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2024-01-10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九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桂花树开花时,可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运动.

2.木工师傅用木胶粘木制构件,当木胶干了(凝固)才粘牢,这是因为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 ,而分子间引力 的缘故.

3.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 的缘故,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4.火箭升空火箭里面的燃料用液态氢是因为氢 的特性,如果用掉一半的氢,氢的热值将 ..

5.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 图.

6.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金属箔带的是 电荷(填“正”或“负”),金属箔 了电子(填“失去”或“得到”).

7.热机是利用 能做功的机器,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次.

8.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下面几句话中“热”的含义分别表示:

①摩擦生热: ; ②冰块吸热而熔化: .

9.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J/(kg℃);雨水滴在荷叶上呈圆珠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 的绝故.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图(乙)是其对应的电路图.当开关 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 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

蚊和照明作用.

二.选择题(11-14单选,每题3分,15.16是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少选得1分,共20分)11.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已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角度反而张得更大,对验电器原来的带电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带正电,而且电量比玻璃棒多 B.带正电,但电量比玻璃棒少 C.带负电,而且电量比玻璃棒多 D.带负电,但电量比玻璃棒少

12.如图为某种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台柴油机 B.该冲程是吸气冲程

D.该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3.下列现象不能用微观领域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打扫教室时,会看到尘土飞扬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炒菜时锅内放些盐,整锅菜都有了咸味 D.荷叶上的两滴露珠能汇成一大滴水珠

14.《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15.如图是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乙图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中,筒中气体的内能减小

B.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C.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做法中能使二个电阻(相当于灯泡)都有电流通过的是 ( )

A.S2断开,S1、S3闭合 B.S2闭合,S1、S3断开 C.S1断开,S2、S3闭合 D.S1、S2、S3均闭合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4分,第17题4分,第18.19小题各6分,第20题8分) 17.在生活中你可能发生这样的趣事:在你往保温瓶灌入大半瓶开水后,塞上软木塞,常会听到“砰”的声音,发生“嘣塞”现象,如图所示,这是为什么?在你听到此声时还会看到什么?请你解释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18.小明在使用燃气灶烧水时,已知水的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共燃烧了1m3天然气

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39.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73

天然气的热值为3.2×l0J/m,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水的末温.

19.某农家用锅灶烧水,将20kg的水从20℃加熟到100℃,完全燃烧了2kg的干木柴.水

37

的比热容是4.2×10J/(kg℃),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J/kg.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用该锅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0.如图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活塞的横截面积是20cm2.做功冲程中,燃

6

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1.0×10Pa,活塞移动的距离是40mm,所用时间是0.01s.试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是多少? (2)做功冲程中,平均压力做的功率是多少?

(3)设做功冲程中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00J,则该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少?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6分,21题4分,22题2分,23题6分,24.25.26各8分) 2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深,这种现象叫做 ,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前二氧化氮和空气的上下位置能否替换 .

22.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铅块也不分开.此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填“引力”或“斥力”).

23.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如图,并根据电路图乙,把图甲的实物图连接正确.

24.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

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升高的温度/℃ 水 沙子 2.0 4.3 4.0 7.9 6.0 15.2 8.0 18.4 10.0 20.6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 相同.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 沙子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 .(5)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 之比相等.

25.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他实验的装置如下图,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甲杯水温/℃ 乙杯水温/℃ 0 25 25 1 27 26 3 32 29 5 36 32 7 40 34 … … … 燃料烧完 50 42 (1)为了便于比较,小明在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 .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3)这个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盘中菜籽油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因为 .

26.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实验中,闭合开关后二极管不发光(电路连接完好);把二极管的两极调换后再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开关闭合后二极管发光.

(1)图17的实验中,二极管不发光的原因是:它具有 性.

(2)当小明再取二极管和三个苹果电池组连接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二极管发光,由此可知水果电池组的 (选填“A”或“B”)极是电池组的正极.请在虚线框内作出图3对应的电路图4,其中发光二极管用符号“

”表示.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桂花树开花时,可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扩散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 运动. 【考点】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分析】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桂花树开花时,能闻到阵阵花香,是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

【点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颜色、气味等表现出来的.

2.木工师傅用木胶粘木制构件,当木胶干了(凝固)才粘牢,这是因为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 减少 ,而分子间引力 增大 的缘故.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要解本题需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存在的条件,即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

【解答】解:因为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分子间距离,木胶干了(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变小,引力增大. 故本题答案为:减少;增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3.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 大 的缘故,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解答】解:(1)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2)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内能. 故答案为:大;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火箭升空火箭里面的燃料用液态氢是因为氢 热值大 的特性,如果用掉一半的氢,氢的热值将 不变 .. 【考点】燃料的热值.

【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 (2)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其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解答】解:

(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并且所需的液态氢的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2)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其大小与燃料的质量无关,用掉一半的氢,氢的热值将保持不变.故答案为:热值大;不变.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理解: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其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无关.

5.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乙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 丙 图.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 程,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解:甲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使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乙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 点,棉花就会燃烧.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丙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丁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1)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与此原理相同的是乙图所示的演示实验;

(2)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丙图. 故答案为:乙;丙.

【点评】此题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课本中的实验来验证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实验题,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学会变通.

6.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 则金属箔带的是 正 电荷(填“正”或“负”),金属箔 失去 了电子(填“失去”或“得到”).

【考点】正电荷与负电荷.

【分析】(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原子核夺得电子的本领不同,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

【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它接触到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的时候,金属小球的电子会被吸引到玻璃棒上,从而验电器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金属箔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故答案为:正、失去.

【点评】掌握自然界的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作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热机是利用 内 能做功的机器,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10 次. 【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热机.

【分析】热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两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做一次功,共计四个冲程.

【解答】解:热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转速为1200r/min的四冲程内燃机,每分钟飞轮转1200转,则每秒钟转动20转,完成10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0次. 故答案为:内;1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热机工作原理的认识和了解,基础性题目.

8.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下面几句话中“热”的含义分别表示:

①摩擦生热: 内能 ; ②冰块吸热而熔化: 热量 .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量的概念.

【分析】“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表示物体具有内能;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解答】解: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冰块吸热是指冰块吸收热量,故指热量. 故答案为:内能;热量.

【点评】虽然同样是”热“,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却不一样.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能够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9.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4.2

3

×10 J/(kg℃);雨水滴在荷叶上呈圆珠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 引力 的绝故.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2)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解答】解:将水倒掉一半,质量改变,但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所以水的比热容不变,仍然

3

为4.2×10 J/(kg℃);

雨水滴在荷叶上呈圆珠形,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3

故答案为:4.2×10;引力.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特点和分子动理论的应用,属于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图(乙)是其对应的电路图.当开关 S1 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 S1与S2同时闭合 时,灭蚊网与灯

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互不影响.再根据开关的作用来判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解答】解: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当开关 S1时,只有灭蚊网接入电路,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 S1与S2同时闭合 时,灭蚊网与灯同时接入电路,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 故答案为:S1;S1与S2同时闭合.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开关的作用,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

二.选择题(11-14单选,每题3分,15.16是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少选得1分,共20分)11.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已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角度反而张得更大,对验电器原来的带电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带正电,而且电量比玻璃棒多 B.带正电,但电量比玻璃棒少 C.带负电,而且电量比玻璃棒多 D.带负电,但电量比玻璃棒少 【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分析】(1)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说明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箔片张开角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带电的多少.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会失去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 (3)张角变大说明带同种电荷.

【解答】解: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与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带的电荷增多.因此该用电器带正电,但电量比玻璃棒少.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验电器的验电器的制成原理,记住丝绸摩擦这的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是用来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若已知物体带什么电荷,也可以利用其张角的变化来确定验电器带的是何种电荷.

12.如图为某种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台柴油机 B.该冲程是吸气冲程

D.该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能量的转化.

【分析】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柴油机有喷油嘴,汽油机有火花塞;根据飞轮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上行与下行(或汽缸容积的增大与减小)将4个冲程分2组,再根据气门的打开与闭合确定是哪个冲程.

【解答】解:A、该内燃机有火花塞,是汽油机,不符合题意; B、进气门与排气门都关闭,不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C、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两个气门都关闭,是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D、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两个气门都关闭,是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以及内燃机冲程的判断.

13.下列现象不能用微观领域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打扫教室时,会看到尘土飞扬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炒菜时锅内放些盐,整锅菜都有了咸味 D.荷叶上的两滴露珠能汇成一大滴水珠 【考点】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

【解答】解:A、打扫教室时,会看到尘土飞扬,是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故B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锅内放些盐,整锅菜都有了咸味,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荷叶上的两滴露珠能汇成一大滴水珠,这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

14.《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液化及液化现象;物质的基本属性;分子的运动. 【分析】(1)金属的物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中华美食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

15.如图是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乙图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中,筒中气体的内能减小

B.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C.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考点】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会减小;

(2)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AB、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由于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其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类似,所以A错误,B正确;

CD、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即该过程中消耗水蒸气的内能,产生机械能,故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类似,所以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能准确判断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做法中能使二个电阻(相当于灯泡)都有电流通过的是 ( )

A.S2断开,S1、S3闭合 B.S2闭合,S1、S3断开 C.S1断开,S2、S3闭合 D.S1、S2、S3均闭合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分析】据选项中的各种情况,结合电流实际分析即可准确的判断.

【解答】解:A、S2断开,S1、S3闭合,此时电流有两条路径,一条经过S1、R2、S3回到负极,另一条经过R1、S3回到负极,两电阻都有电流通过,故A正确;

B、S2闭合,S1、S3断开,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即电流经R1、R2、S2回到负极,两电阻都有电流通过,故B正确;

C、S1断开,S2、S3闭合,此时有电流流过R1,R2发生短路(无电流通过R2) ,故C错误;D、S1、S2、S3均闭合,此时电流经过S1、S2回到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两电阻都无电流通过,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能准确的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流经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4分,第17题4分,第18.19小题各6分,第20题8分) 17.在生活中你可能发生这样的趣事:在你往保温瓶灌入大半瓶开水后,塞上软木塞,常会听到“砰”的声音,发生“嘣塞”现象,如图所示,这是为什么?在你听到此声时还会看到什么?请你解释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答:因为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强,瓶内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故塞子蹦起来,此时还可以在瓶口看到“白气”生成,这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而温度降低,气体内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白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现象,以及液化现象的分析,属热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18.小明在使用燃气灶烧水时,已知水的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共燃烧了1m3天然气

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39.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73

天然气的热值为3.2×l0J/m,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水的末温.

【考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分析】(1)利用Q放=Vq求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知道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利用η=

求水吸收的热量;

(3)利用Q吸=cm△t得水温度升高值,水的末温t=t0+△t. 【解答】解: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1m3×3.2×107J/m3=3.2×107J; (2)由η=

得水吸收的热量:

Q吸=η×Q放=39.4%×3.2×107J=1.2608×107J; (3)由Q吸=cm△t得水温度升高值: △t=

=

≈30℃.

水的末温:

t=t0+△t=20℃+30℃=50℃.

7

答:(1)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3.2×10J; 7

(2)水吸收的热量为1.2608×10J;

(3)水的末温为5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吸热公式Q吸=cm△t=cm(t﹣t0)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19.某农家用锅灶烧水,将20kg的水从20℃加熟到100℃,完全燃烧了2kg的干木柴.水

37

的比热容是4.2×10J/(kg℃),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J/kg.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用该锅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与初末温度,由热量公式Q吸=c水m(t﹣t0)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由燃烧值公式Q放=mq可以求出木柴释放的热量. (3)由效率公式η=

×100%可以求出该锅灶烧水的效率.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

=4.2×103J/(kg℃)×20kg×(100℃﹣20℃)=6.72×106J,

(2)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 q=2×1.2×107J/kg=2.4×107J, (3)该锅灶烧水的效率: η=

×100%=

×100%=28%.

6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6.72×10J. 7

(2)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4×10J.

(3)用该锅灶烧水的效率是28%.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热量、效率等问题,应用热量公式、燃烧值公式、效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0.如图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活塞的横截面积是20cm2.做功冲程中,燃

6

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1.0×10Pa,活塞移动的距离是40mm,所用时间是0.01s.试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是多少? (2)做功冲程中,平均压力做的功率是多少?

(3)设做功冲程中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00J,则该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少?

【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

【分析】(1)知道活塞的横截面积和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根据F=pS求出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根据W=Fs求出平均压力做的功,利用P=求出平均压力做的功率; (3)知道平均压力做的功和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η=的效率.

【解答】解:(1)由p=可得,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100%求出该汽油机

F=pS=1.0×106Pa×20×10﹣4m2=2000N; (2)平均压力做的功: W=Fs=2000N×40×10﹣3m=80J, 平均压力做功功率: P==

=8000W;

(3)该汽油机的效率: η=

×100%=

×100%=10%.

答:(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是2000N; (2)做功冲程中,平均压力做的功率是8000W; (3)该汽油机的效率是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做功公式、功率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6分,21题4分,22题2分,23题6分,24.25.26各8分) 2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深,这种现象叫做 扩散 ,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前二氧化氮和空气的上下位置能否替换 不能 .

【考点】扩散现象.

【分析】(1)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的运动;

(2)密度大的气体易向下运动,密较小的气体易向上运动,如果把较大密度的气体放在上面,不能充分说明气体分子的不停运动. 【解答】解:

(1)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2)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 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不能.

【点评】掌握扩散现象的定义,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22.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铅块也不分开.此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填“引力”或“斥力”).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压紧的铅块间分子距离靠近,此时引力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使铅块间有了较大的力的作用.

【解答】解:分子间的引力的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但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距离 稍大时表现为引力,距离很近时则表现为斥力,两铅块紧密结合,是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故答案为:引力.

【点评】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并知道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才能根据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23.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 断开 状态,如图,并根据电路图乙,把图甲的实物图连接正确.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

根据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各元件即可. 【解答】解:

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应该断开开关;

由图乙,根据电流的流向法,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电铃,回到电源负极即可,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断开;见上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电路中的注意事项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都属于基础问题,难度不大.

24.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

加热时间/min 升高的温度/℃ 水 沙子 0.5 2.0 4.3 1.0 4.0 7.9 1.5 6.0 15.2 2.0 8.0 18.4 2.5 10.0 20.6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19 ℃.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 吸收的热量 相同.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 大于 沙子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 受热不均匀 .

(5)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 质量 之比相等.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分析】(1)根据温度的分度值与液面的位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2)为了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实验中要选用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沙子加热;

(3)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沙子的比热容.

(4)沙子受热不均匀,会导致沙子的温度变化不均匀;

(5)根据Q=cm△t可知,Q=k△t中的k=cm,据此推导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19℃.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沙子加热,其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3)根据Q=cm△t,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沙子温度升高的快,故水的比热容大于干沙子的比热容;

(4)由于没有及时用玻璃棒搅拌,所以沙子在1.0~1.5min内受热不均匀,所以导致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

(5)根据Q=cm△t可知,Q=k△t中的k=cm,则有k1=cm1,k2=cm2, 由

=

可得,

=

,即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故答案为:(1)19; (2)吸收的热量;(3)大于;(4)受热不均匀;(5)质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以及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我们要能够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出我们需要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以及物理实验中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属于中考中的常见题型.

25.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他实验的装置如下图,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3 5 7 … 燃料烧完

甲杯水温/℃ 乙杯水温/℃ 25 25 27 26 32 29 36 32 40 34 … … 50 42 (1)为了便于比较,小明在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 水的质量和初温、燃料的质量、火焰的大小 .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煤油 . (3)这个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盘中菜籽油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因为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 .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燃料的热值.

【分析】(1)由于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通过水温升高的值来体现;同样质量的水,水温度升高的值大的说明吸收的热量多,也就说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料的热值大,据此分析回答.

(2)观察表中数据,通过两杯水温度升高的多少,得出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从而得出谁的热值较大;

(3)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小. 【解答】解:

(1)由于两杯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与升高的温度和水的质量有关,本实验要通过水温度升高的多少反应吸收的热量多少,要让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所以在实验中应控制水的质量、水的初温相等,另外还要燃料的质量、火焰的大小相同;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杯中的水温度升高的快,甲杯水吸收的热量多,煤油的热值较大.

(3)因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小.

故答案为:(1)水的质量和初温、燃料的质量、火焰的大小;(2)煤油;(3)偏小;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设计实验的能力,用好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本题的关键

26.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实验中,闭合开关后二极管不发光(电路连接完好);把二极管的两极调换后再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开关闭合后二极管发光. (1)图17的实验中,二极管不发光的原因是:它具有 单向导电 性.

(2)当小明再取二极管和三个苹果电池组连接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二极管发光,由此可知水果电池组的 A (选填“A”或“B”)极是电池组的正极.请在虚线框内作出图3对应的电路图4,其中发光二极管用符号“

”表示.

【考点】半导体的特点.

【分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有两根引线,一根为正极,另一根为负极;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很特殊,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 【解答】解:(1)图1中二极管不发光,是因为它的正负极接反了,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图3中开关闭合时,二极管发光,说明二极管的连接是正确的,因此水果电池组的A极是正极,电路如下图:

故答案为:(1)单向导电;(2)A,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的导电性和电路图的画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