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看《社戏》
作者:陈琼
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31期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总是搞不清《社戏》究竟是小说还是散文。对这个问题,光是靠背一个出处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得从源头上找方法,那就是按照小说文体的特点,用赏析小说的方法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领略到区别于散文的小说独有的技法带来的一系列滋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学会识别什么是小说,树立文体意识,以达到教一篇就教一类、学一篇为例能举一反三地学习这类一文体的目标。况且,鲁迅先生的这一篇《社戏》无论从小说的哪一个角度去赏析,如,隐喻性,人物出场的场景安排,故事情节的波澜曲折,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性,首尾圆融,等等,都可堪称小说之美的典范。而且,这篇小说的内容,与初一学生尚未脱离的孩童稚气、对美好童年的流连难舍,也很相吻合。如果能进一步开掘教学内容,重新构思教学点,设计出几个以点带面、能引领学生跟着对它的思考主动进入对小说内容与情感进行赏析的主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思考与讨论。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品尝到小说作品的美妙滋味,领略鲁迅小说的独特魅力,这样就不会发生对学过的作品连文体都辨别不清的错误了。同时,学生还能学会如何去赏析这一类小说作品的美妙。
一、教学片段一:了解背景,激疑导入
鲁迅的外婆家在平桥村,他少年时经常随母到外婆家,并与平桥村的农民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的《社戏》就是以这段童年的生活为素材,经过典型化的艺术加工创作成的一篇精美而又经典的小说。
看社戏,这在那时乡下贫穷的小村庄里,就是难得的娱乐活动与文化大餐了。小说写那戏台在孩子眼里美得就像“仙境”,但平桥村毕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那个村的状况怎么样呢? 反思片段一:在导入环节的背景介绍中,自然引入从学生预习提问中精心删选出的与小说特点之一“隐喻性”有关的问题。既给予学生肯定来增加自信,又能顺势介绍小说的特有技法,更重要的是,这一提问导入,成为了解本篇小说的一把钥匙。它能把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引向小说阅读的方向,学生很快就兴趣很浓地跟进来了。 二、教学片段二:看戏品豆,寻访乐土
小说末尾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分明在强调,以后哪出戏、哪种豆也比不上平桥村那一夜的好。真是这样吗?是说戏与豆本身吗?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明确:那夜的戏——正面文字:“有名的”“不翻”,“最愿意看的”“不见”,然而“最怕的”“终于出台”还“仍旧唱”;侧面文字:呵欠、骂。可见:并不好看。那夜的豆——小孩子摸黑偷摘,又柴盐有限,按说不如大人精挑细选、厨艺熟练煮来的豆好吃。还有,为了让“我”能看戏,几乎全村总动员地优待“我”了。而看戏,是让“我”体验受优待最深切的一件事,其中豆虽然在当地普通常见,却是那夜小朋友们特地从自家偷了来请“我”吃的。由此可以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制造矛盾:一面写那夜其实戏不好看、豆也不一定好吃,一面在结尾却说是“好戏”“好豆”。
反思片段二:这个片段的教学目的指向是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设计的方式是紧贴着学生的疑问与小说的文体特点进行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信息搜寻,不难,目的是提示学生学会欣赏作者写作角度的丰富多姿。第二个学习任务是难点,在学生思考找不到头绪时,为学生的思维“铺桥”“架梯”,并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细细探索文本内容,水到渠成地领悟小说内在的主题,自然渗透小说技法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片段三:结课释疑,首尾圆融
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使我竟视“穷乡僻壤”为“我的乐土”?
明确:自由的空气,农村特有的迷人风光,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天真烂漫的童年,美好理想的生活。
反思片段三:以小说首尾呼应之美,来构建课堂结构的首尾圆融,促发学生再次回味。 经过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再次认识到这些做法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做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文本精细熟读,要有充分的文体意识,有对作家写作风格的欣赏,要把握讲授知识点的时机,要兼顾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情感投入,引起更多的共鸣,乐于接受并储备相关文体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掌握这类作品树立自信,引发兴趣,增长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