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介绍

2023-07-10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57卷 第4期 广 东 蚕 业 2023年4月 GUANGDONG CANYE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3.04.13

Vol.57,No.04 Apr. 2023

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介绍

沙木九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甘肃卓尼 747600)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文章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为例,阐述了项目的必要性、建设目标,从区域概况、生态问题、治理思路以及从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出发分别对项目的布局和主要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甘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项目介绍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4-38-03

我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地貌类型和海域特征繁多,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海洋等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各类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稳定性逐步增强,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编制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布局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本文所述项目为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1

项目的必要性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公益林建设的持续推进,很多地方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部分天然林区出现了森林病虫害频发、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林木抗自然灾害能力明

[1]

显降低、林分质量下降、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碳汇储备能力降低等问题,森林生态系统呈现亚健康状态,制约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退化林修复项目的实施,可以合理调整林分结构、树种组成与林分疏密度,改善林分内部卫生环境和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林分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增强木材战略资源储备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

人类在保护区域活动频繁,会直接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封山育林,结合群众生产生活、植被生长特性、野生动物繁殖的时间节点等方面,对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采取季节性轮封和半封封育措施,既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也有利于森林植被恢复,同时也能确保野生动物拥有良好的繁殖、生存环境,并增加种群数量。

目前,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生态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保护区居民的经济收入,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项目的实施可以吸纳一部分劳动力参与季节性造林、抚育林地、林地清理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社区和保护区共管共建、和谐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该项目实施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对保护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的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是进一步建成高效优质、资源丰富

[3]

[2]

作者简介:沙木九(1993— ),女,藏族,甘肃迭部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

·3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

且布局合理的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森林的面积、蓄积、生物量均得以增加,区域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2年度目标是通过封山育林,做好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公益林和退化林修复等工作,不断恢复和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完成封山育林4 310 hm,退化林修复2 280 hm。 3

项目的实施内容

2

2

2

2

第57卷

2

林。其中,乔木林83 630.2 hm,灌木林39 986.8 hm,其他林地28.5 hm。治理区位于迭山以北,洮河以南,年平均降水量600 mm,年平均气温4.9 ℃。区域内植物以温带植物为主,松科、桦木科、壳斗科、忍冬科、杜鹃花科等木本植物构成了本区森林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地貌以高山、河谷川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形复杂,群山环绕,多土石山地。

(2)生态问题。原始林生态系统稳定,但天然次生林低质、低效,抗灾害能力差;林木生长没有充分发挥水热条件优势,林地生产力低;人工林密度大,混交林比例低,林分质量低下。

(3)治理思路。对沟谷区域低效退化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结合林中空地和林冠下补植,对林内的灾害木、断头木、风倒木、雪灾木等进行清除,改善林内生长环境,恢复地带性森林群落。人类活动频繁,畜牧过载,会对森林植被生长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对经常有人畜活动的灌木林进行季节性封山育林。

3.1.3 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区(三):临潭县 (1)区域概况。该区域位于临潭县境内,包括车巴、达子多、卡车、鹿儿沟保护站。土地总面积8 550.0 hm,林地面积为8 003.5 hm,其中乔木林5 595.6 hm,灌木林2 402.72 hm,其他林地5.13 hm。该区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洮河流域。土壤以石灰性褐土、普通栗钙土为主,林区还分布有褐土和暗棕壤。基本地貌类型以山原丘陵为主,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00 mm~700 mm。植被以温带植物为主,植被坡向分布明显,森林主要分布于阴坡、半阴坡,阳坡主要是灌丛和草甸。

(2)生态问题。该区域森林资源分布零散、质量等级较低,大面积可造林地少,可增加森林面积的空间有限,难以遏制水土流失问题;人为干扰大,造林扩绿有一定难度;天然、人工林以云杉为主,成熟林和幼林居多,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较差,生态功能较弱。

(3)治理思路。对沟谷区域低效退化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结合林中空地和林冠下补植,清除林内的灾害木、断头木、风倒木、雪灾木,改善林内生长环境,恢复地带性森林群落。积极开展苗木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对过密的人工针叶林采取抚育修复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结合林冠下补植,培育异龄混交林,恢复地带性森林群落。对经常有人畜活动的灌木林进行季节性封山育林。 3.2 项目的主要技术方案

3.2.1 退化林修复

经过对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三大黄河流域综

·39·

2

2

2

2

2

3.1 项目的布局

根据水土流失的状况,工程建设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依行政区将工程区划分为3个治理单元,结合每个区域的情况,规划各区的发展方向。

3.1.1 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区(一):合作市 (1)区域概况。该区域位于甘肃省合作市境内,包括下巴沟、南畔、吉浪3个保护站。

林地面积10 435 hm,其中乔木林6 916.8 hm,灌木林3 513 hm,其他林地5.2 hm。该区域主要为迭山山区,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2 600 m,最高海拔4 100 m,内部山脉以东西走向为主,地貌以山原丘陵为主,间以沟谷、河谷开阔地;年平均降水量500 mm~700 mm,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两大植被区系的交汇处,以温带植物为主。该区域是我国中西部具有重要地位的生态过渡区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2)生态问题。当前该区存在的问题包括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较弱,林分质量较低,林业和牧业冲突较大,珍稀动物群落及栖息地保护难度非常大,萌生苗比重大且质量差导致扩绿难度大。此外,人工培植的纯云杉林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天然更新能力较差,区域内多石质山地,立地条件非常差。天然次生林中有较多的中龄林且密度比较大,萌生苗占比偏高,林地生产力较低下。

(3)治理思路。除强化森林植被保护外,在封山育林工作中,针对沟谷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小流域与坡面为单元,有重点、分阶段地恢复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与群落,并持续开展退化林修复工作,使林分等级分化显著、林分过密及天然更新能力低下等问题得到改善。

3.1.2 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区(二):卓尼县 (1)区域概况。该区域位于甘肃省卓尼县境内,包括阿角沟、博裕沟、车巴、达子多、大峪、当尕、刀告、卡布川、卡车、拉力沟、粒珠沟、齐河、旗布寺、桑布沟、云江、知知滩保护站。土地总面积247 540.4 hm,林地面积123 645.5 hm,绝大部分均为乔木林和灌木

2

2

2

2

2

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

合治理区的项目实施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综合修复方式。

(1)补植补造修复。在三大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区内郁闭度0.2~0.5且生长不良的人工乔木林中,针对由于林木分布不均造成的林中空地及林缘地带,采取补植补造措施,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第一,采用穴状局部整地的方式,穴面直径为50 cm,深度为40 cm。挖穴过程中在穴旁分别放置表土与心土,同时捡净土内的草根与石块。对种植点外的植被进行有效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依照涉及区域的土壤的肥力、厚度及水分,与当前林分情况相结合,明确云杉退化林修复密度目标为900株/hm。

第三,严格执行苗木检疫制度,积极开展苗木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应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2)抚育修复。对于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三大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区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需要选择抚育修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清除林内的灾害木、断头木、风倒木、雪灾木,改善林内生长环境,对林木地面以上高度1.5 m内的枯枝进行修剪,改善林内通风和透光性,方便病虫害防治和森林火灾预防排查,减少火灾隐患,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第二,结合林地清理工作,适度清除灌木杂草,保留幼树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恢复。

(3)封山育林。对采取补植补造措施、抚育修复措施、林下更新措施的区域,要结合当地社会生产进行必要的封山育林,使经过人为改造的森林得以休养生息,促进林地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3.2.2 封山育林

由于保护区内常住人口较多,林农交错分布,大多数区域属于半农半牧区或纯牧业区,人类活动频繁,畜牧过载,在森林生长季对植被生长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对经常有人畜活动的灌木林进行季节性封山育林。既满足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生产需要,也促进森林资源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社区共管共建的良性循环。

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确定封育对象。纳入本次封山育林范围的为灌木覆盖度小于等于40%的低

参考文献

2

第57卷

质、低效灌木林地。依据《GB/T 15163-2018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和项目区实际情况,所有封山育林地块的封育年限为3年~5年。依照封育范围的生态价值、森林植被、立地条件及牧业发展情况,项目区在封山育林过程中使用半封模式,灌木生长季节采用全封模式。

封育类型有以下3种。第一,乔灌型:在进行封山育林的区域,乔木和灌木树种的母树、幼树、幼苗、根株占有一定比例的地块应封育为乔灌型。第二,灌木型:达到封育条件,但难以封育成乔木林、乔灌林的地块,可封育为灌木林。第三,灌草型:高海拔区,达到封育条件,但难以封育成为乔灌林、灌木林的地块,可封育为灌草型。

封育措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设立封山育林碑牌。在封育区域有明显边界的地方,如河流交叉点、山口、交叉路口和路旁等人类活动频繁之处设封山育林碑牌,将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年限、封育界限、项目负责人、护林员及技术负责人等信息标在碑牌正面,将管护公约标在碑牌背面。第二,制定村民护林公约。各行政村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制定村民护林公约,规范居民的采伐、放牧、野外用火、食用菌采集、虫草采集等方面的行为,特别是要规范牧民的放牧行为,对放牧的地点和季节作出严格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4

小结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亟须开展退化林修复工作并延续封山育林措施,以全面提升保护区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通过项目实施,达到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终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碳汇能力。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林区的经济社会能得到持续发展。

[1]丁志良,朱捷缘,徐望朋,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中国土地,2023 (2):51-53.

[2]余梅,方远,徐术坤,等.湖北省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1):74-78,88.

[3]李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建设探析[J].矿产勘查,2022,13(11):1725-1732.

·4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