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3-11-09
来源:小奈知识网
投稿热线投稿邮箱01 O-6358301 3\6358573 hhzgzzs@sina corn 浅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 《和声 课程的教学改革、 ■刘晓静 【摘要】:《和声》课程是为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面向学生普遍开设地课程。长期以来课程都维持”精英教育”都 理念进行教学,这在高校目前普遍采取”大众教育”都今天上无法适应实际教学的。《和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 学理念.并着力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结业评价三方面的教学改革,以便培养出真正适应于社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基础和声课程;教学改革; 《和声》课程是自我国高校音乐教育 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 育作为高师教育的一个分支,对它的创新性 开展之初开始沿用至今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这一课程的学习要在学生对《基础乐理》课 程有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因为课程内容涉及 各种和弦的转为与连接、四部和声的编配以 及转调、离调等作曲基础知识。在相当长的 一程的实际教学主要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 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等主要问题。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 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中小学 音乐教师。就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对和声 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两方面,即:基础知识,是指较系统地掌 握和声地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和声听辨与 思维能力;基本技能,是指能较清楚地为歌 曲编配简易、流畅、悦耳地钢琴伴奏,能独 教学改革亦势在必行。就我国地方高校音乐 教育专业的《和声》课程教学而言,教学仍 局限在给学生灌输传统和声的条条框框,并 仍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教师仍然把注意 停留在基础和声是干什么用的,把教学重点 放置在纠正学生四部和声写作中是否有平行 五、八度,是否出现声部超越等问题上面。 而学生则为所谓的“和声规则”晕头转向, 读书期间所学的条条框框经不住实践的检 验,必要的一些技能却并未熟练掌握,《和 个时期, 《和声》课程不管是以《基础和 声》还是以《和声学》等课程名称出现,都 是令教师和学生普遍头疼的一门课程,技术 性的定位,让这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会 有不同的问题摆在教师的面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全国 高校的不断扩招,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 立分析中外音乐作品中常见地基本和声现 象。鉴于对这些基本素养地分析,笔者觉得 声》课程学习结束时还不清楚和声是干什么 用的,对这门学科的深刻印象主要呈现于各 高校教育就由之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 为面向更多学生、面向社会实际的“大众教 育”。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导在这一理念 指导下的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味因循 “精英教育”模式下的《和声》课程教学在 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学情和 社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了,因此,不管是 作为《基础和声》还是作为《和声学》等课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地《和声》课程教学 改革可以结合以上基本要求,就目前的教学 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 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以改变现在的学生普遍不喜欢上《和声》 课,觉得这一课程学而无用的现状,并在教 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利用和声技能分析音乐 现象,创新音乐感受为目标。 种和声规则上,用学生通俗的话来形容就 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教师课堂教授的 知识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知识以及学生在今后 的工作道路上真正需要的知识大相径庭。 另外,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多数《和 声》课程的授课教师自身的和声知识框架体 系也是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的专业教师的 影响下行程的,大多数局限于传统和声的范 程名称存在的这一技术性课程要适应新的需 要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这样的 教学改革在地方高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 地方高校的生源质量要远远低于“211”高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 课程存在的弊端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 题。它以发展人的创造潜力、弘扬人的主体 围内,鲜少涉及近现代行程的和声理论和体 系,更谈不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近现代 比较经典或流行的作品以适合的和声体系知 识对学生分析讲解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 校和“985”高校生源的基本水平,且地方 高校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的也 相对较多,这也是地方高校多年来考研录取 率持续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的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拓展专业知识与 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 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 精神是高师教育的重要课题。这种“创新” 须在高师各学科门类体现出来,高师音乐教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了学生对《和声》课程的负面认识。有的教 师甚至在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艰深的和声理 论时,消极地对学生说,不理解无所谓,只 要你会用和声理论去配即兴伴奏就行了 尽 [7]张琳.声乐教学与效率想结合[D].济 技能,在互助训练中提高即兴伴奏能力、体 验教学环节、获得声乐教学经验,促进实践 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一 [3]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弗.兰皮尔蒂.嗓音遗训[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源职业技术学院,2010.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 参考文献: [1]H.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5]田鸣恩.科学的唱法[M].北京:人民 音乐出版社,2007. [6]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上 性实验计划项目《课堂观摩与课外互助训练运 用于于声乐学习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 编号:湘教通[2012]402号。 [2]金钟寅.成为唱歌高手的7个秘诀 海音乐出版社,2008. (湘南学院) 黄河之声2014年第4期固 0音乐教学 管和声理论确实能指导学生去编配即兴伴奏,但是这样的话语却会 让更多不喜欢《和声》课程的学生放弃对和声理论知识的探索欲和 求知欲,久而久之,《和声》课程会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 设置中的“鸡肋”,让教育决策者、任课教师以及课程本身都处于尴 尬的境地。 竟不等于创作、编曲或伴奏。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 《和声》课程教学正在走下坡路,教材内容的“接地气”是止滑的 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和声规则要认识其相 对性在讲授和声的功能与风格、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及平行五八度 等和声规则时,首先要之初其相对性,即这样的规则中哪些是较为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课程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和声》课程的技术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被教育 界同仁放大了无数倍,而作为实用性很强的特性却难以用实际行动 去加以证明。大多数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将授课重心放置于理 论知识的讲解,而很少将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和声问题作为授 课的重点加以解读,其实,音乐现象和音乐作品中涉及到和声知识 或以和声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地方比比皆是,比如学生和声听觉与 典型的,哪些情况下这一规则可以不被考虑,哪些情况下是必须考 虑的。笔者认为和声规则应该删繁就简,诸如平行五度、隐伏五八 度等早已被作曲家在创作实践中打破的条框,和声教学中也要有所 放宽。其次,我国的和声教学应以自然大小调为基础。传统和声体 制以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为基础,而和声小调不符合我国音乐创作 的实际,这种学用矛盾的不合理状况要改革;最后是用三行谱表比 用两行谱表写作更具实际意义。通过三行谱表的呈示,更利于学生 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上文提到的歌曲即兴伴奏的编配,以及 对一个音乐片段的和声布局、和声内涵、和声节奏、和弦外音及相 时下正在风行的流行歌曲作品中的和声现象解读等都与《和声》课 程密切相关。因此, 《和声》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始终把握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和声知识进行音乐实践” 这一指导思想,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评价这三方面为重点 进行教学改革。 (一)灵活多变的多维度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和声》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课程的特点限定在 逻辑性强、规则固定的理论课程,因此,即便是在音乐教育专业的 其他很多课程都在采取教学改革的时候,还是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 法,即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形式授课,课下辅以相关的 书面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方法类似于上世纪末期的数学课教学,学 生也就想当然地将《和声》课等同于中学时代难以理解的《数学》 课,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对传统《和 声》课进行的相关教学改革必须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基础上,首先进 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只有掌握了一系列可适用于不同教学情况 的教学手段,才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或综合运用它们以取得最佳的 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灵活多变的多维度教学构建多层次、 多侧面,并融课堂讨论与矛盾解决于一体的情感投入式教学方式,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先导的新型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教师要在课堂上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形象,从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在课堂课程之初先不要忙着进入知识点 的传授,而是采取讨论课的形式,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对《和 声》课程的需求,以便安排后续的知识点讲授;在讨论课上,教师 除了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不着痕迹地将 《和声》课的重要性、普遍性与学生较为关注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现 象联系起来,以此来勾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便开展后续的知识 点传授工作。其次,教师在掌握了学生对《和声》课程的相关需求 后,要对课程过程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找到合适的方 式将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在具体授课时,还是不要上课就开始知 识点传授,而是以学生关心的音乐现象或音乐作品为先导,先将这 些音乐现象和音乐作品中使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这 些知识点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这样的效果的,因此来引起学生对具 体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二)以实际为基础,注重实践的教学内容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高师和声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这对于刚入 门的学生而言,的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锻炼的方法,也是音乐创 作、乐曲编配以及钢琴伴奏等应用实践的基础。但四部和声写作毕 _口黄河之声20l4年第4期 关终止式的安排与认识。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所教学 生的专业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多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而 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是每一个中小学音乐教 师都会遇到的实际教学工作。因此,在本课程中,应融入合唱作品 的分析与写作。教师可以选择《合唱指挥》课上学习的经典曲目, 以学生普遍熟知的音乐入手进行分析,当这样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段 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就目前中小学教材中涉及的合唱曲目选择自己 喜爱的进行分析与编配简易的钢琴伴奏,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教学目的。 (三)客观的结业考试与自主的结业测评相结合的课程评价环节 传统的《和声》课程结业多是以教师事先将试题出好,然后 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完成,也有的地方高校会将期末结业考试的成绩 加入平时的课后作业成绩来共同完成课程评价环节,这样的课程结 业形式达不到真正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对《和声》课程的目的,更 谈不上对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和声基础知 识,因此,对传统《和声》课程的改革必须将课程结业评介环节纳 入其中。具体来说,结业评价成绩可以又三部分组成:即将学生课 堂的出勤情况与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三者作为综合评价的三个 主要方面,其中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平时成绩占总成 绩的百分之四十,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最低限度 地让学生因为期末试卷没有考好而不能取得应有地成绩。 以这样地比例分配地课程综合结业评介环节很明显注重地是学 生地平时表现情况,能以一个较为客观、较为长期地方式对学生进 行理性地观察与评价,符合教育评价地基本规律。其中课堂地出勤 情况虽然仅占百分之二十,但是可以鼓励爱学习地学生更加认真地 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 付出才有回报 地学习意识。平时成绩占到了 与期末试卷成绩同样地比重,即百分之四十,让那些习惯于期末考 试前突击训练地学生不得不改变其对待期末考试地态度,逐步培养 积累在平时 地正确学习态度。期末考试点百分之四十主要是为了让 学生在课程结业时能独立地完成考试题目,锻炼学生对和声基础知 识地独立运用能力,并对课程形成一个较为理性地认识,也符合人 们对于传统和声课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涛.和声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生活,2010,1. [2]陈治.和声课程教学新思[J].艺术教育,2012,12.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