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1
、1946 至1958 年的第一代 ,采用电子 管作为元件 ;2、19 59至19 64年的第 二代,采用 晶体管为元 件;3、1 965至1 970年的 第三代,采 用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为 元件;4、 1971年 至今的第四 代,采用大 规模和超大 规模的集成 电路为元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简短回答
1.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轮激差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2. 计算机发展史简述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3.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未来趋势
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继续发展,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采用硅芯片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还会持续增长。作为Moore定律驱动下成功企业的典范Intel预计2001年推出1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并预计在2010年推出集成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其性能为10万MIPS(1000亿条指令/秒)。而每秒1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将出现在本世纪初出现。超高速计算机将采用平行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改进计算机结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关键技术。
同时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
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10TB(以一本书30万字计,它可存储约1500万本书)。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献可以原汁原味保存、并流芳百世。
6.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从应用领域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六十年代,大型主机。
2. 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七十年代,局域网技术蓬勃发展。
3. 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八十年代,PC机,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
4.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九十年代,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