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word版)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试卷名词解释

2023-12-28 来源:小奈知识网
名词解释

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节前后,大批民众借用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种形式,在天安门广场表达对周恩来的悼念和对“四人帮”执政的抗议。在这一政治事件中,诗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称“四五运动”。随着文革的结束,这些作品被辑集为《天安门诗抄》,文学史上也称其为“天安门诗歌运动”或“四五诗潮”。天安门诗歌的作者绝大多数是不知名的普通群众,这些诗歌大都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而且众体兼备,手法多样,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充分显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

3.重写文学史:重写文学史 新时期文学从 78 年以来,随着 20 世纪文论大量涌入,文学的各种思潮都推动了文学观念 的更新转型, 重写的意义是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质, 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 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改变过去各种文学史编著中的“非科 学的思维定势” 在1988年《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展开。“重写文学史”口号既反映了80年代后期意识形态环境的宽松和日益多元化的观念空间,也是从70年代末开始治学生涯的年轻学者在文艺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一次大胆、深入的积极探索。

4.伤痕小说: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整个民族伤痕,揭示文革中个人和家庭悲剧命运的小说。以1977刘心武《班主任》为发轫之作,因卢新华《伤痕》(1978)而得名。伤痕小说的价值首先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伤痕小说摆脱了原有的写作陈规,关注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具有悲剧意识。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非人”的文学历史的结束。

5.反思小说:反思文学既是伤痕文学的演变,又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从1979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作为反思小说的发轫之作,其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表现出对“人”“人性”以及“人的价值”等更明确、更深刻的探讨。相对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更关注文学本身的审美功能,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代表作有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

6.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其起点,其后主要是沿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两个方面深入。改革小说的着眼点最初在探索具体的经济问题或生产问题的解决途径,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人”的观念、

人与人关系包括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作家对改革过程中的中国农民做了全方位的思考,对现阶段物质文化环境中所能提供的推动改革的正面力量做了开垦和整合。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对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的塑造,在当时被称为新人形象塑造。

7.寻根文学:韩少功率先在《文学的“根”》中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寻根文学特点是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地域特点,或取材原始和半原始生活,或投向民族的传统生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表现手法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有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寻根文学\"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作家对所寻“根”究竟是什么,\"文化\"是什么,并不很了解,对“根”“文化”的态度也比较复杂。

8.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代表作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文艺贵族作派。创作方法上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还原,不讲究情节结构;主题上,更多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和无奈;提倡“零度介入”,作家不做任何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

9.先锋小说: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代表作马原《冈底斯的诱惑》。特征是普遍采用元小说的手法;消解意义,削平深度模式;消弭传统小说的真实和虚构的界限,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真实观;让幻觉侵入现实,用现实倾入想象,使小说成为开放的文本,充满不确定性;放弃了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将人物、时间、空间等因素都加以抽象化,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但是,形式的极端强调造成了空洞感和虚无感。

10.新历史小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逐渐走向低谷的时候,作家将目光转向历史,受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思潮,新历史主义小说。首先,作家将历史当作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篡改历史,做元历史思考;其次,否定历史的客观真是性,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以虚构故事,历史变成一个标志一个符号,一个作家虚构故事的借口;再次,受新历史主义启发,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相对性和片面性有清醒的认识。代表作有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系列。

23.朦胧诗:80年代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争议最多,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早期先锋诗歌运动。1980年,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是朦胧诗的重要特征。它高度宣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摈弃客观再现。创作上讲求陌生化,个人化,自我

的抒情方式。一些学者发文章进行支持,《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徐敬亚。

第四种剧本:这一名词是由黎弘(刘川)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的时候提出的。成就:一、勇敢的突破了“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爱情生活。深入刻画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批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二、勇敢的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的干预生活,尖锐的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

代表作有《同甘共苦》岳野,《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

从1956年春天开始出现,代表着一场反公式化概念化的运动,特别是“双百方针”在文艺界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结果。这一名词是由黎弘(刘川)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的时候提出的。成就:一、勇敢的突破了“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爱情生活。深入刻画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二、勇敢的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的干预生活,尖锐的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这也是第四种剧本的两个显著特征。也是当代话剧的第一次高潮的两个成就。

《燕山夜话》:是1961年《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辟的一个杂文专栏,由邓拓执笔,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现实矛盾与问题,题材十分广泛。作者旁征博引,议论横生,将知识、思想和文采溶于一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赢得了公众的喜爱,不久结集成书出版,广为流传。

方法年:指的是1985和1986年,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飞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点话题,流行于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运用到对文学研究的实践中去,如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这“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方法热不仅推进了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发展,也带动了文艺观念体系的变革和学术思维的时代更新,并在伺候产生了一些试图将西方文学研究方法本土化的论著。

《百合花》:茹志鹃的成名之作,小说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我军前沿包扎所的一个小故事。通过新婚少妇毅然的献出唯一的嫁妆为英勇牺牲的小通讯员铺在棺底和盖在身上的情节,热情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歌颂了军民之间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真挚感情,从而歌颂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揭示了人民解放事业必然胜利的根本原因。①讴歌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②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 ③女性视角的叙事特色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在《随想录》中巴金直面“文革”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强调“说真话”。随想录的文体价值在于,它标志着散文告别浮夸说谎的阶段,进入说真话抒真情的时代,通过作家富有震撼力的批判显示了作家的自审意识和自省意识。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在文革结束后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 《探索集》 《真话集》 《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简答题:

1.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主要可分为几种类型,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

答: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古为今用”为创作原则,积极反映时代精神,以歌颂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文治武功为具体的现实政策和政治路线服务的作品,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二是借历史题材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体现知识分子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怀的作品,如田汉的《关汉卿》等;三是自觉继承民间传统,努力反映民间意识和民间情趣的作品,如老舍的《茶馆》等。

2.杨朔散文的艺术特点?

杨朔提出了诗化散文的主张,而且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很多散文都运用了诗歌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杨朔的散文很讲究艺术结构,在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但构思,结构上有雷同化的缺憾,如“卒章显志”为人诟病。

他的散文很讲究语言美,文词清新,俊逸,简练。杨朔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像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秦牧的散文特点:

秦牧提出了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与艺术化等悖于当时文学观念的创作主张,在文坛上独树一臶。其散文的影响与成就远在当时一般作家之上,有文艺随笔《艺海拾贝》

(一)艺术特色:

1.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2.追求形散而神聚,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3.秦牧散文具有情趣性与幽默性。

4.秦牧散文的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流露出直面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二)不足:

1.知识性的材料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

2.罗列材料过多有冗长拖沓之感;浓重的说教气与肤浅的哲理

刘白羽的散文 (一)艺术特色:

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风格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调高亢,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 2.融情于景,借以抒怀壮怀激烈的诗情。 3.以情感为经线,生活的事件为纬线,经纬交织,波澜四起。 (二)不足:

1.豪言壮语、政治议论太多,削弱了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2.疏于修辞,语言比较冗繁,个别性文字表述不够清晰。

3.《茶馆》的艺术特点?

(1)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2)采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到主题与典型环境间的关系。选取了北京普通的一家大茶馆,茶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可以容纳各种人物。茶馆也是社会的窗口,可以窥见都市生活的一斑。

(3)舍弃“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形式,采取\"人像展览式\"的方法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吧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班上舞台,吧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4)在艺术结构上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座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崩溃钱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的三个时代的生活为横断面,具有史和事结合,实和虚结合的特点。

(5)每一幕都穿插了一件奇怪的事件,表现出那个时代的荒诞性和怪异性,增加了《茶馆》的悲剧色彩。如第一幕太监娶老婆,第二幕两个逃兵共娶一个老婆等。 (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和人物的喜剧,幽默的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手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

(7)人物众多,但个性鲜明,主要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在人物见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主要人物不重整体刻画,而是重棱角的体现,以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闪光点(eg.秦仲义的一生中的三个闪光点)

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重点)

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 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

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2)语言的幽默风格。 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

三红一创的特点?

三红一创包括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三红表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治斗争史,《创业史》表现农村土改的。小说以表现内容丰富,社会生活面宽阔而见长,特点有:1)史诗风格;2)纪实品格;3)政治色彩。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1、随思想上的进一步实破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学打破以往与政治紧密的联系,而变为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2、创作模式由传统单一和一元比(二元对之模式)转向多元化格局,出现各式各样的文学创作式样、思潮、流派。创作题材上也由过去反映革命战争和历史的宏大题材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

(一、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文学的 本体性备受关注。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这一时期,形成争论焦点 的几乎都是一些纯理论性问题,如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的主体性。)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 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等。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二)文学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主》等。

A、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B、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2、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A、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B、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

推向了极至。

C、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二)文学论争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著,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等。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贾平凹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伤痕文学”时期:发掘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便是《满月儿》,其风格委婉缠绵、气韵飘逸。“反思文学”阶段:注重于对被扭曲了的性格的发掘与曝光,从而暴露了人的潜意识和病态心理,作品的风格也阴郁堂奥、低徊迷蒙。 有《晚唱》、《好了歌》、《二月杏》。

1983年以后:贾平凹深入商州地区,写了一组“商州系列”的中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九叶树》、《腊月·正月》、《商州》、《冰炭》、《远山野情》、《古堡》、《天狗》、《浮躁》等,还有短篇《火纸》、《黑氏》、《水意》等。这一时期,作者以全方位的视角剖示了整个人文环境的变迁给人的心理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把笔触深入到人物意识深层结构中去展示思想情感的冲突。其风格是缠绵悱恻中透露出阳刚之气,悲恸抒情中力透着哲理性的思考。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细腻地表现年轻人对理想和爱情的真诚追求,执著地表现生活中的美,这是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阶段。(1980 年至 1981) 正如作家所自白的:“生活中有很多阴暗、丑陋,可美好的东西终是存在。我总是这么相信着,总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看待生活。”

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是带有理想色彩的“雯雯系列”的《雨,沙沙沙》、《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和《一个少女的烦恼》、《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小说。由于王安忆这一时期的创作真切细致地表现了青春女性的情绪天地,而且在雯雯身上不难发现作家自身的经历,因此,这一时期亦被称为作家的“青春自叙传”时期。这些小说具有作者“自我抒发”的特征 第二个阶段:(1981年—1984年)王安忆的创作走出了雯雯们单纯、狭小的艺术天地而进入了较为广阔的现实世界,这是其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王安忆先后发表了《本次列车终点》、《墙基》、《庸常之辈》等短篇小说和《尾声》、《命运交响曲》、《归去来兮》《流逝》等中篇小说。这些小说调动了她插队、在文工团和“文革”中的生活体验,写普通人的矛盾、苦恼、困惑和希望,其中《流逝》曾受到广泛好评。

第三个阶段:1984年以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有了国外生活经历的

王安忆在小说创作中开始有意淡化时代色彩,模糊社会背景,她开始以较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深刻的文化哲学视角观照社会历史、人的命运与情感变迁,往往站在中西文化冲突的高度来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及其制约下的民间生存。 作品主要有《大刘庄》、《小鲍庄》等本土文化小说,《一千零一弄》、《好婆与李同志》、《鸠雀一战》、《悲恸之地》等都市文化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等性爱文化小说及《逐鹿中街》、《神圣祭坛》和《弟兄们》等女性主义小说。

现代革命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

1.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2.采用写实布景,是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增强,是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俄日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3.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和刻画人物,突出不同的鲜明个性,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手法和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彻底突破传统的表演体制。 4.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有表现力的新唱腔,心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5.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的刻画人物 6.出现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现代京剧

7.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结合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说明《长恨歌》的叙事特点。

提示: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主要在于偏离宏大叙事的视角,从个人的立场上开掘都市民间的世界。《长恨歌》对上海这一商业化大都市的艺术表现,正是摒弃了对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展示,将人物和故事融化在平淡的叙事之中的结果。作品的第一章,没有故事也没有情节,只写上海的弄堂。对于主人公王琦瑶的描写,也有意回避了她的社会关系,隐去了时代对她命运的直接冲击,发平常的生活情境取代了戏剧冲突,弄堂与小姐就是上海精魂的具体体现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