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时评 大黄鸭

2020-05-18 来源:小奈知识网
新华网评:大黄鸭“谣言”里的“道德想象”

2013年05月17日 08:51:38 来源:新华网

这两天,在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展出的巨型塑料鸭,因其泄气倒下,在网上名气堪比唐老鸭。有微博称,“大黄鸭爆掉,是内地旅行团游客扔烟蒂所致”。经过求证,展出方海港城发言人表示,“这完全是谣言”。(5月16日 《人民日报》)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问是非,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展出方介绍,大黄鸭已经展出近两个星期,其间港口风浪很大,且阴雨天较多,这只是正常的例行检查,是展出方主动为之。或许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细节,但细看图片,可以看出鸭子距离岸边较远,“怎么可能一下扔过去30个烟蒂”?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误会”,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于道德的焦虑。但笔者认为,对此并不能一笑了之,因为这里涉及到我们对道德现实的认识,以及对道德建设的认识。

我们并不否认在道德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否则也不会有小悦悦那样的悲剧发生了,也不会有那么多问题食品了。但也不能否认,有些问题被我们放大了,有些问题甚至是虚构的。比如说,扶人被讹问题,社会如此复杂,肯定会存在,但理性客观地看,这只是个例,发生在我们身边更多的,还是向上的、向善的。

在涉及到旅游文明,特别是香港游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很多都是内地游客不文明没素质。这样的现象肯定有,但不能以偏概全,把所有的内地游客都理解为没素质;也不能凭空想象,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游客素质。有些问题是游客的问题,也有些问题是投资商唯利的问题,是设施配套和服务不足的问题,还有些问题是导游素质的问题。简单的把一个群体,把一个社会,贴上不文明的标签,即使目的再正确,动机再伟大,也是一种浮躁、不理性甚至是不道德的做法。

道德需要批判,但不能只有批判,更不能不负责任的批判,以道德之名来误读道德、甚至伤害道德。批判必须建立在真实、真相的前提下,不负责任的胡乱批判只会加剧逆反心理,让人形成错误的“道德想象”。倘若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每个人都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由此形成的“道德死循环”,其后果将由每一个人承担。

大黄鸭的故事再一次说明,面对“道德想象”,理性和节制相对于浮躁与虚妄,是多么的重要。

时评:大黄鸭可以红 想象力不能黄

2013年06月03日 07:25:51 来源: 人民日报

我们老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是自觉、自信怎么来的?肯定不是跟风跟出来的

自从橡皮大黄鸭游进咱们的维多利亚港以来,这只被称作“治愈系”的玩具鸭身上,便满载了人们的目光和议论。

不过,在一个能够创造出3D打印技术的复制时代里,很难指望有什么“孤本”或者“绝版”。所以,红极一时的大黄鸭很快就有了众多的“孪生兄弟”,在天津、武汉、杭州等等城市的水面上,它们像自己的香港“大哥”一样,憨态可掬地游来游去,和游客们的笑脸一起出现在无数电子照片中。

对大黄鸭的创造者霍夫曼来说,这个作品表达的意义很丰富:文化的公共性、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比较纯粹的艺术以及拒绝商业化的精神。它带着作者的印记,在世界各地“昙花一现”。人们可以欣赏,却不能收藏;广告商可以觊觎,却没有机会投放。

但是,对众多的“临摹者”来说,大黄鸭从“作品”的神位走了下来,变成了一个不必承担个性的简单符号。即便不谈论版权问题,各种被复制出来的大黄鸭们,也不过像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电影海报一样,似乎仅仅在宣示着——看!本市实乃直追香港之时髦都市;抑或更等而下之——快!本楼盘火速预订中,入住即可获毗邻维多利亚港之感觉,每日亲睹大黄鸭。

“没脖子,来武汉干啥?”——大黄鸭来到鸭脖小吃驰名天下的武汉之后,网友如此揶揄。话虽然说得有点蔫坏,倒是机智地点出了文化的公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联系。

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需要有公共性,公共场地、公共活动、公共的文化认知,市民们需要公园、图书馆,喜欢参加周末的大合唱、广场舞蹈,希望听到高质量的文化讲座、找到有共鸣的文化记忆。同时,文化建设也要讲个性,上承传统、下接地气。人们到武汉肯定想去吃热干面,不会想到去吃拉面,到兰州则相反,如果有一天他们都赶时髦、改道主营“苏格兰打卤面”,你一定觉得很没意思。

虽然大黄鸭的气质并不是符合每座城市的品味,却也并不意味着大黄鸭来不得。一个有趣的橡皮玩具出现在人们的公共文化生活中,也是件欢乐的事,偶一为之,没准儿确有“治愈”效果,只是类似事情别太多太滥、别离庸俗太近。君不见,跟风跟着跟着,徽派建筑上都铺上马赛克了;时髦赶着赶着,张家界的南天一柱都改名叫哈利路亚山了。不但创新谈不上,连老本儿都折了。

这种跟风赶时髦,当然就是庸俗。全去跟风,创造性就和未来告别了;都赶时髦,想象力就向历史缴械了。大黄鸭子在中国的城市里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我们离霍夫曼讲究的“独创性、非商业”内涵越来越远;把文化变成噱头的事情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我们真正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弱。大黄鸭红了火了是好事,可如果反证出我们的想象力黄了,那才是悲剧。

我们老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是自觉、自信怎么来的?肯定不是跟风跟出来的。风水轮流转,想跟也跟不上;只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是坚实的,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孕育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产生我们自己的“治愈系”。从“诗三百”到“八大家”、从青花瓷到马头墙、从“闹元宵”到“龙舟会”„„如此典雅、这般繁华。有这些养分打底,我们的“拿来”才不会有抄袭之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