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2021-07-26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06年5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2006第26卷第3期(总77期)  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26(SumNo.77)

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李树茁,刘晓兵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 要] 描述了系统工程在人口系统研究中的应用领域与进展,总结了其应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通过一个有关农

民工社会融合的研究案例具体阐释了系统工程的应用;认为今后随着计算机运筹学及数学学科的发展,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内的应用会更加多样化,应用将会越来越广,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辅助的大型决策支持系统会有较大的发展;同时,系统工程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型的人口系统项目中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关键词] 系统工程;人口领域;人类生存发展巨系统[中图分类号] C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6)0320055208

ApplicationofSystemEngineeringinthePopulationDomain

LIShu2zhuo,LIUXiao2bing

(SchoolofPolicyandAdministration,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 Thisarticledescribestheapplieddomainanddevelopmentofsystemengineeringinthepopulationsystemresearch.Italsosummarizesthethreedevelopingperiodsoftheapplicationofsystemsengineering.Itex2plainstheapplicationofsystemengineeringconcretelyaccordingtoaninvestigationcaseconcerningsocialinte2grationofruralimmigrants.Itisconsideredthatwiththedevelopmentofcomputerscience,operationalresearchandmathematics,theapplicationofsystemengineeringinthepopulationfieldwillbemoreandmorediversifiedandextended.Therewillbegreaterdevelopmentofthelarge2scaledecision2makingsustainingsystemwiththeinformationprocessingassistedbycomputers.Meanwhile,thesystemsengineeringwillbeappliedmoreandmoreinthelarge2scalepopulationsystemprojectstoprovidesupportforgovernmentaldecision2making.Keywords systemengineering;populationdomain;immensesystemforhumansurvivalanddevelopment

  人口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且复杂的动态系统,它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

[1]

展巨系统。人口系统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人口系统本身内部发展所呈现出的问题;二是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问题。从人口系统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人口系统问题的本质是人口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

[2]

环境等系统协调与和谐发展的问题。人口系统呈现出以下特点:(1)人口系统的整体性。由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这些系统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求得生存和进步的唯一途径。

[收稿日期] 2006-01-09

在这个巨系统中,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其相互作用、相

[3]

互依存、协同发展。(2)人口系统的关联性。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各要素之间是互相牵制和影响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是多

[4]

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人口系统的环境适应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人口系统变动的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有资源、环境、文化和社会等多种因素,而且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诸种因素的作用有强化的

[2]

趋势,人口又对诸因素产生强烈的反作用。人口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对其它诸要素产生影响,这三个方面

[5]

包括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规模大小和人口结构。

[作者简介] 李树茁(1963-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兵(1979- ),

男,河南许昌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55

李树茁等: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4)人口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人口系统最终向人

口现代化迈进,它是人口系统内部及人口系统与非人口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动态性且各种关系不易估计,十分复杂

[7]

[6]

;

人口问题又是各方面互相关联着的庞大的社会问题,

。人口系统具有一

般系统所具有的特点,系统工程很适宜于作为人口系统的一种研究手段,二者的结合就是人口系统工程。人口系统工程,就是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为工具,应用于人口系统的建模、分析、预测、决策、规划、管理和控制,研究人口系统与其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以便为政府制订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可持续发展。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个新学科,就系统工程学科本身来讲,人口系统工程是这门学科的一个应用领域。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因此,系统工程的应用可以分为系统工程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系统工程技术四个层次。人口系统工程在这四个层次上都有运用。第一,人口系统工程思想。系统思路是系统工程的内核

[7]

研究人口目标将会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众

多的领域,因为人口控制的目标与多种因素有关,既取决于自然资源对生产的约束,同时也与各种人口、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近期需要,也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系统长期、持续、稳定进步与人口之间的关系而加以综合评定。由于社会经济问题往往具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决定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多目标、具有模糊特性的决策问题。

[10]

为此,可以采用多目标的模糊决策方法。

2.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指政府为实现对人口的自然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调整而采取的政策。根据既定的人口目标和社会的客观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为了使人口政策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有必要根据时期和地区、城市和乡村、民族和文化风俗的不同状况,有区别地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制定人口政策的过程实际上体现了系统工程科学中的大系统理论。

(二)人口发展动态

1.人口动态参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2]

宋健等开始用数学的方法分析中国的人口问题,建立了人口发展的偏微分方程,包括分析死亡率函数、生育率函数等参数方程。同时,性别比例、生育模式函数方面的应用研究也不少,不少学者也开始尝试人口迁

[13]

移函数的建模。

2.人口预测。人口预测是属于系统分析的范畴,其实质就是先给定控制量,再定量算出人口状态及相

[9]

应的各种人口指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对人口发展过程,可以做定量预测,就是根据现有人口统计资料和原始数据,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对未来人口发展过程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假定,预测出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包括人口总数、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人口出生率、

[14]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及其它各项人口指标。

3.人口复杂系统。人口问题涉及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等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稳定的人口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从数量上准确描述和预测人口数量以及各种人口指标对中国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健康人口发展

[9]

计划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人口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并非指某一要素或几个要素,而是指包括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系统协调运作与发展,特别要求人口与其它要素相

[11]

,在人口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人口系统工程思

想的应用最为普遍,因为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问题,常需要从系统思想的角度来考虑。第二,人口系统工程的理论。人口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控制论、信息论、一般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等

[8]

,在该层次

的应用主要有人口控制论、人口决策支持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第三,人口系统工程方法。研究人口系统工程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人口系统的模拟、预测、人口系统模型建模和分析等。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系统工程的方法出现。第四,人口系统工程技术。人口系统工程技术随着计算机、数学、运筹学等的学科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如模型生命表、计算机模拟、复杂性分析、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

一、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在人口研究的诸多领域都有应用。(一)人口目标研究

1.人口目标。人口目标也称为“适度人口”。56

[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适应协调

[15]

。这是因为在诸多因素之中,人口是最重

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人口从根本上影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而人口又必须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联系中,在大系统的动态中来进行分析研究。

2.人口与区域规划。区域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地

的人口分析与规划研究,如死亡率与生育率分析、人口

[12][9]

预测、人口规划等;宋健、于景元等有关人口控制

[21]

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王浣尘有关系统工程与人口控制之间关系的研究等。(2)人口动态模型与人口系统

[20]

优化模型研究,主要包括蒋正华的人口分析与规划研究,李南等人用不同的模型对中国人口的分析与规

[22]

划;李希如建立了新的模型生命表数学模型,并进

[23]

行了应用;冯珊建立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仿真模型DEM-CEM。(3)人口预测研究。蒋正华等开发了人口预测模型JPOP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宋健[12]

等用系统工程模型方法对人口发展过程进行了预测;于景元、何湘伟等通过选择不同政策等对中国[25]

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蒋正华等应用生命表预测了中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等。

3.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此时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6]

的主要研究是最优人口和承载力估计。陈跃进等用数学模型研究了选择最优人口的模型方法;朱宝树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研究了三峡工程的环境人口容量效

[27,28]

应,还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进行了研究;

[29]

毛志锋等利用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

(二)中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在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系统重建、模型生命表、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始应用。

1.人口目标。此时期人口目标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人口政策调整。蒋正华等利用仿真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人口政策调整;曾[33]

毅论述了城镇化对中国人口目标的影响;毛志锋等[34]

人则论述了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人口发展动态。人口发展动态主要研究有:(1)人口系统重建。蒋正华[20]对人口分析与规划的研究;李南对包含年龄结构及迁入、迁出的人口模型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李成瑞对“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

[36]

动进行了研究。(2)中国模型生命表。蒋正华等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游允中对五种生命表模型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路磊研究了已知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时的生命表的编制。(3)家庭生命表和家庭变动预测研究。曾毅等[39]用家庭生命表分析了中国农村妇女家庭生命历程与家庭结构变化,他还对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预测等进行了研究。

[41]

3.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田雪原论述了中国人

57

[40]

[37]

[38]

[35]

[30~32]

[24]

域中、特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16]

。人口作为生产力和消费力的

统一体,其数量、规模、素质、结构、分布与迁移状况,对区域发展具有直接的、不尽相同的影响,能起到重要的加速或延缓发展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口如何与区域规划有机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2]

二、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应用中的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导致人口问题研究和决策的复杂化,促使人口系统工程的产生。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人口研究,可开发传统人口研究尚未涉及或难于深入的领域,并使所研究的问题以较小的代价得到适当解决。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中的应用经历了从最初的应用到目前形成人口系统工程学科的多样化应用,其在中国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中期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目前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的多样化阶段。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的应用特点也各有不同,所侧重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初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在该阶段,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人口发展目标与人口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在当时的人口政策背景下,如何科学地对人口进行预测和控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将系统工程、控制论、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应用到人口领域对解决这一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1.人口目标。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目标

与政策。例如,胡保生、王浣尘、朱楚珠等利用多目标决策技术,研究了中国总人口目标了人口目标控制仿真系统;宫锡芳

[17][19]

;冯珊等

[18]

建立

研究了中国人口

的目标以及达到此目标而进行的优化分析。

2.人口发展动态。此时期人口发展动态方面的研

[20]究主要有:(1)人口系统定量研究,主要包括蒋正华

李树茁等: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及人口与经济可持

[42]

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李建民研究了人口、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并认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唯一途径。最为突出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通过对陕西勉县、云南宜良、河南、深圳、广东韶关、陕西洛川以及2000年的中国等研究,建

[43]

立了中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并分析了人口增

[44]

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当前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今)在目前阶段,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迁移系统和多区域人口预测、死亡率预测与社会保障、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口复杂系统、国家和区域的人口发展战略、人口与社会干预工程等方面都有应用。

1.人口目标。人口目标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45,46]

个方面:(1)人口复杂系统:李树茁等人在1990年代开始研究文化传播与演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并专门研究了中国男孩偏好文化、生育文化等的传播与演化。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对面向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复杂网络与应用进行了研究。(2)人口与社会干预工程。中国计生系统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的出生缺陷干预;朱楚珠、李树茁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针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对改善女孩生存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干预;2003~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对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殖健康进行了研究与干预等。

2.人口发展动态。人口发展动态方面的主要研究

[49]

有:(1)死亡率预测与社会保障。LiNan等利用数

[47]

[48]

究、人口发展态势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重大关系研究;牛文元等

[54]

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各

方面的深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等还进行了人口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三、应用案例: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一)背景分析

人口流动与迁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是在城乡二元经济和城镇非农产业缺乏充分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背景下发生的,人口流动以从乡村到城镇的非正式或非永久性流动为主,大批流动人口也只能流入城镇的非正式部门。目前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正处在人口流动的早期阶段,即较快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伴随着大规模的从乡村向城市的、各种短暂性的人口流动。受农村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与户籍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政策的影响,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都远低于城市市民,造成了农民工难以与城市主流社会发生实质性的融合。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数据,2003年有1.139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农村劳动力的23.2%,其规模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对农民工社会融合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圣塔费研究所所合作,以深圳的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以复杂系统分析方法为手段,研究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问题。

农民工要达到与城市的实质性融合,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阻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首先,最直接的因素是户籍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如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其次,社会歧视也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认同和靠拢,这种歧视来自城市居民群体和政府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的就业的身份歧视。农民工观念和行为的演化,既是具有某种特质的文化传播过程,又是某种新的观念和行为的扩散过程。文化传播理论目标的在于描述与分析一个特定人口群体中某种文化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即实际生活中某种文化特征在关系不同的传输人

学模型对死亡率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曾毅等通过

22个省的调查数据对中国高龄老人自理期望寿命进

[51]

行了估算、分析与讨论;张震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力求为中国养老机制的建立及培育提供决策的参考。(2)迁移系统和多区域人口预

[52]

测。王桂新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构造了包括省际迁移劳动力的C-D生产函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对19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及贡献大小进行了比较深

[53]

入地考察分析。查瑞传、曾毅等对多区域人口预测进行了研究。

3.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性研究是国家和区域的人口发展战略。中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包括三大重点课题,即以人口目标研58

[5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与接收人之间进行传播与演化的动态过程。创

(信息或行为),通新扩散理论则是研究“创新”

过一定的渠道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进行传播的过程。结合文化传播、创新扩散以及社会资本理论的网络分析,是研究农民工社会关系及观念与行为演化的一个全新而有效的思路。

(二)研究目标

以系统工程的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社会新兴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生活现状、价值观念与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机制,明确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中国农村流动人口非制度性社会融合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发展适宜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实际问题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并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和制度创新的角度寻求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及实施方案,促进城乡社会融合,推动中国人口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婚姻家庭观念与行为、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进行系统分析。借助于复杂网络模型与系统仿真,微观层面预测农村流动人口观念与行为的演变、社会融合的发展趋势,宏观层面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在政策预测与政策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城乡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和实施方案。

(三)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面向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复杂性科学理论基础研

图1 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成了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2.复杂社会网络模型研究。基于不同的层次和视

角,建立一套复杂社会网络模型。模型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观念、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更多地考虑个体中心网络(对于整体网络而言,主要考虑以个体为中心的网络变量),研究个体观念、行为如何受到网络其他成员的影响;网络结构分析模型则属于整体网络分析范畴,着重研究群体中不同角色的关系结构,进而探讨不同性质网络整体间的相互关系。复杂网络传播扩散模型则通过对微观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刻画,获得观念、行为在网络中传播扩散、演化过程的整体动态特征,从而将微观和宏观统一起来。总之,网络结构分析模型主要探讨不同性质网络间的静态结构关系、形成动态以及结构演化机制;观念、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主要研究农民工观念、行为受网络中其他成员的影响情况;

59

究。文化传播与演化理论,是从微观层次上分析个体

的某种观念、行为的演变;创新扩散理论,则关心某种产品潜在使用者或具有某种意识人群整体的宏观行为。现实社会中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在一定个体组成的社会网络中传播扩散,社会网络是从宏、微观两个层次认识社会系统的桥梁,而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关系的总和。因此,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文化传播与演化、创新扩散理论与社会网络的关系;探讨基于社会网络,如何结合文化传播演化与创新扩散理论以分析相关社会现象;并进一步将文化传播与演化、创新扩散理论与社会资本纳入复杂性科学的分析体系,这构

李树茁等: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乡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有关政策建议将强调农民工网络组织以及非制度融合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突出社会网络是农民工相互沟通的渠道、平台,是实现农民工适应城市,再社会化以及促进城乡文化融合的重要非制度途径。

而复杂网络观念、行为传播扩散模型则着重描述某种观念、行为在农民工网络中动态传播的过程。

3.复杂网络模型的应用研究。农民工社会网络的

(四)系统工程的应用

图2 复杂网络模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关键是获得相应社会网络矩阵,包括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讨论网络等。社会网络矩阵建立以后,农民工社会网络分析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经典网络分析,包括各种经典网络参数的计算,以及不同性质、不同地点网络之间的特征比较。另一个是相关网络的复杂性分析,主要是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征,计算的有关指标包括聚类系数、最短距离、度的分布等。因此,相关网络分析,一方面是研究农民工网络的拓扑性质,网络演化的统计规律,以获得网络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是系统探讨农民工网络的形成机制,为模型和仿真平台的建立和改进提供基础。利用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经典统计模型的数据分析,以及传染模型、Behrman等的Logit模型等可以用经典方法进行的数据分析。基于实际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参数辨识的结果,确定相关模型(主要是复杂网络观念、行为传播扩散模型以及关系演化模型)的参数,进行实际数据仿真,预测农民工观念、行为演化以及社会融合的前景,为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4.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解决社会实

系统工程思想。系统的思想在该研究中贯穿始

终,该研究的主旨是系统研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生活现状、价值观念与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机制。

系统工程理论。该研究应用的系统工程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社会网络、文化传播与创新扩散的复杂网络理论。

系统工程方法。系统工程方法在该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主要的模型,即网络内成员关系模型、网络间模型、复杂网络概念行为传播扩散模型。

系统工程技术。模型参数辨识、仿真技术、具体的回归模型、统计研究等都是系统工程技术应用的体现。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1)建立一套用于分析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复杂网络模型,定量研究农民工社会网络再构建的动态过程、规模和特点,以及这种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观念和行为演化的影响。(2)本研究结合文化传播和创新扩散理论,以及其他人口、社会学、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新的复杂社会网络模型,不仅为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再构建及观念和行为的演化等的社会学、人口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3)本研究从农民工群体与城市社会群体的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思考、理解和研究他们的行为,有利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理解农民工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变迁的特殊作用,并从微观上研究新的观念

际问题是复杂社会网络模型研究的终极目标。根据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综合观念、行为等非制度性特征,为加强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促进城6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和行为通过社会网络在人际间进行传播与扩散的模式,有利于从观念与行为的传播与演变机制上寻找农民工与城市融合的途径、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4)研究还利用模拟和仿真等手段,为各级部门和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六)案例小结

该研究以系统工程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并针对中农村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农村流动人口的生活现状、价值观念与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机制,其属于人口与社会形态中的一般问题,对促进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湖南: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2):91-92.

[6] 穆光宗.人口流迁与人口现代化:系统科学的视野[J].人

口与经济,1997,(4):10-16.

[7] 王浣尘.系统工程的内核———系统思路[J].系统工程理

论与实践,1986,(3):83-84.

[8] 于景元.系统工程及其理论基础[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

术,1989,(7):1-12.

[9] 王浣尘.人口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5:23.

[10] 汪应洛,陶谦坎.系统工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0:230.

[11] 曹宝石,毛彩菊.打造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中国人口政

策[J].兰州学刊,2005,(3):220-221.

[12] 宋 健,于景元,李广元.人口发展过程的预测[J].中国

四、小结

人口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其特点决定了系统

工程是解决人口领域内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内的应用经历了简单到多样化的过程,系统的思想在其应用的过程中贯穿始终。

系统工程已经在人口领域应用了几十年,为解决复杂的人口问题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手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随着计算机、运筹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内的应用还会出现新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其次,系统工程在人口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对象系统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再次,由于人口系统规模日益庞大,影响决策的因素日益复杂,在决策过程中许多不确定的随机因素需要考虑,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辅助的大型决策支持系统会有较大的发展。最后,系统工程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大型的人口系统项目中,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参

科学,1980,(9):920-932.

[13] 费世宏,刘绍辉.关于生育模式的探讨[J].人口研究,

1986,(1):45-48.

[14] 张启人,王毓基.人口过程的预测与控制[J].求索,

1984,(2):36-43.

[15] 曾 嵘,魏一鸣,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

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1-6.

[16] 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4.[17] 胡保生,王沈尘,朱楚珠,等.关于我国总人口目标的确

定[J].人口与经济,1981,(5):15-18.

[18] 冯 珊,乐 科.人口目标控制仿真系统[J].华中工学

院学报,1987,15(5):111-118.

[19] 宫锡芳.人口规划的优化分析[J].人口与经济,1981,

(3):22-26.

[20] 蒋正华.人口分析与规划[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4.

[21] 王沈尘.系统工程和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1980,

(1):12-18.

[22] 李希如.模型生命表数学模型的建立———一种新的数学

模型及其应用[J].人口与经济,1989,(4):18-23.

[23] 冯 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仿真模型DEM-CEM

[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7,15(4):7-16.

[24] 于景元,何湘伟,袁建华,等.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

考文献]

[1] 方 海,杨 珂.中国人口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

测和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0,(5):1-4.

[25] 蒋正华,等.中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初步研究[J].人

口科学,1998,(5):44-46.

[2] 周长洪.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管理[J].人口研究,

2005,29(3):54-57.

[3] 李新运,李荣升.山东省耕地—粮食—人口系统的时空分

口与经济,1984,(3):14-20.

[26] 陈跃进,刘建同,于清文.选择最优人口发展目标的一种

方法[J].人口研究,1985,(4):9-11.

[27] 朱宝树.三峡工程的环境人口容量效应[J].人口与经

析及协调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10

(4),241-249.

[4] 杨林泉,陈 琳.人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

济,1992,(6):28-33.

[28] 朱宝树.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探

论与实践,1998,(11):75-77.

[5] 王美东.浅论人口结构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

讨[J].中国人口科学,1993,(6):8-13.

[29] 毛志锋,米 红.中国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协同探

61

李树茁等:系统工程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析[J].人口与经济,1996,(4):34-42.

[30] 蒋正华,陈松宝.中国生育率变化及人口发展分析[J].

1996,20(1):21-25.

[43] 蒋正华.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J].人口与经济,

1988,(6):13-15.

[44] 李树茁.文化传播与演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J].国外社

人口研究,1988,(5):2-8.

[31] 蒋正华.咸阳农村生育率变化的社会、经济、人口学原因

典型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1989,(5):54-60.

[32] 蒋正华,李丽君.中国家庭生育行为转变的经济学解释

会科学,1999,(1):9-13.

[45] 李树茁,马科斯・费尔德曼.中国农村男孩偏好文化的

理论模型[J].人口与经济,1992,(2):3-13.

[33] 曾 毅.试论人口城镇化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影

传播和演化:背景与主要研究结果[J].人口与经济,

1999,(增刊):7-18.

[46] 罗铭忠.贫困落后地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战略研

响[J].人口与经济,1987,(6):30-36.

[34] 毛 锋,叶文虎.论适度入口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

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6):338-341.

[47] 朱楚珠,李树茁.巢湖改善女孩生存环境———研究与实

口科学,1998,(4):11-17.

[35] 李 南,ShripadTuljaurkar.包含年龄结构及迁入、迁出

践[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7):42-44.

[48] ShripadTuljapurkar,NanLi,CarlBoe.Auniversalpat2

ternofmortalitydeclineintheG7countriesNature[J].London:2000,15:405,789.

[49] 曾 毅,等.中国1998年健康长寿调查及高龄老人生活

地的人口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4):64

-69.

[36] 蒋正华.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J].中国人口科学,1990,(2):37-45.

[37] 游允中.论模型生命表.人口研究[J],1985,(2):31-35.[38] 路 磊.已知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时的生命表的编制[J].中国人口科学,1991,(2):11-14.

[39] 曾 毅,李晓丽.从湖南、山西调查看农村妇女家庭生命历

自理期望寿命[J].中国人口科学,2001,(3):9-16.

[50] 张 震.家庭代际支持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研

究[J].人口研究2002,26(5):55-62.

[51] 王桂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29(1):19-27.

[52] 查瑞传,曾 毅,郭志刚.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

程与家庭结构变化[J].人口与经济,1999,(2):33-37.

[40] 曾 毅.李 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

异及变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2.(2):1-12.

[41] 田雪原.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

1996,(2):30-34.

[42] 李建民.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J].人口研究,

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43-351.

[53]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

择[J].中国发展,2001,(1):5-10.

(责任编辑:司国安)

(上接第54页)

出版社,1967:357.

[参考文献]

[10] 周穗明.智力圈———人与自然关系新论[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7:1-2.

[1] [苏]B・A・罗西.论现代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化”[J].

[11] 刘 波.天地人巨系统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128.

[12] 叶 峻.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分析[J].烟台大学学

苏联哲学问题,1973,(4):18.

[2] [苏]U・B・诺维克.科学的未来和生态科学[J].苏联哲

学问题,1975,(1):29.

[3] 马世骏.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第一集)[M].北京:

报,1998,(4):13-19.

[13] 赵景柱.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社会调控[J].生态学

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序,405,430.

[4] 祝廷成.生态系统浅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5.[5] 周小平.生态是什么[J].生态学杂志,1991(5):62-64.[6] 曲仲湘,等.生态系统与环境治理[J].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0,(1):60-63.

[7] [法]R・达若.生态学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

[8] 叶峻.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社会生态学[J].贵州社会科

杂志,1991,(3):53-57.

[14] 叶 峻.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J].烟台大

学学报,1997,(1):39-47.

[15] 叶 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合肥:安徽大学

出版社,1999:114,85.

[16] 丁鸿富.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232.

[17] 叶 峻.人天观:人体科学和社会生态学的哲学[J].烟

学,1998(4):25-31.

[9] [苏]B・N・维尔纳德斯基.生物圈[M].莫斯科:莫斯科

台大学学报,1997,(4):9-14.

(责任编辑:司国安)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