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单元集体备课完整版教案

2022-01-26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一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提 要

课 时

授 课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后两句用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衬托村中的幽静,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所以行人少见。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追

1 古诗词三首

逐蝴蝶的生动画面,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清平乐·村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说明乡下人家不论什

2 乡下人家

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课文选取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写了孩子们想

3 天窗 在雨天和夜晚玩,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从小小的天窗中获得

的乐趣和慰藉。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

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乡村

4*三月桃花水

生机盎然的景象。

“转述”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交际方式,学生不仅要准确传

口语交际:转述

达要点,还要注重在生活情境中的交际应对。

要求学生能留意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写自己在某个地

习作:我的乐园

方的快乐生活,并与他人分享其中的快乐。

交流平台:在阅读时能从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句段运用:认读词语,并选两三个词语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

语文园地

的不同;读句子,想象画面,并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幅画。 日积月累:积累《卜算子·咏梅》,注意把字音和节奏读准,上下阕之间要注意停顿。

3

2

2 1 1 2

1

教法与学法

方法探究

授 课

1 古诗词三首 2 乡下人家 3 天窗 4*三月桃花水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描绘的情景。

2.通过朗读,体会诗词的意思,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品读的方式,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生动、充满童趣,又引人深思,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1.通过诵读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2.让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典案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杂、篱、徐”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杂”等14个字,会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词中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古诗词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读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同学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不陌生。(出示多张乡村田园风光图)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说多少。) (2)出示“范成大简介”。(课件出示)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晚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猜想一下作者会写些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对诗人的生平进行了解,才能和他的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二、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整体感知诵读节奏。 2.学习生字。 (1)会认字。 杂、篱 指名读。 记忆生字:

“杂”可以组词:杂乱。

竹+离=篱,形声字,上形下声。 (2)会写字。 出示本课会写字。 杂、稀、篱、蜻、蜓、蝶 (3)指导书写。

杂:上下匀称,第二笔别漏掉钩。 稀:左窄右宽,最后一笔竖要舒展。

篱:上窄下宽,“离”的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点。 蜻:左窄右宽,“青”的第五笔是竖。 蜓:左窄右宽,“廷”不要多写一点。

蝶:左窄右宽,右部分上面的“世”最后一笔是竖折。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4.指名朗读、分小组朗读、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5.小组合作,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根据注释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6.全班交流,小组选出代表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7.师生互相评价、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

以自读、自悟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三、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读诗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看插图,读完后和同桌交流。 生1: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生2:诗中的“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时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诗中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给了你启发? 生1:整首诗给我宁静、安详的感受。

生2: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乡村幽静的景象,从侧面表现了村里人的忙碌。 生3:第四句“惟有蜻蜓蛱蝶飞”用蜻蜓、蛱蝶的翻飞来衬托村中的幽静。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点面结合,动静相称。

4. 作者在这初夏的中午,驻足于农家小院前,当他看到大自然这一切美好的景物时,你认为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读古诗? 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探究,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学起来会容易很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合作参与,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阅读。

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设计意图:

让学生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初夏 篱落无人过 蜻蜓蛱蝶飞 以动写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来背古诗《小池》。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杨万里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 宿:住宿,过夜。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4.作者简介。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过渡语: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对新古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1)会认字 徐、疏

指名尝试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 生1: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彳+余=徐。 生2:可以根据字的意思识记。“疏”的意思是稀疏。 (2)会写字。 宿、徐、疏 书写指导:

宿:上下结构,第三笔是横钩,钩不要写得太大。 徐: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点。

疏:左窄右宽,右部分的第四笔点别漏掉。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投影展示写得比较好的学生的字,相互借鉴,共同进

步。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它们的同学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出示课件)读词语“住宿、徐公、疏疏”。

3.刚才读词语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们读一读。再全班齐读。 4.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通过展示写得好的字给学生成就感,也让其他学生有“赶、比、超”的心理。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更端正。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一)品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1.(出示课件)同学们,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句诗,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

生1:联系学生的回答,解释词语。(篱落:围园子的篱笆。疏疏:稀疏。“篱落疏疏”就是围园子的篱笆很稀。“一径”指的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的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形成树荫。)

生2:我还知道这两句古诗中的景物:篱落、径、树头。这里是静态描写。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是啊,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树木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请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组比一比,看哪组读得更好。

6.过渡。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件)

(二)品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句意。

2.小孩子是怎样追黄色蝴蝶的?“急走”是什么意思?这两句古诗中的景物有哪些? 生1:这两句古诗中的景物有:儿童、黄蝶、菜花。 生2: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

3.孩子们在追黄蝶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他们的嘴巴会不会闲着?他们心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指名回答,答案合理即可。

4.指名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指导,要重读“急”和“追”。)

师:诗中还有一个字写出了孩子们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 “追”与前文照应,儿童天真烂漫、活泼的性格跃然纸上,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5.指名再读古诗,把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6.孩子们捉住蝴蝶了吗?(没有)

7.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

8.(出示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所以黄蝶飞进金黄色的花丛中,无法找到。)

9.看着孩子们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高兴)

10.是啊,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看到了这么可爱的孩子,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把这两句诗多读几遍。

11.请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再比赛读。 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了! 设计意图:

感悟诗句必须以理解字词为基础,在感悟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诗句,并辅以画面,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激发积累古诗的兴趣。

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请同学们回家把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将古诗的学习延伸到家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诗人杨万里用精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童趣盎然的捕蝶图。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曲赋更是其中的璀璨奇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要多收集一些诗词的名篇佳作,感受诗词的语言魅力。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节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段绵长不绝的情,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词,并通过他的词去探寻这位伟大词人的内心世界。(出示:走近辛弃疾) 2.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3.(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们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1:我脑海中出现村里人在一起悠闲快乐地生活的画面。

预设2:“村居”让我想到一帮村里人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相互打闹的画面。

你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补充课题,生读题。)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

了解词人的生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营造良好的氛围。想象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对课题的理解。 二、学习新词,感悟意境。

1.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1)翁媪(“翁”上面是个“公”字,猜猜是什么意思。“媪”呢?“翁媪”就是指老翁和老妇。) (2)剥莲蓬(“剥”的意思是把东西的皮去掉。把莲蓬剥开叫——剥莲蓬。“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应念pénɡ,这是诗词里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和“东、笼、蓬”这些字是押韵的。)(指名读) (3)锄、剥 指名读一读。

识字方法:请学生用动作表示这两个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记得更加牢固。

2.词一般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3.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来。(学生自由读)

4.人们常说“诗中有画”,你从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茅舍清溪图、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剥莲蓬图……)

5.这是大自然的清新、秀丽之美,也是田园风光的朴素之美。你想给这个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起一个什么名字呢?(农家乐、世外桃源、最美的风景……)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词中的一个字——醉。那可真是“沉醉不知归路”了,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居啊,多么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啊,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听听这里的翁媪在用

吴地方言说些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相媚好”是什么意思?(想象说话)

这是老夫妻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两人用吴地的方言聊着天。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温馨的情景啊!我们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吴侬软语传递着绵绵情意。大家说的、想的都含在一个词中,谁知道?(相媚好)

听着他们聊天,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幸福的老夫妻)请读出幸福之感。(恩爱的老夫妻)请读出老两口的恩爱。(和和美美的老夫妻)请读出老两口的恩恩爱爱,悠闲自得。(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我们再来夸夸他们的三个儿子。 ①大儿 锄豆 ②中儿 织鸡笼

③研读“亡赖”:谁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的无忧无虑?(亡赖)

“卧”是什么意思?除了俯卧,还可以怎样卧?(仰卧、侧卧……)

想一想,小儿剥莲蓬时还可能怎样?(可能摇摆着小腿,嘴里哼着歌;可能在地上打个滚儿;玩累了还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觉。)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小儿?(自由自在)读出小儿的自由自在。“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读得轻快、上扬,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6.小结:这里的风景优美,这样的家庭很幸福,老两口陶醉在和美的生活中。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入情入境地朗读这首词,然后加一些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再来描绘这幅村居图。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理解古诗词,让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谐。

三、总结升华,背诵课文。

1.你们觉得这些画面美吗?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这些画面对我来说很平常啊,作者怎么就觉得这些画面富有诗意呢?

师:800多年前,辛弃疾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而且受到了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于是他归隐江西上饶地区。想到在沦陷区度日如年的老百姓,再看到眼前的一家五口,作者觉得眼前的画面太美了,太富有诗意了。

2.乡村的生活是那么恬静,那么安逸,酒不醉人人自醉。此刻,看着这远离战火、温馨舒适的村居生活,作者会怎么想?(指名说)

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让老者有所养,勤者有所闲。这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目的呀!看到这样理想的村居生活,他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这首只有46个字的词——《清平乐·村居》(生齐读)大家能试着背一背吗?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受词人的情怀,增强阅读鉴赏能力。多角度、多方面立体感知词及词人,加强认识与情感的积累,进行生动、饱满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深刻,延益课外。 四、回环结课,激荡情感。

800多年里,无数人在怀念着辛弃疾这位旷世奇才。有一个专为纪念他而设的网站,就叫“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纪念馆”。相信网站的建立者也认为“醉里挑灯看剑”六个字足以体现辛弃疾一生的落寞、无奈与悲壮。 设计意图:

了解辛弃疾在词坛的成就与地位,激发学生对辛弃疾的词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茅檐 溪 青青草 翁媪 大儿 中儿 小儿

相媚好 锄 豆 织鸡笼 卧剥莲蓬

2 乡 下 人 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书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字想象画面,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和乐趣。

4.积累文中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1.能抓住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在反复诵读“瓜藤满架、鲜花竹笋”等场景中感受乡下人家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独特、迷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教学难点】

1.了解文章的叙事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初见乡下,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展示一组乡间图片。

导语:我们的乡村多么美好!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感受这独特、迷人的乡村生活。(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乡下的风光和乡下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检查预习。 会认字:

构、冠、朴、素、率、倘、附、捣、绘、谐。 (1)指名读,齐读。

(2)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识字小窍门吧。

生1:我用“图片识字法”认识“冠”。结合“鸡冠”的图片,我能记住这个字。 生2:我搭配动作记忆“捣”字,这个字让我想起妈妈捣蒜的情景。

生3: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一些生字,比如“木+勾”组成“构”。 生4:放到情境中识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哟。 会写字:

构、饰、蹲、凤、序、例、率、觅、耸、踏、倘、绘、谐、寄、眠。 (1)先指名读,然后齐读。 (2)书写指导。

序: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钩,不要多写一撇。

率: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幺”写在竖中线左右,它两边的四笔要左右对称,向中间聚拢。 蹲:左窄右宽,左部分的第五笔短横在横中线的上侧。 会写词语:

屋檐、构成、装饰、顺序、华丽、独特、照例、率领、踏步、倘若、和谐、催眠曲、甜蜜、梦乡。

(1)指名读一读。

(2)分小组合作,相互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乡下人家的特点?指名汇报。

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全班齐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课件: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板书:独特 迷人)

乡下人家真是风景美如画啊!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都看到了什么景象,给你看到的景象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教师示范,学生在文中画出关键词。例如第1自然段,可以画出“在屋前搭一瓜架”。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小组之内可以分好工,按照刚才画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下面每个自然段的美景。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表现最棒! 师生交流。

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内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设计意图:

通过详解字词初步熟悉文章,抓住文章的主题,引导同学们想象乡下人家风景如画、惬意的生活。 三、课堂小结。

多美的词语,多美的画面哪,让人神往。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欣赏乡下的美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的叙事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和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还记得那6个好听的名字?

(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内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品味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抓住文中描绘的“六幅图”进行体会。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走进乡下人家,感悟美景。

1.让我们走进这优美的画卷,分享乡下人家那醉人的美景吧!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画出来,写写你的感受,并美美地读一读吧! 2.学生画语句,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美美地品味乡下的美景。(课件相机出示) 板块一:“鲜花与竹笋” 交流“门前种鲜花”的场面:

门前有哪些花?什么季节的花?(春天的芍药,夏日的凤仙花,秋天的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季节开放!真是一派美丽的景象!)

在这样的花丛中,你还会看到什么?(蝴蝶、蜜蜂、蜻蜓)多迷人的风景啊! 交流“屋后春笋冒”的场面:

(1)从房前来到屋后,我们看到那一片片绿绿的浓荫,那是谁的身影?(竹笋)

(2)老师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奇妙?

“探”。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冒、钻、伸、露……)为什么作者却选中了“探”?(“探”字形象地写出了竹笋刚刚破土而出的动态画面,充分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4)如果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竹笋,你们从地里钻出来后,想看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5)哪个“小竹笋”愿意先探出头来,张望这个美丽的世界?用心读课文中的句子,让大家感受你深深的渴望吧!

(6)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带着我们的渴望,带着我们的迫切,像小竹笋那样快点钻出来! 师:(课件出示)多可爱的一群小竹笋啊,这是调皮的娃娃想和你捉迷藏呢!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二:“院内鸡觅食”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件出示。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尽职尽责的母鸡,它正带着鸡宝宝们找食吃呢。 那只大公鸡呢?它在干什么?谁来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公鸡如同威武的将军在阅兵,又像尽职的男子在保护家人。(生读出描写公鸡的句子,并表演出公鸡的样子。)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三:“河中鸭嬉戏”

课件出示:不远处就有人在洗衣服呢!那群鸭子为什么不怕人呢?生答。 (1)河中的鸭子在干什么呢?谁来读读?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鸭子们生活得自在、轻松。)

(2)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3)在作者的笔下,鸡呀,鸭呀,都仿佛有了情感,有了思想,你能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其他小动物吗?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四:“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1)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又是什么?和同桌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

“……,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你能抓住重点词语说说乡下人家的晚餐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这个词不但指他们在院中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无拘无束,谈天说地)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你知道“向晚”是什么时候吗?(提示:联系上下文理解。)

(4)如果让你给夏天傍晚的乡村画一幅画,你要画些什么?(晚餐的人们、红霞、微风、鸟儿) (5)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带进朗读中,来描绘这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齐读)

(6)看到这一切,我们忍不住赞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学生齐读)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7)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织啊”的叫声中进入梦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静谧的世界,在轻柔的音乐中,让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睡得更甜……(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可以紧扣文本中“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内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等几个主要场景,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想象、思

考、体验,发现和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品悟语言之美,感悟乡下人家之乐,相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领略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的统一。 三、课堂小结。

课件布置作业:作者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你眼里的乡下景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写一写吧!请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旨在回归整体,进行中心的升华。通过调动学生的积累,强化教材整合的意识,深化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以达到内化学生情感的目的。 【板书设计】

2 乡下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天 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慰、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卜”等11个字,会写“慰藉、扫荡、威力”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慰藉”“扫荡”“奇幻”等词语的意思。

2.读第4~8自然段,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唯一慰藉;领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学习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卜”等11个字,会写“慰藉、扫荡、威力”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天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图片):南北方各种不同形状的窗。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农村,窗是怎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课题) 2.简介茅盾。(出示课件)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3.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作者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天窗为何让作者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来引导学生对天窗有一个初步了解。理解作者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多读几遍,读不通顺的地方也要多读几遍。 3.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工整认真地写一遍,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巡视。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试着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

让学生预习生字词,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请同学们找出带有“天窗”一词的句子,说说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3.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天窗》共有8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交代了乡下的房子开天窗的位置、形状和原因。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了孩子们下雨被叫回家和夜晚被喊去休息时,由天窗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获得心灵安慰。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作者由天窗生发出对孩子想象力的思考与赞美。 设计意图:

通过找相关句子、重复读文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进一步理清文章脉络。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语句。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巩固积累。 【板书设计】

3 天窗

天窗的魅力→唯一的慰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第4~8自然段,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唯一慰藉;领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2.学习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窗是怎么来的。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发明天窗。(板书:天窗) 2.问题引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简要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3)引入中心问题:小小的天窗是怎样让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为什么是“应得感谢的”?让我们走进课文第4~7自然段。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明确文章的中心内容。 二、展开想象,感受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屋子,被关上了,天窗却无法被关上;身体,被锁住了,想象却无法被锁上!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设身处地想一想: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师生合作,把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老师引读。

(1) 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你会看到( ),你会看见( )。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到( ),你想象( )。

(2)这风、雨、雷、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画面?

3.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当孩子们被大人们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抓住“忘不了”“偷偷地”体会孩子们的无奈和不甘)

4.默读第7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事物,用波浪线勾画出孩子们由看到的事物想象到的景象。

(1)感受孩子们仰望天窗外的景色时的心情,自由想象。 (2)师生共同朗读第7自然段。 5.分组,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我们走进那一间黑得像地洞似的屋子,仰望天窗那一方小小的下着阵雨的天空;当我们扫兴地躺在床上,面对那一方小小的夜空……我们的思绪又会是怎样的呢?因而,作者说——(学生接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板书:“无”“有”“虚”“实”)

师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唯一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6.学法指导。

同学们,先试着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说说这两句话的表达方法。

(1)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 可爱的星,无数像 似的、 似的、 似的奇幻的云彩。(课件)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

以读为主,插入想象,让学生体会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含义。通过赏析文中语句,让学生感悟作者写作上的匠心独运。 三、课堂小结。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一条黑影,通过奇妙的想象合为一体,构成一个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天窗小小的空白,勾起孩子多少神奇的想象啊! 【板书设计】

3 天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的“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2.让学生在熟读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难点】

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听:丁零零、丁零零,那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看: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到处充满了生机,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潺潺的春水也唱着歌

儿向我们跑来了,它滋润了大地,它催生了万物。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去感受这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个氛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词)老师先领读,然后学生自己读,最后指名读。 绮、和、谈

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识字小窍门。

生1:“绮”是形声字,我通过看声旁认识并记住这个字。 生2:“谈”和说话有关系,它的偏旁是言字旁。

生3:“和”是多音字,通过课前查字典,我知道它有五个读音,常用的是: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弄懂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学生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课件:生字、词)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去感悟。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生字词,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识字方法。 三、精读悟情。

1.通过第一阶段的初读,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的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朗读? 生:应该用轻快的语气朗读。 3.水声如音乐。

结合“啊,河流醒来了”一句,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让学生体会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师:一个“醒”字,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新获得新生的喜悦写活了。(拟人) 流动的水舞动着朝霞,水中的浪花、漩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朝霞”“酒窝”。(比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水清如明镜。

它看见燕子、垂柳、一群姑娘……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

通过诵读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我想此时这珍贵无比的桃花水一定已经流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掬一捧,品一口,带上对它的沉醉走进美丽的春天!(配乐读课文) 2.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2)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春天。 设计意图:

朗读悟情,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4* 三月桃花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转述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记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2.学会将听到的话转述给第三者听,要求注意人称变化,将主要内容陈述清楚,意思表达完整。 3.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自然大方,有礼貌。 4.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教学重点】

能听清楚、看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能正确简要地转述。 【教学难点】

在交际中能正确简要地转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走进交际话题。

1.请每组坐左边的同学来参加游戏,我把话只说给第一个同学听,然后一个一个往后传,注意:传话的时候只能说一次,只能对着被传的同学的耳朵说,不能让其他人听见。 (传话内容:周三上午课间操时间各班进行防震安全演练。) (1)老师把传话内容告诉第一个同学。 (2)老师发令:“开始!”每组学生依次往下传。

(3)请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2.揭题。

刚才的游戏中,把话转告给别人听,可以叫传话,也可以叫转述。

3.小结获胜经验:老师问传对的一组同学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转述的?有什么经验吗? 4.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知道转述应注意什么呢?(1)转述别人的话,首先要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注意人称的转换。

(3)转述时还得有礼貌,自然大方,说话的声音要让对方听见。(板书:弄清要点 转换人称 礼貌大方)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转述练习,让学生了解转述的要点,为接下去转述复杂内容作铺垫。 二、练习转述。 1.练习简单转述。

内容:(1)今天下午,请各教研组组长到教导处开会。

(2)明天的美术课,请同学们带来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 (学生自由练习转述) 2.练习转述较长的内容。

(1)课件出示一则通知,齐读,使学生了解通知内容。 (2)学生自由练习。

(3)根据情境分小组练习转述。

(4)小组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余的学生倾听、评议。

评议要点:是否将通知的主要信息正确清楚地转述给了别人,是否做到了有礼貌、自然大方,说话声音要响亮。 设计意图:

模拟情境,小组活动练习,呈现转述情景,使语言环境显得真实。 三、情境巩固。

1.在生活中,需要转述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有人打电话来谈事,你能转告给爸爸妈妈吗?你转告过吗?想想当时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说) 2.师生合作表演。 3.互动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电话情境,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转述练习更贴近生活,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的练习。

四、总结转述方法,延伸转述内容。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转述(板书:学会转述) 转述时要注意什么?(看板书,生读)

师小结:听别人讲话注意力要集中,不随便插话,边听边思考。转述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学会转换人称,说话声音要响亮,自然大方。 设计意图:

总结转述方法,延伸转述内容。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转述 弄清要点 转换人称 礼貌大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我的乐园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写完后和同学分享,感受习作的乐趣。 4.教师评价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景物写具体。 【教学难点】

把这个地方的吸引人之处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解说:本单元我们走进了美丽的乡村,欣赏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领略了一幅幅和谐的画卷,感受到了这些地方带给人们的快乐,这些美丽的地方堪称乐园)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园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班级图书角、爷爷的菜地、自己家的院子、学校的篮球场……

设计意图:

回顾本单元课文,相机引入“乐园”,让学生理解“乐园”就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地方。 二、读题思考,弄清要求。

过渡:想不想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呢?(想)怎样介绍才能更有条理,能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第2自然段,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师:介绍我们喜爱的地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师生共同总结:(1)我的乐园是什么地方?(2)它是什么样子的?(3)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情是什么?(4)乐园给我带来的快乐。(板书) 设计意图:

读题思考,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 三、口头交流,为写作铺垫。 1.仿照填写第12页的表格。 2.评讲表格提纲。

(1)指名说出自己所列表格提纲的内容。 (2)师生共同评述。

3.自行修改自己所列的表格。 4.根据表格进行写作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填写表格,理清写作思路,为习作作铺垫。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乐园 1.我的乐园是什么地方?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情是什么?

4.乐园给我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分享习作,感受习作的乐趣。 2.教师评价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讲评习作。

1.教师介绍这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展示优秀习作。

(1)说说这次习作的目标是什么。

(2)读优秀的习作。说说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字词句、文章的结构等多方面来评价。)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评价习作。 3.教师阅读一篇较差的习作。 (1)说说这篇习作的问题在哪里。 (2)师生探讨该如何修改。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要求学生耐心修改。 二、修改习作。

1.同桌互相修改、小组修改。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乐园 修改:字词句 文章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交流阅读中发现的关键语句。

2.逐步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方法。

3.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4.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5.背诵《卜算子·咏梅》。 过程与方法: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能通过看图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2.激发积累、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逐步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方法。 2.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毛泽东创作的《卜算子·咏梅》。 【教学难点】

1.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积累语言,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能通过看图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语言文字也是有感情的。作者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藏在语言文字中,读一读,找一找本单元课文中那些蕴含感情的句子。 (课件出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美。

生2:学习《天窗》时,我从“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师:这两个句子分别是总结性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句子体会作者

表达的情感。

师:试着说一说《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3:从这两句诗中,我体会到诗人十分喜欢儿童,喜欢乡下的美景。

小结:这些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叫关键句,学习课文时,我们要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情感。 3.抄一抄。把这些句子抄写在你的笔记本上。

4.教师评议并小结:文章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课件出示)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2.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根据提示词想象画面。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灯火辉煌:形容灯光灿烂。

肥沃:指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 静谧:安静。

3.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试着用其中的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这些词语有的是描写乡村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城市生活的。)

生1:我们可以这样描写城市生活: 这是个繁华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商场里陈列着各色价值不菲的世界名牌服装,酒店里的奢侈盛宴一桌连着一桌,一局跟着一局,大街小巷灯火辉煌……

生2:我们可以这样描写乡村生活:这里的村落依山傍水,远远望去,家家房顶上炊烟袅袅。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想象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4.认真观察三幅图,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通过读来发现句子的特点,并激发学生的仿写兴趣。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卜算子·咏梅》。

2.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要求:注意把字音和节奏读准,上下阕之间要注意停顿。借助字典和同学交流,理解词的大致意思。

3.积累,并说说课外了解到的描写景物的词句。 设计意图:

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妖、矩”等生字,规范书写“介、绍”等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变化。 3.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故事梗概,赏析精彩片段,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赏析精彩片段中,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中的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

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生:《宝葫芦的秘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

2.你了解作者吗?谁能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张天翼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介绍、妖怪、规矩、向日葵、瘦小、罢了、真棒

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教师批注

“绍”字“召”的“刀”取斜势,“口”形扁,呈倒梯形。

“乖”字撇短横长,竖为悬针竖,两侧对称。 “溜”字左窄右宽,“氵”要成弧形排列。 “葵”字“艹”扁而略宽,下部横撇、捺舒展到位。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读课文。

这些生字新词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合作读课文。

这篇课文比较长,几位同学分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想象画面,给文章分段。 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他叫王葆,和我们一样是少先队员。 小时候,他奶奶就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能让人的愿望成真,所以王葆也想拥有一个宝葫芦的有趣故事。) 请你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文章分段。 4. 反馈交流。

生汇报:第一部分(1~4):自“我”介绍,“我”要讲的

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第二部分(5~18):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我”也想有一个宝葫芦,它能满足“我”的愿望。

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

生自由汇报: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 生自由汇报。 5.课堂小结。

这么神奇的宝葫芦,难怪王葆想拥有。那么下节课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王葆的心理变化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葫芦?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

么样的故事? (生汇报。)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 精读课文

教师批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我知道了王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他是一个少先队员,很爱听故事。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思考:王葆是如何知道宝葫芦的? 生答:是奶奶讲给他听的。

课件出示:“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2.自由读第二部分。

思考:文中列举了在哪些情况下奶奶给王葆讲故事? 生:洗脚的时候、剪脚指甲的时候…… 3.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生汇报: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

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师: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生自由汇报:因为奶奶讲的故事中,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极了,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王葆也想要一个宝葫芦。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思考:王葆长大了,对宝葫芦的渴望有没有减少? 生:没有。

2.课文是怎样说明的?

生自由汇报:王葆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的时候,还有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自己的向日葵长得又瘦又长的时候,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的时候,他特别渴望得到宝葫芦。 三、小结

你们知道吗?后来呀,他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宝葫芦的秘密》这一奇

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放进书架,珍藏一生。课后希望你们读一读这本书,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奶奶给王葆讲了那么多的故事,选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

【板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王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要立刻走进文本去看一看王葆和宝葫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激发起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推荐的目的,整堂课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如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时,没有规范完善;没有做到“细心”观察学生,不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课堂中对朗读的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读得不到位;学生在编故事时没有画面感,情节性不强等等。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

27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覆、搂”等生字,规范书写“硕、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

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

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你能说出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故事吗? (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这个课题很有趣,

教师批注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你们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不在花园,跟我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硕大、允许、砌墙、禁止、布告牌、呼啸、惩罚、脸颊、跟踪、私人、拆除 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硕”字左部“石”稍小,右部的“页”稍长。 “拆”字要注意“斤”上的点,不要丢掉。

“砌”字“切”的竖提要直而有力,“刀”起笔较低。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生:猜想。(美丽、寒冷。)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巨人的花园的句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巨人的花园美丽或者寒冷的句子,画上横线。 2.汇报。

(1)生读巨人的花园的句子。

(2)自由读读句子,请你用一些四字词语来描写巨人的花园的美丽。

师:这些句子都写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我想找一些四字词语来表示,你能找出来吗? (3)我们一起读读他写的这些词语。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巨人的花园寒冷的句子。 (5)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巨人的花园一下是春天,一下是冬天,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自由汇报。 3.品读第一部分。

生自由读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园?(指导朗读。)一年四季,你想在巨人的花园里做什么?(生自由回答。)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去巨人的花园里玩一玩。一起读一读,试着读出你的心情来。(课件出示四季图

片)

4.设置悬念。

师:什么声音?谁?谁来了?怎么办?这么高大的巨人站在你面前,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我们可是私自闯入别人的花园呀?猜猜巨人会怎样对我们? (生自由回答。)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你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齐读课文。

二、品读美文,集体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1至7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

(1)巨人出门回来后,发现孩子们在花园,他是什么态

度呢?

(2)孩子们没来,巨人的花园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二)集体研读课文的第8至13自然段,完成出示的问题。

教师批注

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然后反馈。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说话时脸上的表情怎样?做了些什么?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 2.学生回答,并表演。

(三)情感升华,研读第14、15自然段。

1.出示问题: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2.提出问题:巨人的无私让孩子们重新得到了快乐,孩子们和巨人的关系变成什么样了?

课件出示: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3.明理:待人不要自私和冷酷,要与大家分享快乐,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三、 拓展延伸

1.出示作者图和他的作品《快乐王子》,学生听后简单反馈。请听《快乐王子》,思考: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2.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填空。 听了这篇童话后,我懂得了 。 3.师总结。

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处境,自己将永远得不到快

乐。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老师也祝愿大家能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小精灵。 四、布置作业

1.巨人拆除了围墙,想邀请更多的孩子来花园里玩耍,请你帮他写一块告示牌。

2.课后搜集更多的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 3.小组合作,编成课本剧再演一演。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巨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对于重点段落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如在教学“墙里墙外的变化”时,让学生通过读,感受到花园的变化,同时对对比的写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以对比为主线展开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 本课教学我只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了“快乐要与大家分享”的道理,忽视了一处对学生的启示:巨人在文中基本上是充当反面角色,但在文章的结尾却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课文除了让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外,还让孩子明白另一个道理,那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实践并在实践中

学会分享快乐

反思,进行再创造,才能有所得、有所为。

28 *海的女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矢、蔚”等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3.情感与价值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海的女儿》,

听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海的女儿”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带着这些问题,大家先来读一遍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谁来介绍作者安徒生?课件出示安徒生简介。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矢车菊、蔚蓝、抚摸、硫黄、鲸鱼、亲昵、恰恰

3.开火车式认读。

教师批注

四、再读感悟,加深体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重点语段的预设:

她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我们人类世界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船只和城市、人类和动物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特别使她感到美好的事情是:地上的花能散发出香气,而海底的花却不能;地上的森林是绿色的,而且在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清脆和好听。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

深蓝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凝望着鱼儿摆动它们的尾巴和翅。她还看到月亮和星星——当然,它们射出的光显得比较弱,但是透过海水,它们看起来要比我们人眼看到的大得多。假如有一块类似黑云的东西在它们下面浮过去的话,她便知道,这如果不是一条鲸鱼从她上面游过,就是一条装载着许多旅客的船在航行。可是那些旅客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下面有一位美丽的小人鱼,正朝着他们的船伸出一双洁白的小手。 在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人鱼无比渴望浮出水面,了解人类世界的生活?”这个问题时,要允许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小人鱼的动作和神态的句

子进行理解。

五、读写结合,感情升华

1.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你喜欢小人鱼吗?你能预测小人鱼年满十五岁,浮出水面后所看到的世界吗?你想对现在的小人鱼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六、拓展延伸

《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等。大家可以先看注音版的,那里有更多的故事等

着你读呢!《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大家快去找来读吧!最好边读边想,把故事记下来,咱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海的女儿

阅读方法小美人鱼:美好、善良、纯真、向往美好

的生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篇课文是童话中的经典,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读文。在读文过程中弄清楚小人鱼最大的乐趣和渴望是什么,从

课文中,学生能感受到小人鱼具有怎样的品质? 在理清课文脉络后,我又引导学生写一写想对小人鱼说的话,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阅读时间并不充足。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学生可以分段朗读,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如何吸引学生,将学生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一直投射在教师身上,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习作:故事新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故事新编的含义,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进行再创作,生发出新的故事,具备时代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旧故事的理解,对旧故事中的内容或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创新。 3.情感与价值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结合,写出具有积极意义的作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旧故事的理解,对旧故事中的内容或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创新。 【教学难点】

将旧故事加入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如果让你重新编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会怎么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故事新编。你们知道什么是故事新编吗?

生汇报:故事新编就是以大家所熟知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历史、神话、寓言故事为基础,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改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故事,以此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或主题来反映现实生活。 二、习作提示

1.审题点拨:要明白这里的“故事”是已有的。所以

我们要先熟读原来的故事,然后再立足于原来的故事进行写作。既然是“新编”,肯定需要我们的想象和

教师批注

创意。

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①乌龟和兔子都赢了。②乌龟和兔子都没能赢。③兔子赢了。④乌龟又赢了。 2.学会创作新的故事情节。

假如我们选“乌龟又赢了”这个结局,下面是新的故事情节:

(1)河流挡道 撞上树桩 掉进陷阱(路遇不测) (2)跑反方向 这回比谁跑得慢(急中出错) 三、指导学生选材、命题 1.先确定新编故事的来源。

可以新编《龟兔赛跑》,也可以另选一个熟悉的故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等。 2.选择一个情节,想一想,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将其写具体。 “故事新编”的基本原则:

(1)继承性原则。就是要以原来的形象为基础,即要保持故事主要形象的基本特征。譬如《龟兔赛跑》《狐假虎威》。

(2)创新性原则。就是要结合原型特点,创造性地编出一个新故事。

(3)意义性原则。就是编出的故事要有中心、有主题。故事新编,往往是有感而发,讽喻现实。尤其是历史故

事新编,如果没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就失去了新编故事的价值。

(4)普及性原则。就是新编故事的原型应出自人们普遍熟悉的名作。这样才能通过读者的联想扩大作品的内涵。

3.确定主题,展开合理想象。

(1)学生根据板书,确定自己的主题。(人物,某一故事情节)

(2)围绕主题,选择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3)合理想象,将原故事中的人物放到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赋予他们以新环境、新观念。 四、尝试写作

通过刚才的讲解和交流,相信你在脑海里已经知道要写什么了,现在就动笔写一写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佳作引路,章法引导

老师这节课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佳作(课件出示),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想法。 这篇范文写得好吗?为什么? 生自由汇报。

二、组织交流,指导完成习作

教师批注

1.学生交流自己所确定的主题及所选材料的大致内容。

2.师纠正不足之处,提出需要修改注意的地方。 3.学生作文,师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不背离原作的情节,而又能有所创新,尤其要注意情节的前后衔接。 三、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的新作,找出自己习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2.检查自己的习作是否有创新想象。 3.修改习作。 4.小组内交流、评议。 5.再次修改习作。

四、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课件出示佳作,师生共同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4.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五、总结点评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下次习作注意。表扬表现突出

者、习作进步者……给每个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在教学作文时注意积累经验,使他们视作文为乐事,以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足之处] 评析作文时,学生善于发现优点,知道去修改,谈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是我认为学生只做到了蜻蜓点水,究竟如何去修改,怎样修改才能恰到好处,学生谈得就不是那么深刻了。如何修改,如何修改得更好,这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今后的作文课上,应多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今后习作课的努力方向。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仿照例句,能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季节。 3.情感与价值

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仿照例句,能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季节。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神奇的想象,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童话故事,分别是《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里面的人物也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

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有了宝葫芦,人们要什么

教师批注

就有什么,太奇妙了。再如《巨人的花园》,巨人把小男孩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海的女儿》里的小人鱼,为了保护心爱的王子,自己竟然化作了泡沫!

除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篇童话,其他童话也都充满了奇思妙想。读童话不但有趣,还能激发幻想,阅读时尽管大胆地去想象。

希望同学们能爱上童话,了解童话世界的魅力。 二、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小杰的安慰。 ..◇这个字怎么写?我忘记了。 ..

◇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怀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光。

生自由汇报:

“忘记”:1.不记得;2.该做的事没想到去做;3.没有感觉到。

“忘怀”:1.不介意,不放在心上;2.忘记;3.用以形容精神专注而遗忘一切;4.无拘无束。 “慰藉”:安慰。

“安慰”:1.使心情安适;2.因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心情

安适。 三、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四则名言的意思及出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冬天,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生自由汇报。

生:第一个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冬天的寒冷。 生:第二个句子通过动物的活动描写冬天。 生:第三个句子中的“不一会儿”让我们感受到风雪来到的快。

师:那你能不能也仿照这几句话描写其他季节呢?

教师批注

仿写: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小脑袋,绿油油的麦苗直起了腰,柳树穿上了新衣裳,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唱着春天的赞歌。大地间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 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好看的书签图片”。

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字距要均匀。上下字要对齐。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做几个有趣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 三、日积月累

请学生汇报四句格言的意思。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生汇报:指人小时候不懂得刻苦学习,到老了才明白,但已经晚了。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生汇报: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生汇报:学习不怕基础不好,只要肯努力都不算晚。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汇报: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

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学习的格言? (生自由汇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词句段运用”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模仿例句的形式仿写句子,写一写其他季节,经过这样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积累有些局限,应把它延伸到课外。多举一些名言警句,利于学生积累,既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应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潍坊高新区小学语文单元备课设计

学校 实验学校 年级 一 主备人 李海燕 审核人 马丽 备课时间 2019.5

单元 第八单元 主题 问号 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课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 这篇课文阅读以后,又一次出现的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要在一上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咕咚》一课的教学要巩固、运用《小蜗牛》的学习方法开展识字、阅读,并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小壁虎借尾巴》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两篇课文都可以根据图文一对应的特点理解内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这样,训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 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重点。《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对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是祈使句,要加强指导,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之情,指导学生尝试读出请求、盼望的语气。读好角色的对话在3篇课文中都有要求,可以根据课文的故事情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读好不同角色说的话语,特别是《棉花姑娘》和《小壁虎借尾巴》中主人公说的话,这些话虽然基本相同,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说话的心情和语气也随之变化,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引导。 本单元要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这项阅读能力。教学形式上可以更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读文,找到相关信息交流,互相补充。 内容 简析 课标分析 学情 分析 1. 认识37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1个生字;能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生活经验去猜字、识字;继续巩固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角色读好对话,学习读出祈使句的语气。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可恶、盼望、热闹”等词语的意思;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 4. 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 5. 借助连环画理解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6. 在生活情境中积累11个词语,认识8个生字。 7. 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8. 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9. 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10. 和大人一起读童话《小熊住山洞》,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一、重点1.认识37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1个生字;能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生活经验去猜字、识字;继续巩固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角色读好对话,学习读出祈使句的语气。 二、难点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可恶、盼望、热闹”等词语的意思;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 2.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突破措施 1.设计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情境创设、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 3.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培养学生根据信息简单推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配套练习册、书写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对应目标 一、激趣导入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为了检测你们的掌握情况,老师准备了四个关卡,你们有没有信心闯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们开火车读读好吗? 1.同学们,这些生字朋友都是谁?2.打乱顺序认读37个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3.做摘苹果游戏:一张贴有生字的苹果树插图,请学生认认这些生字,会念的大声念出来,并把这个带生字的苹果送给学生。4.谁能给这些苹果找找朋友? 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宝宝组词 三、 第二关,我会说 四、 1.同学们,你能看着拼音写出 第三关。生字宝宝吗?2.你能看着拼音我会写 准确地写出笔画吗?3.默写生 字词。 五、. 第四关,我会背 朗读课文,背诵日积月累 同学们,这样的词语你会说吗?“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提问,同桌、小组相互说 学生能够说出几个这类词语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齐读。 同桌互读。 学生认读情况 二、 第一关,认读关 1.男女赛读。 2.师生互读。 3.小老师领读。 4.上台展示 通过学生游戏过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环节2继续巩固。 听写、默写 学生看拼音写生字,抽查笔画 1. 领读、带读、指名读、齐读课文2.指名背3.男女背诵比赛。 学生诵读情况 作业A层: 正确书写21个生字,背诵课文。B层: 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讲一讲,和同学、家布置 长分享。 板书设计 达标反思

第八单元复习 “大字头”、“户字头”、“车子旁”3个偏旁。 一是反思目标达成情况,二是反思目标为什么没有达成,三是如何改进才能达成目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导学案(无答案):识字二

“导·学·链·测·评”五环高效学习案

课题 学习 目标 《识字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能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学时 解读 目标 学法指导 策略+方法 一课时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理解内容。 自学导航 学材+学程 一、学习文中生字与新词 自学流程: 1、自由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资源链接 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一步: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多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读几遍。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与新词。 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我会认的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点击 3.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点击你有新发现哦! 要求:A、拼读生字时,第二步:朗读感悟 小手打声调。 B、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二、朗读课文 第一遍:放声朗读课文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的多读几遍。 第二遍:再轻轻地跟录音第三步:规范书写,我是小小书法家。 读课文。 1、点击写字 2、书空,描红,练写。 小试牛刀 洗 认 真 母 父 扫 三、正确、规范书写 1.观察我会写的生字,并注音组词。 2.找出这写字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注意易错的地方。 五环高效学习学科素养三层级检测反馈

基础题: 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xǐ shǒu sǎo dì rèn zhēn fù mǔ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做 讲 扫 洗 爱 听 ( )院子 ( )故事 ( )衣服 ( )父母 ( )家务 ( )电话 三、我会组词。 四、我能坐端正,执好笔,写规范,还会填空。 洗 父 母 认 真 扫 1.“母”的笔顺是: ,共 笔。 2.“扫”的部首是 ,第四笔是 。 五、我会连线前后句。 做错事 心意诚 父母教 人人夸 态度好 扫庭院 长辈错 懂礼貌 洗碗筷 愿承担 尊长辈 要提醒 家务事 即改正 好孩子 认真听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表格式):2、i u ü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 课 题 2、i u ü 课 时:2课时

教学思路学习目标: (纠错栏) 1 2我能学会i u ü三个单韵母和y 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我能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写。 学习重点:。 1、我能正确读出带四声声调的单韵母i u ü。 2、我能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知识链接:同学们,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国王还派了三位拼音字母大臣招待我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a o e:抽读,齐读。复习a o e三个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预习任务: 1、观察课文插图,看看i u ü像什么? 2、听录音试着跟着读一读 3、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干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一)学习“i u ü” (小组合作探究) 音:出示卡片,讲解范读,学生齐读后指名读,并用“i u ü”说话。 (小组齐读、同桌读、个人读。) 形:这个“i u ü”像什么?怎样记住它的形?(小组讨论) 写:①观察“i u ü”的位置;②识记笔顺跟着书空;④先描红再独立写。 (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 wu 1、练习书写:大y在四线格中占中下格,先写右斜 “\\”,再写左斜“/”。分两笔写成。不要写得太宽。

教学思路2大w写在四线三格中的第二格。要占满格。不要写得太宽。 (纠错栏) 知识延伸: 我收获了: 我来闯关:一、我会找: 二、我会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项 链》人教(部编版)

11 项 链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项 链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字。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有贝壳项链的可以带到学校。(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试读课题。 一、直接入课,2.引导学生针对“项链”展开引发交流(用时:5分钟) 交流。 3.以“大海送给小娃娃一串项链,小娃娃也送给大海一串项链”引入新课。 1.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一读课前预习中圈出的生字,巡视指导时,针对存在的困难,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描写“项链”的二、初读课文,句子,再想一想小娃娃的项链和体验快乐(用时:10分钟) 大海的项链分别是什么样的。 4.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1)指名朗读圈画的句子。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样的。 (3)指导学生拿出贝壳项链实物,相互观察,并交流感受。 (4)请同学到讲台前戴上贝壳项链,并询问台前同学此时的感学生活动 1.朗读课题,如果遇到困难听一听其他同学是怎样读的。 2.交流自己见过的项链,说一说是什么样子或者什么材料的。 3.倾听老师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样的,大海的项链又是什么样的。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项链实物或者图片,课上可以一边展示一边观察,如果孩子带来的是用贝壳穿成的项链,一定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它的来历、样子,激发学生对贝壳项链的喜爱之情。 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是要认真、工整地圈画;二是要学习使用不同的符号圈画,比如直线、波浪线、双直线等。 2.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串或几串贝壳项链,在学生戴上项链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此时高兴、激动、兴奋、得意的心情,同时充分引发台下同学交流此时羡慕、期待,也特别想有这么一串项链1.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听清字音。 1.学生在圈画句子的时候,教2.读文、读字,如果还不能准确读出圈画的生字,就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有没有记住这个字的好方法。 找一找哪句话写了小娃娃的项链,哪句话写了大海的项链。先圈画,再思考。 4.展开交流,并认真倾听同学发言。 (1)朗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 (2)交流明确:小娃娃的项链是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 3.再次朗读课文,要读通句子。 (3)观察并交流:贝壳项链好玩、的急切情感。 受,以及台下同学此时的感受,鲜艳、形状多样,让人喜欢。 相机指导朗读。 (5)引导学生继续交流,说一说大海的项链又是什么样的。 (6)利用课件出示海滩上成串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大海喜欢这串项链吗? 5.引导学生合作朗读第2自然段。 看着别人戴项链很羡慕。那就带着高兴和羡慕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5)交流: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的脚印穿成的。 (6)观察并交流:脚印是小娃娃玩耍时留下的,是快活的,大海一定很喜欢这串项链。 5.同桌之间合作朗读第一句和第二句,要读出快乐之情。 1.一边欣赏视频,一边体会大海1.课件出示动画版的海边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大海带给自己的感受。 2.课件在原有视频的基础上,三、再读课文,出现字幕(课文第1自然段),引感受美丽(用时:15分钟) 导学生展开给视频配音的活动。 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语说明大海很美。 4.引导学生运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些词语,再朗读第1自然段。 的美丽,并运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大海的美丽。 2.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大海的美和自己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3.交流词语。 蓝蓝的 黄黄的 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雪白雪白 哗哗地 4.先想一想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朗读第1自然段。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1.引导学生观察“白”“的”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请学生做小老师说一说“白”字的笔顺。 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用时:8分钟) 3.在田字格内范写笔顺。 4.多媒体课件演示“的”的笔顺。 “的”字书写时重点指导“白”作偏旁时的变化:“白”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折的横段短5.指导学生书写。 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在书写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白”字笔画书写要点:第一笔撇短小,第二笔竖略往右倾斜,第三笔横折的横段较长,折段向左略斜。 3.边听边记。练习书写“白”字。 4.观察“的”的笔顺,比一比“白”字作偏旁时的变化。 5.观察老师书写,自己练习书写“的”。 五、总结全文,1.课件出示文中两幅插图,教师1.朗读全文,从第一幅图中感受 3.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沙滩当成大海的胸,脚印项链就挂在了大海的胸前。如果学生有疑问“大海没有胸怎么戴项链”,教师可以相机予以讲解。 (4)体验交流:戴上项链很高兴, 1.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交流时,用自己饱满的情感渲染气氛,带着赞美喜爱之情夸赞大海,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情感的诱发,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在学生交流这些描写大海的词语时,可以让他们练一练词语搭配,例如,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又宽又远的大海、又长又软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 本课要写的4个字中,撇的写法不一,教师要做好强调。“白”字第一笔是短撇。“白”字是“的”的一部分,书写时笔画有变化。要重点指导“的”字右部的横折钩的写法。 一些,与“白”书写时正相反。 学生交流之后,教师要引拓展交流(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一边读一边2.拓展交流:你见过大海吗?你眼中的大海又是什么样的?回家之后和家人说一说。 大海的美丽,从第二幅图中感受 2.在给家人讲述的过程中,要尽量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根据家人的建议改一改。 第二课时 导学生将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完整地用一句话概括大海的特点,为后续学习概括主要内容奠定基础。 想下面的哪句话是描述图片的。 大海的快乐。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文中的项链都是什么样的?大海是什么样学生活动 1.自由交流,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认真倾听2.倾听老师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这串项链的样子,做好上课的准备。 1.认读生字: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章情感的理解,也是对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复习引入的? 的同学带来了好看的贝壳项链”为主题引入新课。 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和评议。 夸赞的语气进行表达,既是对(用时:5分钟) 2.以“美丽的大海也给我们班1.课件出示一些贝壳,每个贝壳上都有一个生字,引导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活动。 (1)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共同读准这些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享识记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二、认字学词(用时:20分钟)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认字检测活动。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争夺贝壳活动。 2.课件出示一根丝线,引导学生朗读丝线上的词语,都读正确就可以获得穿项链的丝线。 3.课件出示一串串项链,每串项链都是一个短语,引导学生展开认读夺项链活动。 每读准一个生字就会得到一个贝壳。 (1)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向同桌请教。 (2)小组同学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识字方法和大家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 (3)小组成员轮读生字。 (4)认读无误的小组获得贝壳。 2.大声朗读词语:蓝天 向着 笑了 贝壳 娃娃 挂着 和平 金色 3.大声朗读短语: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又宽又远的大海、又长又软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 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选择识字方法,以下方法供参考: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做动作:挂。 1.课件出示带有海螺边框的田字格,田字格中有本课的两个生三、指导书写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展开2.引导学生观察“和”“又”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用时:13分钟) 扩词活动。 1.认读生字,组词语:又(又大又红、又见面了等),和(和平、和美等)。 2.一边观察,一边用手做书空练 1.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提升训练难度。如,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带有生字的四字词语;可以用生3.示范指导:“又”字第一笔是横撇,注意撇的走势,捺画的起笔位置在横略下,撇尖和捺角平齐。 “和”要注意第五笔是点,“口”在右半格的中下部。 4.组织学生在书中田字格内描红。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开评议交流活动。 习。 3.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写,再在本子上临写。 4.先观察例字,再描红,最后练写。 5.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书写。 字组词,再造句。 2.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禾”和禾字旁,找出二者的区别,并强调“禾”字作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 大海可以送给我们贝壳项链,大四、作业拓展山、田野等地方又会送给我们什地方看一看,想一想。

(用时:2分钟) 么项链呢?请家人带你到这些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大自然中寻找材料,动手制作项链。戴在脖子上的时候,向家人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 项链的材料很丰富,小果子、野花、叶子、麦穗等,如果学生不能到户外活动,还可以在家里找一找材料,比如扣子、发卡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导学案(无答案):识字二

“导·学·链·测·评”五环高效学习案

课题 学习 目标 《识字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能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学时 解读 目标 学法指导 策略+方法 一课时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理解内容。 自学导航 学材+学程 一、学习文中生字与新词 自学流程: 1、自由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资源链接 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一步: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多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读几遍。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与新词。 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我会认的字。 5.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点击 6.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点击你有新发现哦! 要求:A、拼读生字时,第二步:朗读感悟 小手打声调。 B、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四、朗读课文 第一遍:放声朗读课文 3、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的多读几遍。 第二遍:再轻轻地跟录音第三步:规范书写,我是小小书法家。 读课文。 1、点击写字 2、书空,描红,练写。 小试牛刀 洗 认 真 母 父 扫 五、正确、规范书写 1.观察我会写的生字,并注音组词。 2.找出这写字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注意易错的地方。 五环高效学习学科素养三层级检测反馈

基础题: 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xǐ shǒu sǎo dì rèn zhēn fù mǔ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做 讲 扫 洗 爱 听 ( )院子 ( )故事 ( )衣服 ( )父母 ( )家务 ( )电话 四、我会组词。 四、我能坐端正,执好笔,写规范,还会填空。 洗 父 母 认 真 扫 1.“母”的笔顺是: ,共 笔。 2.“扫”的部首是 ,第四笔是 。 五、我会连线前后句。 做错事 心意诚 父母教 人人夸 态度好 扫庭院 长辈错 懂礼貌 洗碗筷 愿承担 尊长辈 要提醒 家务事 即改正 好孩子 认真听 高新区小学语文课时备课设计

学校_实验学校_ 年级__一_ 主备人_马丽 审核人 马丽 备课时间 2019.5 课题 学段目标:口语交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序号 10 单元目标: 识字与写字: 课标分析 认识51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7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阅读: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后悔”等词语的意思;运用组词的方法继续积累词语;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3.借助插图、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口语交际: 能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借助文本情节,了解告知一件事情时,需要说清楚时间、地点等要素;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结果。 课时目标: 1. 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教材单元分析: 分析 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通知事情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本单元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课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的第四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 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幅图呈现了“贴鼻子”这个传统游戏场景,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第二幅图展示了两个小女孩的对话,有邀请和回应,并要讲清游戏规则。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使学生养成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教材下方的“小贴士”提示了表达的方法: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这样别人更容易明白。 本次口语交际打破了单纯的独白式讲解游戏规则的常规做法,重在引导学生能借助动作把游戏规则表达得较有条理,并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们参与游戏。 关系建构:通过游戏学习,为正确的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通过学习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资源挖掘:为达到本单元的阅读量,本节课向学生推荐阅读与朋友相处有关的小故事、小儿歌或绘本读物。 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手(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学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玩过的游戏很多,在生活中他们对做游戏应该注意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情已有的策略经验:能用普通话朗表达自己的意愿。 分析 学习困难障碍:学生自制力差;吐字不清,部分同学对言语表达存在困难。 具体突破措施:1.游戏中学习,提高课堂趣味性。 2.多听范读、多跟读,锻炼读准字音。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民主、协作、自主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教学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目标 2. 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教学教材、PPT课件 准备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目标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目标1.介绍一个游戏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课前利用大课间和学生玩游戏。 1.导言: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预设: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学生能够正确表达句子。 95%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 时,把游游戏? 戏规则这个游戏好玩吗? 说清楚。 2.引入课题:那这节 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目标1.介绍一个游戏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目标二 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1.体验: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预设:我猜小熊鼻子可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2.明确规则: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填空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出游戏过程 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学生能够通过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1.介绍一个游介绍相关游戏:你们戏时,把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三、合作游戏,人游戏规则说清楚。 下你喜欢的游戏? 预设:学生可能对于游戏规则的表述不够同桌合作说说游戏经历。 指名说出自己的游戏经历。 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说出游戏经历,并参与游戏。 人参与 能积极完整。 目标主动地补救措施:教师示范一、二 邀请小讲解,学生尝试说出伙伴一区别,并能够重新复起做游述游戏规则。 戏。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目标三 游戏规则说清楚。 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先请学生上台示范,再进行小组合作说。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评价。 学生相互交流并能够说出自己最开心的地方。 作业必做:试着和家长一起玩一下贴鼻子的游戏。 布置 选做:自己学习一种新游戏,并就在下节课讲解给其他同学听。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丢手绢 板书跳皮筋 设计 贴鼻子 …… 通过活动,100%学生参与游戏,了解游戏环节,75%学生借助图片达标流利完整地说出游戏的规则,个别学生能够理解游戏规则但表述不够反思 条理,请小老师帮助修改并指导完整表达。

高新区小学语文课时备课设计

学校___高新实验__ 年级_一年级_ 主备人_蔡秀_ 审核人 马丽 备课时间 2019.03

第一6 序号 课时 《端午粽》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 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 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 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一、已有经验 1.知识经验 学生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接触过看图识字、反义词识字、象形字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且基本能够通过拼音进行字音的纠正和学习。对于汉字的基本 结构、笔画顺序有了基本了解,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能力。 2.生活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汉字有初步认知,有猜字谜的经验。 3.策略经验 能凭已知经验进行识字活动,能通过自学等方法朗读课文和词语。 二、还缺什么(未有) 1.知识经验 学生还没有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2生活经验 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3.策略经验 没有很好的识字方法,识字方法还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 三、困难障碍及突破措施 学生年龄小,注意力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运用 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多种评价方式,积极进行评价表扬。多进行常规教育训练。 四、个体差异分析 本课的字都比较简单,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认读,也有部分学生个别字不认识。学生 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也有的孩子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体现在上课坐不住,给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1.通过跟读、小老师领读等方法,95%的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5%的同学能读的通顺。 2.通过借助拼音的方法,100%的同学能认识本课的生字,通过描红、练写等方式85%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本课“午、节、叶、米”四个汉字,20%能写正确但不够美观。 3.通过观察课文插图,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的方式,100%的同学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端午粽 课型 新授 课时 课题 教材 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解决措施字;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等方式 1.准备一个粽子与多媒体课件。(老师) 2.多渠道了解端午节的资料。(学生)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对应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师: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我们要吃一、游戏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食物。导入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 看食物猜节日的游戏吧。 目标1 出示月饼、元宵等图片。 2.你们看这是什么食物 呢? 粽子是哪个节日的食物 呢? 出示端午节图片 同学们知道的节日真不少,这里都有一个“节”字,和老师一起读jie节。我们来二、初读用“节”字组组词(指名学课文,随生回答) 文识字 板书课题:10.端午粽 ,注意这个目标2 田字格写“午”午字“一笔小撇左上角,长 横一竖线上找”;直接板书 “粽” 观察同学们的参与程度,100%的同学同学们积极参与游戏,一齐被老师的问题吸回答老师的问题 引。 一起读课文,学习生字,圈画出难读回答:节日、过节、清明节、的句子,易错的字 端午节等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端”字左边是一个新偏旁“立字旁”,最后一笔的横变为提,和老师一起读,duān端。 三、 写字指导 目标2 1.学习“节”字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我们来写写“节”这个字。同学们观察,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看老师来书写。“写好节字窍门有,上半格写草字头。中线起笔横折钩,竖在中线不出头。”在书写时要注意两个地方,首先“中线起笔横折钩”,另外“竖在中线不出头”。加:学生书空,描红书写,评价。 2.学习“分”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分”这个字。教师范写,配以儿歌“撇低捺高八字头,捺脚压着中线走。刀字写在八下头,横折钩在中线收”。评价学生书写。关注三点“撇低捺高八字头、捺脚压着中线走、横折钩在中线收” 同学们书写。 横折钩从中线起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同学观察。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写一写。要有良好的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小臂,胸离桌子一小拳,手离笔尖一指节。 在今天的语文课中,我们认再读课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让我文,巩固们把生字宝宝送回文中,一识字 起读课文,品尝香甜的粽子目标2,3 吧!(注意正音) 五、. 1.课后第二题“和同学交流达标检测 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目标1 (小组讨论,汇报) 目标3 四、... 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价。 同桌交流 指名展示 A作业: 作业1.认识“端”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 B作业: 布置 1.认识“端”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 2.亲子阅读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端午 粽子 节日 中间 总是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怀念 糯米 95%的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5%的同学能读的通顺。100%的同学能认识本课的生字; 85%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本课“午、节、叶、米”四个汉字,20%能写正确但不够美观,未达标学生课下单独辅导,临摹字帖。。100%的同学能初步了解课文反思 内容,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达标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重点难点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此次写作的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要求写出我们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中的心情。相信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身上都有过很多经历,每个经历中,我们都有独特的感受。如参加百米赛跑时,你可能会因为将要代表班级争夺荣誉而自豪,也可能因为害怕拿不到名次而担心焦虑,也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自己被选中时是激动和自豪的,在训练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或看到竞争对手的实力之后产生担心的心理,正式比赛开始时又可能因为压力大而产生紧张的心理,但是又在队友和同学鼓励下产生了必胜的信心,最后完成比赛获得冠军时又可能是激动的心情。有没有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当时自己的心理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指导讲述顺序的恰当性和心理感受描述的准确性)

二、文题展示

选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完后先修改,再誊写清楚。

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一次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经历。既需要写清楚这次经历的经过,还需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作文题目可以直接是所写的事件,如“竞选班干部”“记一次百米接力比赛”,也可以用当时的感受命题,如“惊心

动魄的杂技表演”。

2.素材选择。选择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有话可说。可以是学习中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如参加百米赛跑、登上领奖台、参加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等待考试成绩的宣布、参加考试……回想当时的心情,或紧张,或激动,或害怕,或忐忑不安,或兴奋……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出当时的心情。

3.谋篇布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即写清楚这次经历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即先写出结果,最后再交代起因和经过,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无论采用何种顺序,都要写清楚每个阶段中自己当时的感受。

4.写作手法。主要采用心理描写,用上写心情的词语,直接反映出人物的心情及其变化。同时还可以结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间接体现人物当时的心情。

四、范文评析

记一次百米接力比赛

接下来就是4×100的接力比赛了,作为参赛者之一,说不紧张那绝对是假的,我和萱萱的额头都已经沁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被紧紧揪着的心一点儿都不敢放松。

“各就各位,预备——呯!”突然,裁判员的声音和枪响在耳边飞快响过,我队的第一名选手钟昕也在转眼间冲出去好几十米。只见他轻而易举超过一个人,跑外道仍占据第一,佩服!接着是第二名选手沈思,只见他昂首挺胸,拿出吃奶的劲儿向终点冲刺着。

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七上八下的,“咚咚”的心跳声格外清晰。向看台回望,三面的彩旗在空中飞扬,尽管看不清同学们的脸,但我却能感觉到他们燃烧着的热情。不就是跑100米吗?多简单!只要想象背后有凶猛的狮子和老虎在追赶就行了。我自我安慰着,从容不迫地走上跑道。闭上眼睛,深呼吸,吸气,呼气……

我着急地朝后望去,沈思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已占据第一的位置,观众台上沸腾了起来,彩旗飘扬得更高了。十米,七米,三米,近了,更近了,刹那间,我觉得千万双眼睛都盯着我们在看。顺利接棒!冲!我的血突然就沸腾了起来,冲上了头脑,大脑不再思考其他,只是看着跑道,快速移动双腿,呐喊声模糊了,不见了,只有风从耳边“呼呼”地吹过。腿脚没有任何感觉,只是竭力狂奔着。呼吸仿佛也不存在了,只有眼前的景象在不停切换着……

瞧,那是小宛的手,近了,更近了!一阵风掠过我们。我感觉到她从我的手中抽走了接力棒,然后就看见她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神速消失在长长的跑道上,消

失在逐渐清晰的呐喊声中。

最后,还用说吗?我们班级拿到了第一名,我们班级的同学都高兴极了。这一次的百米接力比赛真是“惊心动魄”啊!

总评:这篇习作按照接力赛选手的先后出场顺序写每位选手的跑步特点和速度,以及自己将要上场前的心理和跑步时的感受。完整地呈现了整个比赛中自己的心情变化:比赛开始前是紧张;将要轮到自己跑时是忐忑不安,心跳加速;上场之后是血液沸腾,忘记周遭一切;得到冠军时是高兴。条理清晰,心理描写丰富。

《故事二则》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第一则故事《扁鹊治病》改编自《韩非子˙喻老》。讲述了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认为扁鹊在骗人,最终病重身亡。

第二则故事《纪昌学射》改编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讲了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纪昌勤加练习,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飞卫才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扁鹊治病》一文中,有“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同样,《纪昌学射》里,也有“开始练习、两年以后、再次去拜见、又开始练习、练到后来、后来”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两则故事都以时间为序,提示了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条理十分清楚,有利于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有序地复述故事。

第一则故事中,扁鹊诊断蔡桓侯病情发展是“病在皮肤、病在皮肉、病在肠胃、病在骨髓”,按“指出病在何处——蔡桓公的态度——扁鹊告退”的顺序讲述;《纪昌学射》中纪昌练习基本功时“牢牢盯住不眨眼、细小东西看大看清楚、成为射箭能手”的这个过程,按照“纪昌拜见飞卫——飞卫对纪昌提出要求——纪昌回家练习——最后写纪昌练习的结果”进行讲述。两则故事主要情

节部分结构基本相同,便于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简要复述时能做到重要情节不遗漏。

除此以外,这两则故事选材都十分典型,《扁鹊治病》主要描写了扁鹊与蔡桓公四次见面的言行,体现了扁鹊的高超医术,也刻画出蔡桓公的骄横自负、不听善言。《纪昌学射》作者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纪昌苦练眼力的事情,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生字词教学时引导学生重点采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关于简要复述故事,学生在《西门豹治邺》这课的学习中已经习得了简要复述故事的一些方法,具备一定的复述能力。在本课中可以实践运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

2.默读课文,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课时目标

1.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

2.默读课文,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二)引入课题,了解人物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故事二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结合课前预习,说说这两则故事分别写了哪些主要的人物?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扁鹊蔡桓侯纪昌飞卫

教师相机强调“桓”的读音是“huán”;“纪”是多音字:读第三声时表示姓氏;读第四声时表示“法律、制度”“时间”等。 2.说说你对这几个人的了解。

预设: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医术高超,原名秦越人;蔡桓侯是春秋战国时期蔡国国君;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飞卫也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神箭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重在检测学生预习情况:通过交流主要人物,巩固“抓主要人物”的阅读方法;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握主要内容 1.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词:拜见蔡桓侯皮肤几剂汤药骨髓目标

(2)小组代表读词语,相互正音,教师强调“髓”的读音为平舌,三声。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想想故事中的这几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请默读课文,找出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并批注勾画,和同桌交流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事? 预设:第一则故事主要讲了扁鹊给蔡桓侯看病,蔡桓侯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劝告,最后病死了。第二则故事主要讲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最终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

(四)任务二: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故事情节

1.首先回顾《西门豹》一课的学习,说说简要复述课文要做哪些准备。 预设:能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省略无关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根据学生的回顾,板书简要复述故事的要点: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主要信息不遗漏;人物对话要转换等。

2.从以下两项活动中选取一项,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学单。 活动一: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如果你就是扁鹊的助手,能按照表格内容整理扁鹊为蔡桓侯诊断病情的经历吗?

活动二:纪昌能成为射箭的顶级高手,让我们佩服又羡慕。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他的成功秘诀吧。

3.小组合作学习,完善信息。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通过比较分析梳理的表格内容,发现《扁鹊治病》,前三次都是按照他们“见面的时间——扁鹊如何诊断——蔡桓侯的态度”的顺序进行讲述的,情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而竖着看,可以发现故事都是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扁鹊诊断的变化,以及蔡桓侯态度的变化,叙述很有条理。同样,《纪昌学射》通过这样的横着分析和竖着分析,这则故事跟《扁鹊治病》也有同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默读,聚焦文本、独立思考,找出文中的关键信息,明白复述课文必备的要素,为后面有效地进行简单复述课文打下的基础。 (五)任务三: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1.借助表格,自主练习简要复述故事。 2.组内复述,互相评议。

在组内进行简要复述故事,组员根据“简要复述故事的评价标准”,给同学在相应的栏目内涂上“★”;如果做得不好,就指出他努力的方向,最后再让同学复述一次,看看有没有进步,再次评议。 3.推荐同学全班复述并评议。

最后,抽生在全班简要复述故事,师生根据“评价标准”,评议复述的效果。 【设计意图】简单复述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通过复述故事来说明道理才是根本目的。孩子们在前面《西门豹》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复述的方法,本环节通过小组复述、生生复述、全班推荐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主动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为今后讲好这一类故事打下基础。

(六)任务四:谈谈获得的启示,布置拓展活动

1.自主整理。学生自主把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批注在书上。 2.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选取小组成员相似的看法,达成共识,把最相似的观点整理在学习单上。

(2)根据创设的任务情境,能运用观点。 (1)蔡桓侯“临终遗言”

蔡桓侯最终病死了,他在临终时对身边的人说了什么?如果你就是他临终时的见证者,请你为他拟一份“临终遗言”,把他的教训告知世人。 (2)“话说纪昌”

纪昌最终成了射箭能手,他的学艺经历也给大伙儿带来了思考。以“话说纪昌”这个话题给编辑投稿,说说自己的发现吧。 (3)“我是小小劝诫员”

某位同学学习书法不注重基本笔画的练习,认为练习基本笔画太浪费时间,对写好字似乎没有什么帮助。请你尝试运用获得的启示对他进行劝诫吧。 3.全班交流。老师根据交流的情况,从不同角度整理出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并用关键词语板书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层层递进,更能激发学生从潜意识里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

1.把故事简要复述给家长听,请他们提提建议。 2.编写课本剧,在小组内排练,并演一演。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阅读《孔子的故事》或《科学家故事100个》,阅读完之后开展班级故事交流会。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重点难点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此次写作的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要求写出我们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中的心情。相信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身上都有过很多经历,每个经历中,我们都有独特的感受。如参加百米赛跑时,你可能会因为将要代表班级争夺荣誉而自豪,也可能因为害怕拿不到名次而担心焦虑,也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自己被选中时是激动和自豪的,在训练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或看到竞争对手的实力之后产生担心的心理,正式比赛开始时又可能因为压力大而产生紧张的心理,但是又在队友和同学鼓励下产生了必胜的信心,最后完成比赛获得冠军时又可能是激动的心情。有没有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当时自己的心理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指导讲述顺序的恰当性和心理感受描述的准确性)

二、文题展示

选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完后先修改,再誊写清楚。

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一次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经历。既需要写清楚这次经历的经过,还需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作文题目可以直接是所写的事件,如“竞选班干部”“记一次百米接力比赛”,也可以用当时的感受命题,如“惊心

动魄的杂技表演”。

2.素材选择。选择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有话可说。可以是学习中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如参加百米赛跑、登上领奖台、参加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等待考试成绩的宣布、参加考试……回想当时的心情,或紧张,或激动,或害怕,或忐忑不安,或兴奋……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出当时的心情。

3.谋篇布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即写清楚这次经历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即先写出结果,最后再交代起因和经过,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无论采用何种顺序,都要写清楚每个阶段中自己当时的感受。

4.写作手法。主要采用心理描写,用上写心情的词语,直接反映出人物的心情及其变化。同时还可以结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间接体现人物当时的心情。

四、范文评析

记一次百米接力比赛

接下来就是4×100的接力比赛了,作为参赛者之一,说不紧张那绝对是假的,我和萱萱的额头都已经沁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被紧紧揪着的心一点儿都不敢放松。

“各就各位,预备——呯!”突然,裁判员的声音和枪响在耳边飞快响过,我队的第一名选手钟昕也在转眼间冲出去好几十米。只见他轻而易举超过一个人,跑外道仍占据第一,佩服!接着是第二名选手沈思,只见他昂首挺胸,拿出吃奶的劲儿向终点冲刺着。

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七上八下的,“咚咚”的心跳声格外清晰。向看台回望,三面的彩旗在空中飞扬,尽管看不清同学们的脸,但我却能感觉到他们燃烧着的热情。不就是跑100米吗?多简单!只要想象背后有凶猛的狮子和老虎在追赶就行了。我自我安慰着,从容不迫地走上跑道。闭上眼睛,深呼吸,吸气,呼气……

我着急地朝后望去,沈思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已占据第一的位置,观众台上沸腾了起来,彩旗飘扬得更高了。十米,七米,三米,近了,更近了,刹那间,我觉得千万双眼睛都盯着我们在看。顺利接棒!冲!我的血突然就沸腾了起来,冲上了头脑,大脑不再思考其他,只是看着跑道,快速移动双腿,呐喊声模糊了,不见了,只有风从耳边“呼呼”地吹过。腿脚没有任何感觉,只是竭力狂奔着。呼吸仿佛也不存在了,只有眼前的景象在不停切换着……

瞧,那是小宛的手,近了,更近了!一阵风掠过我们。我感觉到她从我的手中抽走了接力棒,然后就看见她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神速消失在长长的跑道上,消

失在逐渐清晰的呐喊声中。

最后,还用说吗?我们班级拿到了第一名,我们班级的同学都高兴极了。这一次的百米接力比赛真是“惊心动魄”啊!

总评:这篇习作按照接力赛选手的先后出场顺序写每位选手的跑步特点和速度,以及自己将要上场前的心理和跑步时的感受。完整地呈现了整个比赛中自己的心情变化:比赛开始前是紧张;将要轮到自己跑时是忐忑不安,心跳加速;上场之后是血液沸腾,忘记周遭一切;得到冠军时是高兴。条理清晰,心理描写丰富。

口语交际 讲历史故事

活动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讲历史故事”,要求学生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并提示了讲故事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通过看书、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等途径已经接触了不少历史人物故事,其中必定有他们喜欢的或者印象深刻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复述出来不算难,但如何把故事讲顺畅、讲精彩,如何吸引听众,学生不一定能表现得很好,这就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在学生准备期间要做好指导工作,包括指导记忆故事的方法、讲故事的技巧、吸引观众的妙招等。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规范听众的言行,让其成为合格的听众。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古代及近代的历史人物故事。 2.学会讲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故事中人物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1.发散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再次复述历史故事。 2.灵活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使讲述更生动。 3.启发思考,从故事中获得启迪。 教学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2.安排学生读历史故事,让学生准备故事的信息卡片。 学生:1.阅读历史故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作为素材。2.制作重要信息小卡片,在家人面前试讲,听取家人意见。 课时安排:1课时

一、看一看,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历史故事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吗?他们有的艺术超群,有的勤奋治学,有的智谋过人。你们知道他们有哪些故事吗?你们还喜欢哪些历史

名人呢?

2.指名发言,让学生用几个词形容他们喜欢的历史名人或历史故事。 过渡:看来大家认识不少历史人物,知道不少历史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次“故事大会”,请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

二、议一议,领会方法

1.回忆自己听故事或讲故事的经历,讨论讲故事的注意事项。 思考:(1)听故事时,什么东西最能调动自己的注意力? (2)讲故事时,可能会遇到什么状况?应该如何应对? (3)怎样的讲述者最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讨论的内容以及课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讲故事的技巧。 明确:讲故事前要熟知故事内容,制作信息小卡片,理清故事中难懂的地方,列好情节提纲。讲故事时,语气和表情要跟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加入肢体动作增强吸引力,如有需要还可以与听众进行互动。讲完后,与观众交流听后感悟。

三、练一练,初试身手

1.出示故事连环画课件,点名学生讲述故事情节。

过渡:讲故事的方法大家都能说出一二,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以“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来练一练,试试大家的真本事。

预设:教师点名两三位同学试讲,应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其他同学指出讲述者的优缺点,作为借鉴。

示例: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地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会儿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呀。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

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过来的光亮,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的学习,后来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人们就用“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小组内互讲,组员互相评议,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

预设:分小组进行组内讲故事训练,每位成员轮流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其余成员在故事结束后联系前面总结的讲述技巧,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针对故事中讲述不准确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讲述者根据意见做好修正工作。

3.小组讨论交流,获得启迪。

预设:组员交流听故事的收获和讲故事的心得体会。组内讨论,哪一位同学讲得最吸引人?哪一位同学的故事最新奇、有趣?哪一位同学的故事最让人心潮澎湃?这些故事分别给了大家什么启迪?作为讲述者,你在哪些方面存在失误?你对其他讲故事的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四、比一比,展示才能

1.教师创设情境,组织比赛。

过渡:刚刚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不少同学的故事都讲得十分精彩。为了不让这些故事埋没在小组内,我们不妨组织一场“故事大会”的比赛。每个小组各推举一位组员,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打打分,看看谁才是我们班上的“故事大王”!

(出示评分标准:A.故事讲述完整;B.故事生动有趣;C.态度大方得体;D.声音洪亮清晰)

2.小组讨论并推荐参赛代表。

预设:通过表决,选择小组内大家觉得表现最好的一位成员为代表,如故事讲得最感人、最能活跃气氛、态度最大方等。如果参赛代表觉得小组其他成员的故事更有趣,而自己有能力讲好,也可以选择其他成员的故事进行讲述,在参赛时事先说明即可。

3.小组代表轮流上台讲述。

4.学生评议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大王”并说明理由,最后集体投票评选。 5.教师予以表扬、激励。

五、总一总,提升思想

总结:正如课本上说的:“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他们的故事将继续传扬下去,他们的精神也将代代相传。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他们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在讲述、聆听故事之余,也不要忘了感悟历史名人们的光辉精神,把他们当作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第八单元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妖、矩”等生字,规范书写“介、绍”等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变化。 3.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故事梗概,赏析精彩片段,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赏析精彩片段中,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中的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

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生:《宝葫芦的秘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

2.你了解作者吗?谁能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张天翼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介绍、妖怪、规矩、向日葵、瘦小、罢了、真棒

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教师批注

“绍”字“召”的“刀”取斜势,“口”形扁,呈倒梯形。

“乖”字撇短横长,竖为悬针竖,两侧对称。 “溜”字左窄右宽,“氵”要成弧形排列。 “葵”字“艹”扁而略宽,下部横撇、捺舒展到位。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读课文。

这些生字新词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合作读课文。

这篇课文比较长,几位同学分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想象画面,给文章分段。 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他叫王葆,和我们一样是少先队员。 小时候,他奶奶就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能让人的愿望成真,所以王葆也想拥有一个宝葫芦的有趣故事。) 请你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文章分段。 4. 反馈交流。

生汇报:第一部分(1~4):自“我”介绍,“我”要讲的

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第二部分(5~18):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我”也想有一个宝葫芦,它能满足“我”的愿望。

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

生自由汇报: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 生自由汇报。 5.课堂小结。

这么神奇的宝葫芦,难怪王葆想拥有。那么下节课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王葆的心理变化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葫芦?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

么样的故事? (生汇报。)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 精读课文

教师批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我知道了王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他是一个少先队员,很爱听故事。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思考:王葆是如何知道宝葫芦的? 生答:是奶奶讲给他听的。

课件出示:“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2.自由读第二部分。

思考:文中列举了在哪些情况下奶奶给王葆讲故事? 生:洗脚的时候、剪脚指甲的时候…… 3.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生汇报: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

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师: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生自由汇报:因为奶奶讲的故事中,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极了,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王葆也想要一个宝葫芦。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思考:王葆长大了,对宝葫芦的渴望有没有减少? 生:没有。

2.课文是怎样说明的?

生自由汇报:王葆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的时候,还有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自己的向日葵长得又瘦又长的时候,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的时候,他特别渴望得到宝葫芦。 三、小结

你们知道吗?后来呀,他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宝葫芦的秘密》这一奇

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放进书架,珍藏一生。课后希望你们读一读这本书,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奶奶给王葆讲了那么多的故事,选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

【板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王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致力于紧扣文本主题,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要立刻走进文本去看一看王葆和宝葫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激发起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推荐的目的,整堂课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如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时,没有规范完善;没有做到“细心”观察学生,不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课堂中对朗读的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读得不到位;学生在编故事时没有画面感,情节性不强等等。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

27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覆、搂”等生字,规范书写“硕、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

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

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你能说出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故事吗? (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这个课题很有趣,

教师批注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你们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不在花园,跟我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硕大、允许、砌墙、禁止、布告牌、呼啸、惩罚、脸颊、跟踪、私人、拆除 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硕”字左部“石”稍小,右部的“页”稍长。 “拆”字要注意“斤”上的点,不要丢掉。

“砌”字“切”的竖提要直而有力,“刀”起笔较低。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生:猜想。(美丽、寒冷。)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巨人的花园的句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巨人的花园美丽或者寒冷的句子,画上横线。 2.汇报。

(1)生读巨人的花园的句子。

(2)自由读读句子,请你用一些四字词语来描写巨人的花园的美丽。

师:这些句子都写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我想找一些四字词语来表示,你能找出来吗? (3)我们一起读读他写的这些词语。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巨人的花园寒冷的句子。 (5)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巨人的花园一下是春天,一下是冬天,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自由汇报。 3.品读第一部分。

生自由读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园?(指导朗读。)一年四季,你想在巨人的花园里做什么?(生自由回答。)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去巨人的花园里玩一玩。一起读一读,试着读出你的心情来。(课件出示四季图

片)

4.设置悬念。

师:什么声音?谁?谁来了?怎么办?这么高大的巨人站在你面前,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我们可是私自闯入别人的花园呀?猜猜巨人会怎样对我们? (生自由回答。)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你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齐读课文。

二、品读美文,集体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1至7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

(1)巨人出门回来后,发现孩子们在花园,他是什么态

度呢?

(2)孩子们没来,巨人的花园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二)集体研读课文的第8至13自然段,完成出示的问题。

教师批注

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然后反馈。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说话时脸上的表情怎样?做了些什么?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 2.学生回答,并表演。

(三)情感升华,研读第14、15自然段。

1.出示问题: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2.提出问题:巨人的无私让孩子们重新得到了快乐,孩子们和巨人的关系变成什么样了?

课件出示: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3.明理:待人不要自私和冷酷,要与大家分享快乐,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三、 拓展延伸

1.出示作者图和他的作品《快乐王子》,学生听后简单反馈。请听《快乐王子》,思考: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2.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填空。 听了这篇童话后,我懂得了 。 3.师总结。

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处境,自己将永远得不到快

乐。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老师也祝愿大家能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小精灵。 四、布置作业

1.巨人拆除了围墙,想邀请更多的孩子来花园里玩耍,请你帮他写一块告示牌。

2.课后搜集更多的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 3.小组合作,编成课本剧再演一演。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巨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对于重点段落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如在教学“墙里墙外的变化”时,让学生通过读,感受到花园的变化,同时对对比的写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以对比为主线展开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 本课教学我只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了“快乐要与大家分享”的道理,忽视了一处对学生的启示:巨人在文中基本上是充当反面角色,但在文章的结尾却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课文除了让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外,还让孩子明白另一个道理,那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实践并在实践中

学会分享快乐

反思,进行再创造,才能有所得、有所为。

28 *海的女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矢、蔚”等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3.情感与价值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海的女儿》,

听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海的女儿”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带着这些问题,大家先来读一遍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谁来介绍作者安徒生?课件出示安徒生简介。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矢车菊、蔚蓝、抚摸、硫黄、鲸鱼、亲昵、恰恰

3.开火车式认读。

教师批注

四、再读感悟,加深体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重点语段的预设:

她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我们人类世界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船只和城市、人类和动物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特别使她感到美好的事情是:地上的花能散发出香气,而海底的花却不能;地上的森林是绿色的,而且在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清脆和好听。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

深蓝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凝望着鱼儿摆动它们的尾巴和翅。她还看到月亮和星星——当然,它们射出的光显得比较弱,但是透过海水,它们看起来要比我们人眼看到的大得多。假如有一块类似黑云的东西在它们下面浮过去的话,她便知道,这如果不是一条鲸鱼从她上面游过,就是一条装载着许多旅客的船在航行。可是那些旅客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下面有一位美丽的小人鱼,正朝着他们的船伸出一双洁白的小手。 在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人鱼无比渴望浮出水面,了解人类世界的生活?”这个问题时,要允许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小人鱼的动作和神态的句

子进行理解。

五、读写结合,感情升华

1.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你喜欢小人鱼吗?你能预测小人鱼年满十五岁,浮出水面后所看到的世界吗?你想对现在的小人鱼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六、拓展延伸

《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等。大家可以先看注音版的,那里有更多的故事等

着你读呢!《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大家快去找来读吧!最好边读边想,把故事记下来,咱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海的女儿

阅读方法小美人鱼:美好、善良、纯真、向往美好

的生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篇课文是童话中的经典,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读文。在读文过程中弄清楚小人鱼最大的乐趣和渴望是什么,从

课文中,学生能感受到小人鱼具有怎样的品质? 在理清课文脉络后,我又引导学生写一写想对小人鱼说的话,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阅读时间并不充足。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学生可以分段朗读,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如何吸引学生,将学生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一直投射在教师身上,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习作:故事新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故事新编的含义,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进行再创作,生发出新的故事,具备时代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旧故事的理解,对旧故事中的内容或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创新。 3.情感与价值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结合,写出具有积极意义的作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旧故事的理解,对旧故事中的内容或情节进行大胆的想象、创新。 【教学难点】

将旧故事加入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如果让你重新编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会怎么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故事新编。你们知道什么是故事新编吗?

生汇报:故事新编就是以大家所熟知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历史、神话、寓言故事为基础,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改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故事,以此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或主题来反映现实生活。 二、习作提示

1.审题点拨:要明白这里的“故事”是已有的。所以

我们要先熟读原来的故事,然后再立足于原来的故事进行写作。既然是“新编”,肯定需要我们的想象和

教师批注

创意。

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①乌龟和兔子都赢了。②乌龟和兔子都没能赢。③兔子赢了。④乌龟又赢了。 2.学会创作新的故事情节。

假如我们选“乌龟又赢了”这个结局,下面是新的故事情节:

(1)河流挡道 撞上树桩 掉进陷阱(路遇不测) (2)跑反方向 这回比谁跑得慢(急中出错) 三、指导学生选材、命题 1.先确定新编故事的来源。

可以新编《龟兔赛跑》,也可以另选一个熟悉的故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等。 2.选择一个情节,想一想,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将其写具体。 “故事新编”的基本原则:

(1)继承性原则。就是要以原来的形象为基础,即要保持故事主要形象的基本特征。譬如《龟兔赛跑》《狐假虎威》。

(2)创新性原则。就是要结合原型特点,创造性地编出一个新故事。

(3)意义性原则。就是编出的故事要有中心、有主题。故事新编,往往是有感而发,讽喻现实。尤其是历史故

事新编,如果没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就失去了新编故事的价值。

(4)普及性原则。就是新编故事的原型应出自人们普遍熟悉的名作。这样才能通过读者的联想扩大作品的内涵。

3.确定主题,展开合理想象。

(1)学生根据板书,确定自己的主题。(人物,某一故事情节)

(2)围绕主题,选择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3)合理想象,将原故事中的人物放到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赋予他们以新环境、新观念。 四、尝试写作

通过刚才的讲解和交流,相信你在脑海里已经知道要写什么了,现在就动笔写一写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佳作引路,章法引导

老师这节课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佳作(课件出示),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想法。 这篇范文写得好吗?为什么? 生自由汇报。

二、组织交流,指导完成习作

教师批注

1.学生交流自己所确定的主题及所选材料的大致内容。

2.师纠正不足之处,提出需要修改注意的地方。 3.学生作文,师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不背离原作的情节,而又能有所创新,尤其要注意情节的前后衔接。 三、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的新作,找出自己习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2.检查自己的习作是否有创新想象。 3.修改习作。 4.小组内交流、评议。 5.再次修改习作。

四、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课件出示佳作,师生共同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4.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五、总结点评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下次习作注意。表扬表现突出

者、习作进步者……给每个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在教学作文时注意积累经验,使他们视作文为乐事,以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足之处] 评析作文时,学生善于发现优点,知道去修改,谈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是我认为学生只做到了蜻蜓点水,究竟如何去修改,怎样修改才能恰到好处,学生谈得就不是那么深刻了。如何修改,如何修改得更好,这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今后的作文课上,应多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今后习作课的努力方向。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仿照例句,能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季节。 3.情感与价值

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仿照例句,能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季节。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神奇的想象,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童话故事,分别是《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里面的人物也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

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有了宝葫芦,人们要什么

教师批注

就有什么,太奇妙了。再如《巨人的花园》,巨人把小男孩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海的女儿》里的小人鱼,为了保护心爱的王子,自己竟然化作了泡沫!

除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篇童话,其他童话也都充满了奇思妙想。读童话不但有趣,还能激发幻想,阅读时尽管大胆地去想象。

希望同学们能爱上童话,了解童话世界的魅力。 二、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小杰的安慰。 ..◇这个字怎么写?我忘记了。 ..

◇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怀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光。

生自由汇报:

“忘记”:1.不记得;2.该做的事没想到去做;3.没有感觉到。

“忘怀”:1.不介意,不放在心上;2.忘记;3.用以形容精神专注而遗忘一切;4.无拘无束。 “慰藉”:安慰。

“安慰”:1.使心情安适;2.因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心情

安适。 三、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四则名言的意思及出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冬天,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生自由汇报。

生:第一个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冬天的寒冷。 生:第二个句子通过动物的活动描写冬天。 生:第三个句子中的“不一会儿”让我们感受到风雪来到的快。

师:那你能不能也仿照这几句话描写其他季节呢?

教师批注

仿写: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小脑袋,绿油油的麦苗直起了腰,柳树穿上了新衣裳,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唱着春天的赞歌。大地间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 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好看的书签图片”。

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字距要均匀。上下字要对齐。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做几个有趣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 三、日积月累

请学生汇报四句格言的意思。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生汇报:指人小时候不懂得刻苦学习,到老了才明白,但已经晚了。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生汇报: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生汇报:学习不怕基础不好,只要肯努力都不算晚。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汇报: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

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学习的格言? (生自由汇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词句段运用”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模仿例句的形式仿写句子,写一写其他季节,经过这样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积累有些局限,应把它延伸到课外。多举一些名言警句,利于学生积累,既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应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句子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和能力。

2.学会根据词语理解乡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养学生根据图画仿写句子的能力。 3.积累《卜算子·咏梅》一词,并能理解其含义和学会赏析。 [教学重难点]

学会根据词语理解乡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养学生根据图画写句子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讨论后回答。 (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从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等关键句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重点句子?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语言,可以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 (3)也可以运用关键词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训练。

二、词句段运用

(一)根据词语体会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

生讨论后示例:我从“璀璨、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城市街道繁华热闹,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快;我从“肥沃、依山傍水、炊烟袅袅”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乡村的田野空气清新,人们生活安逸,处处弥漫着乡土气息。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村和城市的词语。 3.教师出示课件归纳、拓展。

描写城市的词语:流光溢彩、高楼大厦、四通八达、十里长街、川流不息。 描写乡村的词语:鸡鸭成群、瓜果飘香、落英缤纷、草长莺飞、山清水秀

(二)选一幅图画,照样子仿写句子。 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个句子。 2.小组交流:从这两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都是把图画中涉及到的具体景物加上形容词用短语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对这幅图画加以概括总结。)

3.选取课本上的一幅图片,仿写句子。 例如:第一幅图片:

第二幅图片:飞翔的鸟儿,挺拔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和形状各异的巉岩,绘成了一幅幽静的山水风光图。

第三幅图片:嬉戏的白云、传出琅琅读书声的教学楼、飘来阵阵菜香的食堂和在操场上

跑步的学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校园晨曦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学生积极发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2.指导朗读。

(1)同桌之间练读,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教师相机指导正音,读出节奏。 3.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1)小组讨论对题目及词意的理解。

译文: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了。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③“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还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④教师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同桌、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5.“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表明了毛泽东的创作契机。引导学生积累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主要突出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词句段运用”主要难点是仿写句子,指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认知和理解、赏析再到课外的积累,都体现了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有待拓宽,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加积累。

《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篇成年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课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观察细致,描写细腻,语言风趣、幽默而有含蓄。

二、说学情:

本文通俗易懂,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个性。讲解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从而抓住关键语句具体地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进而了解文章的主旨,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让学生摘出课文中细腻描写人物的有关句子,体会精彩之处。

三、说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读本课“徽 谜”等15个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 3.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4.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之情。 2. 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师:本文写得如此细腻、温厚,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吧!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

(三)检查预习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读准下列词语

不堪设想 嘴馋 翘起来 倔强 恍惚 嗫嚅

胆怯 沮丧 风靡 抱歉 搀扶 潦草 橘子 着急 人头济济 轮廓 防碍

2.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查工具书,可以网上查找,也可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 恍惚:①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恍惚。

② (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嗫嚅:想记住有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四)解题

1.下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题目《我们家的男子汉》 。

你觉得男子汉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你心目中的男子汉是怎么样的?)

( 坚强、勇敢、宠辱不惊、临危不惧、能保护老弱病残、男儿有泪不轻弹、好男儿志在四方、有谋有勇)

2.生活中、电视作品中、历史人物中、文学作品中,你认为哪些人物是“男子汉”? 3. 你觉得自己是“男子汉”吗? (五)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或问“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几岁的小男孩是一条‘男子汉’?)

(他身上已初步表现出了男子汉的气概: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直面现实、挑战自我、天真幼稚、可爱沉着等性格特征,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要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

3.再读课文,说说小男孩身上有哪些让你感动、值得你欣赏或引起你共鸣的地方? 4.探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启发:一个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很多,如果不好好组织材料,将会显得杂乱无章。看本文作者是如何来安排材料的?

(文章是按人物的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再加上三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六)积累感悟。

小男孩的性格如此鲜明,得益于作者生动入神的描写。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画出你认为写得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并作赏析。(小组交流)

(七)分析课文

1.师生共析第一个小标题:好吃 A. 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语

量多,面广 概述 叫人看了也会嘴馋 侧面 对食物极有兴趣 等三刻钟吃 编儿歌 事例(略) 吃大拇指

想去少林寺 反对 事例(详) B.讨论

(1)想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点词“小心”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2)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点沮丧。“潦草”和“沮丧” 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表现了他失败后沮丧的心情和失望的神态。) 2.研讨“他对独立的要求”

文章第二部分,题目是“他对独立的要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很想独立? 预设:

1.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2.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3.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4.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引导: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八)延伸--拓展

1.文中的小男孩很容易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忆一下你小时侯堪称男子汉或女强人的事情,说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

2.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哪些行为可称得上是男子汉的行为呢?

大家看下列人物的行为是否属于男子汉的行为,你是否对男子汉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 (1)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2)孔繁森:扎根雪域、献身边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

(3)牛玉孺:担任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期间,当地的工业产值成倍增长,城市面貌大有改观,他把权力交给了人民,他造福了一方百姓,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

学生谈看法,老师总结:其实不论年龄长幼、地位尊卑、事业大小,只要在勇敢地乐观地拼搏、追求积极的人生都应当被视为男子汉或女强人。

五、说板书设计 (浓缩要点,展示精华) 我们家的男子汉 爱吃东西 (男孩子)

独立自主 (男 人) 小“男子汉” 坚毅刚强

勇敢成熟 (男子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