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期紧张条件下的深基坑快速施工技术

2021-06-07 来源:小奈知识网
工期紧张条件下的深基坑快速施工技术 Rapi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under Urgent COnstructiOn Time Limit 韩春峰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2 摘要:上海五角场311街坊项目面,l ̄-r期紧、周边环境复杂、质量要求高等一系列难题。以深基坑施工为例,介绍了通 过工前科学分析工程难点、工中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及划分施工段,并在关键节点上优化栈桥布置等技术措施,环环紧 扣,快速施工,最终提前顺利完竣,满足了业主苛刻的工期要求。 关键词:深基坑 工期紧张 复杂环境 综合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4・1 001(201 3)1 0-0873—03 1 工程概况 五角场3 11街坊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城市副中心 时成桩难度大,易产生涨肚、缩颈现象,从而影响围护结 构的施工质量。 区——江湾五角场区域,项目建有3幢9—11层办公楼及 地下2层停车库,总建筑面积90 005 m ,基坑开挖面积 1 5 2OO m ,采用钻孔灌注桩一筏板基础,基础埋深 10.40 m。基坑形状呈梯形,短边长约70 m,长边长约 133 m,梯高为124.5 m,基坑周长530 m。基坑开挖深度 (b)工程场地狭窄,基坑紧邻红线,周边空余场地 少,无法沿基坑形成环形行车通道,现场无空余场地搭建 生活区域。 (C)业主方在合同内对工期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3 楼要求地下室部分在5.5个月的时间内即完成出±0.O0 m。 9.80 m,电梯井、集水井等局部深坑再落深1.O一3-2 m。 该工程基坑西北角有1座2层砖混结构变电站,距离基 坑边1 3 m,东西两侧分别为城市主干道淞沪路、政立路, 由于涉及采用地下换撑,局部区域的工期压缩将会演变为 整个地库结构的赶工,将对劳动力、材料、资金等造成很 大压力。故在设计施工线路及划分施工段时,都将3 楼放 南侧为在建小区(图1)。据勘察报告,该工程基坑开挖所 涉及土层主要由杂填土、黏质粉土、粉质黏土组成。 置在优先施工的位置,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的关键线路。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东侧局部 采用SMWT法、2道十字混凝土支撑体系。 3关键施工技术 3.1围护桩施工 基坑围护结构设有2层,外侧为止水帷幕挡水,内侧 为钻孔灌注桩挡土。工前明确必须先施工三轴水泥土搅拌 桩止水帷幕,后施工钻孔灌注桩。 据地勘报告,场地表层含有较厚的杂填土层,施工前 先行用挖机沿围护施工区域开挖沟槽,探明并清除地下障 碍物,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由于3 楼工期紧张,故围护 结构施工首先从3 楼所处地西南角开始,连续进行施工。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采用两喷两搅施工工艺,水泥 图1基坑与周边环境示意 掺量为20%,水灰比为1.5,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 >1.0 MPa。所采用的两次喷浆,第1次喷浆量为70%,第 2次为30%。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架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1/250,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200,避免底部产生分叉 现象,影响围护结构止水效果。 2 施工难点 (a)本工程场地土层含砂量高,在进行围护结构施工 作者简介:韩春峰(1979_)'i男誊 本科 工程师 _ 曩 。 董誊垂 因场地内土层砂性重,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严格控 蠹 通讯地址:i上海市曹杨路 0oQ号 (20oo62)。 々 制泥浆相对密度不小于1.2,钻压10 25 kPa,转速40— 70 r/min,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门5O。 收稿日期:20l3—o5 l7 j 201 3・1 0 Building C。nstructi。n I 873 瑟耋 纛i: 。 i . 3.2混凝土支撑及栈桥设计优化 由于基坑周边红线内场地狭小,无法沿基坑周边形成 环形车道,故需要通过在第1道混凝土支撑上规划施工栈 桥,以完成地下室阶段场内交通组织并综合考虑挖土取土 口的布置,因此栈桥布置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原设计方案中,栈桥沿中部呈十字支撑布置,在东西 两侧及南侧设置进出基坑通道(图2),根据现场踏勘,现 场东侧和北侧靠近市政主道路,是主要材料车辆的进出通 道;西侧是待建空地,原计划将于本项目基础施工阶段开 工,两项目问规划有一条宽10 m的道路,考虑到西侧通道 狭窄,大型车辆通行受阻,又有在建工地交叉使用,势必 会造成西侧车流叠加,权衡之后决定放弃西侧出入口,将 西侧场地搭建施工临设,在南、北、东这3个方向设置出 入口,栈桥仍沿中部十字支撑布置,将3个出入口连通, 并于中部设计环形栈桥,以便车辆场内调头,提高通行效 率(图3)。 图2原设计方案 图3优化后设计方案 3.3降水施工 地勘报告揭示,场地内分布有承压含水层,位于第⑦ 层粉性土,最浅埋深28.9 m。本项目开挖深度9.8 m,此深 度位于第②层土范围内,该层土为黏质粉土及砂质粉土, 含砂量高,渗透系数大,基坑开挖时容易在水头差的作用 下产生流砂。 经过分析,在坑底标高一1 0.4 m处,承压水上层覆土仍 有一定厚度,按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 O8— 61—2O10对承压水进行复核验算,证实承压水稳定性满 足规范要求。第②层土渗透系数大,有利于降水疏干,但 降水深度较大,需采用深井降水。另外,由于项目工期紧 张,留给预降水的时间有限。综合以上因素考虑,降水将 在基坑外侧止水帷幕隔断地下水后,采用真空深井降水方 法,将开挖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疏干。 真空降水的优势在于在降水管内可制造真空负压,加 快地下水向井管内渗流,从而加快疏干地下水。本工程降 水管为 73 mm,长度16.2 m,设置2节滤头,上滤头设置 于第1道与第2道支撑中间,下滤管设置于底板以下。单根 降水管按有效疏干面积200 m 计,共布设72口疏干井,其 中5口设置于深坑边,井管进行加长,长度21 m,防止井 内沉砂淤积影响降水效果,另设置5口坑内水位观测井, 874 I II ̄H'r第35卷第10期 善《蓦 基 誊嚣 囊 誊弦 孽善 蓦奠 用于观测地下水水位。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始终做到按需降水,不超降。开挖 第1层土前将地下水降至一5.0 m,在开挖第2层土前将水位降 至一9.0 m,在开挖第3层土前将水位降至一1 3.0 m。 3.4挖土施工技术 本项目基坑挖深9.8 m,采用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土 体开挖分3层进行。 第1层土方开挖,施工第1道混凝土栈桥,考虑到基坑 南侧出入口外道路尚未施工完成,第1层土方由南向东、北 这2个出入口退挖,开挖深度1.9 m,底标高一2.50 m。为 了加快第1道支撑的开挖速度,从而为第1道支撑及栈桥施 工提供作业面,第1层挖土针对支撑部位土方先进行挖除, 对于大面积无支撑的区域,土方将先予以保留,待第2层土 方开挖时一并挖除。 第2层土方开挖,待第1道混凝土支撑施工完成并养 护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开挖采用盆式开挖法,分 5个区域进行,遵循“盆式开挖、留土护壁、限时对称开 挖”原则,每个区段采用分层分级开挖的原则,土方开挖 深度5 m,按二级进行放坡,放坡比例为1:1.5,底标高 一7.5O m,中间平台标高一5.50 m。 因3 楼业主有工期限制,故先开挖中部支撑区域土 方,接着施工中部支撑,进而开挖东西两侧盆边支撑区 域土方。开挖完成后于72 h内完成支撑施工,形成基坑对 撑,最大限度减小基坑变形;东西向对撑形成后紧接着开 挖基坑南北侧对撑区域的盆边土方,也需要于开挖完成后 72 h内完成支撑施工,形成南北向对撑,完成第2道支撑 体系的十字支撑。待十字支撑完成后,开挖并施工周边角 撑,以形成整个第2道混凝土支撑体系。 第2层土方开挖车辆行驶主要利用栈桥,结合挖土分 区及流向,于西北角角撑区域,十字支撑中部及东南栈桥 设置3个取土点,供停放挖机掏土之用。 第3层土方开挖从第2道支撑底面(一7.50 m)开挖至基 坑底一1 0.4 m,开挖深度2.9 m。第3层土方开挖按后浇带分 块开挖,主要开挖次序自东南角及西南角开始、向南侧中 部收拢,其后再向北退挖。挖土时,采用长臂挖机布置于 各取土点挖土装车,坑内挖机将土方转驳至长臂挖机下。 基坑开挖接近基坑底2O~3O cm时,应配合采用人工清底, 不得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3.5支撑拆除施工 本项目在进行地下2层结构施工时,需进行围护结构 换撑施工,即通过结构底板、地下1层中楼板顶撑围护结 构,替换并拆除地下第2道及地下第1道支撑。由于支撑拆 除量大,拆除周期长,需分批次进行拆除。 鉴于业主方对3 楼工期要求,在进行施工策划时通过 (下转第877页) i 施工的开挖至第2道支撑测得各点地下墙侧向变位最大值 为6.8—9.8 mm,且最大值均发生在6~7 m深度处,最大 值为9.8 m(CX01点);第3次开挖后数值最大,最大值为 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较好地保护了南侧的北虹公寓。 6 施工效果 本工程深基坑施工通过设置隔离桩、土体被动区坑底 裙边加固、减小连续墙单幅段宽度、调整泥浆配比、合理 16.1 mm(CX01点),发生在9~10 m深度处:在底板混凝 土浇好、地下连续墙稳定后,各点最大侧向变位为14.1~ 17.4 mm,均小于计算最大值20 mm(南侧)、25 mm(其 余侧),最大值为17.5 mm(CX02点),发生在9~10 m深 度处。 安排开挖顺序等多项保护施工技术,将基坑的变形控制限 在最小,从而较好地保护了周边的建筑和环境,达到了理 想的效果。 5.3监测成果分析 由于地下连续墙为两墙合一,具有足够的长度,墙项 垂直沉降极小;墙顶水平位移一般都发生在第2次土方开挖 后,墙顶有1—5 mm的位移,然后在第1道支撑拆除后又有 [1】杨向东,曲学兵软土深基坑稳 陛分析[J].地质与勘探,2000(3):81—83,87. 【2]吴文,徐松林月劲松等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3):399-402. [3]袁青山.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J]_湖南城建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1(4):27—29. [4]吴引明.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侧向成墙施工技术[J].中国市 政工程。2010(S1):64—65.149-150. 1~2 mm位移;测斜最大值发生在第3次开挖时,累计最大 值达到17.5 mm,在9~10 m深处,底板浇筑完成后逐渐收 敛直至稳定。 基坑南侧各监测点所测得的最终数值均偏小,其数值 为基坑其他-- ̄,j最终数值的50%一70%,说明隔离桩的设 (上接第874页) 方向开始拆除,即一个从基坑南侧沿南北向主对撑从南向 对设计图纸的分析,发现3 楼所处的底板区域正好处于中 部十字支撑的左下角,后浇带覆盖东西对撑的西半部分, 北拆除,另一方向从基坑西北角自西向东拆除支撑; (C)混凝土支撑第3批拆除:随着第2批支撑拆除完成 未与南北支撑重叠。故考虑先切断东西向对撑,后破除南 北向对撑,拆除开始时间确定在南侧4块底板浇筑完成达 后,最后将剩余支撑从南向北全部拆除。 第1道支撑的拆除流程与第2道支撑相似。 到设计强度80%后,这样3 楼区域的支撑拆除可以不必等 到整个底板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拆除,可以提 4 结语 由于项目管理团队在工前对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通 过科学规划,合理编排施工流程及施工段,克服了场地狭 前介入,进行穿插施工,压缩了工期。 根据上述设想,最后确定拆撑流程如下(图4): 小、土层不佳等不利因素。结合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 及管理团队坚定不移的执行,最终完成了业主方确定的工 期目标,获得了业主方的认可。 经过全过程的施工监测,整个施工过程未对周边建 筑物(变电站)及地下管线产生明显影响,未发生安全事 故。因此,整个项目基坑的快速施工方案是成功的,对类 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图4地下结构分区 [1]邓黎明,房佳彦,姜烽兵,等复杂土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技术【J]. 建筑施工,2011(12):1059—1061. (a)混凝土支撑第1批拆除:待I、ll、III、IV区底 板及传力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80%后, 先从基坑东南角及西南角角撑同时开始拆除,从东西两侧 向中间南北向退拆对撑,并切断南侧东西向对撑; (b)混凝土支撑第2批拆除:在整个底板及传力带混 凝土浇筑完成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80%后,紧接着从两个 [2】张文峰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 科技信息,2012(32):210. [3】冯谦.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 理工大学,2006. [4】王海涛.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止事故的措施[J】.城市建设, 2010(18):485. 201 3.1 0 Building C。nstructi。n l 8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