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2024-09-11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吕晓峰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3期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统一的病因为心理因素。在西医的角度采用心理疏导的治疗方式为主,而中医的辩证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文从肠易激综合征的基础治疗和临证备要进行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需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3%和5.6%。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1规范IBS的基础治疗

虽然IBS确切病因尚未清楚,但已公认精神心理因素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对胃肠道运动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焦虑和抑郁症状尤为突出。通过精神心理疏导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改善IBS患者的精神痛苦,情绪障碍有显著疗效。基础治疗主要包括精神情绪的疏导、心理行为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其中尤其强调情志疏导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2临证备要

2.1中医药治疗时,要把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因为该病的病因,从脏腑讲是脾胃虚弱,从病机讲是肝脾失调。当脾胃素虚,或因食滞积壅,阻塞气机,或因肝失疏泄,肝脾气机失调,或火不生土,寒自内生,其结果必然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升降失宜,在脾是失于升运,在胃是失于和降。升降紊乱、运化失职而出现IBS的病理变化,因此健脾养胃,调理脾胃在IBS的治疗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情绪变化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形成IBS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常因焦虑、抑郁、愤怒、精神紧张和恐惧而激发,肝乘脾,脾受伤,“痛责之肝,泻责之脾”。因此,肝郁脾虚是常见证型,疏肝柔肝以解其郁,健脾运脾以补中虚,这就是临床治疗时,疏肝健脾、扶土抑木方药运用的依据。

2.3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多因IBS小肠吸收功能障碍显著,常表现水样便、脐周不适、阵腹痛、肠鸣亢进,此为肠内水湿内盛,内迫下注所致,治疗上淡渗分利是主要办法,“利小便之所以实大便也”;病机以肝郁脾虚为主,临床多用痛泻要方治疗,有湿邪内阻者,可在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泻要方中加苍术、厚朴、白蔻仁、藿香、草果等燥湿化浊。对腹痛即泻,久泻不止,肛门下坠患者,注意升提脾阳,选用升麻、葛根、桔梗、柴胡等升提阳气之品,也可伍用风药,如防风、羌活、独活,取“风能胜湿”之意,如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取其健脾升清,疏肝祛风之意。对于久泻,大便次数较多,腹冷胀满者可适当加入少量温涩药,如煨诃子、补骨脂、肉豆蔻、赤石脂、焦山楂等,与升阳理气之品合用,使其涩而不滞,绝无闭门留寇之弊。部分患者可出现腹中雷鸣,漉漉有声,便中粘液较多,属饮停胃肠,可考虑祛痰消饮,选白术、泽泻、陈皮、法半夏、干姜、甘遂之类。

2.4以便秘腹泻交替为主要表现者,多因结肠运动功能与分泌功能障碍,属中医阴虚肠燥,气滞湿阻,是脾胃失调所致,脾虚湿胜则泻,脾呆胃气不降,大肠气滞则结,治疗宜调理中州气机,泄泻侧重升脾,便秘侧重降胃,复其升降之常。

2.5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腹痛多为结肠痉挛所致,辨证以肝脾失调,气机郁滞者多见。治疗宜疏肝健脾,理气止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延胡索、川楝子等。如果疼痛明显,尤当呈腹绞痛时,大剂量白芍能有效地缓解结肠痉挛,白芍可用至30 g,甚至60 g。如疗效不明显时,应考虑是否有病久人络的征兆,如有舌质暗,疼痛部位固定,应加入化瘀之品,如丹参饮,或失笑散等,或用少腹逐瘀汤等。

2.6以便秘为主要表现者,便秘虽可分实秘、虚秘,但由火热引起者极少,气秘多为肝胃气滞,脾虚气滞,肺气失降引起。若肝郁疏泄不及兼有脾虚失运者,其便秘多属痉挛性,大便干如羊屎,可用逍遥散之类;肝郁犯胃,胃津不降,大肠失于润降,宜用增液汤之类;气机郁滞,肝脾之气不舒,宜用六磨汤行气通腑。

2.7若肾阳虚,阴气盛,脾阳失于温煦,气化无力,津液不布,肠失濡润,用济川煎之类温煦。肾阳,润肠通便,肉苁蓉为必用之品。观察患者有无阴虚倾向,如肝郁日久化热,耗伤阴津,此时就不宜再用香燥之品,应改用滋阴舒肝清热之法,方用滋水清肝饮。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腹痛、便秘、腹泻和粘液便为主要表现,由于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检查及确诊方法,主要以临床症状来诊断,所以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金烨,吴志军,赵敏.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85-186. [2]谷利民.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8):171-172. [3]林越汉,洪国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评述.光明中医,2010(8):1541-1543. [4]许卫华,符思,王微.中医辩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5):131-13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收稿日期】2011-03-18 (本文编辑:郎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