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终止用工,以下情况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如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二、在全日制用工形式中,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无论从程序上还是从实质的事由上,都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一)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二)劳动者存在过错,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三)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符合下列情形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1)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2)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3)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四)因下列情形合同终止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2)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风险提示: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五)劳动合同期满的;(六)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七)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分情况确定:1、劳动者无过错,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2、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依法辞退,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3、用人单位对辞退负有责任,如企业被吊销、注销等,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风险提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用人单位单方降薪的,劳动者以此辞职的能否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单位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即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致同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单位单方降薪的,劳动者以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但还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如劳动者是否存在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情形。风险提示: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义务支付经济补偿,取决于解除合同依据的法律条款,如果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的是《劳动合同法》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的,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或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风险提示:下列可以作为司法实践中认定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参考依据:(1)劳动者未通过单位指定医院的体检;(2)劳动者患有传染性、精神性、不可治愈性以及其他严重疾病,故意隐而不报的;(3)劳动者个人简历、求职登记表中所涉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同的;(4)伪造学历、证书与工作经历的;(5)劳动者提供的用工手续不完备的;(6)劳动者不能胜任所担任岗位的指标或者相应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7)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缺勤超过10天或者迟到早退共超过8次的;(8)劳动者拒绝接受上司交办的工作任务的;(9)劳动者非因工负伤无法继续提供劳动的;(10)劳动者同其他员工发生打架斗殴或者任何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的。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时,用人单位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又是一项容易发生纠纷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列项:很多时候,企业支付的所谓经济补偿中,除法定补偿外,还可能包括其他补偿项目,如未足额支付的加班费补偿、社保、公积金缴费不足的补偿、未休年假补偿、当年度奖金的适当发放,甚至就是协商的超出法定标准的额外补偿等等。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这些项目是分别列项,还是一揽子支付加无争议条款兜底。如果分别列项,可能有几方面的问题:(1)单独项目补偿并没有确定的金额,只是一个补偿意向;(2)项目涉及之前管理不合规操作,不想黑纸白字写出来;(3)如分别列项,非经济补偿项目可能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用人单位或员工一方需要承担;(4)不希望因个案,产生对后续员工影响。如不分别列项,企业会担心,这个钱付出去了,员工仍然来继续讨要。当然,这类问题属于复杂问题,律师不能给出标准答案,需要用人单位综合相关情况判断。律师给出的基本提示是,因为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具有强制性,不能因为约定而免责,如果有这方面的补偿,应优先考虑列明。2.支付金额、币种:经济补偿金额最好同时用大小写写明,币种如无特别约定,则为人民币。3.税前或税后: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经常会因对经济补偿的税金由谁承担产生争议,因此,如果涉及缴税则双方在协商过程中以及解除协议中要说明个税的承担方。4.支付时间和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应在办结工作交接时用人单位支付。但是,实践中双方需要对支付经济补偿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作出明确约定,一次支付/分次支付,汇入的具体账户最好为员工本人工资账户,如果不是则更要写清楚。风险提示:鉴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合同,双方通常约定最后工作日,但是工资支付的最后日期可能与最后工作日不同,建议约定明确,具体到日。社保和公积金缴到哪个月份也要约定清楚。如果双方商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后仍要缴纳一段时间社保或公积金,则双方要对社保和公积金的单位承担部分和个人承担部分分别约定清楚,由谁承担,怎么支付。
用人单位采取非全日制用工的,能否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用人单位采取非全日制用工的,不能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之规定,非全日制用用工方式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得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违反前述法律法规的规定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风险提示: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