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案例回顾
60多岁的刘阿姨,是一位退休的班主任老师。两天前,在参加完毕业学生们的聚会后,突然感觉右上腹疼痛剧烈,体温升高。刘老师认为自己是因为聚会上年轻人的口味重,点了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食用之后引发了自己胃溃疡的老毛病,吃了一天的胃药并没有明显的缓解,其后刘老师家人帮助口服止痛药也未缓解,到后半夜,突发呕吐,寒战高热持续,体温一度达到39.2℃,家属急忙将患者送至我院。
经急诊初步检查后发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结合患者血象、炎症指标较高及胆红素、肝功能指标高,CT提示胆囊壁水肿明显伴有渗出,明确其诊断为:胆囊结石伴坏疽性胆囊炎。且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心率偏高,提示处于休克早期。医生征求家属同意后行急诊手术。
胆囊炎,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往往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其中一种特殊类型——坏疽性胆囊炎,因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诊治,极有可能酿成生命危机。今天,将为大家揭开坏疽性胆囊炎的秘密,警示其严重性,并提供一套全面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02
知识链接
(1)认识坏疽性胆囊炎
坏疽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组织坏死的一种严重炎症状态。通常,它是由于急性胆囊炎发展过程中,胆囊内压力持续增高、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胆囊壁及胆囊内容物发生缺血性坏死。
图1 坏疽性胆囊炎
注意:由于胆囊组织坏死引发的严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的爆发,一旦未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可能会迅速恶化为中毒性休克,死亡风险极高。
(2)坏疽性胆囊炎的警示信号
1)典型症状表现
①剧烈右上腹痛:患者会遭受持续且强烈的右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尖锐且难以忍受。
②发热症状:发病时常伴随体温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或感染。
③黄疸迹象:病情严重时,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
④消化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⑤寒战不适:部分患者会有寒战反应,表现出身体寒冷、颤抖的表现。
2)全身中毒症状
①精神状态变化:患者可能会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反映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
②面色异常:面色苍白,表明可能存在贫血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③生命体征变化: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这些都是重症感染和休克的典型体征,预示病情危殆。
(3)坏疽性胆囊炎的预防全攻略
1)健康生活方式
①合理饮食的智慧抉择
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过度油腻的餐饮,推崇清淡而营养均衡的膳食结构,此举对预防胆囊结石的生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降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从而间接保护胆囊免受炎症侵袭。
②定期体检的前瞻性防御
对于具有胆囊疾病家族史、体重超重或患有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腹部B超等体检筛查至关重要。通过精密仪器的辅助,能够及早发现隐匿的胆囊结石和其他早期病变,把握治疗黄金期,从而有效遏制胆囊炎的发生和发展。
③积极锻炼的力量唤醒
积极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改善全身新陈代谢,更能直接作用于胆囊功能的优化。规律的运动可以促使胆汁流动活跃,减少胆汁淤积,有效防止胆固醇结晶在胆囊内沉积而形成结石。通过持续的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为胆囊健康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2)及时就医与治疗
①药物治疗
一旦被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的个体,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溶解或减小结石体积,减轻胆道系统的压力,并抑制结石引发的炎症反应。
②手术治疗
若结石较大、症状严重或伴有并发症,单纯药物治疗可能效果有限,此时,需考虑接受胆囊切除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能彻底移除病灶源头,从根本上消除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炎的可能性,确保患者恢复健康,避免病情反复或进展至更严重的状况。
胆囊炎并非小事,坏疽性胆囊炎更是如此。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排查并处理胆囊相关疾病,是防范此类疾病的关键。在此呼吁广大朋友,珍视健康,提高警惕,不让胆囊炎成为威胁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
文章作者: 雷明兰
作者单位: 武汉市中心医院
文内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