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琪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10期
赵琪
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保留了众多的红色文化遗产,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创造的。红色文化遗产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交融,融入日常生活是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要以红色文化遗产为文化核心,突出红色定位,以红色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公共生活空间,凝聚身份认同。
一、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内涵
红色文化遗产,既包括革命、社会建设以来的遗物、遗址、遗迹、纪念碑、纪念地等物质遗产,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信仰、知识、精神、价值、道德等精神(非物质)遗产。乡村红色文化遗产就是空间位置属于乡村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来看,红色文化遗产大量分布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相对不便的乡村地区,这既是由残酷的斗争环境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动选择。
吕梁是革命老区,是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革命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十万、牺牲一万,孕育了吕梁精神、晋绥精神、胡兰精神,留下了晋绥边区政府旧址、中央后委旧址、红军东征纪念馆等一系列革命遗址与遗物,构成了吕梁红色文化遗产的内涵。吕梁市目前有迹可查的革命遗址达265个,分布于乡村地区的占80%以上,可以说,吕梁红色文化遗产的主体都在乡村。
二、乡村红色文化遗产日常化的理想与现实
随着时代的变迁,众多文化遗产失去了原生的经济、文化环境而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红色文化遗产虽然历时较短,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化遗产要传承下去,需要重新融入当代日常生活中,而非板着陌生、教条的脸孔死守在博物馆中。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与人民的生活水乳交融。特别是在乡村地区,不论是物质性的故居、旧址、战斗遗迹、革命文物,还是非物质性的革命精神、英雄事迹, 以及整体性的空间环境,都能够较好地保留下来。在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祖辈讲述的故事,是茶余饭后的聊天话题,其物证可能就在百里之外。因此,红色文化遗产成为乡村中的日常,以多样化的形式立体地存在于生活中,具备较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遗产即生活”不再是一种空洞的理想,更具可能性。
例如,吕梁市石楼县、交口县保留了丰富的红军东征遗产。东征过程中,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先后转战石楼县留村、张家塔、转角、西卫、罗村,交口县后水头村、冯家港、康城等地,借住村民家中。在指挥战斗之余,做了很多群众工作,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在交口县西庄村,红军还帮助百姓挖了水井,解决吃水困难问题,这一水井被称为“幸福泉”。此外,吕梁市石楼县、交口县还有很多红军与当地百姓交往的小故事,流传至今。虽然红军东征时间不长,但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党群组织,为以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打下基础,也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深入人心,化为代代相传的红色记忆。如今,红军借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物品等依旧在使用中,化为日常,大部分的旧址保留至今,有的已经过修整、重新布展,成为纪念地。
然而,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挑战,最根本的危机是在城市化发展中乡村普遍面临着人口流失、文化衰退的困境。吕梁市由于农业收入较低,大部分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人口锐减,如吕梁市某村全村人口仅有103人。吕梁市革命旧址保存情况较差的达到30%以上,80%的革命旧址未划入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妥善的养护。
三、以红色文化遗产引领乡村振兴
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已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是新时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挖掘地方特色,重建乡村文化,以文化凝聚人心。红色文化遗产应成为乡村文化的核心,发挥其引领作用,通过红色文化遗产日常化的实践,全方位融入生产生活中,重新焕发活力。
(一)突出乡村红色定位
当前,乡村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乡村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乡村建设中也存在着脱离实际,盲目建设大广场、大牌坊等现象,导致乡村个性丧失、面目全非,甚至破坏自然生态等问题。因此,乡村建设要从地方文化遗产出发,挖掘地方特色,准确定位。吕梁市晋绥红色文化遗产是最为宝贵、最为突出的文化遗产,吕梁市乡村建设应坚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提炼红色文化符号,着力突出、彰显特色,围绕晋绥边区红色历史,挖掘内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红色文化遗产是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依托。在乡村经济振兴中,融合红色旅游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加上浓郁的乡土风情,已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吕梁地区也不例外。当前,吕梁市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依托红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中央后委机关旧址、中央西北局旧址等已成为红色旅游主要目的地。展览展示方式在逐步完善基本陈列的同时,也开始了新的展示方式的尝试。例如,吕梁市临县南圪垛村在重新修整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的同时,还创作了《 梦回南圪垛 》沉浸式实景剧。该剧以南圪垛村村民为主演,以整个村庄为舞台,讲述了吕梁人民支援前线的故事。实景剧的方式一方面将革命故事灵活上演,感染参观者;另一方面使当地村民参演其中,能够更深切地体会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且可增加一份收入,获得了村民的全力支持。
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光体验只是一个开始,还要尽量延长其产业链,探索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方式,寻求更广泛、更深入的融合途径。例如,以文化遗产为创作对象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各个博物馆最吸引眼球的增长点。红色文化遗产可以作为吕梁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感源泉,通过产业化手段,连接红色遗产与商业经济,促进红色文化遗产从多个层次融入日常生活中。又如,特色农业产品,通过与红色文化遗产建立深度联系,挖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文化附加值,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三)构建乡村公共空间
红色文化遗产要想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下去,必须从多个方面融入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具有一种纪念价值。只有积极吸收当下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满足当代人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才能长远地发展下去。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一般都会规划小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图书馆之类的公共空间,在整体氛围和环境营造上,如背景、色调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一些红色文化遗产因素,也可布置红色文化遗产专栏进行文化传播和教育。公共文
化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可以使红色文化遗产内在的传播属性得到实现。
此外,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在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及黄色乡土之间开创创新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线上公共空间,打破年轻人对乡村“无聊、乏味”的刻板印象,营造富有活力的新农村形象。
(四)凝聚乡村身份认同
文化遗产有记忆属性,文化遗产代表着该地区或群体的文化认同,是维系内部情感的重要纽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的历程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特别是在众多乡村中,这些奋斗历程被亲身经历的老人口口相传。开展深度的口述史记录和研究,是抢救红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而这种生活化的记录方式,不同于书面的正式传播,更接地气,更能唤起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共同情感,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这也是树立“四个自信”的路径之一。乡村振兴的根本是文化振兴,先进的乡村文化既能为乡村发展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乡村发展的目标和归宿。通过将红色文化遗产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形成先进的思想价值观,从根源提升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重建,实现乡村振兴。
在城市化社会进程中,要求保留或完全恢复乡村社会结构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法实现的。吕梁市已有许多原处于闭塞山区的村庄整体搬迁下山,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应是多元化的,不能只有城市化一种选择。以红色文化遗产深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打造红色乡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条路径,通过重塑精神故乡,打造全新的乡村面目,引导乡村实现全面、立体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本文受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晋绥红色遗产功能研究”(编号:2019B532)、吕梁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吕梁市革命遗址及纪念馆调查研究”(编号:2018RKX-58-6-1)资助。
参考文献:
[1]魏子元.红色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与类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0(1):12-16.
[2]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山西省革命遗址通览:吕梁市[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3]革命老区上演情景剧重现红色记忆 浸没式演出场面壮观[EB/OL].中国新闻网,2019-04-28.http://www.chinanews.com/tp/2019/04-28/8822724.shtml.
[4]冯莉.现代性建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J].大众文艺,2017(9):5-6.
(作者单位 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