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
1.2过程与方法
乳酸菌发酵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劳动人民在时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泡菜制作的技能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制作泡菜
2.2教学难点
泡菜制作流程中防止杂菌污染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泡菜不但味美,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食欲。泡菜是怎样制作的?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怎样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背景: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的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制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
进行新课
阅读“乳酸菌发酵”,完成基础知识学习
1.基础知识
1.1乳酸菌
1.1.1种类: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
1.1.2形态:球型或杆型;
1.1.3细胞结构:原核细胞;
你认为有哪些结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1.1.4.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
1.1.5代谢类型及产物(发酵原理):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 乳酸菌 ,其代谢类型是 异养厌氧 型。在 无氧 条件下,降糖分解为 乳酸 。反应式为:
思考探究: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不能发酵成酸奶?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典例精析:
例1.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 ( )
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 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
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 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在生产实际中,人们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这里有3个要点,一是用于生产,二是培养微生物,三是生产代谢产物。根据概念可知,生产代谢产物青霉素有一个培养青霉菌的过程;生产酒精有一个培养酵母菌的过程;制作泡菜实质是培养乳酸菌,使其利用菜中的营养物质生产代谢产物乳酸的过程。因此,A、C、D都符合发酵的概念。而B项中虽有代谢产物乳酸,但不是微生物所为,也不存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更不是用于生产,因此不属于发酵。
答案:B
1.2亚硝酸盐:
联系生活:你知道亚硝酸盐吗?知道它的危害吗?
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3g时会引起死亡。
阅读课本回答;
1.2.1.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 食品添加 剂。
1.2.2. 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1.2.3.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 尿液 排出体外,但在 适宜pH 、 温度 和 一定微生物作用
下形成致癌物质 亚硝胺 。
思考探究: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放置时间过长和变质蔬菜的原因是什么?
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2.实验设计
2.1实验流程:填写流程图。
思考:在哪些操作过程中会感染乳酸菌?
原料加工和装瓶。
2.2泡菜的制作
2.2.1材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蔬菜以质地鲜嫩,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花椒、八角等香辛料可增香、除异去腥
(3) 白酒、食糖和盐。食盐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
2.2.2.设备及用品:
泡菜坛、菜刀、菜板。泡菜坛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号的泡菜坛。也可使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
泡菜坛检验优劣方法: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② 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③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
④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
2.2. 3.制作过程. :
(1)原料处理: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2)盐水配制: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1的比例配制盐水。选择含矿质较多的井水或泉水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3)装坛: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4)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2.3. 腌制条件:
思考探究:腌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2.4. 泡菜发酵的阶段: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称为同型乳酸发酵。
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典例精析:
例2.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
A.马上密闭,保持30~40℃ 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 D.马上密闭,保持60℃以上
[解析] 泡菜坛密闭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在30~40℃,乳酸菌繁殖较快。
答案:A。
结果分析:
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在初期发酵的末期和中期发酵阶段,泡菜的乳酸含量为0.4%~0.8%,风味品质最好,因此,常以这个阶段作为泡菜的成熟期。腌制1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
思考探究: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典例精析:
实例3.某学生把甘蓝切丝后制作泡菜,为了探究甘蓝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3天发酵后所生成的乳酸量,在第4天检测的实验结果如表:
(1)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知,甘蓝在31℃时所生成的乳酸含量最多,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所生成的乳酸量都比较少一些。
(2)在泡菜制作时,乳酸含量大致在0.8%左右时风味最好,此时维生素C的保存率也较高,结合以上材料,你在制作泡菜时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把温度控制在16℃左右为宜
典例精析:
实例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介绍的内容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泡菜食品,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身体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喜欢的泡菜,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顺利进入本课题的研究。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助等形式得出答案。但是限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实验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使学生获得形象的认识。
课后习题
1.从形态上来看,乳酸菌呈 短杆 状;从结构上来看,乳酸菌为 原 核细胞。
2.完成配套练习题。
板书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3 泡菜制作
一.泡菜制作原理
1.乳酸菌:种类、形态、结构、分布及代谢
2.亚硝酸盐:危害、用途、代谢
二.实验设计:
1.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
2.泡菜制作:
3.腌制条件:
4.泡菜发酵的阶段:1.前期发酵:三. 结果分析与评价
后期发酵:腌制处理: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