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艺术赏析《沐成风,雕如花》

2021-01-10 来源:小奈知识网
沐成风,雕如花 ——建筑艺术赏析

11工商管理(商务助理)本班 裴钰 学号:11110121011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玉树,林枫——————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为游览者提供了观景的视点和场所;同时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而在图中,可以看到的,我所在的地方,是北京市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很多人认为校园不属于园林艺术,其实我以为则不然。园林艺术是建造在园林中供人们游憩或者观赏用的建筑。科大的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我身后的亭子,这是在科大的校园里的建筑物之一。

亭子的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而我身后的这个亭子主要是近长方形的结构。

其表现的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不言而喻,这样的凉亭,在清晨,常常有一些刻苦的学生伴着晨露以及空气的清香在此朗诵。常常路过之余,书香之气更是浓郁。在科大校园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象。伴着余辉与落日,常有老人于此散步,陶冶情操。而凉亭饱经风吹日晒,依旧坚挺在这里。建筑的功能性,不言而喻。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信仰,天威——————宗教建筑】

详见图中,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图书大厦附近的基督教堂,这个教堂我去过很多次,对此也是非常熟悉。对于我本人,并不是宗教信仰者,而对这里的深入了解,主要是初中的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她信仰基督教,接触久了,常常也会耳濡目染。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发源于中东地区。在人类发展史中,基督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尤甚)世界各地遍布为数众多的教堂。基督徒相信耶稣为神(天主或称上帝)的圣子、人类的救主(弥赛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当今三大世界性宗教。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基督教的发展史,这要追溯到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东方亚述教会”),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

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歪解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当然,在建筑艺术中,宗教建筑也是其中一种。它是一个有灵魂的建筑,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比起别的类型的空间来说,宗教空间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来的,在宗教侵蚀的过程中,其建筑也随同建筑于世界各地,并与各个国家的民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类型。

而基督教堂是宗教建筑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宗教协会办公所在地。每逢周末的星期日,许多宗教信徒和市民群众,都喜欢到教堂内参加有关活动。基督教堂既是教徒的朝拜场所,也是广大群众愉悦身心的好去处。

宗教建筑的雏形,也就是基督教兴起之时,以埃及神庙为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在结构上通常有高大的牌楼门,形体对称,整个内部空间由大殿和长廊构成,而有着众多高大林立的柱子的柱厅是埃及神庙的最大特色,也是营造宗教感召力最强烈的场所。

【神府,堂皇——————宫殿建筑】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

其中著名的景点很多,为宫殿建筑的应是东宫门。它在颐和园最东边,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

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庙宇,楼阁——————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在北京,最为标志的住宅建筑,应该算是四合院。这不仅仅住宅建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更是老北京文化的底蕴。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逝去,永存——————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在北京,列为世界级国家文化遗产之一的明十三陵,就属于陵墓建筑。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