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身侧面与土间的摩阻力作用。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条文说明如下:[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或指轴向荷载只依靠桩端下岩层或坚实土层的抵抗力支承的桩"[端承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端承桩主要靠桩端处地层的竖向抗力提供桩的垂直承载力的桩或可忽略不计的桩。
而硬质基岩所需极限位移能够达到,使桩端阻力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嵌岩桩称为端承桩,在荷载传递机制上。端承桩与摩擦桩存在很大差异,相比较而言,大多数端承桩支承在良好土层或岩层上。桩侧阻力无法充分发挥可见端承桩的桩端支承基础相对较好,桩端反力成为端承桩的荷载抗力主要提供者。对于穿过均匀软土层嵌入硬质基岩中的嵌岩桩。桩周土体发挥极限侧阻所需相对位移尚未达到此时桩身位移也不大桩底位移很小由于桩底基岩强度很高我国<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端承桩的中性点位于不可压缩土层的表面。正是由于端承桩的支承基础较好,从而保证了端承桩的沉降幅度较小,许多研究一致认为,端承桩是否产生负摩阻力,只有桩周土体沉降对此产生影响。
中性点位置应该高于不可压缩土体的表面处,中性点的确切位置取决于土体的沉降与桩身压缩变形和桩端刺入变形之间的相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