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工调研报告

2021-03-07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企业总体复工情况

  对全市64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的停工调查,34家企业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占比53.13%,30家企业停工,占比46.87%;大部分服务业和大型工矿业正常运行;现30家停工企业中19家于2月18日前复工,占比63.33%,29家于2月22日前复工,占比96.67%。20家重点企业复工情况为,16家已复工,4家未复工,复工率为80%,春节前实有在岗员工4045人,期末在岗员工数为3882人,节后返岗3761人,企业返岗率为95.97%。

  二、农民工返岗情况

  (一)农民工市内返岗情况。

  对我市园区监测工业企业走访调查,春节期间71家企业正常生产,提供岗位10376个,其中在岗农民工人数4628人;停工23家企业,提供岗位3323个,涉及农民工1329人。春节期间全市在建工地停工67个,涉及农民工5963人。按照对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调查1:5的抽样比例推算,我市农村劳动力春节后市内转移就业规模约为36460人。

  (二)市外农民工返岗情况。

  对我市返乡农民工抽样调查,截止2月,市外返乡农民工数量为11947 人,节后计划返回原务工单位继续工作的占比72.3%;节后计划市内就近务工的占比11.5%;节后无外出务工需求持观望态度的占比16.2%。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我市2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攀枝花学院20__届高校毕业生4259人,签订劳动合同2682人,升学687人,就业率为90.04%。四川省内为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占比73.94%;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占比分别为3.99%、3.76%、3.60%,未就业的毕业生共424人。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__届毕业生共3495人,签订劳动合同2399人,升学439人,就业率为81.92%。选择在省内就业人数占比66.44%;省外(江苏省和重庆市)就业人数分别占比15.96%和6.00%,未就业毕业生共632人。

  四、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岗位信息不匹配。

  目前,国家已搭建了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由国家层面统筹东西部用工信息和劳务人员的对接,但部分人口资源较小的城市未纳入该机制,无法共享东部岗位信息。以我市为例,大部分省外转移务工还是以“亲戚代亲戚,老乡代老乡”的形式转移就业,导致用工信息不对称。

  (二)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尚未建立。

  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以劳务公司开发招用的形式难以普及至所有农村劳动力知晓。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已务工人员带领对接和劳务公司招用形式为主。现“人带人”形式转移就业形式,导致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统计和维权服务难以精确落实。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春节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集中时间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因疫情影响,就业岗位减少,岗位供需的不平衡更加凸显。20__年攀枝花高校毕业生7754人,20__年攀枝花高校毕业生7217人,同比增加7.44%。20__年、20__年攀枝花公共招聘网发布岗位数分别是49855、38339个,同比减少23.10%。招聘网岗位信息中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占比约60%,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减弱。

  (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为给广大高校毕业生推出优质就业服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高校合作建立众多移动多媒体平台,攀西人才网、攀枝花公共招聘网、“攀枝花就业”微信公众号等,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存在招聘信息不对称,发挥效果不明显。例如,同一岗位在不同平台的要求、薪资等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择业人员无法正确获取有效信息。

  (三)考研逃避就业。

  为了避开“最难就业季”而考研的大学生数量连年上升。20__全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了400万,比20__年增加近60万人,比20__年增加近50万人,比20__年增加了近100万人。20__年,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问卷网对20__名受访者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71.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考研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就业现实的倾向。我市部分高校毕业生也存在通过考研回避就业难的问题。

  六、工作建议

  (一)健全劳务协作岗位投放机制。

  做好与东部地区劳务协作,建议将农村人口较多的县(区)纳入劳务协作机制的同时,将东部岗位信息共享至所有相关县(区),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布,供有意愿的劳动力选择。

  (二)加大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建设。

  建议将农村劳务经纪人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培训补贴范畴,鼓励村社有意愿的人员参加经纪人培训,力争实现一村一名劳务经纪人,并协调劳务公司、用工企业与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现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发展新型产业经济,拓展就业空间。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积极落实税收奖补等各项补贴政策,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制定关于就业创业的优惠性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并为其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支持。

  (四)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帮扶力度。

  针对不同的学年,提供职业规划能力、就业指导的演练、个人职业规划等课程,转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逃避、畏难心理。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接创业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五)加快就业平台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对接,保障招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同步性、统一性。严格审核岗位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促使同一岗位在不同平台的信息统一且真实。丰富就业信息平台功能建设,利用平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网上校园招聘会,邀请职业指导专家开展就业讲座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六)全面对接就业趋势,建立健全帮扶信息体系。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帮扶信息系统,做好信息摸底,精准化对接就业服务。结合就业市场的岗位供给现状和走势,为大学生就业帮扶建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方案。同时将新就业形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就业登记的范畴中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