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终南捷径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看他与上司走得那么近,难免会引来终南捷径的讥讽。
2、我认为学习好的终南捷径,就是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
3、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4、写作文没有终南捷径可言,多练习才能多长进。
5、参加补习班,往往被考生认为是上榜的终南捷径。
6、找到适合的代言人,是厂商拓展市场的终南捷径。
7、做好笔记是快速提升语文成绩的终南捷径,是语文最后厚积薄发的催化剂。
8、许多公众人物把热心公益,当成沽名钓誉的终南捷径。
9、就培养方式而言,情感教育的渗透无疑是终南捷径。
10、他频频向上司逢迎拍马,想要获得升官的终南捷径。
11、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们需要寻找一条终南捷径,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12、选择权威、专业、高效的辅导机构和负责任的辅导老师,才是学习快速进步的终南捷径。
13、如今那种靠阿谀奉承谋取官职的终南捷径已行不通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堵塞了那条邪路。
14、记忆词汇绝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不要心存侥幸或其他奢望。
15、想要藉着阿諛諂媚上司作为终南捷径的,多是巧言令色的人。
16、他隐居九华山并非寻求入仕的终南捷径,而是心灰意冷之后的决断。
17、读书遵依主从次序,方可避免由终南捷径而堕入旁门左道。
18、虽然至今我不晓得到底学习是否有终南捷径,但是对过程和历练却是有了一个很深的体会。
19、他回到了孙中山的旗帜下,才总算找到终南捷径,志得意满了。
20、于是,一些商标所有人把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当作获得驰名商标的终南捷径。
21、或许这一政策的良好初衷犹在,但越来越多的“南郭处士”将其作为终南捷径也是不争的事实。
22、许多实例证明,背诵是学习外语的终南捷径,因为背诵能将单词、语法、语感、造句、习惯用法、文化背景、习惯思维甚至翻译一网打尽。
23、此外,日本的成功和强盛对当时的中国有极大的诱惑力,由此,不能不使他们觉得日本模式是一条终南捷径。
24、这本书其实就是另一种潜能开发的方法,这只是一种方法,千万不可视其为终南捷径,那就会害死人了,其实是害自己。
25、教育是社会阶层间实现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教育无疑是可以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终南捷径。
26、在以学堂取代科举的选士制度下,法政教育因其独特的培养目标被世人视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法政学科因此成为求学者的首选科目。
27、不如因省区已具有联邦之迹象,因势利导,由单一国一变而复合国,从联省自治这条路,来求和平的统一,我看到反是一个终南捷径哩!
28、吾愿留学归国诸君,稍稍留意于社会事业,而勿以考试为终南捷径,作金马门避世之想,则国事或尚有望乎!
29、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30、指望命题改革一步到位的终南捷径和包你满意则无异于对命题者的苛求,而一味赞扬也无补于命题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完善。
31、曾几何时,读法科在国人眼中乃是“干禄之终南捷径”,而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国家方略之后,法科学子的就业不热反冷,值得深思。
32、璇宫饭店位于武汉市中心繁华的江汉路步行街,是步行街上唯一的星级三星级饭店,周围的景点娱乐场所大型建筑物商场学校医院星罗棋布举不胜举,下榻璇宫饭店,您既可尽享至诚入微的服务,也是您获取商机,步入都市之根的终南捷径!
33、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时教会学生准确地把握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对教学定会不无裨益,有时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成为一条解读小说的终南捷径。
34、翻来覆去都没有逸出家天下国家要求的范畴,而思想也奇迹般地成为通往家天下国家的终南捷径。
35、历史不会改变,千百年来,多少人探索着用人的规律及自我发展的终南捷径。
36、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不到什么终南捷径。
37、借此认识了几位当道,又结交了几家富贾豪商,自以为终南捷径,即在此小小酒馆之中,因此十分高兴。
38、如今那种靠阿谀奉承谋取官职的~已行不通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堵塞了那条邪路。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