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P61高等教育是是一种建立在充分的普通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 2、学分制:P156: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或方法)。学分制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的总学分,学生在校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修满该专业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毕业时间因此可以提前,也可以推迟。
3、教育目的:P99即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指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它一般由两个方面构成: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以及人的社会价值。
4、高等教育结构优化:P90即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化,它取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
5、师生关系:P131: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和联系产生的关系。 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P53: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固然受社会政治经济运动规律的制约,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精神活动,又具有自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独特轨迹,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7、课程:P138是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就而采取的一切有程度的学习活动和经验。 8、课堂教学:P194即班级授课制,指把学生按一定的年龄、程度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按固定的课程表,按计划对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类型结构:P73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构成状态,它是一种横向结构。 10、终身教育P12:,是使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时期根据需要继续接受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
人保罗·郎格郎,正规学校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终点,现代社会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受教育的需要,必须靠不断地加强与扩大非正规的教育。 11、研讨法P187: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为学生提供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如课堂讲授无法解决的问题。
12、院校科类结构P72: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学科门类的构成状态,它是一种横向结构。 13、活动课程P146:又称经难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以活动作业作为基本形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加以组织。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14、高校基本职能P22: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教育、科研、与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不知如何描述)
15、高校社会服务P222:是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16、过程评估P244:(形成性评估)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或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目的是了解动态过程中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或方案不断完善,以达到预期目的。
17、选修课P140: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而设计的可供学生自己选择修习的课程。一般分成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二、 判断并简述理由
1、 柏拉图创办了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 错,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是柏林大学。 2、 启发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错,启发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造成学生自觉积极地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 3、 高等教育能够决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错,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 4、 教科书就是通常说的教材。
错,教科书通称课本,而教材泛指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的所有材料,其中包括教科书。 5、 日本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最典型的集权制。 错,日本是混合制教育管理体制。
6、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大学教育。
错,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是15-20%的人能接受大学教育。 7、
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两头大中间小的构成比例。
错,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字塔结构。 8、
高校社会服务的根本目的是扩大社会影响,创造经济效益。
错,高校社会服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 9、
高考中学生上线与否即是相对评估。
错,高考中学生上线与否是绝对评估 10、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指导教学即是启发性教学。
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指导教学即是发展性教学。 11、 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堂是北京大学。 错: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12、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技能和专业教学水平。 错,指教师应具有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 13、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处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发展阶段。 处于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14、 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 对,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15、 最早的一批大学起源于古希腊。 错,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
16、 职业技术学院是低水平院校,研究型大学是高水平院校。
17、高校教师职业兼具多种职业角色,但不包括管理者角色。 高校教师职业兼具多种职业角色,其中也是管理者。
18、隐性课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
错,隐性课程包括心理文化、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高等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⑴它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教学、开展研究、提供服务 ⑵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⑶基本属性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 ⑷教育对象是已经受过普遍教育的学生
⑸它是一个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组织自己活动的领域,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领域的活动方式明显不同 2、 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答:P118
(1)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 (2) 劳动对象的主动性;
(3) 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4) 劳动形式的个体自主性与群体合作性; (5) 劳动成果的集体与滞后性。 3、 高校科学研究的原则。答:P207 (1)科研与教学、生产相统一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计划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的原则;
(4)远近结合、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原则; 4、 高校教学评估如何评判试卷质量的高低?答:P267
(1) 难度分析:一般应控制在0.4—0.7之间;
(2) 区分度分析,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 (3) 信度分析,测出的学生成绩是可信的;
(4) 效度分析,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结果相符合的程度. 5、 理想的大学教师的素质。答;P121 理想的大学教师的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限定:
1、政治思想素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勇于坚持真理;
2、职业道德素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集体。
3、文化知识素养: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雄厚的相关学科知识。
4、能力素养:加工和驾驭教学内容和各种影响的能力、多讯道貌岸然的知识信息传送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实验和研究能力。
5、身心素养:体质健康、耐受力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宏亮。 6、 高等学校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答:P163
(1) 更加注重重培养学生的素质; (2)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要处理好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的关系; (4) 要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
(5) 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7、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式。 答:P283
(1) 共建,实现“条”与“块”的有机结合;
(2) 合并,两所或两所以上的高等院校组建成一所院校; (3) 合作办学,两所高校之间采取各种合作途径共同发展; (4) 协作办学,指企业、科研机构参与高等学校的办学和管理; (5) 划转,指中央部门所属院校转给地方政府管理。
8、 简述大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P127
(1) 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 大学生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 (3) 大学生是有巨大潜能的人; (4) 大学生是个整体的人。 9、 简述高校隐性课程的构建方式。 答:P159
(1) 心理文化,指学校生活中各种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
等;
(2) 制度与非制度文化,指学校、班级中的传统、舆论、仪式与规章制度等; (3) 物质文化,指学校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建筑、校舍的大小、校园和教室的
空间安排。
10、 简述我国高校类型结构调整的途径。 答:P93
(1) 首先,建设好一批综合大学,兴办大批富有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 (2) 其次,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院校; (3) 最后,进一步调整院校的隶属关系。 11、 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P50
高等教育为政治服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法律规范,使受教育者达到政治社会化。 (2) 为国家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直接为巩固政治制度服务; (3) 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教育对社会政治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12、 简述高等教育的特征。 答:P101
(1) 它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教学、开展研究、提供服务; (2) 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3) 它的基本属性是在充分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 (4) 它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已受过普通教育的青年学生;
(5) 它是一个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组织自己活动的领域,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社
会领域的活动方式明显不同。
13、 简述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P51
一方面,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另一方面,教育是传递、储存、创造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 14、 简述课程的涵义。 P138
课程是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就而采取的一切有程度的学习活动和经验,它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来体现。 15、 简述高校科研的特点。 P204
(1) 综合性 (2) 基础性 (3) 多元性
(4) 学术思想活跃,人才集中,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5) 高校科研机构分布广,并且其科研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试论述高校有效开展社会服务的策略。
高校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高校服务社会的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 开放图书馆、实验室; (2) 鼓励教师从事第二职业; (3) 这社会提供咨询;
(4) 举办培训班,教师应聘授课; (5) 开展函授教学、委托代培工作 (6) 创办科技产业与经济实体; (7) 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
2、 高校教学有什么特点?如何遵循大学教学规律开展高校教学工作? P168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教育对象、教学环境都与基础教育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大学教学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 (1) 专业理论性 (2) “导”“放”统一性 (3) 与科研结合性 (4) 实践性
教学规律是指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之间有着本身具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换的客观存在。
由于这些规律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些规律,做到: (1) 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 教与学辩证统一,重心由教转向学 (3) 教学内容由间接知识向直接知识转化
(4)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规律。
3、结合实际论述为什么高校要加强科学研究?应如何改革高校科研 现状? 答:P199
一、科学研究是高校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8) 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必要条件; (9) 科研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造能力,尽早把学生引向学科前沿的有效手段; (10) 科研是现代高校上层次、上规模的基本保障 二、 高校科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承担者;
(2) 高校的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科研改革必须注意三个结合:一是把高校科研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使其成为高教系统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把高校的科研改革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均势相结合,使其与国家大的科技环境保持协同;三是高校科研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发挥高校优势与潜力,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 结合实际应在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努力: (1) 改善科研条件
(2) 培养后备力量,优化科技队伍结构; (3) 健全高校科研体制 (4) 加强国际交流
4、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论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P107 高校的培养目标、高校的层次培养目标、高校的科类和专业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目标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除了应该明确各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之外,还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 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德智体美劳) (2)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 (3) 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5、列举并阐述三种课程理论。P146 课程理论,就是研究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及其评价的理论;下面分别阐述本世纪有影响的三种课程理论;
1、活动课程理论,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这种理论认课程应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以活动作业作为基本形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加以组织,代表人物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强调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作业在课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用语文、数学、物理等分科方式设置课程,而是打破学科界限以园艺、烹饪、缝纫等作业来代替,从这些作业中学习其他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种课程的实行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引起二三十年代中小学学校教育中知识质量的大幅度的下降,它忽视了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忽视了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2、要素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课程强调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强调传递人类文化经验的意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掌握基本的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包括三要素:基础知识和技能、民主理想、智慧要素。要素主义课程,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究竟哪些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要素”,哪些是非教给学生不可的东西,似乎并没有什么具体标准,因此,在具体操作上仍是按学科的传统内容来选择教材,合得教材具有“深、难、重”之感。
3、结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换言之,就是要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组成教学的基本内容,并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加以编排,使教材出现螺旋式上升态势。结构指的是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观念和基础概念。结构课程的主要牲是学问化、专业化、结构化。 结构课程理论流行的时间不长,实施的结果也导致了大量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但至今仍有诸多可取之处,就课程发展史而言,课程现代化的最基石牲是强调以学科的基本概念为中心,使学科内容结构化。
6、请结合您的学科或专业阐述对高校教师职业和职业化的认识。P113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角色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就高校教师而言,大学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研究者角色;2、授业传道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朋友角色;5、心理医生角色;
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还必需要接受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专业意识;2、专业态度;3、专业知识;4、专业技能;5、专业品质。 7、列举并阐述三种教学方法。P184
⑴发现教学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代表作《教育过程》中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地发现真理,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事物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让让体验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加强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发现的作用于:能提高学生智慧的潜力;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掌握发现的方法有得于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记忆。
⑵问题教学法:中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等人提出的。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2)在老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3)提出新问题。
问题教育法加强了教学中的启发性、探索性和研究性,但运用这种教学法费时较多,难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全面知识和训练其必要的技能、技巧。
⑶研讨式教学法:最早出现于德国,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教学方法。它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又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智能和加强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还能活跃学术空气,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但是不利于传授系统、完整的知识,而且它要求学生人数较少。 8、论述高校三项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培养人才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在制定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时就以培养人为总要求。所以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将学生培养成高级专门人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相适应。 科学研究
一、科学研究是高校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1、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教学质量是保持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重要因素,最优秀的教师能够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和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还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外界支持。一所大学能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看他是否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2、科研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造能力,尽早把学生引向学科前沿的有效手段 3、科研是现代高校上层次、上规模的基本保障 二、高校科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承担者
高校释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基地,高校的科研人才集中,实力强大,学术氛围浓重,而且潜力巨大,利用这支力量,可以使整个国家科研力量提高一倍至一倍半,因而要求高校承担多项科学研究项目。
2、高校的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更本质的应是科研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及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都需要一流的科技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其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建设的质量。高校科研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还应坚持多渠道、多层次以拓展其对社会的影响力,高校科研为社会服务通常可有以下几种形式:咨询服务、承接项目和成果转让 社会服务 含义:指的是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种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作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特点:⑴ 这里说的“社会服务”是直接、独立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指那些直接造福于人类的、现实的、直接的、能带来实际效益的服务。
⑵ 社会服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办大学的的理由,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育人,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 (3)社会服务应是经常的与自己专业相关。 高校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1)高校社会服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高校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3)高校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
高校社会服务的可能性:高校有人才、有时间、有机会、有能力。
一填空题
1教育应使受教育者的( )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 )教育。 3社会( )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教育方针以( )为主要的核心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理论是( )
7高等学校中( )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8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工作。
10大学生通过( )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 二、选择题
1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又培养( ) A又红又转人才 B理论人才
C职业型专业人才 D技术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 A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思想 C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相统一 A政治思想教育 B培养能力 C素质提高
D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学分制主要缺点之一是(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灵活性差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中国高等学校实行( ) A通才教育
B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专才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8在高等教育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
A搞好社会宣传 B发展校园文化 C培养专门人才 D发展科学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发展素质 C科研训练 D生产劳动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A社会活动频繁 B人际关系好
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的前沿 D教学成绩突出 三概念解释 1高等教育 2我国的教育方针
3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4教育目的
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 6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 7课程 8教学计划 9教学大纲 10教材
11班级授课制 12学分制
13教学和教学过程
14教学原则 15学制 四简答题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4现代大学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5教育目的的性质。
6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7我国高校教师的地位
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9如何科学地合理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10如何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等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
11高等学校教学法的特点。
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14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5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16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17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
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五分析题
1谈一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和想法。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大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3试述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4结合实际分析科学地、合理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5如何认识大学教师在熟悉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6在本职工作中,你打算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7 试述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8你认为教师聘任制度中哪些问题比较突出?结合实际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六案例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