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 标
(一) 知识目 标
1.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 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 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 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 语言特色。
(二) 能力目 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 情感目 标
1. 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 合理的想像, 合乎逻辑的分析、 求证。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 然现象进行思考。
3. 广泛阅读科普文章,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二、 重点、 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 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 说明的顺序、 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 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 导学生自 主学习, 满足他们的表达欲, 活跃学习气氛。
三、 教学建议
( 1) 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 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 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 见解新颖。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 学时, 可参照"整体把握"和"有关资料"部分内容, 解析学生的疑问, 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 也可以补充一些知识,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2)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 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
( 3) 本课中涉及的一些知识, 如地质变迁、 动物化石、 南极气候、 小行星等, 学生多少都有一些了 解。 教学时, 不必在这些方面讲解过多, 以免偏离了 中心。
( 4) 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 教学时, 可引 导学生总结一下这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 如简明精练, 逻辑性强, 幽默风趣等, 让学生把自 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四、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 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 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学生对一些自 然现象提出自 己的看法, 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 介绍“大陆漂移假说” 产生的故事: 1912 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 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 一个新奇的想法: 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 突出的一块大陆, 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 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 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 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 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 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 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 求证,大胆地提出了 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 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有” 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 明确目 标
1. 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的科学观点。
2. 把握“恐龙无处不在” 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 整体感知
学生自 读课文, 研讨以下问题:
1.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由何而知?
2. “大陆漂移” 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 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 1986 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 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之说成立。
2.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 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 更多的疑问, 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 一个陆地上去的呢?” 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 南极”。
(三) 重点、 难点的学习及目 标完成过程
1. 学生再读课文, 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 15 个自 然段, 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 然段) :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引 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 2~ 14 自 然段) :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 再由“恐龙无处不在” 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 自 然段) :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 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 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总结说明内容, 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 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 诠释了 “板块构造”理论, 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当板块向一个或另 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将“板块构造” 形象化地说明出来, 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
主体说明部分。 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 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 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 2. 25 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 数百万年后, 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 2 亿年前, 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印度向北移动, 并且大约在 5000 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 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
“到 6500 万年以前,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 ”
“大约经历了 1 亿年, (南极) 气候逐渐变冷, 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 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 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 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 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 文章的第二、 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 又是在举例说明, 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一科学论断。
(四) 总结、 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 经过怀疑、 推测、 研究、 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 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培养自 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 进行比较阅读, 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 所说明内容的理解, 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 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 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 或参观自 然博物馆, 或看有关科幻影片, 了 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 曾以 900~ 1200 属之众“统治” 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 同学们读后与自 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 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 明确目 标
1. 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 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 顺序及方法。
(二) 整体感知
学生自 读课文, 思考问题:
1. 对于 6500 万年前恐龙的灭绝, 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 的依据是什么?
2. 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 6500 万年遭遇灭顶之灾, 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 的依据: 在一个 6500 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 发现了 稀有金属铱, 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 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 地壳内部, 引 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 平流层中, 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 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 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三) 重点、 难点的学习及目 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问题:
1. 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 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 而否认“火山说” ?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 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 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 在通常条件下, 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 斯石英, 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 斯石英, 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 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 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然而, 喷发温度极高, 岩石会被熔化, 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 在岩层年龄为 6500 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 检验到了 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 作者最后确认,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2. 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 层次清楚地说明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 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 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 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 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 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 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 言之成理即可)
4. 本文题目 《被压扁的沙子》 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 不但没有离题, 还能提示读者, 恐龙灭绝的“撞击说” 所以产生, 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 文题形象性强, 引 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 总结、 扩展
1. 同学们拿出自 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 大家互相交流, 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 同时说明自 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
2. 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 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 甚至是跨学科、 跨领域的, 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 分析。
3. 《恐龙无处不有》 和《被压扁的沙子》 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讨论明确: (1) 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2) 都以科学发现引 发科学观点, 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 (3) 两文都表明: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 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 布置作业, 探究拓展
走进图书室, 网上冲浪, 搜寻更多的有关"恐龙"的新的科研成果, 办一期"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 设计这一环节,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 培养他们观察、 探究的科学精神,将学生热情延伸到课外, 鼓励他们运用一切资源学习语文。 )
教学设计 B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 这部电影吧, 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 为什么却在 6 500 万年前灭绝了 呢? 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 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 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 简介作者艾萨克· 阿西莫夫(1920- 1992) , 美国著名 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于 1920 年生于俄国, 三岁时跟随全家迁居美国。 1949 年他获得了 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
三、 预习
蟾蜍( chá n chú ) 褶皱( zhě zò u ) 劫(jié ) 难 遗骸(há i ) 追搠(sù )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 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 灾祸。
追溯: 逆流而上, 向江河发源处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 比喻事物完美自 然, 混然天成, 没有破绽。
四, 《恐龙无处不在》 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 15 个自 然段, 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 然段) :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引 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 2~ 14 自 然段) :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 再由“恐龙无处不在” 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 自 然段) :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 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 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总结说明内容, 结束全文。
五, 默读全文, 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 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 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 不是恐龙, 说明对象为 “板块构造” 理论。
( 补充介绍恐龙和“板块构造” 理论)
恐龙是古爬行动物, 种类繁多, 体型各异, 小的体长不到一米, 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 有食肉的, 也有食植物的。 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 在距今大约 23 亿一 8000 万年的中生代, 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 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 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 由自 在地生活了 1 亿多年。 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 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 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 。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 6 大板块, 即太平洋、 欧亚、 印度洋、 非洲、 美洲和南极洲。 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 板块运动引 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 使洋壳不断更新, 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 就形成崇山峻岭; 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 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 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 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2、 在南极发现了 恐龙的化石, 作者由此发现了 什么问题? 并找到了 什么答案? 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明确:
发现问题: 南极发现恐龙, 但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 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答案: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 己在迁移。
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 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3、 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
学生回答后明确: 恐龙的灭绝——生物学
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六、 细读课文——研读探究
1、 本文运用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 逻辑顺序
2、 本文运用了 哪些说明方法?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 1) 举例子。 在文章中, 作者举了 许多例子来说明自 己的观点。 为了 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 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 2) 作比较。 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 “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 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 极地。 ”
( 3) 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 打比方的方法, 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浅显易懂。 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 形象地说明了 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第七段也是打比方。
( 4) 列数字。 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 还有“列数字”“作诠释” 等说明方法, 这里不一一分述。 五、 品读课文——揣摩语言
提示: 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 找出文中括号中的句子, 说说它的作用。 这些句子是作者在文中补充说明的文字。
( 1) 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 不加以举例, 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 用人们常见的“青蛙” 和“蟾蜍” 来举例, 体现了 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 2)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 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更使人信服。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 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 表现了 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的特点。 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2、 文中多处使用了 设问句,请在文中画出来, 并说说它的作用。
( 1)“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 引 出恐龙如何到另 一个大陆的问题。
( 2)“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 那么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 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 引 出板块构造理论。
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引 出, 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 如同面对面交流。
3、 采用了 打比方的方法, 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
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一句, 形象地说明了 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第七段也是打比方。
六、 小结( 2 分钟):
本文从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引 出大陆漂移说,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 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证实了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 经过怀疑、 推测、 研究、 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 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培养自 己的创新能力。
布置作业( 1 分钟):
1、 按本文学过的阅读方法, 以“初读——细读——品读” 的步骤自 学《被压扁的沙子》,了 解它的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掌握它运用的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揣摩其说明语言的特点。
板书设计:
恐龙无处不在
阿西莫夫
证明
恐龙无处不在 ----------- 大陆漂移说
逻辑顺序
第二课时
《被压扁的沙子》
一. 导入: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 曾以 900~ 1200 属之众“统治” 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 同学们读后与自 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 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二, 研习课文
1. 对于 6500 万年前恐龙的灭绝, 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 的依据是什么?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 和“火山说”。 “撞击说” 的依据: 在一个 6500 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 发现了 稀有金属铱, 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 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 地壳内部, 引 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 平流层中, 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 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 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 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3. 文章是怎样引 出“火山说” 的? 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 提示: “有人指出,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 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那么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
4.“为此, 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科学家们是怎样验证的?从文章中找出所列举的证据。
( 1) 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提示: 分别用来引 为证据和佐证。 证据一: “斯石英” 的化学、 物理性质。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变成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 在自 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反弹, 又会恢复为沙子。 在实验室里, 用摄氏 850度的高温把“斯石英’ 加热 30 分钟, 会变为普通的沙子。 佐证: “金刚石” 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 佣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 进行类比, 使一般人明白这个道理。 ) 推断: 在自 然界, 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形成过高压, 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 2) 为什么 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据二: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 斯石英, 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 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 “斯石英”。 佐证: 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层的年龄为 6500 万年, 与恐龙灭绝的历史相同,研究者从里面检测到了 斯石英相同的原子排列, 证明这里有“被压扁的砂子”。推断: 6500 万年前地球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 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 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导致地球生物灭绝。 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不可能发生过火山。
结论: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
5.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 4), 提出关于 6500 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 目 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 和“火山说”。 第 2 和第 3 自 然段先后举了 两个例子提出了 关于“撞击说” 和“火山说” 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 5- ? ), 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 的反思, 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支持“撞击说”。 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 5- 6), 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因此, 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 7- 10), 说明 1961 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 并且介绍了 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 奠定了 基础。
第三层( 11- 13), 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 而且它在自 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 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 从而进一步佐证了 “撞击说”。
第四层( 14- ? ), 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 F ? 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 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 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的结论。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源, 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6. 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 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 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 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 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 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 言之成理即可)
7. 本文题目 《被压扁的沙子》 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 不但没有离题, 还能提示读者, 恐龙灭绝的“撞击说” 所以产生, 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 文题形象性强, 引 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8. 《恐龙无处不有》 和《被压扁的沙子》 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①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 ②都以科学发现引 发科学观点, 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 ③两文都表明: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 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9.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 异同之处?相同之处: 文体相同内容相关这两篇文章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 一些科学知识, 像这样的文章叫 科普说明文。 二者不仅文体相同, 而且内容相关, 都谈到了 恐龙的灭绝。 不同之处: 说明的主要目 的不同: 前者主要目 的是用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后者主要是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前者运用的材料是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 后者运用的材料是被压扁的沙子。
10. 由本文的学习, 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阿西莫夫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一方面由于他知识渊博, 另 一方面由于他思维方法独特。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偏科, 各科知识都要认真学习。 多角度看问题, 联想与想像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11.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属于生物学上的发现, 而板块构造理论属于地质学上的问题, 生物学上的发现证明了 地质学上一个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属于物理上的发现, 而探讨恐龙灭绝属于生物学上的问题, 物理上的发现揭开了 生物学上的一个谜。 这两种现象说明了 什么问题? 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三. 总结扩展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 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 甚至是跨学科、 跨领域的, 很多科学家正是靠着联想、 想象、分析、 推理等思维方法发现了 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从而有所建树。 谢皮罗教授的事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 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 地球自 转有关, 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 赤道不会有漩涡, 南半球呈顺时针. 它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同学们,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只要留心, 善于联想和想象, 我们也许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也许会成为小发明家, 说不清将来还会获得诺贝尔奖呢。教学反思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 说明文是相当 枯燥的, 何况本文是纯粹的科普文章, 因此我在教授本文时力求形式新颖活泼, 过程环环相扣, 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尽可能实现教学目 标。 我设计了 三个问题: 1、 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2、 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及顺序分别是什么? 3、《被压扁的沙子》 一文中, 作者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 他赞成哪一种? 为什么? 学生自 学后小组合作交流。 我在配以课件形象的展示恐龙灭绝的原因及“大陆漂移说”、“火山说”、“撞击说” 等知识。
最后, 组织学生拓展迁移。 作者认为: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举例说明。 学生举出 DNA 本是生物学科, 却运用于科学、 安全学; 克隆也是生物学的范畴, 也可以运用于医学; 细菌本是生物学的成果, 结果也运用于医学……
学生的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不过, 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 这节课的进度有点快。本篇课文涉及到较多的地理知识, 为更好地让学生了 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 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但这些知识的介绍不能变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或有关介绍恐龙知识的生物课, 所以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可以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 本文的教学还是应该突出说明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