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律动在我国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
张敏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401331)
摘要:体态律动是对传统音乐教学的一种释放,把传统单一的歌唱课,通过大量生动、直观的感性实践帮助学生获得各种音乐 知识。体态律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态律动教学存在着巨大而广泛的潜力,本文通过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结合,探索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
一、前言
体态律动教学强调从音乐入手,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把人体变成一种可以解释音乐的乐器。通过利用自身“人体乐器”展示音乐的要素,让学生通过动作将声音保持在脑中,并强化记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能让学生们体验音乐的快乐,引导他们慢慢学会思考音乐,对音乐进行创编,唤醒了人体最深处的对于节奏、乐感的感知等等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体态律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传统的音乐课通常是以灌输式为主,而在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中,加入了游戏式教学,结合体态律动,把灌输式的学习变为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放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音乐知识,有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也更能充分体现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游戏既是儿童的外部活动,又是儿童的心理态度。游戏是儿童充沛的生命活力自然涌现的结果,游戏过程就是目的。正因为如此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投入和专注,这并不是说明他们好玩,不认真,而是因为游戏吸引他们去投入。比如在刚开始上《小鸡的一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扮演鸡爸爸、鸡妈妈和小鸡,然后让学生们进行不同节奏的练习,找出每组节奏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在游戏的欢歌笑语中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验律动带来的快乐。
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可以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也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通过体态律动,用肢体语言来再现音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课的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教师可以用筷子击出 X X | X X X X| XX|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其音色,启发学生联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筷子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是生命力和灵性的自由洋溢。律动最主要的就是抓住学生的
作者简介:张敏,齐齐哈尔大学。
好奇心,鼓励学生探索创造。比如我们音乐课的教学中,向
学生传达“渐弱”“渐强”这个音乐术语时,教师可以利用马路上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汽车由远驶近,在由近远去的声音。学生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许多音响,老师,这时可以在教室里展现这些声音,并请学生们各自用自己的“图”、自己的“谱”来表示听到的声音。这个时候可能有的学生会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有可能会用密集的小圆点来表示,有的,可能用振幅大小的线条来表示等等方法,让学生们充分自由的探索,再找到合适的时机,帮助学生总结出“渐强”“渐弱”所代表的意思。让这些音乐符号在老师的带领下,变成学生自己所探索到的知识。这样能增强学生们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所学知识也能得到延伸和归纳、综合。
五、能让学生更好掌握节奏
节奏犹如音乐的骨骼,是音乐表现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节奏训练本身比较枯燥和抽象,体态律动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然后告诉学生当听到音乐中出现八分音符时,每一拍走两步;听到十六分音符时,双脚停止走路两只手快速连拍两下mi的时候两只手拍自己的腿;听到休止符时半蹲。鼓励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有生命的律动,带出有趣的节奏,会让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带来很大的益处,他们一开始接触音乐时就认识到音乐的节奏来源于生活,是一种活的律动,而不是机械的节奏,更有利于他们以后更深刻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更完善的表达作品的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律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对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善于利用体态律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雍敦全.律动音乐教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陈文博.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 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李婉露.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艺术评 鉴,2019(14):126-127.
(责任编辑:付晓琳)
2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