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运算的意义》名师教案

2022-08-13 来源:小奈知识网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运算的意义》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2.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感受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3.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49页,找到第一题。主题是什么呢?“庆祝六一”。这个班的同学们在以什么形式庆祝六一呢?我们来看一看。

2.解决问题。

(1)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

①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②还要折多少只纸鹤?

求和:39+26=65(只) 120-39-26=55(只) 120-(39+26)=55(只) 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 第二幅图:

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1.5×52=78.5(元)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三幅图:

①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 ②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 18×1/3=6(米) 18×1/2=9(米)

③一共用去多少米彩带? ④还剩下多少米彩带? 18×(1/3+1/2)=15(米) 18-18×(1/3+1/2)=3(米) 或者18×(1-1/3-1/2)=3(米)

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幅图:

每个小组有多少人?48÷4=12(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这幅图上没有要求平均分,但是要想一想做游戏时怎么分最公平?还是平均分最公平。 3.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的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二、回顾、总结学过的运算。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几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乘法呢?(集体完成)

学生举例后总结:例子省略

1.乘法: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长方形面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加法: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4.减法: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三、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2-12=20,32-20=12。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例如:校园里有12棵杨树,20棵桐树,这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用加法,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杨树有12棵,桐树有多少棵?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桐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两个问题要用减法。

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互为逆运算。)

2.那么48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用除法)可是“每个小组有12个人,4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呢?(用乘法)

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也就是说,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 四、总结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2+20=3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写成:加数+加数=和。 五、习题设计。

巩固与练习,第50页“巩固与应用”。(课本上的习题设计的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就利用这些习题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1、看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根据算式来提出问题,是为了鼓励学生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加深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

2、集体交流。尽可能全面的提出各种运算的例子。 3、独立完成第1-3题。 六、扩展练习。

1.31.54÷( )=38 ( ) ×1.3+3.5=13.25 2.试着写一写哪些数量关系能用除法运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