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伏贴最全知识(你需要的都在这里)

2023-05-16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三伏贴最全知识(你需要的都在这里)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敷贴的膏药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农历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十天后)为中伏,第五个庚日(再十天后)为末伏,均为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 进行三伏天灸时会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基本简介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 三伏贴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

三伏贴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

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陈贤标建议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冬病夏治只有敷贴吗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可见,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

哪些病算“冬病”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

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

三伏贴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三伏贴什么时候贴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贴完药饼注意啥

为确保疗效,一般药饼须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微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三伏贴期间有忌口吗

一是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以慢性咳喘病为例,其病根就是寒和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难晒干。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三伏贴里是什么药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气血趋于体表,毛孔最为开

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效果。

现在的三伏贴,对古方进行了优化、加工,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等温阳化淤药材,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三伏贴贴在哪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贴敷,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伏贴一般选择身体前面的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天突(位于胸骨上窝中央),以及后背的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腧(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等穴。具体来说,哮喘病人选天突、肺腧;鼻炎病人选择大椎、肺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选择膻中、肺腧。

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只有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通过冬病夏治能获得疗效。因此,患者需要在三伏天到来之前去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另外,下列人群不能贴三伏贴: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

期妇女,3岁以下的幼儿。

............接下来进入正题,三伏贴操作工艺,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免费送给大家,不要多想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家跟我一起制作一下吧:

第一步,准备几个塑料盆,大量的生姜,菜刀,榨汁机,中药粉末,穴位贴,水壶等。

第二步,将生姜切成丝,切碎,然后将其放入下方的榨汁机,然后打开机子,进行榨汁。

榨汁完之后将生姜汁放入水壶中密封保存。

第三步,准备粉末三伏贴之哮喘病(来自于北京三甲医院的秘方)秘方看这里。比例大家可以通过纸杯来衡量,如图所示,斑蝥一定要少量,杯中就是斑蝥,其他都是一杯或大半杯。这些粉末并不是有什么补益作用,而是有刺激作用,可以使穴位发泡,所以古代也叫发泡疗法,也叫天灸疗法,什么意思?就是指冬季容易发作的虚寒性疾病可以在夏季借天时之力来治疗这个虚寒性疾病,犹如艾灸一般可以补阳气,所以又叫天灸疗法。

粉末如图已经准备好了,最上层褐色就是斑蝥,需少量,因为容易刺激皮肤发泡。

第四步,和面,湿度适宜即可。如图所示。

第五步,捏成饼状,大小就是普通小饼干大小差不多,2-3mm直径即可。

然后就是穴位贴以及医用透明胶带。

最后一步,将穴位贴打开,将三伏贴膏药放在贴内,然后将其贴在穴位上进行治疗,炬炬相信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效果。时间一般是1.5小时内,最多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另外如果怕发泡可以不用斑蝥,效果差一些,如果在1.5小时内已经有火辣辣感觉,就需要马上取下三伏贴。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有泡了,怎么办呢?

别慌,用针灸针沿着泡边沿刺破,让脓液自己往外流出即可,保留水泡的皮。

看到这里,亲们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呢?

贴心提示:三伏贴不需要天天贴,一般7-10天贴一次,从头伏开始,一年帖三次即可,连续帖三年一般见效。

同时,一般虚寒性体质可以三伏贴,其他体质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才行,指标如下:怕冷,常常手脚冰冷,喜欢喝温热的水,冬季加重或者天气转凉,受凉就会发作的,舌淡白,苔白腻或薄白,脉沉细弱均可。

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结合以上基本症状表现者可以选用以下穴位:大椎、定喘、肺腧、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

脾胃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结合以上基本症状表现者可以选用以下穴位:内关、足三里、中脘、上脘、关元、三阴交、脾俞,胃俞等穴。

肾脏膀胱疾病如慢性前列腺、阳痿、腰酸等结合以上基本症状表现者可以选用以下穴位:命门、腰阳关、肾俞、关元、中极、气海、太溪等穴。

穴位取穴方式大家可以百度或者参考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图,穴位不要求非常精确,大概位置周围1-2cm都可以。

也许很多人会奇怪有些病并不是冬天发生的可不可以,其实冬病夏治的概念是一个广泛性的概念,指代虚寒性的疾病,只要是阳虚型的病证都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调理。

如无法判断或者需要使用最好在当地中医师指导下运用,祝大家身体健康。

禁忌症: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对贴服药物或胶布极度过敏,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有溃破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等。

注意事项:1.贴敷前最好在当地中医师指导下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此法,为保证疗效,贴敷后一小时内尽量不要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影响疗效。

2.贴敷对象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3.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远离空调。

4.贴敷之后可能会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5.贴敷时间:儿童最多0.5小时,6-16岁最多1小时,成人最多1.5小时。

6.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7.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或儿童哭闹不止时,不要强行留置,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8.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医院就医。

9.其他谨遵医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