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4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
48、商品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B
49、在同样劳动强度下,一个用机器进行纺纱的女工在8小时工作日创造的新价值比一个用手挠纺车进行纺纱的女工在8小时工作日创造的新价值要多得多。 B
5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B
52.没有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A
5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从根本上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B
5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
55.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A
56.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A
57.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决定矛盾的性质。B
58.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A
5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B
60.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主要关系是认识关系。B
6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根本原因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A
62.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A
63.所有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B
64.实践的主观性特点决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
65.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66.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社会意识形态。A
67.阶级斗争是阶级对抗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
68.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A
69.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根本条件。B
7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A
4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A
42.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B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A
44.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A
45.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
46.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47.国家是调和社会上不同的集团和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产物。 B
48.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替群众包打天下,为群众做主。 B
49.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B
50.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A
4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B
42.真理的根本特性是客观性。A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A
4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A
B
4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B
46.在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B
47.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A
48.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替群众包打天下,为群众做主。 B
49.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A
50.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A
5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
52.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指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B
5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发展。B
54.“天下之难做于易,天下之大做于细”。A
55.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A
5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A
57.所有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A
58.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主要关系是实践关系。A
59.同旧唯物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是反映论。B
60.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A
61.主观性是真理的根本特性。B
6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
63.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6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6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B
66.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A
67.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A
68.没有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A
69.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A
7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