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广 泛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四)严格督查考核。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市级机关目标管理 绩效考核内容,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区政府 要加强项目管理,按目标计划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 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形成全社会参与共建生态宜 居之城的良好局面。
附件: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体系任务分工
附件
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体系任务分工
指 序 号 目标 指标 指标释义 标 具体要 求 类 牵头单 位 责任单位 型 不低于 40%;中 导 城市绿 建成区内各类绿地面积(平方 向 1 心城区 各区最 市城市 低值不 管理局 低于8%o 2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地率 公里)占建成区面积(平方公 里)的百分比。 指 标 (%) 底 不低于 2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城市绿 建成区内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 线 43%;乔 市城市 化覆盖 面积(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 灌木占 管理局 指 比不低 率(%) 积(平方公里)的百分比。 标 于70%。 、 生态 不低于 14.8建成区内城区人口人均拥有的 人均公 底 方米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城 宜居 园绿地 线 中心区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暂住人 3 面积 区各口;毗邻建成区能够满足百姓 指 最低(平方 日常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可纳 标 不低米) 入统计) 5.5平 ; 城 市城市 区 管理局 值 于 平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方米。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 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公园绿 占居住用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底 化活动 的百分比。(5000平方米及以 线 不低于 场地服 上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按500米 90% 务半径 服务半径测算;400—5000平 指 覆盖率 方米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按3 标 (%) 00米服务半径测算) 市规划自然 市城市 管理局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4 万人拥 有绿道 长度不 城市绿 建成区内绿道两侧1公里服务 道服务 范围(步行15分钟或骑行5 半径覆 分钟)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 盖率 总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 导 低于1. 向 2公里; 市城市 指 标 管理局 服务半 径覆盖 率不低 于70%o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市国资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5 建成区内城区人口每10万人 10万 拥有的综合公园个数。(城区 导 向 不低于 1.5个 市规划自然 市城市 管理局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人拥有 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暂住人 6 综合公 口,大于等于50万人口的区, 园个数 综合公园面积应大于10公顷; 指 (个) 小于50万人口的区,综合公园 标 面积应大于5公顷) 市规划自然 建成区内组团之间净宽度不小 导 达标 指 标 市城市 管理局 资源局、市 生态环境 局、市水利 局、市林业 局、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城市生 于-100米的生态廊道长度与城 向 7 态廊道 市组团间应设置的净宽度不小 达标率 于100米且连续贯通的生态廊 道长度百分比。 市生态环境 地级及以上城市至少有1个符 合标准规范要求,面积大于20 导 城市生 公顷的植物园;近3年乡土适 向 物多样 达标 生植物应用面积占新建、改建 性保护 绿地面积比例大于80怅具备 指 达标率 连续3年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监 标 测数据。 局、市规划 自然资源 市城市 管理局 局、市林业 局、市农业 农村委、市 水利局、中 心城区各区 政府 8 9 建成区内城市次干路、支路的 底 城市林 林荫路长度(公里)占城市次 线 不低于 荫路覆 干路、支路总长度(公里)的 盖率 (%) 85% 百分比。(林荫路指绿化覆盖 指 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 标 行车道) 市规划自然 市城市 管理局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10 导 城市道 建成区内道路绿化达到《城市 向 不低于 路绿化 道路绿化设计标准》的长度(公 85% 达标率 里)占城市道路总长度(公里) 指 (%) 的百分比。 标 二、 健康 市规划自然 市城市 管理局 资源局、市 住房城乡建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舒适 建成区内实施立体绿化的项目 导 不低于 15% 市城市 市规划自然 立体绿 数量(个)占项目总数量(个) 向 11 管理局、 资源局、市 市住房 经济信息 城乡建 委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化实施 的百分比。(考核项目为近3 率(%) 年新建、改建的公共建筑、工 业建筑和市政交通设施) 指 标 园林式 居住区 12 导 建成区内园林式居住区(单位) 向 的数量(个)占建成区内居住 不低于 市城市 管理局、 市规划自然 市住房 资源局、中 城乡建 心城区各区 委 政府 (单 区(单位)总数量(个)的百 指 60% 位)达 标 分比。 标率 (%)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市 建成区 三、 建成区各类绿地和水域总面积 向 不低于 蓝绿空 13 安全 (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 45% 间占比 指 韧性 (平方公里)的百分比。 (%) 标 导 市城市 管理局、 市水利 局 住房城乡建 委、市林业 局、市生态 环境局、中 心城区各区 政府 防灾避 建成区达到《城市绿地防灾避 导 险绿地 险设计导则》设施要求的防灾 向 14 市住房 城乡建 100%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市 设施达 避险绿地数量(个)占纳入城 标率 市防灾避险体系全部防灾避险 指 标 委、市城 应急局、中 市管理 局 心城区各区 政府 (%) 绿地数量(个)的百分比。 市生态 环境局、 城市湿 建成区内实施保护的城市湿地 15 导 向 100% 市住房 城乡建 委、市水 利局、市 林业局、 市城市 管理局 市规划自然 资源局、中 心城区各区 政府 地保护 面积(平方公里)占建成区内 实施率 城市湿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 的百分比。 指 标 建立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 具有历 名录,按照名录和保护要求实 导 四、 史价值 施保护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 向 16 风貌 的公园 数量(个)占纳入名录具有历 100% 市城市 管理局、 市文化旅游 市规划 自然资 源局 委、中心城 区各区政府 特色 保护率 史价值的公园总数量的百分 指 (%) 比。 标 古树名 17 导 建成区内受到保护的古树名木 木及后 向 及后备资源(棵)占建成区内 100% 备资源 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总量(棵) 指 保护率 的百分比。 标 (%) 市规划自然 市城市 管理局 资源局、中 心城区各区 政府 100%; 园林绿 18 导 三级工 园林绿化工程中持证人员数量 (人)占该工程技术工种上岗 市城市 化工持 证上岗 率(%) 向 以上人 指 标 管理局、 中心城区各 员占比 市人力 区政府 不低于 社保局 人员总数量(人)的百分比。 20%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