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符合现代农业农村的蚕桑生产经营模式
王四红
(潜山市种植业管理局蚕桑站,安徽潜山 246300)
摘要:对符合现代农业农村的蚕桑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明确农村桑蚕生产经营模式在政策、技术、经营实践、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与优化,有助于农村桑蚕生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现代农业;蚕桑;生产经营模式0 引言
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科技化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优化经营发展模式,构建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农业。农村的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的构建,需要进一步规划具体的实践性经营,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优化桑蚕生产的相关作业,使得桑蚕生产经营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轨迹与要求。1 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生产是国家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桑蚕生产经营模式作为农村作业的主要模式之一,政府要高度重视在政策上对桑蚕生产农户进行扶持,使得农村的桑蚕生产经营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经营要求。1.1 政策层面
“东桑西移”政策、“一事一议”政策、补助政策等政策的统筹开展,不仅为农户创设了良好的桑蚕生产政治环境与条件,还对农户做了良好的政策指导。1.2 资金补贴
考虑到蚕桑养殖的成本、风险都相对较高,为了鼓励农户积极参与蚕桑生产事业,政府应当积极准备适当的补助资金,并带领当地的龙头企业筹集一部分资金,共同构建桑蚕生产风险调节资金,为桑蚕生产农户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可以利用该项资金用作桑蚕生产农户的奖励基金,即当农户为各大企业生产提供一定数量的级茧时,龙头企业可根据具体的级茧数量予以一定的资金作为桑蚕生产奖励,以此鼓励更多的农户成为桑蚕生产大户。
1.3 奖励机制的创设
主要包括对桑蚕生产农户与桑蚕生产发展管理干部的奖励。奖励规划应尽可能细化到桑蚕生产的方方面面,如纸板方格、大棚、场地的建设补贴,产茧数量的奖励、重点养蚕户奖励、蚕茧组织奖励、桑蚕生产园管理奖励等。通过各个层面的奖励规划,激励管理干部积极开展桑蚕生产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桑蚕生产的发展工作[1]。
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桑蚕生产效率
为了桑蚕生产经营模式更加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应当加强桑蚕生产技术的创新,积极推广小蚕共育、桑树病虫害防治、大棚综合养蚕等技术手段,使得农户的桑蚕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2.1 饲养技术的把控
尽可能选择优良的桑叶养蚕,定期进行早、晚采叶,根据蚕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桑叶的数量。蚕的养殖对温度要求较高,无论采用何种养蚕方式,都要把控蚕生活的温度与湿度。1~2龄的蚕生长温度应当控制在26.5℃左右,干湿差在0.5~1之间即可;3龄的蚕温度则控制在25℃左右,干湿差保持在1.0~2.0之间。通过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为蚕提供适度的生长环境。另外,还需要根据蚕的生活习惯做好扩座、除沙、眠起等处理,进而提高桑蚕生产的效率。
2.2 蚕的消毒防病
不仅要加强对蚕生存环境的消毒处理,还需要重视蚕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消毒处理。养蚕前,对蚕室进行全面性的消毒清理,并撒上石灰粉;养蚕过程中,也需要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明确具体的消毒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具体的消毒规划选择消毒药物、消毒工具,并把控“扫、洗、晒、换、刷”等消毒流程的有效性。另外,还需要根据蚕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消毒处理,如期中消毒与回山消毒。
坚持做好各个阶段的消毒工作,才能保障桑蚕生产的健康发展,使桑蚕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符合现代农业的技术化要求,从而为桑蚕生产经营模式提供具体的技术保障与产品供应。3 推广配套技术,提升蚕桑生产水平
与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相配套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通过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的科技化、创新化与信息化发展。3.1 桑园的管理技术
桑园的管理直接决定的蚕的养殖质量。必须严格把控桑园的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可在每年的3月、6月、8月对桑园的土地施加尿素肥料;在每年的3月下旬、4月中旬、7月上旬喷洒一定配置比例的药剂,对桑园的病虫害进行预防,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或进一步扩散。3.2 大棚养蚕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大棚养蚕技术具有条件限制小、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科学家积极推广农户采用大棚养蚕技术进行桑蚕生产。具体的大棚养蚕技术包括大棚的规划构建、消毒处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等,为桑蚕生产创设科学、规范、有效的生产空间与环境[2]。
桑蚕生产配套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提升桑蚕生产的整体水平,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农户进行标杆型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的构建,由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对桑蚕生产配套技术的合理应用,推动农户的桑蚕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并鼓励其他农户与标杆农户进行学习,共同创建桑蚕生产大户。4 创新经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开发桑蚕生产的价值,加强桑蚕生产农户与企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打造贸、工、农一体的桑蚕生产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复合型桑蚕生产经营模式
主要包括蚕桑——银杏套栽模式、蚕桑——禽类养殖模式、蚕桑——蔬菜种植模式等。通过多样化生产模式的构建,打造生态性、经济性、文化性较强的桑蚕养殖模式,为蚕桑生产经营模式提供经济稳定性保障。
4.2 观赏性桑蚕生产经营模式
主要包括桑蚕主题的观光园、生态体验园、桑蚕文化创意园等。该类园林的创建主要以桑蚕生产的收入为主,并依托桑蚕生产技术开创丰富的桑蚕文化内容,使得受众能够通过该类主题园林的参观,进一步了解桑蚕文化,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与休闲娱乐心理,与桑蚕生产共同构建参观经营模式。4.3 蚕桑生产与企业的合作经营模式
可采用订单农业、反租倒包、品牌企业+原料基地等经营模式,以订单的形式由农户直接向相关企业提供(下转第111页)
·13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7期试 验 研 究
表2 参试螺丝椒品种果实性状
参试品种螺王金隆螺丝王佳美863F1青美一号F1禾椒一号F1禾椒六号F1新冠超大螺丝椒
果形皱褶螺丝状皱褶螺丝状皱褶螺丝状皱褶螺丝状皱褶螺丝状皱褶螺丝状皱褶螺丝状
果色绿色绿色绿色绿色绿色绿色深绿
果味辣味浓香辣味浓香辣味浓辣味浓香辣味浓辣味浓辣味浓
果长 cm28.12927.528.227.328.831.2
果宽 cm4.454.624.264.473.733.814.23
单果重 g113.2112.7112.8102.5105.3144.6142.4
3)单果重:从表2可看出,单果最重的是禾椒六号F1,其次分别为新冠超大螺丝椒、螺王、佳美863 F、金隆螺丝王、禾椒一号F1、青美一号F1。
4.3 各品种产量及抗病性比较
表3 参试螺丝椒品种对抗病性及产量
抗病性
参试品种螺王金隆螺丝王佳美863F1青美一号F1禾椒一号F1禾椒六号F1新冠超大螺丝椒
调查株数50505050505050
发病株数4333440
小区
折合产量
发病率平均产量(kg/667m2)
2
%(kg/40m)8666880
348356354310442322432
6113623762085415772156437547
1)抗病性:参试品种中新冠超大螺丝椒最抗各类辣椒常发病害,其余几个品种抗病均较强。
2)产量:通过试验,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的为禾椒一号F1,小区产量为442 kg,折合产为7 721 kg/667m2;其次为新冠超大螺丝椒,小区产量为432 kg,折合产为7 547 kg/667m2;产量最低的为青美一号F1,小区产量为310 kg,折合产为5 415 kg/667m2(表3)。
4.4 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参试几个品种的生育期特点、植株性状和果实性状、产量表现及辣味等综合表现,以新冠超大螺丝椒在产量上及抗病性极强的突出优势,综合性状最优,适宜在都匀市推广种植。金隆螺丝王及禾椒六号F1各方面综合性状表现稍次,也可在都匀市推广。
参考文献
[1] 步生兵,达亚别克.辣椒新品种对比试验[J].农村科技,
2016,(8):57-58.
(上接第131页)
原材料,保障农户生产产品的销售量。各类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的
创新与开发,为农户的蚕桑生产提供了具体的参考经营模式。各个区域的蚕桑生产都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科学、合理地设计生产经营模式,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推出新型的、长期有效的蚕桑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桑蚕生产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
5 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桑蚕生产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当地政府人员加强对农户、企业的引导,助力农户与农户在桑蚕生产上达成合作、农户与企业在产品经营上达成合作、农户与工业部门在产品提供上达成合作等。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开发与桑蚕生产经营产业链,如桑树种植→养蚕→产茧→缫丝→纺织→服饰。农户的桑蚕生产模式较为单一,必须增加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才能进一步保障产业结构的稳定性,促使生产经营的有效性发展。5.1 构建桑蚕生产的环境价值
农户的桑蚕生产作为产业结构的基础,农户获取的利润相对较低,应当积极思考农户桑蚕生产的开展与功能利用,如桑树的果树嫁接功能、桑园的养殖功能、蚕桑养殖的观赏功能等,最大开发农户构建桑蚕养殖的环境价值,增加桑蚕生产的生态性、经济性与社会效益性建设。
5.2 打造桑蚕生产一体化发展
加强农户桑蚕生产与各个产业结构环节的合作关系,如与工业化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合作关系,为纺织厂提供不同类型的蚕丝,由集团承包桑蚕生产企业;构建果桑、药桑、生态桑、景观桑等,积极打造桑蚕生产、丝绸工业、田园风光、生态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促使蚕农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帮助农民脱贫增收。6 结语
桑蚕生产过程中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推广配套技术提高桑蚕生产效率、提升蚕桑生产水平等策略的开展,为桑蚕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持,是各类桑蚕生产经营模式开展的基础。
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农民脱贫增收等建设,推动农村的桑蚕生产经营模式逐步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周竹.“十三五”以来中国蚕桑生产形势分析与展望[J].农业
展望,2019,15(3):37-41.[2] 夏君铭,李景新,费世港,等.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及对策[J].广东蚕业,2018,52(10):2-4.
·11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