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俞的辞典修订版是:吁为否定语,俞为肯定语。吁俞表示是与否二者。唐.杜元颖〈翰林院使壁记〉:「则曷能保维密勿之际,传导吁俞之间哉。」。
吁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吁俞详细内容】
见/'吁咈都俞/',形容君臣议事融洽。
二、综合释义
同“訏俞”。见“吁咈都俞”。吁俞[yùyú]吁为否定语,俞为肯定语。吁俞表示是与否二者。唐.杜元颖〈翰林院使壁记〉:「则曷能保维密勿之际,传导吁俞之间哉。」
三、汉语大词典
同“吁俞”。见“吁咈都俞”。《汉语大词典》:吁咈都俞 拼音:yùfúdūyú《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清昭梿《啸亭杂录·赵泰安》:“公亦以古大臣自期,一时吁咈都俞,朝野传为盛事。”亦省作“吁俞”。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宋徐度《却扫编》卷中:“一时画诺虽云旧,晚岁吁俞本自公。”(1).《书·尧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孔传:“吁,疑怪之辞……俞,然也,然其所举。”吁,同“吁”,叹词。后遂以“吁俞”指天子认可对官员的任命。唐李德裕《谢赐让官批答状》:“承吁俞之命,或虑阙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2).指君臣议论任命等大事。宋晁补之《亳州上李中书启》:“吁俞地重,敢复恃于门墙;奔走位卑,自宜疏于竿牍。”
四、其他释义
1.见'吁咈都俞'。
五、关于吁俞的成语
六、关于吁俞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