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教案

2020-06-28 来源:小奈知识网
5.1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其实是地理必修一的综合,是以生物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通过阐述生物对大气成分、岩石等各个地理要素的影响,从而突出各个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教材采用案例方式揭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统一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选择阅读材料的方式,揭示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学习兴趣明显分化,中心兴趣初步形成。通过前面几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只是在前面的学习中眼光一直停留在单一的地理要素上,而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还缺乏认识。因此,本节课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能利用这一原理分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

本节课内容虽说难点不多,但知识点零散,因而在教学处理上一直是教师们感觉比较难的,教学时往往依据教材泛泛而谈,未能深究与活用教材,学生对此课题兴趣不大,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推断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过程与方法:读图、析图,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和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

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六、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预习题——阅读P85案例1,回答问题:(检查预习) 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分析原因。 2.说明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

活动2

教师:讲述“小白杨“哨所那一棵白杨树的由来,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位置和气候名称。提供素菜,创设情境。

学生:完成P86页“活动”。讨论并交流、展示。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3

教师:出示“自然界物质循环”引导学生明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质是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学生:阅读回答。

活动4

教师:利用”小白杨“讲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一生产功能;结合P86页活动,理解平衡功能-------通过解读文本,辨析繁殖率和存活率的数学意义,理解藏羚羊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点拨:存活率=繁殖率-死亡率, 学生展示。

活动5

典型案例:

教师:出示问题,分析“小白杨”哨所的杨树为什么只活了一棵,理解地理环境的演化是一个统一过程。

学生:交流完成、展示。

迁移案例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个要素的变化影响其他要素

迁移案例2:东北森林的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阅读文本,分别独立完成。

活动6

小结: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活动7

布置作业:课堂反馈和课后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