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
2022-05-12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29卷第1期 总第1 04期 201 4年3月 ..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 陈晓燕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基础部,北京1 001 O2) 【摘 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破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认识偏见,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特性,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 论课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客观地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科学的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标,找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l G711 I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22(2014)01—0072 05 科学的教学理念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提。这是因 为,其一,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就必须澄清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偏见,树立对高职思政课的正确认 识。其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就必须从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和教育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确立科学合 理的教学改革目标。其三,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就必须明确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了解高职院 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找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清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想阻力点 “思政课”教学改革能不能取得实效,归根结底在于是否能够真正重视思政课。对高职院校来说,一 是要正确认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充分认识思政课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 1.扭转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 1]12号) 文件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 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可见,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 强实践能力,能够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实用型专门人 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手段是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特 点是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高职教育在理论知识上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更加注 重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种办学特色客观上形成了高职院校重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 能教学、轻视理论学习和德行教化的教育特点,甚至认为学生找到工作是硬道理,提高就业率是学校的 生存之本,而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高低。 收稿日期:2O14一O1—14 作者简介:陈晓燕(1963一),女,河北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 72— 一陈晓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 上述认识显然是一种误区。如前所述,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作为高职教育, 突出“职 的特点,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等“硬实力、硬指标”的培养,固然无可厚非。但 忽视学生思想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合作意识等“软实力、软素质”的教育和养成,不仅过于短 视和功利,也与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育人要求相去甚远,从而使“高”难符其实。当前高校竞争十 分激烈,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决定一个学校生死存亡的根本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高职院校而 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不仅体现在职业能力的硬实力上,更体现在职业素养的软实力上。从当前社会发 展和用人单位正在悄然变化的选人用人标准看,后者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高职教育的育人过程,在 重视锤炼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寻求理想职业岗位创造必要条件的同时,更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 高,为学生的职业生存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可见,高职院校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激烈的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放眼长 远,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重视学生思想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2.改变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误区 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件屡屡出台,但在有些高职院校的管 理者和思政课教学人员看来,思政课对学生的就业率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对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 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或者存在表面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情况。一方面,大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 的专门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另一方面,思政课教 师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主动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的动力不足,最终造成教学中忽视“思政课”的科 学性、思想性、政治性和实践性,把思政课作为纯粹的知识传授,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又 进一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此外,一些专业教师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 思政课教师和管理者的责任,与己无关。由此形成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对学生不良的 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一边苦口婆心,一边漠视、放纵,导致“1+1=0 的结果。 事实上,高职思政课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要手段,在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 抱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思政课集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特点于一身, 其根本任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历 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训练学生鉴别和 判断是非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思考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理性、务实、积极的心态认识和对 待理想与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思政课 建设。 二、把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 消除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思想上的阻力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方向。合理确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目标的方向性,需要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与普通高校学生 相比,高职学生有着自身特点。其一,价值观特点:他们重实用技能,轻理想信念。许多高职学生更加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他们认为学好思政课与否,并不影响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前途。其二,认知和行为特 点:他们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和成才意识较弱。他们重感性认识,是“读图一族”,轻 一73— 第29卷第1期 总第1 04期 201 4年3月 理性思考。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动手能力、社会适应性相对 较强。其三,心理和思维特点:由于他们在中小学时代不是成绩很拔尖的学生,因而具有一定的自卑情 绪,希望被认同、被肯定;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不会调 整自己,不会自我约束,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冲动。基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 学改革,应该切实改变单一知识目标为主的教学思路,建立起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以知识和理论推动为 基础、以树立正确价值观为核心,以锻炼能力和培养素质为最终目的的复合目标模式。以“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为例,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做详 细的区分。只有目标清晰了,教学改革方向才能明确,教改措施才更有针对性。 1.基础目标:学习掌握知识理论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把知识理论目标分为两个递进的逻辑层 次:其一,就知识目标来说,就是要对思想政治理论有较好的把握、认知,具体说来,就是要了解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了解我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基本内涵。掌握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价值取向。其二,就理论目标来说,就是要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 和方法,评析社会现象,能用所学知识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能用积极、务实的心态认识 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问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明辨各种社会思潮。 2.核心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和理论目标达成了,并不意味着价值观目标就实现了。价值观目标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目标。只 有真正认同理论观点,形成自己对理论观点的自觉信仰才算是实现了知识理论目标的最终目的。评价思 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最根本的还是要看价值观目标是否实现。高职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是评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最根本标准,具体而言,应当包括两个层次:其一,通过 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案例的学习,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 化自觉”意识,了解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能够自觉拥护并投身于改革开放实践、自觉执行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其二,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 并自觉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3.根本目标: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能力素质目标是价值观目标的更高要求。如果把价值观 目标视为“内化”的话,那么能力素质目标就是把内化的思想价值观通过行为实践“外化”出来。只有 真正实现价值观外化才意味着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落到实处, 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所谓综合职业素质能力,主要是由思想素质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 力及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构成。”[3 其中的思想素质能力,就是由价值观目标实现的:其中的专业能力是 由各专业基础课完成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则主要由思政课教学来完成的。方法能力包括认识和对待 客观世界的一般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能力、人 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当然由思政课来完成。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从上述三个层次进行目标设定,从而实现理论和现实, 抽象和具体,知识学习和方法运用的有机统一,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74— 陈晓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 三、找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努力做到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 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二 为”理念,倡导“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总目标,就必须 认真分析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弊端。 1.明确学什么: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学内容不能很好联系实际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或讲求知识体系的整体性,而不顾学生的思想实 际,不能为学生解疑释惑。有些教师则囿于自身理论水平的局限,不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 种问题和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合理解释和辨析,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厌倦,感 到学习过程很乏味。其二,思政课教学不能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就业提供方法论指导。思政课教学 一定要注意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说: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 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如果不能够 对学生进行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教学内容无法解释学生的现实困惑,对学生的职业选择给予指 引,学生就会感到学而无用。针对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思考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设计。 2.思考怎么学: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教学方法不足或有一定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普遍存在。 “一言堂”、 “满堂灌”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过程,虽然教师提供的信息量大,知识体系较完整,但 却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适应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获取知识渠道多、信息量大、 独立意识较强等特点,其结果就制约和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其二,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还出现了一些 连带的负面问题。很多学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PPT演示、 视频教学、学生讨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在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趣味性的 同时,也存在教学的理论性弱,学理性不足等问题,这导致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之后,收获的仅仅是 课堂的几个笑话、几个有趣的故事而已。其三,现在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普遍重视的是课堂内学生的主体 性,但是课堂之外的学生主体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思政课堂之外,鲜有学生把学习时间用于思 政课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思考全新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积极开辟实践教学 新渠道。 3.检验学得怎样:针对考评体系的改革 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 方式和态度。当前,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仍有很多弊端。其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仍然是以 闭卷考试为主的方式进行,考核手段比较单一,应试教育痕迹明显,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正 如有的研究者所言,现有的考试体系“主要关注检查学生对理论体系和理论知识要点的把握,致使学生 为应对考试而死记硬背,从而忽视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只关注考核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知识的准确 度,而弱化了对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不能有效地检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 性。”_5 其二,即使一些采用过程化考核的举措,过程化的给分标准也不够客观,往往是根据学生提交 一75— 第29卷第1期 总第1 04期 201 4年3月 的一篇小论文,给分较为随意,有时候是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等。事实上,由于填鸭式教学仍存 在,教师并不能全面掌握每个同学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思想状况,因此也就导致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因为 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既不能激发主动性较强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不能对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带 来压力,考核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就流于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探索考核方式的变 茧。 综上所述,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就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充 分认识思政课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就必须全面客观认识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科学的思政课教 学改革目标;就必须找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通过教学理念更新,建立高职院校思政课 以知识推动、能力支撑、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模式,侧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 行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2]陈晓燕.高职教育更要重视“软实力”【N】.光明日报,201 1—09—28. [3]罗桂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5]沈建华,徐正.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O12,(11) The concepts change of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reforlteacmng ret0rlTl in vocational 0cat10nal collegeges CHEN Xiao-yan (The Basic Department ofthe Beijing Institute of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novat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four knowledges must be understood: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mportant rol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to talent train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students,and the supporting points of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teaching reform (责任编辑何耀琴) 一7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