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鞘内注射微量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2023-03-17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 第29卷 第1期 ・76・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I工EGE Vo1.29 NO.1 2008 鞘内注射微量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徐建军 赵鸿雁 郑亿 (1.大庆油田总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2.大庆油田总医院药剂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吗啡在子宫肌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I在子宫肌瘤的病人中,蛛网膜下腔组(SM)于蛛网膜 下腔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3mL,内含吗啡0.1mg;硬膜外组(EM)仅给予重比重0.5%布比卡因3mL。手术结束后,SM 组硬膜外腔给予0.5%布比卡因5ml,EM组给予含有2mg吗啡的0.5%布比卡因5mL。观察术后观察蛛网膜下腔用药后两组 在5min,20min,血压、心率、双频谱指数的变化。术中及术后6h、12h、24h的镇痛效果,进行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 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搔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结果:SM组在镇痛效果和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瘙痒 等并发症方面均优于EM组。结论:鞘内注射微量吗啡超前镇痛的效果优于传统的硬膜外腔镇痛,并且安全,可以应用于临床 术后镇痛。 【关键词】鞘内;吗啡;镇痛 手术后镇痛方法很多,其中吗啡作为主要得镇痛药物在 图。两组病人均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组技术操作 I临床麻醉术后镇痛中已经应用多年。硬膜外腔的吗啡注射 均一致,选择L2 ,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首 剂量大,其副作用多。因此我们选择微量吗啡的蛛网膜下腔 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于硬膜外针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注射,减少吗啡阵痛的副作用。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搔痒 SM组于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3mL,内含吗 的副作用减少,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手术后镇痛效果和 啡0.1mg。EM组仅给予重比重0.5%布比卡因3mL。退出 安全性。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于硬膜外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麻醉 1临床资料 效果和平面给予2%利多卡因5~10mL,麻醉平面控制在1r6 1.1一般资料选择妇产科手术40例,子宫肌瘤28例,卵 以下。手术结束后,SM组硬膜外腔给予0.5%布比卡因 巢肿瘤12例,无心肺疾病,无长期使用鸦片类物病史,随机 5mL,EM组给予含有2mg吗啡的0.5%布比卡因5mL。所有 分为SM组(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和EM(硬膜外腔给予吗 病人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均不给予静脉镇静和镇痛药物。 啡)两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术前基本资料,年龄:SM 1.3观察指标观察蛛网膜下腔用药前(T.)、用药后5min (43.1±11.2岁);EM(40.1±13.3岁)。身高:SM(165.1± (T2),20min(T3)三个时间点血压、心率、双频谱指数的变 9.2 em);EM(163.3±10.4 em)。体重:SM(51.8±5.5 化。术后24h的镇痛效果,进行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包 kg);EM(52.7±6.1 kg)。 括恶心、呕吐搔痒、尿潴留。 1.2方法病人术中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及双频谱脑电 2结果 表1两组病人不同时间MAP、HR及BIS的变化(X一±S) 表2两组术后24h VAS评分的结果(例) 表3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例) 注:两组比较P<O 05有显著性差异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预先镇痛是以吗啡等阿片受体激动药为代表,作用于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9卷 第l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Vo1.29 NO.1 2008 ・77・ 髓、延骨髓、中枢和丘脑等痛觉传导区的阿片受体;从而提高 瘙痒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蛛网膜下腔投药的特点 痛阈,对伤害性刺激不再感受疼痛。预先镇痛则是在疼痛刺 是剂量小。而且并发症少。 激之前。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或减轻疼痛刺激向中枢神经系 SM组术后24h的镇痛效果优于EM组,SM组在术后无 统的传导。从而抑制神经可塑性变化,达到创伤后镇痛的目 呼吸抑制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吗啡剂量小的缘故。在本实验 的…。预先镇痛措施包在手术前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直接 组中,我们主要是在能够保证良好的镇痛效果的前提下,降 作用于脊髓后角,阻断术中镇痛传入疼痛中枢抑制疼痛泛 低吗啡的副作用,寻找一种有效的镇痛同方法和合理的治疗 化。从而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达到超前镇痛作用。椎管内 剂量,我们在本次实验观察中。结果显示在手术前蛛网膜下 吗啡镇痛的机理是作用于脊髓灰质背角的阿片受体,镇痛效 腔内给予0.1mg的吗啡是安全合理的,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 果的决定因素是脑脊液中吗啡的浓度 。其镇痛效果可能与 作用,在临床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治疗中可以应用。 吗啡与脊髓后角吗啡受体结合的数量有关。在硬膜外腔注 参考文献 入2mg的剂量。而扩散到蛛网膜下腔的剂量并非确定。在本 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我们可以推论到其扩散到蛛网膜下腔 l张立生.对预先镇痛的认识与其研究的方法[J].临床麻醉学杂 的剂量不及0.1mg。其与脊髓后角吗啡受体结合的数量较 志2002,18:54—55. 少。手术创伤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还可能影响病人手 2王春艳,李文进,林派仲.鞘内lmg与硬膜外1.5rag吗啡术后镇 术后的恢复。 痛效果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14(6):362. 硬膜外应用吗啡是控制手术后疼痛的一种有效手段,然 3林烨,薛富善.恶心呕吐的病因学.见:安刚,薛富善,主编.现代 而由于吗啡可直接作用于中枢呕吐化学受体敏感区 。 麻醉学技术[M].第l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l192 一I193. PONV的发生率高达4o%以上。本研究中,恶心,呕吐的发 生率EM组明显高于SM组,因此吗啡的副作用与其总剂量 收稿日期:2007—12—20 成正相关。随着吗啡用药剂量的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皮肤 p阻滞剂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治疗作用 林万春于天超毛仲霞 (大庆油田总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 目的:观测B阻滞剂在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需气管内全麻下腹部手术的病人6o例, 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I组)和美托洛尔组(Ⅱ组)。手术结束时I组不给任何药物,Ⅱ组拔管前5min时缓慢静 脉注射美托洛尔0.15mg/kg。拔管前再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15mg/kg。记录手术结束时、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 5min、拔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I组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各参数与 手术结束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达到最高值,拔管后10 min的HR仍高于手术结束时(P<0.05)。II组拔管前5 min的HR、BP低于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各参数与手术结束时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B阻滞剂(美托洛 尔)能有效抑制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 【关键词】B阻滞剂;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 气管内全麻后拔管期可易诱发心血管应激反应。表现 30min肌注安定10ra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得普利麻 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可使颅内压增高,这些反应使心脏做 2.0mg/kg,芬太尼5 g/kg静脉注射,等病人入睡后予以维库 功增加,可导致心肌缺血。一6-律失常,有时甚至可能发生严重 溴铵0.1mg/kg静脉注射,手控呼吸3rain后进行气管插管, 的一6-脑血管意外,对此,我们用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预防 用Drager Julian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异氟醚吸 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观察结果如下。 入。间断辅以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并根据病人 1资料和方法 血压、心率等情况相应调整异丙酚和异氟醚的用量,手术结 1.1一般资料ASAI~II级需气管内全麻腹部手术的病人 束缝合皮肤时停止吸入麻醉剂。神智恢复后给予阿托品0. 6o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O~6o岁,体重45~ 5mg,新斯的明1.0mg拮抗肌松剂,出现拔管指征:自主呼吸 85kg,其中直肠癌根治术2l例,胃癌根治术29例,梗阻性黄 恢复。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之睁眼后,充分吸除口腔及气道 疸病人lO例,无明显高血压史,无明显心肺功能不全,随机 内分泌物。拔除气管导管,I组(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 Ⅱ组 分为两组:对照组(I组)和美托洛尔组(Ⅱ组)。两组间病 (美托洛尔组)拔管前5rain时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 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5mg/kg(1 min注完)。拔管前再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 1.2麻醉方法所有病人均术前禁食6h,禁饮4h,于术前 15mg/kg(1min注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