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成立十五周年论文】
突破贫困恶性循环 寻求可持续发展
毕节地委党校 邱凤林
一、可持续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毕节抓住“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开始了在一个具体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综合试验,这个试验具有世界意义。
在八十年代末期,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具体发展战略,进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及评价指标。1992年的环发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号召各成员国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并加强合作。同时,1992年中国编制《中国21世纪行动议程》,标志我国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历程看,发展经历了“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发展=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包含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即: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的协调问题。这可以从七十年代的罗马居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中的到启示。
在处于“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欠发达地区是否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毕节的试验从实践上给予回答,同时,从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1
可持续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毕节试验区的实质就是在毕节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其实质是经济发展的“可能圈”与人类的“需求圈”的协调。
毕节地区的发展面临三重压力:一是人口压力。人口基数大,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不协调的矛盾。人口多,人均粮食占有量少,开荒种粮的欲望强烈,导致生态破坏;人口多,教育人均投入不足,人口素质不高,环境意识差;人口多,人均收入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等等。二是经济发展压力。由于毕节地区是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起点低,有部分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基层政府的经济压力就变成对眼前经济利益的追求,尤其是资源利用型乡镇,环境问题已开始严重。三是市场经济压力。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不经济效应。重资源市场价值,忽视资源开采中的环境损失、浪费,存在不合理的开采、利用。这种压力及产生的后果已经超出毕节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能圈”,必然影响毕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试验,从整体上缓解了毕节地区的”三大压力”,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开始试验区建设以来,毕节地区依托\"中国3356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粮食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畜牧业开发工程、\"渴望工程\"以及绿色工程和小水窑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6%上升到2001年的29.5%。水土流失发生面积减少20%左右,水土流失量减少30%以上。毕节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9年的446元上升到2001年的1831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5%,高出同期全省水平
2
0.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贵州省9个地、州、市中仅列贵阳和遵义两市之后,排名第3位。
二、毕节试验区是突破经济恶性循环的独特案例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其重要特征是资本积累十分有限。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1953年)一书中,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他认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并不是国内资源不足,而是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他把不发达(或贫困)的重要原因归结为资本的稀缺。由于资本供给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共同造成了资本的稀缺,成为贫困恶性循环的基本因素。纳尔逊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理论》( 19 65年)中,从不发达的低水 平均衡陷井,引申出注入资本才是打破这种均衡的主要法。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收入水平低是造成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贫困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总是陷入低收入和贫困的积累性循环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改变收入水平,提高投资引诱,促进资本形成,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提高以带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打破积累性循环困境。
这三种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十分突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资本匮乏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陷于持久贫困的根本原因,要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在经济中注入大量资本。这种理论有客观之处,资本匮乏与普遍贫困是共生现象,资本形成不足也是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差,贫困面大,人口膨胀,生态脆弱或恶化的地区,注入资本,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市场资本必然追逐利润,难以解决诸如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
3
事实上,二战结束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试图通过大量的资本注入来解决贫困问题,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口膨胀、生态恶化,陷入另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毕节试验区的实践给发展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独特案例,即在一个贫困积累较深,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容量较大,资本注入有限的地区,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可以改变甚至突破贫困经济的恶性循环。
--------毕节地区的试验为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提供了经验。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人口容量限度。这个限度决定生态环境、资源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人们生活在较为满意的生活水平下。如果达不到这个容量,经济发展将面临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的萧条;而如果人口超过这个容量,则会出现过渡利用资源甚至破坏资源环境,并发生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和失业问题。人口基数大且素质不高是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毕节地区也不例外。毕节首先抓住人口控制不放,采取集团承包责任制,强化人口控制机制;人地挂钩,强化约束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措施到位,严格执行人口控制政策;采取相关社会福利措施解除群众对控制人口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毕节地区的试验为解决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提供了经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都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容量超过环境容量。超容量的人口规模,低素质的人口结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转变成对自然的无限制的索取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人口的贫困,陷入生态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生态建设具有长期效益,而开发扶贫需要解决近期发展问题。毕节的做法是以生态项目、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变群众
4
的生产生活环境,为谋求长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自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毕节地区依托“中国3356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粮食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畜牧业开发工程、\"渴望工程\"以及绿色工程和小水窑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改善了毕节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6%上升到2001年的29.5%。水土流失发生面积减少20%左右,水土流失量减少30%以上。到2001年末,毕节地区共建有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2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0.2万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0.2万公顷,保护着国家重点野生动物28种,国家珍稀或濒危植物15种。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毕节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毕节地区的试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综合贫困的经验。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方向是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以此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向是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方向是以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毕节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岩溶连片山区,较深的贫困与生态恶化相互关联,贫困面大,贫困原因复杂,这种特征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连片溶岩地区具有普遍性。贫困原因
5
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对策的综合性,毕节的试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首先开发式扶贫试验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开发式扶贫从主观和客观方面调动了投资需求和供给的积极性,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把单纯的扶贫转变为寻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把解决生存问题转变为寻找毕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生态建设试验进一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内容。由于毕节把三大主题融为一体, 毕节的生态试验是把生态建设寓于开发式扶贫之中,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融入扶贫开发项目。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经济建设也得到发展。最后,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意义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的核心,是发展的原动力和终极收益者,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人口过多 ,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必然造成人力资本人均投入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失业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居住条件恶化、加剧资源利用的危机,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公正面临严峻挑战。这时欠发达地区的共同特征。毕节的试验具有普遍意义。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就是对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具体试验,同时,三个主题相互作用,相互推动,解决毕节的综合贫困问题,促进毕节的经济发展。
总之,作为欠发达的地区之一的毕节,超前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来确定突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对策,加上贫困现象的区域典型性,试验主题的针对性,从实践上证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是突破贫困经济恶性循环的正确对策。
三、毕节试验区是把经济发展寓于可持续发展之中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对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在可
6
持续发展的主题下,寻求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是试验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既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又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任务,更是进一步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适时适度地推进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才能不断推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毕节地区曾经成功地选择烟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烟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由于,烟草的税率下调,市场的变化,毕节地区的烟草产业正在经历从成熟到衰退的阶段,这种转变已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只有适时地推进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才能不断推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毕节地区在建设“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大区”建设的构想,正是为了从中选择和培育地区主导产业,为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提供明确的导向,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毕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符合试验区的基本思想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所包含的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的实践目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努力。毕节“四大区”的提出,作为毕节试验区建设中突出重点、阶段推进的具体目标,是试验区整体推进的需要。在“十五”计划《纲要》中,国家对西部产业结构已提出了明确的导向:要在西部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绿色食品、旅游、中草药及生物制药;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钾盐、磷矿等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7
能源大区建设立足毕节地区丰富煤资源,水能资源,使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畜牧大区的建设可以优化毕节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逐步形成以畜产品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的形成;旅游大区的建设是充分利用毕节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神奇山水,着眼于长远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 绿色大区的建设,是依托试验区的开发扶贫,人口控制,生态建设的主题,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毕节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食品。“四大区”构想立足于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具有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发展特点,涵盖一、二、三产业,既可以从中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寻找推动未来经济发展动力,又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可以说,四大区建设是推进试验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三)毕节主导产业的构想符合毕节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
毕节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处于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传统社会后期,工业化初期阶段任务尚未完成。其阶段特征十分明显:
1、以小农经济为生产经营单位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产品商品率不高。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24.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为44.9∶30.9∶24.2,第一产业农业产值占主导地位。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01—2010发展规划》中,201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是23.53%、45.94%、30.53%,第二产业工业产值占主导地位。由此说明,毕节地区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期间,经济发展的任务就是完成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经济发展“起飞”前准备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
8
2、主导产业突出,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毕节地区成功地选择和培育了烟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向后带动了农村烟叶种植,烟叶复烤加工,其旁侧效应是给各级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政府的财政收入三分之二来源于“两烟”。同时,毕节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并不高。从2000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看,毕节地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原煤、硫铁矿、电、卷烟、黄磷、水泥、化肥、生铁、锌、服装等产品,工业和主要的非农业物质生产部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特别是工业和第三产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关系松散;区内企业、行业和各县、市、乡、镇的发展相互封闭,各自发展。
3、城镇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工业、人口的聚集,工业、人口的聚集必然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毕节地区的城镇化率2000年是6.8%,这意味着,毕节地区城市功能不完善,城镇难以起到聚集经济的作用,不能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毕节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低,与城镇发育不完善有密切的关系。
4、区内工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地位。毕节地区工业企业产品绝大多数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加上生产技术水平先进的大中型企业很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体。从产品附加值角度看,这种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在区际分工中,虽然比较成本较低,由于对资源的初次加工所获得收入低于深加所获得的收入,因而机会成本却较高。
4、区内资本供给不足。在这一阶段,由于上述原因,区内的聚集效应低,难以迅速吸引区外资本流入;工业企业大多属于“利税型”,而不是“创利型”,区内资本供给缺乏;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属于“吃饭财政”,公共投资能力弱。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立足于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
9
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毕节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其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考虑资源导向,与地区比较优势相适应。一个地方政府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否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生重要作用,就看这种战略是否正确运用比较优势。只有以比较优势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优先发展的产业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前景。事实证明,当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地区比较优势相适应,并且在全国区域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时,该地区经济将得到顺利的发展。当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地区比较优势相适应,但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时,表明地区经济优势得到利用,即使没有形成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地区经济近期难以快速发展,但却具有远期的潜在的发展利益。
(四)试验区建设必须以提高毕节的竞争优势为目标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立足于地区的比较优势,然而,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的优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国际,区际竞争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但仅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不一定有竞争优势。要提升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注:以上数据来自“毕节地区统计信息网”)
主要参考文献:
1、武有德著:《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慨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10
3、孙剑平著:《经济学:从浪漫到科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余大亮,陈清华,邱凤林主编:《中国毕节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的理论及实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5、毕节试验区规划组编:《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01--2010发展规划》。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