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0.梦回繁华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第16周 备课人: 刘巧巧 审核人: 吴宇婷 班级: 姓 名: 【学习主题】1.梳理本文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 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品析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课堂 自研自探环节 元素 自学指导 导学 程序、要求、时间 流程 合作探究环节 互动程序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展示方案 方案、建议、时间 总结归纳环节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内容:熟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法: 1. 默读课后阅读提示,圈画各段中整体的关键句,概括归感知 纳各段的主要内容,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 (完成随堂笔记第1、2题。) 预时:8分钟 内容:体会说明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学法: 1. 在书中圈画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在旁边标注说明方法及其作 用。 2. 本文语言严谨、 准确,同时又颇具研读文学色彩,典雅而课文 又有韵味。精读第3—5自然段,试找出一两个句子进行品析。(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并完成随堂笔记第3题。) 预时:8分 钟 交流与分享 A.小对子交流: 对子间相互相互补充随堂笔记,并给对方评定等级。 预时3分钟 挑战与冲刺 B.互助组讨论: 小组长主持,循环交流以下内容: 1.文章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2.举例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学性。 预时8分钟 准备与预展 ①抽签:明确各组的展示任务并讨论相关内容。 ②预展: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方案,优化展示内容,分派展示任务,进行组内展示预展。 预时:8分钟 展示主题:阅读交流 1.归纳各段主要内容: 展示课题一:体会手(1) 法 内容:体会本文说明(2) 方法及其作用 建议: (3) 1. 每种说明方法试 举选一至两个例子(4) 进行说明,并简析其 (5) 作用。 2.分工明确,有主 持,有导入,有朗读,2.本文说明顺序: 有分析。 展示课题二:品析语 3.句子: 言 内容:品析本文科学 性与文学性兼顾的 语言。 建议: 1.试找出三至五处赏析: 进行品析。 2.分工明确,有主 持,有导入,有朗读, 有分析。 预时:20分钟 等级评定: 河源市正德中学八年级语文达标训练
《梦回繁华》节选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1. 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25)。
B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528.7厘米,横24.8厘米。
C.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 D.《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中段是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
B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
C.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D. 对南渡的北宋遗民来说,《清明上河图》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因为此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落清晰,结构严谨。
2. 简析选文第三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