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江苏省赛课教案

2021-07-08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材简析]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思考的重要基础。教材由学生经常玩的搭积木的游戏引入,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沿着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根据这些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进而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试一试”由书本引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想想做做”通过“围一围”、“画一画”、“分一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验这些图形的特征,形成有关图形的表象。最后通过用同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画出几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正方体、长方体面的特征,有机地将“面”和“体”联系了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经历分、描、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体会“形”与“体”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教学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听过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吗?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让我们先来看看它设计好的围墙吧!(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观察:小猪的围墙是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搭起来的?你能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分类吗?

教师呈现用积木搭成的实物,指定学生在展示台上分一分。分完后,请学生说

说每种形状的名称。(三棱柱不要求说出名称,只要能区分开来就行)

3.小结:这些积木按形状可以分成四类。下面一起来重点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设计说明: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因此在新课导入时,创设了“小猪盖房子”的教学情境,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通过观察积木搭成的实物,不经意中呈现了学习内容。让学生找认识的物体并进行分类,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备,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引导:(师拿一块长方体积木)问:这块积木什么形状?

2、提出要求:选一块你喜欢的积木,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先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它的面看上去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3、学生交流后提问: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留在纸上呢?

(1)启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面留在纸上,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2)交流:谁来介绍你是用什么方法留下这些面的?(边交流边提醒注意点,师示范)

(3)动手实践: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的面留在纸上。 【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感受“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物体的面并交流直观感受,初步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再提供多种工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从而让学生体会\"面\"与\"体\"的关系。加深对“面”附着于“体”的感受。】

4、展示学生作品:注意选择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张贴的位置也不要有规律。

5、引导观察:这些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的图形,它们能不能也叫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呢?我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是一个平平的面,它们是图形王国里的另一个大家族,叫平面图形。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分一分吗?

6、启发取名字:每一类图形分别叫什么名称呢?

7、小结:我们从长方体上得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得到了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板书课题)

8、辨一辨:你们看,来了一些图形娃娃,你能分别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小结:虽然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有的斜着,但它们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9、找一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这些图形见面。(出示“试一试”)。

(1) 说出图中画的分别是什么。

(2) 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3) 启发: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从不同形状的“体”上得到的不同的“面”,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分一分”、“ 辨一辨”、“找一找”等情境中经历、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圆有形状、大小不同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达到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的目标。】

三、操作巩固,加深认识。 1、围图形: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钉子板:(边演示边讲解)

(2)围一围:同桌合作,利用钉子板和橡皮筋,围一围,

(3)学生交流后明确:长方形、正方形四周的边是直直的,所以在钉子板上能够围出来,而圆的周围是弯弯的,所以在钉子板上是围不出一个圆的。

2.画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1)启发:(出示方格纸)想一想,利用上面这一条条横线和竖线可以画出今天学的什么图形?为了画的规范、漂亮,我们要请尺来帮忙,现在,请你在方格纸上,沿着小格子的边沿,画一个长方形。

(2)再画一个正方形。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涂色。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仔细看,你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请你用三种颜色涂一涂,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个,填在右边的表格里。

(2)交流反馈:说说正方形、长方形、圆各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师的作用要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在教学时,通过“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方格纸里画图形”、“给图形涂色分类”等有层次的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增强对这些图形特征的直观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今天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认识了哪几个图形?

五、拓展练习,创新提升。

1、用正方体画正方形:想想做做第4题。

(1)提出要求:请你用一个正方体,选几个面分别印正方形,印好一个面,把正方体翻转一下,再印一个面,把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印在一张纸上。

(2)学生操作。

(3)提问:比一比画出的这些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4)明确:用同一个正方体上的不同的面画出的正方形都是同样大的。 2、用长方体画长方形:想想做做第5题。

(1)提出要求:用一个长方体也这样选几个面分别印一印,看看它藏了什么秘密。

(2)提问:比一比画出的这些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3)明确:用同一个长方体能画出不同的长方形。 (4)启发: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3、拼一拼: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图案,说一说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 4.课后延伸:回家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的面上有今天认识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用同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选几个面分别画正方形、长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同一个物体上得到的几个面,把学生引入了经验与新问题的矛盾之间,学生在其内在需求的驱使下积极开展探索研究活动,从而体会到用同一个正方体画出的6个正方形是同样大小的;用同一个长方体能画出不同的长方形,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又初步渗透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资料链接]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分别有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