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派建筑:称先锋派、现代运动、功能主义派、理性主义派、现代主义派、国际式。
主要内容:德国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和法国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建筑。美国赖特和德国沙龙为代表的有机建筑。芬兰阿尔托为代表的建筑人情化与地域化。 现代派特点:
1、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新的建筑必须有新功能。新技术,其形式应符合抽象的几何形美学原则。
2、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的美在于空间的容量、体量在形体组合中的均衡、比例及表现。此外,还提出了所谓四向度的时间——空间构图手法。
4、提倡建筑的表里一致,在美学上反对外加装饰,认为建筑形象应与适应、建造手段(材料、结构、构造)和建造过程一致;其中欧洲的理性主义在形式上主张采用方便建造的直角相交、格子形柱网等等;有机建筑与建筑人情化在这方面基本上市这样做的。 CIAM的几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德国建筑师提出低收入家庭的“最少生存空间”。
第三次会议:德国建筑师提出房屋高度、间距与有效用地和节约建材等“合理建造”问题 第四次会议:1933年在雅典以“功能城市”为主题,勒·柯布西耶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游憩、工作与交通四大功能。此次会议内容在二战期间以《雅典宪章》的名称公布于世。
第六次大会:提出为人创造既能满足情感需要,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的具体环境。
第八次大会:城市的公共空间形象设计新建筑是否要与历史建筑形式相呼应。重新提出“纪念性九点”(由瑞士人S·基甸、法国人F·莱热、西班牙人J.T.赛尔特三人于1943年) 第九次大会:批判“雅典宪章”。认为老一代建筑大师没有摆脱功能主义的现状,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考虑到城市的可识别性、邻里感、归属感、场所感等等。反映新一代更关心城市具体形态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成立teamX(我国译之为“小组十”或第十次小组)。由第九次会议的积极分子组成(史密斯夫妇、范艾克等)。 第十次大会:老一代建筑师没有出席,会议由小组X按议程作了汇报后宣布CIAM长期休会。 战后设计思潮的分期:
第一阶段:40年代末,50年代下半叶,这是欧洲“理性主义”新形势下的普及、成长与充实时期,也是某些片面东西的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现代建筑”五花八门的时期。
第三阶段:60年代末至今,形式各异的“现代建筑”及否定“现代建筑”设计原则,“设计原则”自称为“现代主义之后派”涌现。
二:新传统派:既要能表现国家权力与民族优势,又要具有新意的建筑流派。
背景:一系列国家政权的变更。
实质:强调政治美感,而手法相当保守的建筑学派。 新传统派特点:
1、是一个政治美学感甚强,但在手法上又相当保守的学派。
2、继承了学院派的全部构图手法。例如讲究轴线、对称、主次、古典比例、和谐、韵律等 3、但在形式上则剥掉原来明显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装饰,代之以简化了的具有该国家传
统特色的符号,在形体上进行简化,使之接近现代式。
代表作:苏联莫斯科的苏维埃宫方案、巴黎世博会的德国馆和前苏联馆。
三:其他:
构成主义和当代建筑师联合会(OSA):前苏联建筑组织,内有韦斯宁弟兄等。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公开指责,1932年解散.
意大利理性运动(MIAR):以特拉尼为代表的坚持抽象几何形美学的“七人组”于1931年成立。后被官方支持的、信奉古典法则的全国建筑师联盟以政治与业务为理由所兼并。 20世纪50年代涌现的七种设计倾向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和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人情化和地域化倾向。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第二节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一:理性主义
内涵: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及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埃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派,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具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缺点:过分强调功能与技术;否定历史,似乎现代建筑与历史水火不容;过分强调建筑的客观与时代普遍性;手法生硬。形式雷同。
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即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把同房屋有关的各种形式上、技术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问题统一起来,特别是同使用人的物质与精神要求统一起来的各种尝试。
二:案例
1、TAC(协和建筑师事务所——格罗皮乌斯与七名得意门生创立)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理性主义早期的例子
何塞·昆西社区学校: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和共同协作的方法,把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存在于学校要求与基地缺陷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一座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与活动要求的别开生面的学校建筑实例。
2、J.T.塞尔特(西班牙、获1982年AIA金奖) 皮博迪公寓:哈佛大学为已婚学生建造的公寓建筑群。至今仍被认为是此类型建筑的设计精品之一。
哈佛大学本科生科学中心:特点是将非常复杂的内容与空间要求布置得十分妥帖。 3、范·艾克(荷兰、teamX成员)
阿姆斯特丹的儿童之家:儿童之家的空间形态与组合形态属“多簇式”,即把一个个标准化的单元按功能要求,结构、设备与施工的可能性组成为一簇簇形式近似的小组。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哲学的设计观念与方法。 4、赫茨贝格(荷兰)
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被认为是表现结构主义哲学最成功的的实例。建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社会开放意识的办公空间。
第三节粗野主义与勒·柯布西耶的广泛影响
一:粗野主义
涵义:“粗野主义”是50年代下半期到60年代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 典型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结合”。 粗野主义的发展
1、马赛公寓大楼、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巨大而沉重的雕塑品——出自柯布西耶之手 2、由英国史密森夫妇提出,认为“粗野主义”不单是形式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
求与条件有关的。认为建筑的美应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不仅要诚实地表现结构与材料,还要暴露它的服务性设施”。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是与柯布的“粗野”不同的) 3、英国建筑师斯特林60年代的作品,开始摆脱粗野主义的牵制,设计风格比较讲求功能、技术与经济,在形式上没有框框,自由与大胆,可谓“野而不野”。 4、60年代下半期以后“粗野主义”逐渐销声匿迹。
二:案例
1、 勒·柯布西耶
马赛公寓:地面层是敞开的柱廊,大楼按住户大小采用复式布局,各户有独用的小楼梯和两层高的起居室。每3层设一条公共走道,减省了交通面积。七八两层为商店和公用设施。在17层及屋顶平台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柯布西耶将这种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叫做“居住单位”。 昌迪加尔最高法院:外表是裸露着的混凝土,上面保留着模板的印痕和水迹。大门廊之内有坡道,墙壁上点缀着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孔洞,并涂以红、黄、蓝、白等鲜艳色彩。怪异的体形、超乎寻常的尺度,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和不协调的色块,给建筑带来了怪诞粗野的情调。粗重的雨篷与遮阳板都超乎结构与功能的需要,是对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的构成、重量与可塑性的夸张表现。
2、 史密森夫妇
亨斯特顿学校:早期有密斯的影子
公园山公寓:以基地地形和内部交通高低错落为基础的构图方式 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具体工作由刚毕业的学生负责,“街道平台”像龙骨似的贯通整栋公寓。公寓外形简朴而粗犷,是它的内容直映。 3、强调粗大的混凝土横梁
兰根姆住宅----斯特林和戈文
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鲁道夫
仓敷市厅舍----丹下健三
4、强调巨大沉重的房屋部件大快、粗鲁地碰撞在一起 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
伦敦的国家剧院
5、功能、结构、材料、设备、交通完全暴露 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莱斯特 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莱斯特
第四节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一:技术精美
涵义:战后40年代末至50年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的设计倾向。最先流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
设计特点: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着建筑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设计原则:“少就是多”,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使产生很大的,没有屏障或者屏障很少,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没有任何多余东西的
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
“密斯风格”:以“少就是多”为理论依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被密斯用到各种建筑中。在五六十年代极为盛行,被称为“密斯风格”。
发展情况: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为特征的“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到60年代末开始降温,现在被作为浪费能源的标本。
二:范例
密斯凡德罗
密斯主张:结构就是一切、功能服从空间(将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颠倒过来了)、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讲究条理的设计思想方法(即“少就是多”)
密斯的建筑生涯大致分为以下阶段:1、辛克尔主义时期 2、“造型”小组阶段 3、欧洲式超验阶段 4、美国伊利诺伊(IIT)阶段 5、1950年代到他去世为止的辉煌的技术主义实践阶段。
法恩斯沃斯住宅(范思沃斯住宅):从结构上来分析,八根H形截面的钢柱,完全位于建筑的外侧,结构细节的表达减到最少。型钢焊接处的焊缝也经过仔细打磨处理,将整个焊接的钢结构框架刷成白色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建筑的纯粹性。支撑露天平台的四根短柱中有两根与主体八根柱子重合,加强了主体与露天平台的整体效果。室内地平举到室外人眼的高度,是考虑到防洪水的问题而设计,因此才有了处在地面和室内地平中间的大平台,使得生活空间更有领域感。建筑的造型有所重复,却重复得尽现独特。从几何结构上分析,前面是一个长方体,后面还是一个长方体,正是这种错落有秩的重复,才将简约主义的造型风格表现得淋漓 尽致而又不失形式惟美。两个重复的造型对称而又平衡,给人视觉上一种稳重之感. 住宅一方面努力表现自身的框架结构,另一方面又呈现为一个由玻璃四面体和平台一起构成的非对称组合,两者交错。套用森佩尔的《建筑四要素》的观点对之分析,其中砌筑元素(两个用石材铺成的平台)和构架元素(以型钢框架和大片玻璃为表现形式)最为适用。该建筑还有很多饱受争议的问题,比如私密性问题,冬季采暖问题,夏季室内通风问题等等。这栋建筑虽然是一栋不适合居住的建筑,然而更是追求减少主义的成功品,也是一栋建筑史上的艺术品。这就是他的设计之路:不断的尝试,尝试新材料与新结构。
芝加哥湖滨公寓:这是两栋26层高的高层公寓,是密斯以结构的不变来应对功能的万变的另一次体现。从进门到卧室是一个只用片段的矮墙和家具来划分、隔而不断的一体大空间(全面空间)。公寓的外墙全部是钢和玻璃,标准化的幕墙构件使它具有鸽子笼似的模数构图。
西格拉姆大厦:以紫铜窗框、粉红灰色的玻璃幕墙以及施工上的精工细琢使它在建成后被奉为纽约最考究的大楼,密斯的形式规整和晶莹的玻璃幕墙摩天楼在此达到顶点。坐落于纽约最高级的花园大道,大楼前面建有一个带水池的小广场。整座大楼造价不菲。
克朗楼:伊利诺工学院的建筑系教学楼。1950—1956年密斯设计了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馆——克朗楼。整座建筑为长方形基地,共两层。克朗楼内部庞大的通用空间削弱了建筑的中轴秩序,虽然建筑有一个完全对称的体量(采取了中心对称的平面布局),但是没有采用具有金字塔形尖顶或穹顶等竖向的等级秩序,因此缺少一个让人们停留和观察建筑整体的有效中心区域。平整的吊顶也导致了一种向外延展的趋势,尽管入口门廊暗示了一种中心化活动,但其空间仍是原来的旋转和离散性质的。上层是一座精美的玻璃方盒子,由“工”字形钢柱支撑若四榀人钢梁,屋顶悬挂在大梁之下,四壁全是大玻璃窗,内部为一个没有内柱和
墙体、可供400多人同时使用的大通间,里而包括绘图室、图书室、展览室和办公室等。这些不同的区域都是用一人多高的活动木隔板来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可以把设计方案挂在隔板上,以便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对论,增加教学气氛。下层是半地下室,包括车间、教室、贮藏室和盥洗间等,外墙面开有高侧窗,以解决下层空间的采光和通风问题。这种大通间的空间形式,体现了密斯以“形式不变”应“功能万变”的“全面空间”思想。克朗楼像它的名字crown(皇冠)一样精致典雅,它诠释的“全面空间”思想是20世纪建筑界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但据说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个毫无遮拦的偌太空间里学习和工作,情愿躲到地下室去。
西柏林的新国家美术馆新馆:是密斯生前最后的一个建筑,将密斯早先建筑中的对立因素(一个是无限空间系统的先锋主义空间、一个是建构形式的结构逻辑)统一了起来,新国家美术馆的整个黑色屋顶,只有8根两个工字钢交叉结构的钢柱支撑,然而值得注目的是,每边仅两根,没有角柱(范思沃斯住宅也没有角柱)。柱子已经简到不能再简。无角柱能够减少视觉上的支撑力,而增加悬念,而本质上是对物质性的抵抗。巨大的平屋顶是由6英尺深的钢片结构,一片一片纵横间隔出12英尺的方格形状钢梁网组成,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这些几何尺度,都是密斯一直坚持的那种模数关系的扩大。为了追求视觉上的震撼,保持外观看上去很厚的屋顶,而内部则采用以上所说的构造减轻重量,巧妙的结构疏散了体量,这便是巨大的钢架屋顶靠几根柱子可以支撑起来的原因。由于玻璃幕墙从屋顶外沿向内退进去24英尺,所以屋顶浮起的感觉更为增强。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用型钢焊接而成的十字形钢柱(由4个T形钢材对中焊接而成,不同于早期的十字钢)被视为古典秩序的一种隐喻。在这个作品中,人们除了目睹高度完整的建构设计之外,还可以体验到空间的神秘与崇高。 小沙里宁(埃罗·沙里宁) 通用汽车技术中心:将先进技术与人们习惯的审美标准结合起来,其中的工程馆与展示厅荣获了1955年AIA金奖。
第五节典雅主义倾向
一、典雅主义( Formalism形式美主义)
1.涵义:是同粗野主义同时并进然而在审美取向上却与之相反的一种倾向。主要在美国,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它的代表人物主要为美国的菲利普·约翰逊、斯通和雅马萨奇等一些现代派的第二代建筑师。可能他们的作品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典建筑,因而,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 粗野主义 主要流行于欧洲 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主义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 典雅主义 主要在美国 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2.赞成vs反对:对于这种倾向有人热烈赞成也有人坚决反对。
赞成者认为:它给人一种优美的像古典建筑似的有条理、有计划的安定感,并且它的形式有利于产生能使人联想到业主的权力与财富
反对者认为:它在美学上缺乏时代性和创造性,是思想简单,手法贫乏的无奈表现。他们还对那些用以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做法反感,认为这是人联想到30年代法西斯的新传统建筑或者是资本家为了商业与政治利益用以装点门面的权宜之计。
二:案例
1.菲利普·约翰逊(美国,1979年成为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的第一人)
谢尔屯艺术纪念馆(1958-1966)——柱的形式呈棱形,显然是经过精心塑造与精确施
工的,既古典又新颖,是约翰逊为典雅主义风格而创造的好几种柱子形式之一。
纽约的林肯文化中心(1957-1966)——设计人约翰逊、哈里逊、阿伯拉莫维茨。3幢
主要建筑环绕着中央广场而布局,其布局方式与建筑形式使人联想到19C的剧院。由于房屋的形体都是简单的立方体,各个建筑师都在它的立面柱廊上大费心思。
2.爱德华·斯通(斯东,美国)
美国新德里大使馆(1955)----外观庄重典雅,金碧辉煌;建于1955年,是“新典雅主
义”建筑作品的代表作。为适应印度干热的气候,主体建筑采用了封闭的内院式建筑,内外均设镀金钢柱的柱廊,并在其后衬以白色漏窗式幕墙,整个建筑端庄典雅。于1961年获得了美国的AIA奖。
布鲁塞尔世博会美国馆(1958)——再现了像新德里大使馆那样的艺术效果。由于尺度较大,又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悬索结构,效果更为显著。
3.雅马萨奇(美籍日裔)
主张创造“亲切与文雅”的建筑。
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1959)——位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屋面是折板结构,外廊采用了与这折板结构一致的尖券,形式典雅,尺度宜人。曾获AIA金奖。自此以后,雅马萨奇在创造典雅主义风格中特别倾向于尖券。虽然有人把这样的处理陈伟新复古主义,然而,它们却在一定程度上与新结构相结合。 西雅图世博科学馆(1964)——尖券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973)——底层处理也是尖券
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大楼(1961-1964)——形式主义。虽然柱廊的形式做得相当精致,但不仅不适用,而且尺度过高,比例失调。看上去很别扭。
第六节注重高度工业化技术的倾向
一、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High-Tech)
1.涵义:指那些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并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倾向。广义来说,它包括战后现代建筑派在设计方法中以材料、结构和施工特点作为建筑美学依据的方面;确切地是指那些在50年代末随着新材料、新结构与新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与活跃起来的超高层建筑、空间结构、幕墙和创新地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标准化构件方面的倾向。
2.特点:“高度工业技术”倾向主张用最新的材料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在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
二、实例:
1.埃姆斯夫妇
“专题研究住宅”(1949)——最早应用预制钢结构架的居住建筑之一。说明了战后要把工业技术推广到家庭生活与独立式住宅中去的倾向。埃姆斯指出采用以标准化构件为体系的建筑必须解决体系的固有性、必然性同房屋使用中的灵活性和美观之间的矛盾。 2.E•埃尔曼(西德)
探求把轻质高强的预制装配式钢构架能坦率而悦目地暴露于外的结构系统。
布伦堡麻纺厂的锅炉间(1951)——建筑外观与内容一致,立面构图清晰,西部精致,使一座普通的厂房显得并不平凡。 3.布罗伊尔(法国建筑学院金质奖)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1960-1961)——预制的结构构件使得一座简单的房屋显
得不平凡。 4.SOM
兰伯特银行大楼(1957--1965)——尝试用标准化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来建造承重外墙的
实例。 5.小沙里宁
美国在伦敦的大使馆——构件是方框形的
6.J.M.Johansen
美国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大使馆——外墙由两种构件组成,立面形式独特
玻璃幕墙
于60年代甚为流行。如汉考克大厦、所罗门大厦等。60年代企图以这种倾向来挽救城市危机和改造城市与建筑的设想。 1.C.佩利
曾提倡用不同色彩的玻璃与其他薄壁材料在建筑立面上组成图案 2.SOM
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中的教堂(1956--1962)——成功地利用最新技术来创造能够象征教堂的新形象。
3.P.贝卢斯奇、内尔维、麦斯维尼、瑞安、李
旧金山的圣玛丽主教堂(1971)——比科罗拉多空军士官学院教堂更享特征。盛名,同样具有高度工业技术
巨形结构
强调高度工业化和快速施工,强调结构的轻质高强与可装可卸,强调内部空间的可变与灵活。 1.库克的阿基格拉姆小组(英国)——插入式城市 2.弗里德曼(法国)——空间城市
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
涵义: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 丹下健三(1987年普利茨克奖)
皮亚诺(意大利)和罗杰斯(美国)
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1972-1977)——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中最轰动的作品。
——全部暴露的结构与设备。
山梨文化会馆(1967)——以新型的工业技术革命为特征
第七节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一.涵义
战后的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倾向同下面将要谈到的各种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尝试,常被称为“有机的”或“多元论”的建筑。其设计意识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多元论”按挪威建筑师与历史学家诺伯—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所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们是一些既要讲究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要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理性主义所鼓吹的要建筑形式无条件地表现新功能、新技术以及建筑形式上相互雷同的反抗。
二.发展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最先活跃于北欧之后,在日本等地也有所发展。
三.代表人物与作品
1.阿尔瓦·阿尔托(芬兰)
北欧人情化地域性的代表。以阿尔瓦·阿尔托为代表的人情化和地域性倾向的设计路子相当宽。其具体表现为:
(1) 有时用砖、木等传统建筑材料,有时用新材料与新结构;在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与机械化施工时,总是尽量把它们处理得“柔和些”或“多样些”。
(2) 在建筑造型上,阿尔托不局限直线和直角,还喜欢用曲线和波浪形。
(3) 在空间布局上,主张不要一目了然,而是有层次、有变化,要使人在进入的过程中
逐步发现。
(4) 在房屋体量上,强调人体尺度,反对“不和人情的庞大体积”,对于那些不得不造得
大的房屋,主张在造型上化整为零。
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1950--1955)——巧妙利用地形,布局上的使人逐步发现、尺度上的与人体配合、对传统材料砖和木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它同周围自然环境的密切配合——不像欧洲一般现代建筑派经验那样,在对比中寻求相补,而是在同一中寻求融合——说明了北欧的人情化与地域性的特点。
卡雷住宅(1956—1959,巴黎近郊)——设计原则同珊纳特赛罗的镇中心相仿,只是没有采用红色砖墙,而是又回到他早期所倾向的白粉墙上。内部空间组合复杂,使人莫测;给人以层层此次的好像在不断增生着的感觉。入口门廊上的木柱是阿尔托长期以来要使
构件形式因其结构与构造的不同而显得多样化的尝试之一。
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1959—1962奥地利)——基地不大而内容丰富。为了使这个不得不连成一片的房屋不致有庞然大物之感,阿尔托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把会堂与几
个讲堂一个个直截了当地暴露了出来,其形式不仅反映着其内容,并富有节奏感。 2. 雅各森(丹麦)
苏赫姆的一组联立住宅(1950-1955)——位于丹麦哥本哈根附近。是一组既现代化而又乡土风味浓厚的住宅。
3. 厄斯金(瑞典)
具有北欧建筑师一般所共有的特点:明确社会对他的要求,善于处理建筑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适时地采取适当的方法。
拉普兰的体育旅馆(1948-1950)——是一座宛如天生地依偎在它的自然环境中的建筑。 4.丹下健三(日本)
香川县厅舍(1958)和仓敷县厅舍——从规划以至细部处理都散发着日本传统建筑的气息。
第八节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1.柯里亚(印度)
在处理传统与现代化中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理念,这就是他尊重历史文化,但坚决反对抄袭与“转移”。
国家工艺美术馆(1975-1990)——展馆造得十分元真。在规划与设计上特别值得提起
的是整个建筑群不是以一幢幢展馆为中心,而是以一系列的由房屋所包围着的“露天空间”(内院)为中心的。 甘地纪念馆(1958-1963)——印度本土建筑师最先在公共建筑中体现现代地域性的作品。
孟买干城章嘉公寓(1970-1983)——建筑技术先进,是印度第一座采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滑模技术的高层建筑。外形简洁,但一个个错开的转角平台打破了高层公寓常有的千篇一律,给城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新孟买贝拉普地区的低收入家庭试点住宅(1986)——考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和最低的造价中适应他们的生活要求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B.多西(印度)
班加罗尔的印度管理学院(1977-1985)——大型校舍。在学院主楼的空间不居中表达
出自己对印度建筑的理解。建筑不作为处于空间中的一个实体被欣赏,只有当人们行走于其中时,才能体会到空间的丰富以及个空间层叠交融的妙处。
第九节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一.涵义
同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接近而又不同。开始活跃于20C50S末,到60S很盛行。其动机同上述倾向一样,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抽象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故常被称为多元论。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房屋与场所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的个性与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怀。
二.手段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 (1)运用几何形构图:
1.赖特
古根海姆美术馆(1941设计,1959建成)——所谓的抓住与戏弄摸个想法的一个代表。
在这里反复出现的是圆形与圆体。
普赖斯塔楼(1953-1955)——是赖特利用水平线、垂直线与凸出的棱角形相互穿插与交错来体现他早就设想过的“千层摩天楼”。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2.贝聿铭(美籍华裔)
杰出的第二代建筑师,擅长于设计高层办公楼、高层公寓、研究中心与文化中心之类的建筑,并在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上均很有独创性。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1978)——造型醒目而清新,其平面主要是由两个三角形------一个等边三角形(美术展览馆部分)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组成的。两个三角形来自精心地解决房屋同城市规划、同原有的邻近建筑与周围环境、特别是同建于20C30S的主馆的关系中产生的。贝聿铭因此而得到1979年美国AIA的金质奖。此外,东馆的内部也是适用的。 (2)运用抽象的象征
1.勒·柯布西耶
朗香教堂(1950-1953)——坐落在孚日山区的一座小山顶上,周围是河谷和山脉。卷
曲的南墙东端挺拔上升,有如指向上天;房屋沉重而封闭,暗示它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东面长廊开敞,意味着对广大朝圣者的欢迎;墙体的倾斜,窗户的大小不一,室内光源的神秘感与光线的暗淡,墙面的弯曲与棚顶的下坠等,都容易使人失去衡量大小、方向、水平与垂直的判断。 2.沙龙(德国)
柏林爱乐音乐厅(1956--1963)——形式独特,设计紧扣“音乐在其中” 的基本思想。 3.路易斯•康(美国)
设计的关键在于灵感,灵感产生形式,形式启发设计,当然,这应当建立在了解任务的特点基础上,在建筑造型上,他提倡注意利用阳光。
理查德医学研究楼(1958--1960)——布局别致,由一幢幢体量不大的塔式房屋组成。
塔楼的布局采用了“可发展图型”即要为日后的扩建准备条件。 4.塞尔特(西班牙)
加泰罗尼亚的当代艺术研究中心(1976)——以暴露服务性设施——展览室上面的天窗——来获得个性与象征性的建筑。造型简单,除了纵横布置的富有象征性的天窗外,在朴素的粉墙上重点地点缀了一些小券,颇具西班牙的地方特色。 (3)运用具体的象征手段: 1.小沙里宁(美国)
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
纽约肯尼迪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1956--1962)——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 耶鲁大学冰球馆(1958)——屋顶与馆身的曲线是受冰球在冰上滑行所启发的。
圣路易斯大券门(1959)——杰斐逊公园的国土扩展纪念碑。象征圣路易斯是美国国土从东向西、向南与向北发展的门户。
2.伍重(丹麦)
悉尼歌剧院(1957设计,1973建成)——是以两个演出大厅为中心的多功能综合体。
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把各部门组织在一起。外形是一个上有3组尖拱形屋面系统的大平台:一组覆盖着音乐厅,一组覆盖着歌剧院,另一组覆盖着贝尼朗餐厅。这些屋顶看起来像
是壳体结构,实质不是,而是有许多钢筋混凝土的券肋组成的。
三.总结
综上,“多元论”或“有机的”倾向主要是一种设计方法而不是一种格式,基本精神是建筑可以有多种止的和多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目不暇接的或一种方法,设计人不是预先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些原则或某种格式上,而是接着对任务与环境的理解来产生能适用多种要求而又内在统一的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