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钟怀宇
来源:《先锋》2019年第08期
*总书记指出:“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必然是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和目标,都必须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下才能达到。
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振兴,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围绕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抓住关键环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以规划为引领,将发展规划全覆盖于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 将发展规划延伸至农村,这是以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未曾广泛实施的工作。新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化发展需要强劲的乡村发展支持,而乡村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乡村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范围之内,其要义是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消除现代化发展的各种障碍,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和平衡发展。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下实现乡村发展规划先行。加强规划管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地方党委和政府要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上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第二,深化改革,破除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 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二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三要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统筹规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投入,对乡村的交通、电力、网络、水利、卫生、信息、邮政等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对已初步建成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提质生效。要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标准统一,建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充当投资主体,同时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第四,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培育壮大农村市场经济主体,提升乡村振兴活力。
要突破现行农村家庭经营分散性、不经济的局面。上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确定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为整合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家庭农场和農民合作社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新时期出现的能够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大力扶持和培育。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 第五,在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使乡村振兴充满发展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首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乡村产业要实现与第二产业的融合,要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还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三是乡村产业要实现与第三产业的融合,要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先后颁布,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成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探索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18年,扎实推进“十大重点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五项重点改革”,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规划,提升建设服务全川“七大共享平台”,策划推出重大项目586个、完成投资614.6亿元。 成都的乡村振兴要取得更大成绩,还应该注意:在实现点的突破后,要更加重视面的推广;要充分重视乡村特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切实培育和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要继续深化“三大关键环节”改革,从改革中要效应;要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培育集聚;要继续完善乡村治理体制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