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2021-01-22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之后,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二者分别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把基因定位在了染色体上,从而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同时又为学习伴性遗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重走摩尔根的科学研究之路。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的非常到位,为学习这节内容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学生学习难点在于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探究过程,由于课本只介绍了核心内容,学生对于控制果蝇的颜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困惑,所以我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加深对科学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教学难点:领悟、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杂交试验?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重演萨顿、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对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课件呈现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图。让学生观察对比染色体和遗传因子的变化,并总结规律。板书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萨顿的假说:? 1.假说的依据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二者在哪些方面存在怎样的平行关系?学生的思路可能很乱,或不全,可以阅读课本并在导学案上填表来系统。然后课件呈现表格答案。

2.提出假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引导学生推断二者位置关系。学生重新认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介绍类比推理法

指出:该假说是1903年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介绍类比推理,并举例说明类比推理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学生由老师介绍发现萨顿假说需要实验验证。

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课件简介摩尔根,诙谐指出摩尔根质疑萨顿的假说,也质疑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课件展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提出疑问,学生回答。可能的疑问有:白眼性状和红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矛盾吗?等指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不全的老师补充。 2.针对问题,作出假说

课件展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明确染色体组成及性染色体的不同。

引导学生都做一回摩尔根,试着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并根据自己的假说对于摩尔根的实验做出解释。规定用w表示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 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根据果蝇XY染色体的特点推断可能的假设,并根据假设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对摩尔根的实验做出假设,并展示本小组的讨论成果。 3.利用假说,演绎推理

根据学生分析发现两种假说都可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用那种方法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学生发现问题,继续讨论,总结验证假说的方法。 4.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介绍摩尔根的测交实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回顾摩尔根的实验历程,总结摩尔根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生回忆思考,得出结论,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提问学生对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思考回答 课件呈现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初步体验类导入新课 根据图片及所学内容尝图。让学生观察对比染色体和遗传因比推理。 试做出回答。 子的变化。板书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二者在哪些方面存一、萨顿在怎样的平行关系?学生的思路可能让学生亲历的假说: 学生思考、填表、对答很乱,或不全,可以阅读课本并在导萨顿的思维1.假说的案。 学案上填表来系统。然后课件呈现表过程。 依据 格答案。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行为具2.提出假有惊人的一致性,基因由染色体携带重新认识基因在染色体 说 着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引导学生推断上的假说。 二者位置关系。 指出:该假说是1903年萨顿运用类比营造良好的3.介绍类由老师介绍发现萨顿假推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介绍类比推学习氛围,比推理法 说需要实验验证 理,并举例说明类比推理不具有逻辑激发学生的的必然性 兴趣并为摩尔根出场做铺垫 观察分析实验,提出疑问,学生回答。可能的疑问有: 白眼性状和红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矛盾吗?等 学生小组 :学生可以提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根据果蝇XY染色体的特点推断可能的假设,并根据假设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对摩尔根的实验做出假设 学生展示本小组的讨论成果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课件简介摩尔根,诙谐指出摩尔根质疑萨顿的假说,也质疑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课件展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4指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不全的老师补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课件展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明确染色体组成及性染色体的不同 引导学生都做一回摩尔根,试着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并根据自己的假说对于摩尔根的实验做出解释。规定用w表示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 让学生具备摩尔根当时的知识基础,重演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 3.利用假说演绎推理 根据学生分析发现两种假说都可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用那种方法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继续讨论,总结验证假说的方法 引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突破难点。 4.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介绍摩尔根的测交实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形成完整的回忆思考,得出结论 回顾摩尔根的实验历程,总结摩尔根逻辑思维 实验的科学方法 六、板书设计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 萨顿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二、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七、课后反思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重走科学教的探索之路,体验创造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所以我讲本节课内容分成两课时进行,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发现并解决问题。但时间任然比较紧凑,在摩尔

根果蝇杂交实验的演绎推理过程中,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学生会得出更完美的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