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古诗山行教案

2021-08-05 来源:小奈知识网
大班古诗山行教案

【篇一:4《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4 古诗两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并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古诗文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课前准备 1.(1)制作相关课件。(2)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和诗歌。(教师)

2.(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2)搜集一两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引入新课

1.导入: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第4课《古诗两首》。 2.板书课文题目并教学生书写“首”字。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3)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横画长而且直,上下对正。 设计意图:二年级识字写字仍是教学重点。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发现的平台,给学生发现、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识字写字的快乐,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相机学字

1.揭题: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简介诗人,教师补充。

3.教学生字“赠”“刘”。 (1)“赠”就是“送”的意思。

(2)认识“刘”。班里姓刘的同学教大家认识“刘”字。

(3)指导书写“刘”。观察字形,了解“刘”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右边是“刂”,书写时要长而直。 4.初读古诗《赠刘景文》。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书上的拼音认读。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后鼻音“擎”“橙”。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 (4)学生模仿读,读出韵律、节奏。

设计意图:在这里安排了多种读的方式,有同学交流读,有老师范读,有学生模仿读等,力争让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在读诗的同时相机学习部分生字,降低了识字难度,为下面更好地学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再读古诗,想象感悟

1.自由读这首古诗,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义、句意。

3.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4.交流,教师点拨。

(1)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理解词义。

(“荷尽”是指荷花凋谢。“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这个水塘里的荷花已经凋谢了,荷叶也没有了,一片枯黄。“菊残”指的是岸上的菊花也开败了。一看就是深秋季节。)

(2)指名说说深秋时的感觉。(天气变冷了,花草都枯萎了。)

(3)菊花虽然谢了,但是它还是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4)指名读第一、二句,读出对菊花不畏严寒的赞美之情。 (5)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二句。

(6)出示“橙黄橘绿”,学生想象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深秋时节,金黄的橙子和青绿色的橘子已经挂在树上了。)

(7)苏轼看到的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景物?还有什么也成熟了?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8)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9)指导学生填空。秋天,是一个________的季节,也是一个________的季节。

(10)引导理解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①这里的“君”指的是谁?

②苏轼让他一定要记住什么?(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因为这是个收获的季节。)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5.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古诗,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学古诗最忌讳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尤其是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这个环节的设计,采用质疑字词、看图想象、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在和学生聊话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地明白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有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交流诵读。师生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四个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古诗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更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五、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枝、记”,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3.说说记忆这两个字的好方法并组词。 4.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观察边交流。

(2)教师范写,学生按笔画顺序书空。强调“枝”的第四笔捺变成点,要写在横中线上,注意避让右边的笔画,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指导书写“记”的时候强调最后一笔不出头,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学生描红、临写一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学生认真练写“首、枝、记、刘”。 6.搜集关于秋天的诗句。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2.指名说一说:《赠刘景文》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秋天?(色彩鲜明、富有生气的秋天。) 3.归纳学法。

(1)复习上节课是怎样学习《赠刘景文》的。

(2)教师小结: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诵诗句。 (3)本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山行》,看看这首诗又会为我们展现一个怎样的秋天。 4.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 5.指导释题,介绍作者。 (1)用“行”字组词。

(2)说一说“山行”是什么意思。猜一猜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秋景。) (3)教师简介作者杜牧的资料。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并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在复习巩固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山行》,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特别提醒:“径、枫”是后鼻音。

2.学生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如“寒山”“生处”“坐”等词。 3.指名朗读《山行》,相机正音。 4.生齐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5.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 6.学生模仿老师朗读古诗。

7.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不读通课文不开讲。对于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古诗,更要注重读。

三、图文结合,感悟诗意

1.过渡:那么,诗人杜牧看到了怎样的秋景呢?边看图,边读诗,边思考。

2.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在诗中找到表示相应景物的词语圈画出来。(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3.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1)教师讲解“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

(2)看图理解“石径斜”。(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 (3)指导学习“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杜牧沿着小路向山上走去,他远远地看见了什么?(白云升腾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②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诗,读出诗人看到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4)看图思考:为什么诗人走着走着,让马车停下来了? (5)教师指导理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学生联系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是怎样的。 ②课件出示红枫叶照片,说说枫叶的美。

③指名说一说:二月里哪些花是红颜色的?(杜鹃、月季等。)

④在诗人眼里,是二月里的鲜花好看还是红得灿烂的霜叶好看呢?为什么?指导理解“红于”。

⑤你是从哪里读出作者十分喜爱这些枫叶的?(都已经是傍晚了,可诗人还流连忘返。)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诗。

设计意图:古诗言简意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古诗不能采用分析加讲解的方式,而要在自然的看图、想象、说话中了解诗歌的内涵。力求改变“讲词语——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

四、整体诵读,体会诗韵

1.学生诵读古诗。交流:怎样才能读得美?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瑰宝,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适宜诵读。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既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又可使学生情感升华至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丰厚学生积淀。

五、课堂小结,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于、枫”,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生认读生字,说说自己记忆的好方法并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观察边交流。

(2)教师范写,学生按笔顺书空。“于”字笔画较少,第二笔是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篇二:大班古诗】

大班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湖楼醉书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1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凉州词 王之焕

秦时明月汉时关,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刘禹锡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秋浦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3

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春宵 苏 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 花有清香月有阴 。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沈沈。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西湖 林 洪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诗纪事》作林升作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初入淮河 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平调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5

【篇三:大班古诗上下】

大班古诗(上学期) 大班古诗(下学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