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历史

2021-11-30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中国历史,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重大历史事件

政治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辛丑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大背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破产、民族矛盾尖锐

封建地主阶级自救: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的影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技术力量,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清政府试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中国政治民主化开启:

严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

维新变法1898年,由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作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

1

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辛亥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兴中会,中国第一个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合众政府。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旧),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努力: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新文化运动后期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性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共的诞生,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开始在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探索

2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军

革命摇篮井冈山:、创立意义: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世界: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是美国两党政治形成的重要时期。,两党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不平衡、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的上山东问题的解决

中国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经济出现(封建官僚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注意原因)张謇爱国实业家(大同纱厂)

二十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轻工业发展明显、主要地区在沿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均衡,具有爱国的特点,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生活习俗: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中山装等。近代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有了反清的革命色彩。同志代替老爷,等

交通通讯工具:80年代初 唐胥铁路。二十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上海的大城市

1909年冯茹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0年代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天津

3

到北京。

20世纪初,上海无线电台,无线电报局;清政府在南京办第一部市内电话;

经济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世界市场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法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法德矛盾尖锐,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德国

经济发展表现: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世纪末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英德矛盾、德国挑起一战及失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

日本经济的发展

1、明治维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

2、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日本控制了朝鲜;②从中国勒索2.3亿两白银;③取得在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和开设工厂的特权。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902年与英国签订《英日同盟条约》,它有利于日本在东亚扩张势力。一战中

3、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美国

4

发展表现:美国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一战前美国的对外扩张

一战后,美国经济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但综合国力,英国仍然是第一位。)以多种形式干涉欧洲事务

俄国: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沙皇专制、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和新经济政策

英国19世纪末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丧失19 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优势:1、最大的殖民帝国;2、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金融业);3、造船业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和金融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战前,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建立英、法、俄三国协约。

一战后:

1、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

5

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拒绝与法国结盟。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05年,瑞士的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896年被聘任上海《时务报》主笔的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义》

1905年以詹天佑为“总办”的京张铁路开工,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1907年京奉铁路全线通车,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一、背景

1.从国际来看,一方面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另一方面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飞速发展,对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的迫切需求,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晚清统治日益腐败;另一方面国内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1、社会性质加速嬗变,中国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

6

2.经济上出现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因素,在封建自然经济走向解体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大基本阶级之外,出现了新兴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 这些都是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因素。

3政治上晚清政府统治无可奈何花落去,“新政”和“预备立宪”

4.思想文化上发生了巨大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5.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洋务派、维新派大量创办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

废除科举制度、制定并实施近代学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

6.军事制度顺应时势的进步。

“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时编练新军,军事国防观念发生转变并趋时更新。

其他: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