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峡》说课稿

2020-12-27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三峡》说课设计

襄城县范湖乡初级中学 周旭涛

各位评委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三峡》。首先分析教材。

一、说教材

1、选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2、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依据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初中语文大纲》在古文阅读上要求诵读诗词,积累、感悟和运用。本单元都是古代歌咏山水的优秀篇章。本文更是开启山水游记的先河,借山水抒性灵,对后一代的柳宗元影响颇深。本文为以后学习山水游记打下基础,具连贯性。它不但写景优美,且语言明易,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感情。因此,本文能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力。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依据:新课改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纲要》指出:“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背默课文。(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联系,落实双基目标。)

能力目标:

1、重视朗读训练,能借助工具书翻译;(叶圣陶语“非读无义训练语感,非读无义激发美感”)

2、学习写景方法,体会语言精妙之处,逐步提高鉴赏力。(注重对学生“授之以渔”如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方法。即了解作者情况,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作品。如教给学生写景方法,抓事物特点进行刻画。)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

“注重选文的思想性 审美情趣 文化内涵”是调整后教材的突出特点。据这一依据我定以下重、难点,但初中生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要注意循序渐进。

重点:学习写景方法,体会语言精妙之处; 难点:体会作品意境,逐步提高鉴赏力。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背诵百篇名篇,《三峡》又是中招必考16篇文言文之一,它写景精炼优美,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本班学生爱读古典文学,引导其背诵可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法分析

(一)、总体设计及理论依据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重视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因此,我的教法总体设计:导读—感悟—引领—设疑—解疑。

(二)、教学方法及培养的能力

1、导读,用朗读法(课件导读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指出每次读书的侧重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2、目标引领法,用课件出示细化的重点字词句及问题,充分发挥课件快捷、容量大、易于纠错的优势,引领学生先自主后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3、讨论法,针对目标卡上的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有针对性解疑,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三)、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发挥目标卡在分组学习中的引领作用,提高了课堂质量和容量,加深了对课文理解。

四、学法分析

新课改中,教师应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己翻译。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学习方法是:

1、诵读训练法:落实双基目标 2、合作探究法:落实重点 3、设疑法:突破难点

4、创设情景法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5、练习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法上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共同发展,自主与合作结合。例如:我创设情景提问学生对秋景一段怎样读?依据是什么?学生讨

论后纷纷发言,有的说“带冷清萧杀的哀婉,”依据是“哀转久绝。”有的说“带天高云淡的舒畅”依据是“晴初”和“林寒涧肃”等等, 虽然有的答案出乎意料,却颇能显示学生的思考力和个性。

五、教学流程

(一)、课堂结构:导入、初读,品读,解疑,练笔。 (二)、简要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欣赏三峡风光片与概况,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视频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注意图片和音乐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视频范读,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2、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和语句的通顺,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

3、学生试译短文。

4、多媒体展示重难点的字、词、句。 5、学生尝试背诵。

温馨提示:此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明确: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写山突出了上

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体现了三峡的高峻美。写水则通过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现,夏-------水涨流急,交通阻断,体现了三峡的奔放美。春冬---------水退谭清,风景秀丽,体现了三峡水的清幽美。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体现了三峡水的凄婉美。如此将三峡的美丽景观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环节老师用视频展示三峡的水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景象。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及时鼓励

2、在对三峡不同季节进行描写时,作者为什么没有按习惯上的春夏秋冬进行,而采用了这样的顺序?

明确: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最有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明确: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精彩的段落,领会优美的词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练笔

三峡是美丽的,我们身边很多景物也是美丽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寻找美,发现美,美丽的风景就会在我们面前展现。同学,请你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观来写一写吧!相信你也会写出它的妙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