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永远回响在山间的古道---茶山古镇赶马

2024-08-01 来源:小奈知识网

   

    据原乡长张毅调查,六大茶山以最高年份的产量9-10万计算,每匹骡马平均驼150斤(毛茶150公斤为一担,成品茶120斤为一担),就有9――10万驼(牛驼得更少),11月至来年3月,整4个月,即120天,每天就该有750―830余匹骡马、牛帮将六大茶山茶叶运往各地,若加上进来相同数量的骡马、牛帮,那每天进出的骡马、牛帮数就达1500―1660余匹(头)。就以咸(丰)同(治)四乱后茶叶产量减至三万担算,每天也必须有1000余匹(头)骡马、牛帮在六大茶山集散,六大茶山的茶叶又多集中在和易武集散,可以想象这两个中心点,牛马帮集散的场面是多么热闹。

   牛马帮将茶叶运往中外各地,又将茶业运往中外和叶,又将日用百货,业具布匹、鹿茸、鹿筋、虎骨熊胆,皮张,棉花及米量食,生活用品运入,不仅有国货,还有英国,法国、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过的各种货物,六大茶山名地店铺货物繁多,应有尽有。近距离运输主要靠地牛、马带,运艰难运输除法地骡马外,还得应请红河州的落,没墨江、曼谷、景东、江城、思茅等地的马帮。

    外来帮助运输的马帮多以武装押运。多数赶马人都带有长短枪,易武的茶庄主也常派一人参加。马帮人员分工细致,认真负责,一般有大哥头,二哥头,伙计元分,大哥头负责瑜盘,二哥头生活,伙计们有做饭的,看马(放马吃草、喂水、喂料)的,采买的分工。大的马帮一夥边一两百匹骡马,三十主四十多人,少的也有二、三十匹骡马,六、七个人,骡马五匹为一把一人负责把。出发前根据本夥骡情况,按反分出前,中、后顺序。大马帮还分组行走,30―50匹为一组,相距40―50公尺,每小组都挑长进最好,最聪明,胆子最大,最有经验的骡(马)做头骡,佩戴用红绸子扎成的大红花,龙套用皮筋编线并串边各色小石珠,胸前挂一对大铜铃,同样佩戴红绸子,胸前挂大钞子(比铜铃小)一般一串七个,三骡戴更小的钞子(小铃)一串10―15个,用牛筋编制成4―5公分宽的皮带,把钞子系在带上,四骡戴花圈(用黄铜或铁做成连状系在脖子上)。过到险路或撞帮(对面来牛、马)赶马人的志前后呼应,有经验的骡马就会靠右行走相让,赶马(牛)人的吆喝声、马(牛)铃声乡原野回荡不息。大哥头,二哥头有佩有骑马,每组成帮都安排有掌驼人吃的大米,肉,咸菜,炊具及饲料,(包谷或稻谷)以供过不到村寨使用。马一天行20―25公里,每组马都带有几支训练有素的家犬,协助警戒。


   牛每人赶12头(一把),也分头牛、二追、尾牛驼行旅伙食、炊具,一般4―5把一组,每把的头牛都

择个大,健壮、胆大、经验丰富,两角粗长雄壮的,佩戴用牛筋编制成,保有各色小石珠,小园镜,播有孔雀或白羽毛的龙套,用红绸子扎成的大红花,胸前挂一上对大钢铃,二追基本相同打扮,只是胸前挂的是少子,以后3―5头脖上挂一个直桶形钢铃,音乡不同,但很合格,赶牛手进映山小,每日清晨4―5点便起程上路,各种铃声,吆喝声汇成一组宏亮的交响曲,呼山野,村镇,赶跑虎豹豺狼,如果没有这些音声,驼牛是不放行的。走15―20里,到达休息场地(牛歇场)有水,较宽敞平坦,便歇脚不行,算完成一天行程,披顺序部下驮子放好,有的放牛饮水吃草,有的烧火做饭,如果附近有村寨有的还会买点需要的食品,下午5―6点把牛赶回歇场,按顺序拴好,这些驼牛,一般都是按毛色编号,有的一把(5―10头)全是栗红色,有的全是黑色,有的全是红底,有的全是黑底,白花色,有的全是沙青色,有的全是白色。杂色一般编厚最后一把,每当经过村镇,都没引许多人前来观看。不论行走间或歇脚后,赶牛人们都不会时哼上几首山歌自邓自乐。虽然每天清晨四时就起床上路,但晚上睡得很早,几乎天天黑就睡,而且一般睡眠很好,都能消除一天的疲劳。


   牛马驼茶出去,回来时又驼着六大茶山需要的物资,或内地需要的物资回来,倒给当地坐商或内地来的

商人,有的许人代售,利润分成。从国外运进的货物,当地人能称“洋货”,如洋桶,洋布,洋伞,洋刀,洋火,洋油,洋靛,洋锄,洋碗,洋灰(水泥)……等。直到现在有些年青者还忘不掉带洋字。待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