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313014掌握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技术 一、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 (一)先张法预制梁板
1,先张法预制梁板施工工序
(1)按预制需要,整平场地,完善排水系统,统筹规划水电管路的布设安装。
(2)根据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长度、数量、尺寸,台座应坚固、平整、不沉陷,表面压光。
(3)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粱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4)多根钢筋同时张拉时,其初应力要保持一致,活动横梁始终和固定横梁保持平行。 (5)在台座上注明每片梁的具体位置、方向和编号。
(6)将预应力筋(钢绞线)按计算长度切割,在失效段套上塑料管,放在台座上,线两端穿过定位钢板,卡上锚具,用液压千斤顶单束张拉,先张拉中间束,再向两边对称张拉。 (7)按技术规范或设计图纸规定的张拉强度进行张拉,一般为0一初应力一105%σk—持荷2min)-σk (锚固)。如端横梁刚度大,每根梁可采用同一张拉值。 (8)钢绞线张拉后8h,开始绑扎除面板外的普通钢筋。
(9)使用龙门吊机将涂以脱模剂的钢模板吊装就位,分节拼装紧固,用法兰螺栓支撑,力求接缝紧密,防止漏浆、移位。
(10)用龙门吊机吊运混凝上,先浇底板并振实,振捣时注意不得触及钢绞线,当底板浇至设计标高,将经检查合格的充气胶囊安装就位,用定位箍筋与外模联系,上下左右加以固定,防止上浮,同时绑扎面板钢筋;然后对称、均匀地浇胶囊两侧混凝土,从混凝土开始浇筑到胶囊放气时为止,其充气压力要始终保持稳定;最后浇筑面板混凝土,振平后,表面作拉毛处理。
2.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操作时的施工要点
(1)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应预先调整其初应力,使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并应抽查力筋的顶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2)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3)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顶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
(4)横梁须确·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2mm。
(5)应先张拉靠近台座截面重心的预应力钢材,防止台座承受过大的偏心压力。 (6)在台座上铺放预应力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沾污预应力筋。 (7)用横梁整批张拉时,千斤顶应对称布置.防止活动横梁倾斜。 (8)张拉时,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
(9)紧锚塞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预应力钢材折断:拧紧螺母时,应注意压力表读数始终保持在控制张拉力处。
(10)台座两端应设置防护措施.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应放一个防护架。 (11)当预应力钢筋张拉到控制张拉力后,宜停2-3min再拧紧夹具或螺母,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
(二)后张法预制梁板
1.后张法顶制梁板施工工序
(1)按施工需要规划预制场地,整平压实,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场内不积水。
(2)根据预制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数量、尺寸,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应坚固不沉陷,确保底模沉降不大于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或用角钢镶边代作底模。当顶制梁跨大于20m时。要按规定设置反拱。
(3)根据需要及设备条件,选用塔吊或跨梁龙门吊作吊运工具,并铺设轨道。 (4)统筹规划梁(板)拌和站及水、电管路的布设安装。
(5)预制模板由钢板、型钢组焊而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尺寸规范、表面平整光洁、接缝紧密、不漏浆.试拼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在绑扎工作台上将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制孔管按坐标位置定位固定,如使用橡胶抽拔管要插入芯棒。
(7)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人模,绑扎隔板钢筋,埋设预埋件,在孔道两端及最低处设置压浆孔,在最高处设排气孔,安设锚垫板后,先安装端模,再安装涂有脱模剂的钢侧模,统一紧固调整和必要的支撑后交验。
(8)将质量合格的梁(板)用梁(板)拌合车运输,卸入吊斗,由龙门吊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先下部捣实后再腹板、翼板.浇至接近另一端时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顺序下料,在距梁端3—4m处浇筑合笼,一次整体浇筑成型.梁体梁(板)数量较大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方法连续浇筑。
(9)梁(板)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振捣时要掌握好振动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钢筋密集区的振捣,力求使梁(板)达到最佳密实度而又不损伤制孔管道。
(10)粱(板)成活后要将表面抹平、拉毛,收浆后适时覆盖,洒水湿养不少于7d,蒸汽养生恒温不宜超过800C,也可采用喷洒养生剂.
(11)使用龙门吊拆除模板,拆下的模板要顺序摆放,清除灰浆,以备再用 (12)构件脱模后,要标明型号、预制日期及使用方向。
(13)将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符合没计要求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按计算长度下料,梳理顺直,编扎成束,用人工或卷扬机或其他牵引设备穿入孔道。
(14)当构件梁(板)达到规定强度时,安装千斤顶等张拉设备,准备张拉。
(15)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
(16)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
(17)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8)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数量刁;得超过设汁规定,否则要更换钢筋或采取补救措施。 (19)预应力筋锚固要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其钢筋内缩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20)预应力筋张拉后,将孔道中冲洗干净,吹除积水,尽早压注水泥浆。 2.后张法张拉时的施工要点 (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
(2)对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端部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处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应清除彳:净。当采用先穿束的方法时用压气、压水较好。 (3)钢筋穿束前,螺丝端杆的丝扣部分应用水泥袋纸等包缠2~3层,并用细钢丝扎牢;在钢丝束、钢绞线束、钢筋束等穿束前,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对于短束,用人工从一端
向另一端穿束;对于较长束,应套上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 (4)对于夹片式锚具,上好的夹片应齐平,在张拉前并用钢管捣实. (5)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段对称张拉。 (6)应使用能张拉多根钢绞线或钢丝的千斤顶同时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筋施加应 力,但对于扁平管道中小多于4根的钢绞线除外。 :
(7)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对于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干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曲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应在两端张拉,直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可在一端张拉。
(8)后张预应力筋断丝及滑丝不得超过有关规定的控制数.
(9)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长期外露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锚固完中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
(10)张拉切割后即封堵。用素灰将锚头封住,然后用塑料布将其裹住进行养生,防止裂缝而使锚头漏浆、漏气。影响压浆质量. 3.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预应力损失过大
预应力损失过大足指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预应力筋松弛,应力值达不到设计值的现象 1)原因分析
. 锚具滑牲或钢绞线(钢丝束)内有断丝。 . 钢绞线(钢雄)的松弛率超限.
. 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 . 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 . 钢索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 2)防治措施
. 检查预应力筋的实际松弛率,张拉钢索时应采取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制。事先校正测力系统,包括表具。
. 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
. 钢绞线(钢丝束)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
. 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度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
. 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使孔道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 (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1)原因分析
. 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很密,浇筑时振捣不密实,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 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 2)预防措施
. 锚板、锚垫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 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治理方法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
压面扩大.
二、桥梁上部结构支架施工技术 (一)支架、拱架、模板的类型 1,支架
支架按其构造分为守柱式、梁式和梁柱式支架;按材料可分为木支架、钢支架、钢木混合支架和万能杆件拼装的支架等。
(1)立柱式支架。立柱式支架构造简单,町用于陆地或不通航河道以及桥墩不高的小跨径桥梁施工。
(2)梁式支架。根据跨径不同,梁可采用工字钢、钢钣梁或钢桁梁。
(3)梁柱式支架。当桥梁较高、跨径较大或必须在支架下设孔通航或排洪时可用梁柱式支架。 2.拱架
拱架按结构分为支柱式,撑架式,扇形,桁式、组合式等;按材料分为木拱架、钢拱架,竹拱架和土牛拱胎。 3。模板
施工所用模板,有组合钢模板、木模板、木胶合板、竹胶合板、硬铝模板,塑料模板,各类纤维材料板。施工时应根据结构物的外观要求选用。 (二)支架、模板制作与安装应注意事项
1.构件的连接应尽量紧密,以减小支架变形,使沉降量符合预计值。 2.为保证支架稳定,应防止支架与脚手架和便桥接触. 3.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须塞堵严实,以防漏浆.
4.建筑物外露面的模板应涂石灰乳浆、肥皂水或无色润滑油等润滑剂.
5.为减少现场施工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和便于周转使用,支架和模板应尽量做成装配式组件或块件。
6,钢支架宜做成装配式常备构件,应特别注意构件外形尺寸的准确性.
7.模板应用内撑支撑,用对拉螺栓销紧。内撑有钢管内撑、钢筋内撑、塑料胶管内撑. (三)施工预拱度确定应考虑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5.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四)施工工序 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应根据箱梁的断面尺寸及支架的形式对地基的要求而决定,支架的跨径大,对地基的要求就高,地基的处理形式就得加强,反之就可相对减弱.地基处理时要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浇筑和养生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
2.支架:支架的布置根据梁截面大小并通过汁算确定以确保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计算时除考虑梁体混凝土重量外,还需考虑模板及支架重量,施工荷载(人、料机等),作用模板、支架上的风力,及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保证设施荷载)等
3.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预压,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预拱度设置时要考虑张拉上拱的影响。预拱度一般按二次抛物线设置.
4.支架的卸落设备可根据支架形式选择使用木楔、砂筒、千斤顶、U型顶托等,卸 落设备尤其要注意有足够的强度。
5.模板:模板由底模、侧模及内模三个部分组成,一般预先分别制作成组件,在使用再
进行拼装。模板以钢模板为主,在齿板、堵头或棱角处采用木模板。模板的楞木采用方钢、槽钢或方木组成,布置间距以75cm左右为宜,具体的布置需要根据箱梁截面尺寸确定,并通过计算对模板的强度、刚度进行验算。 (五)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布设
1.在安装并调好底模及侧模后,开始底、腹板普遍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的预设混凝土一次浇筑时,在底、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完成后,安装内模,再绑扎顶板钢及预应力管道。混凝土二次浇筑时,底、阻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完成后,浇筑第一次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后。再支内模顶板,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进行混凝土的第二次浇筑。
2.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按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种试验,并报请工程师批准,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布设,对于腹板钢筋一般根据其起吊能力,预先焊成钢筋骨架,吊装后再绑扎或焊接成型,钢筋绑扎、焊接要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3.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钢带制作,预应力管道的位置按设计要求准确布设,并采用每隔50cm一道的定位筋进行固定,接头要平顺,外用胶布缠牢,在管道的高点设置小气孔。 4.锚垫板安装前,要检查锚垫板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垫板要牢固的安装在模板上。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5.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要通过汁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
6.预应力筋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理. (六)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施工前,应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各种材料试验,并报请工程师批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箱梁棍凝土采用一次、两次或三次浇筑。以下两点施工中应予重视. 1.混凝土浇筑时要安排好浇筑顺序,其浇筑速度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对于每一个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泥凝土密实为止,但也不得超振。
(七)预应力的张拉
1.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千斤顶、油泵进行配套标定,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有几套张拉设备时,要进行编组,不同组号的设备不得混合。
2.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张拉强度时,方可进行张拉。
3.预应力的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否则应停止张拉。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的理沦仲长值为: ΔL=PL/AyEg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ΔL——预心力筋的长度;
Ay——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Eg--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比值,实际伸长值由两部分组成。即:
ΔL=ΔL1+ΔL2
式中 ΔL-—实际伸长值;
ΔL1一一—初应力至张拉控制应力的实测伸长量; ΔL2——初应力时推算的伸长值.
4.张拉的程序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5.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不得超过规范或设计的规定。 (八)压浆、封锚
1.张拉完成后要尽快进行孔道压浆和封锚,压浆所用灰浆的强度、稠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济济量按施工技术规范及试验标准中的要求控制。 2.每个孔道压浆到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
3.压浆完成后,应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凿毛,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土。 三、桥梁上部结构逐孔施工方法 (一)概述
逐孔施工法从施工技术方面有三种类型:
1.采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它是将每一桥跨分成若干节段预制完成后在临时支承上逐孔组拼施工.
2.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此法亦称移动模梁法,它是在可移动的支架、模板上完成一孔桥梁的全部工序。由于此法是在桥位亡现浇施工,可免去大型运输和吊装设备.桥梁整体性好;同时它还具有在桥梁预制厂生产的特点,可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采用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是早期连续梁桥采用逐孔施工的惟一方法,可用于混凝土连续梁和钢连续梁桥的施工。
(二)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的要点 1.节段划分 (1)桥墩顶节段
由于桥墩节段要与前一跨连接,需要张拉钢索或钢索接长,为此对墩顶节段构造有一定要求。此外.在墩顶处桥梁的负弯矩较大.梁的截面还要符合受力要求。 (2)标准节段
前一跨墩顶节段与安装跨第一节段问可以设置就地浇筑混凝土封闭接缝,用以调整安装跨第一节段的准确程度。封闭接缝宽15~20cm,拼装时由混凝土垫块调整.在施加初预应力后用混凝土封填,这样可调整节段拼装和节段预制的误差. 2.支承梁
(1)钢桁架导梁:钢梁应设置预拱度,要求当每跨箱梁节段全部组拼之后,钢导梁上弦应符合桥梁纵断面标高要求。同时还需准备一些附加垫片,用于临时调整标高。
(2)下挂式高架钢桁架:在节段组拼过程中,架桥机前臂必然下挠,安装桥跨第一块中间节段的挠度倾角调整足该跨架安设的关键,因此要求当一跨节段全部由架桥机空中吊起后,第一个中间节段与墩上:节段的接触面应全部吻合。 (三)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
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可以采用非落地支承的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称为移动模架法,
1.施工过程的上要工序:侧模安装就位、安装底模、支座安装、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预应力系统安装、内模就位、顶板钢筋绑扎、箱梁混凝土浇筑、内模脱模、施加预应力,管道压浆、落模、拆底模及滑模纵移。 2。模板安装注意的要点:
(1)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防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2)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突出。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砸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最好设置拔出拉杆为宜。对
大划结构物应采用圆钢筋做拉杆,并采用法兰螺丝上紧。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4)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应设预拱度.
(5)后张法预应力梁、板,应注意预应力、自重力和汽车荷载等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上拱或下挠,应设置适当的反拱或预拱。
(6)模板纵横肋的间距布置要合理,对不同材质的面模板要采用不同的纵横肋间距。 (7)固定于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尺寸、位置必须准确并安装牢靠,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移位。
3.施工中现浇梁模板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挂篮底模与模板的配制不当会造成施工操作困难,箱梁逐节变化的底板接缝不和顺,底模架变形,侧模接缝不平整,梁底高低不平,梁体纵轴向线形不顺。 (1)原因分析
1)悬臂浇筑一般采用挂篮法施工,挂篮底模架的平面尺寸未能满足模板施工的要求, 2)底模架的设置未按箱粱断面渐变的特点采取措施,使梁底接缝不平,漏浆,梁底线形不顺.
3)侧模的接缝不密贴,造成漏浆,墙面错缝不平。
4)挂篮模板定位时,抛高值考虑不够,或挂篮前后吊带紧固受力不均。 5)挂篮的模板未按桥梁纵轴线定位。 6)挂篮底模架的纵横梁连接失稳。 (2)防治措施
1)底模架的平面尺寸,应满足模板安装时支撑和拆除以及浇筑混凝土时所需操作宽度。 2)底模架应考虑箱梁断面渐变和施工预拱度,在底模架的纵梁和横梁连接处设置活动钢绞,以便调节底模架,使梁底接缝和顺。
3)底模架下的平行纵梁以及平行横梁之间为防止底模架几何尺寸变形,应用钢筋或型钢采取剪刀形布置芈固连接纵横梁,以防止底模架变形。
4)挂篮就位后,在校正底模架时,必须预留混凝土浇筑时的抛高量(应经过对挂篮的等荷载试验取得),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按测定位置核对标高,校正中线,模板和前一节段的混凝土面应平整密贴。
5)挂篮就位后应将支点垫稳,收紧后吊带、固定后锚.再次测量梁端标高,在吊带收放时应均匀同步,吊带收紧后,应检查其受力是否均衡。否则就重新调整。 (四)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1.整孔吊装或分段吊装逐孔施工的吊装的机具
吊装的机具有桁式吊、浮吊、龙门起重机,汽车吊等多种 所在的位置以及现有设备和掌握机具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决定。 2.整孔吊装和分段吊装施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分段组装逐IL施工的接头位置可以没在桥墩处也可设在梁的l/5附近,前者多为由简支梁逐孔施丁连接成连续梁桥;后者多为悬臂梁转换为连续梁。在接头位置处可没有0.5~0。6m现浇混凝土接缝,当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完成连续.
(2)桥的横向是否分隔,主要根据起重能力和截面型式确定。当桥梁较宽,起重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T梁或工字梁截面,分片架设之后再进行横向整体化.为了加强桥梁的横向刚度,常采用梁间翼缘板有0.5m宽的现浇接头。采用大型浮吊横向整体吊装将会简化施工和加快安装速度。
(3)对于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通常在简支梁架设时使用临时支座,待连接和张拉后期钢索完成连续时拆除临时支座,放置永久支座。为使临时支座便于卸落,可在橡胶支座与混凝土垫块之间设置一层硫磺砂浆。
(4)在梁的反弯点附近设置接头,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在临时支架上进行接头.桥粱上部结构各截面的恒载内力根据各施工阶段进行内力叠加计算. 四、桥梁上部结构悬臂拼装施工技术 1.概述
悬臂拼装施工包括块件的预制、运输、拼装及合拢。它与悬浇施工具有相同的优点,不同之处在于悬拼是用吊机将预制好的梁段逐段拼装。此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1)梁体的预制可与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同时进行,平行作业缩短了建桥周期。 (2)预制梁混凝土龄期比悬浇法的长.
(3)预制场或工厂化的粱段顶制生产利于整体施工的质量控制。 2.悬拼法施工方法
(1)梁段预制方法分长线法及短线法
(2)长线法:组成梁体的所有粱段均在固定台座上的活动模板内浇筑,且相邻段的拼合面应相互贴合浇筑.缝画浇筑前涂抹隔离剂,以利脱模。优点是由于台座固定可靠,成桥后梁体线性较好;缺点是占地较大,地基要求坚实,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移动分散。
(3)短线法:梁段在固定台位能纵移的模内浇筑。待浇梁段一端设固定模架,另一端为已浇粱段(配筑梁段),浇毕达到强度后原配筑粱段,达到要求强度为下待浇段配筑,如此周而复始。台座仅需3个梁段长。优点是场地较小,浇筑模板及设备基本不需要移机,可调的底、侧模便厂平恽曲线梁段的预制;缺点是精度要求高。施工要求严,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4)长线法施工工序:预制场、存梁区布置一粱段浇筑台座准备一梁段浇筑一梁段吊运存放、修整-梁段外运-梁段吊拼。 3.梁段的拼接施工
(1)0号块:为了确保连续梁分段悬拼施工的平衡和稳定,常与悬浇方法相同,将T构支座临时固结,必要时在墩两侧加设临时支架以满足悬拼的施工需要。
(2)1号块:l号块是紧邻。号块两侧的第一箱梁节段,也是悬拼丁构的基准梁段,是全跨安装质量的关键,-般采用湿接缝连接。湿接缝拼装梁段施工程序:吊机就位+提升、起吊1号梁段一安设薄钢板管一中线测量-丈量湿接缝的宽度一调整薄钢板管一高程测量一检查中线一固定l号梁段—安装湿接缝的模板一浇筑湿接缝混凝土一湿接缝养护、 拆模一张拉预应力筋一下一梁段拼装.
(3)其他粱段拼装:采用胶接缝拼装.拼装施工程序:吊机就位一起吊梁段一初步定位试拼一检查并处理管道接头一移开梁段-穿临时预应力筋人孔一接缝面上涂胶接材料-正式定位、贴紧梁段一张拉临时预应力筋一放松起吊索一穿永久预应力筋一张拉预应力筋后移挂篮-下一梁段拼装.
4.预制梁块悬臂拼装时应注意的要点
(1)预制块件的悬臂拼装可依据设备和现场条件选用.若方便在陆地上或在便桥上施工时,可采用自行式吊车、门式吊车进行拼装;对于水中桥跨,可采用水上浮吊进行安装;对于局墩身的桥跨,可利用各种吊机进行高空悬拼施工。
(2)桥墩顶梁施工段及桥墩顶附近梁段施工时,可采用托架就地浇筑混凝土.
(3)应保证拼装的第一个梁块(基准块)的预制精度,安装时应对纵、横轴线、高程进行精确定位测量,为以后的拼装创造条件。
(4)采用悬臂拼装法修建预应力悬臂梁桥时.应先将梁、墩临时锚固或在墩顶两侧设立临时支承,待全部块件安装完毕后,再拆除临时锚固或支承。
(5)采用悬臂吊机、缆索、浮吊悬拼安装时,应按施工荷载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使安全系数大于2.0。施工还要注意: 1)块件起吊安装前,应对起吊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检查,井按照设计荷载的80%、100%和130%分别进行起吊试验。
2)吊机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注意吊机的定位和锚固,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起吊拼装。
3)移动吊机前应将纵向主析架上所有活动部件尽量移动到主析架后端,然后方可松卸锚固螺栓。
4)桥墩两侧块件宜对称起吊,以保证桥墩两侧平衡受力。 5)移动吊机时应沿箱粱纵轴线对称地向两端推进。
6)墩侧相邻的l号块件提升·到设计标高初步定位后,应立即测量、调整1号块件的纵轴线,使之与梁顶块件纵轴线的延伸线重合,使其横轴线与梁顶块件的横轴线平行且间距符合设汁要求.应检查梁顶块件与1号块件间孔道的接头情况,调整并制作接缝间孔道接头后,方可将1号块件牢靠固定。其他各个块件连接时,均应按本条规定测量调整其位置。
7)应在施工前绘制主梁安装挠度变化曲线,悬臂拼装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桥轴线安装挠度曲线的变化情况,并与设汁值进行对比,遇有较大偏差时应及时处理,以便控制块件的安装高程。
8)吊机就位后须将支点垫稳,固定后锚螺栓,平车移动到起吊位置,进行下一快件的拼装。 (6)对于非0号、l号块件的拼装,-般应在接缝上设置定位桦齿或钢定位器。 五、桥梁上部结构缆索吊装施工技术 (一)概况
在峡谷或水深流急的河段上,或在通航的河流上需要满足船只的顺利通行,缆索吊装由于具有跨越能力大,水平和垂直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广,施工比较稳妥方便等优点,在拱桥施工中被广泛采用。 (二)吊装方法和要点 1.缆索吊装施工工序
缆索吊装施工工序为:在预制场预制拱肋(箱)和拱上结构,将预制拱肋和拱上结构通过平车等运输设备移运至缆索吊装位置,将分段预制的拱肋吊运至安装位置,利用扣索对分段拱肋进行临时固定,吊装合拢段拱肋,对各段拱肋进行轴线调整,主拱圈合拢,拱上结构安装。 大跨径拱桥吊装,由于每段拱肋较长,重量较大,为使拱肋吊装安全,应尽量采用正吊、正落位、正扣,因此索塔的宽度应与桥宽相适应。拱肋分段安装时,每段拱肋由扣索临时固定在扣架上,此时每段拱肋必须设置风缆.起重索与扣索承重交接时速度不能太快,每次升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交接过程中对风缆随时进行调整。当拱肋跨度大于80m或横向稳定安全系数小于4时,应采用双基肋合拢松索成拱的方式,即当第一根拱肋合拢并校正拱轴线,楔紧拱肋接头缝后,稍松扣索和起重索,压紧接头缝,但不卸掉扣索,待第二根拱肋合拢,两根拱肋横向联结固定好并拉好风缆后,再同时松卸两根拱肋的扣索和起重索。 2.施工中注意的要点
(1)缆索设备的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
缆索设备虽不属于永久工程,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展及工程的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应对以下内容做严格的检查:
1)地锚试拉,一般情况下每一类地锚取一个进行试拉.缆风索的土质地锚要求位移非常小,应全部做试拉,通过试拉:
. 可以预先完成一部分位移, . 可考虑其是否适用.试拉方法一般为地锚相互试拉,受拉值为设计荷载的1.3~1.5
倍.
2)索扣
试拉扣索是悬挂拱肋的主要设备,因此必须通过试拉来确保其可靠性。其试拉方法是将两岸的扣索用卸甲连接起来,收紧收紧索进行对拉。这样可全面检查扣索、扣索收紧索、扣索地锚及动力装置等是否满足要求。 3)主索系统
试吊主索系统分为试吊分跑车空载反复运转、静载试吊和吊重运行三步。每一步试吊完成后,确定无异常现象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试吊重物可以为构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等,试吊载重运行可分几次完成,吊重一般为设计荷载的60%、100%、130%。
在每一步试吊中,应连续不问断地观测塔架位移、主索垂度、主索受力的均匀程度;动力装置工作状态、牵引索、起重索在各转向轮上运转情况;主索地锚稳固情况及检查通讯、指挥系统的通畅性能和各作业之间的协调情况。
试吊后须综合各种观测数据和现场检查结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鉴定,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能否调装做出结论。 (2)设置风缆时应注意的要点
横向缆风索,在边段拱肋安装时,可用来调整和控制拱肋中线;在拱肋合拢时可以使接头对中就位;在拱肋成拱后,可以减少拱肋自由长度,增大拱肋的横向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对拱肋的位移产生约束.因此缆风绳的作用可见一斑,设置时注意以下问题: 1)缆风索可以布置在岸上、水中或桥墩上。
2)缆风索应成对称布置,且上、下游缆风索的长度相差不宜过大。缆风索与拱肋轴线夹角宜大于450;与地平面夹角宜为300,距离宜小于100m。
3)用以缆风绳的地锚应牢固可靠,为防止地锚受力后的位移,应采取预先试拉。对固定在桥墩台上的缆风索需进行计算,不能对墩台造成不利因素。
4)根据缆风索受力大小可采用单线钢丝绳,也可采用滑轮组,在初始收紧缆风索时可用卷扬机,做拱肋调整时宜用链子滑车进行.
5)缆风绳在收紧、放松时应在测量观测下统一指挥进行,随拱肋接头高程的升降而放、收。
6)对于拱肋为整段吊装或两段吊装的中小跨径双曲拱桥,每孔至少应有一根基肋设置固定的缆风索,分3段或5段吊装的大跨径拱桥,每孔至少有两根基肋在接头附近设置稳定的缆风索。
7)在每孔拱肋全部合拢、横系梁或横隔板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缆风索. (3)松索过程中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松索时应按边扣索、次边扣索、起重索三者的先后顺序对称均匀地进行,每次松索量以控制各接头标高变化不超过lcm为限。
2)松索调整拱轴线。调整拱轴线时,应观测各接点标高、拱顶及l/8跨径处截面标高。调整轴线时精度要求为:每个接头点与设汁标高之差不大于±1.5cm,两对称接头点相对高差不大于2cm,中线偏差不超过0.5~1.0cm.防止出现反对称变形,导致拱肋开裂甚至纵向失稳.
3)厚度不同的薄钢板嵌塞拱肋接头缝隙。
4)拱肋松索成拱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将索放松压紧接头缝后,应再调整中线偏差至0.5~1.0cm以内,固定缆风索将接头螺栓旋紧。
5)电焊各接头部什。全部松索成拱.电焊时.宜采用分层、间隔、交错施焊的方法,每层不可一次焊得过厚,以防灼伤周围混凝土,电焊后必须将各接头螺栓旋紧焊死。 6)对于大跨径分5段或7段吊装的拱肋,在合拢成拱后,可保留起重索和扣索部分受力(称
留索),待拱肋接头的连接工序基本完成后再完成松索。留索受力的大小取决于拱肋接头的密合程度和拱肋的稳定性。施工实践巾,起重索受力一般保留在5%一10%,扣索基本放松。 7)当第二片拱肋吊装、合拢、松索调整后,应尽快与已合拢调整的第一片做横向联结,两片拱肋的缆风不要拆除。 2B313020 桥梁施工测量 211313021熟悉桥梁施工测量 一、检查、复核测量桩志
查对复核建设单位所交付的桥涵,¨线位置、三角网基点及水准基点等桩志和有关测量资料,如有桩志不足,不妥、位置移动或精度与要求不符,均须进行补测、加固,并将校测结果通知建设单位。
二、测量工作基本内容
1.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涵中线桩。 2.测定墩、台中线和基础桩的位置。
3.测定桥涵锥坡、翼墙及导流构造的位置。 4.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5.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 6.其他施工测量与放样定位. 三、桩志布设
1.为防止差错,施工单位自行测定的重要标志,必须至少由两组相互检查核对做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
2.桥涵施工的主要控制桩志(或其护桩),均应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 3.大桥、特大桥的主要控制标志(或其护桩),均应测定其坐标、相互间的距离、角度、高程等,以免弄错和便于寻找。 四、量距要求
桥涵中线位置、桩间距离的检查校核及墩台位置放样,当有良好的丈量条件时,均应直接丈量或用检验过的电磁波测距仪测量。丈量距离时,应对尺长、温度、拉力、垂度和倾斜度进行改正汁算。
五、三角网基线的设置
三角网的基线不应少于2条,依据当地条件,可设于河流的一岸或两岸,基线一端应与桥轴线连接,并尽量近于垂直。当桥轴线长超过500m时,应尽可能两岸均设基线。基线一般采用直线形,其长度一般不小于桥轴长度的0.7~0.5倍。设计单位的基线桩应予以利用;三角网所有角度宜布设在30~ 1200之间,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250。 案例
某高速公路段上有一座主跨2*30m预应力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桥,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
在现场施工中,当T形截面简支梁构件达到规定强度时,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也满足规范要求,但张拉完成后发现有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的现象。
2,问题:
(1)试分析该桥T形梁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的原因。 (2)出现了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后,现场应如何处理? (3)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锚头下锚板处的混凝土变形开裂? 参考答案:
(1)该桥T形梁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2)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2)处理方法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增加钢筋并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3)采取如下措施可以预防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1)锚板、锚垫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2)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1.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施于技术有(ACDE) A.逐段悬臂平衡施工 B连续浇筑法 C.顶推法施下 D 转体法 E.缆索吊装施工
2.后张法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A)
A 75% B 70% C 80% D 90%
3。预应力损失过大的一般原因是(BCDE) A 锚具有锈蚀;
B 钢绞线的松弛率超限
C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 D 钢索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 E 锚具滑丝
4.施工所用模板有(ABCD)
A 组合钢模板 B 木模板 C 竹胶合板 D 塑料模板 E 铝模板 5.拱架按结构分为(ACDE)
A 支柱式 B 双层式 C撑架式 D 扇形 E 组合式 6.悬臂拼装施工包括:(ABDE)
A 预制 B 运输 C 浇筑 D 拼装 E 合拢 7.施工预拱度确定应考虑因素(BCDE) A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B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C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D 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E 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8.建筑物外露模板应涂(ACE)等润滑剂
A 石灰乳浆 B 水泥 C 肥皂水 D 汽油 E无色润滑油 9.内撑支撑有(ABC)
A 钢管内撑 B 钢筋内撑 C 塑料胶管内撑 D 木内撑 E 水泥内撑 10.模板由(CDE)三部分组成
A 边模 B 翼模 C底模 D侧模 E 内模
11.压浆所用灰浆的(ABCDE)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控制 A 强度 B 稠度 C 水灰比 D 泌水率 E 膨胀剂 12.逐孔施工法从施工技术方面有三种类型:(ACDE) A采用临时支撑组拼预制节段逐孔施工 B 使用模板逐孔施工
C 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 D 采用整孔吊装逐孔施工 E采用分段吊装逐孔施工
13.三角网的基线不应少于(A)条 A 2 B 3
C 4 D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