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取景不受人为操控,多数红外触发获得的照片很难让人看清楚这些神秘猫科动物的真实面目。为了弥补其中的遗憾,我们不妨借助它们的手绘肖像来认识、辨别文中的诸位主角。
1a.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体棕黄色,并泛有红褐色,冬季毛色较淡。条纹多为双行纹路,较稀疏。东北虎颅骨宽大,其体型也是猫科动物中最大的,体长可达1.8-2.8米。
1b.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体橙黄色,颜色比东北虎深。条纹窄而密,单行纹路,且更黑,尾部黑斑多。体型比东北虎小而瘦,体长1.4-2.4米。
2.云豹(Neofelis nebulosa):体深褐色,由于身体两侧具有云朵状的大块的斑块,故而得名。云豹体型中等,体长70-110厘米。尾巴长而较粗,几乎与体长相当,尾上有不完整的黑环。
3.豹(Panthera pardus):体棕黄色。由于身上的斑点形似古钱,因此也被称做金钱豹。金钱豹体长1-1.5米,尾巴超过体长之半。
4.雪豹(Uncia uncia):体灰白色,身体具有黑斑,黑斑中部区域一般为深灰色。雪豹体长1.1-1.4米,尾大而蓬松,长度几乎接近体长。
5.荒漠猫(Felis bieti):体棕黄至沙黄色,身上毛长而密,并生有密集的绒毛以抗严寒。体长68-84厘米,较家猫略大,耳端生有直立的短毛。
豹PK虎
就在“华南虎”以高调的姿态身临天下的时候,就在国家和国际社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挽救老虎的时候,虎的近亲—各类猫科动物的命运却几乎无人问津。
中国是一个猫科动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世界上猫科动物总计14属41种,中国拥有其中的8属14种,从大型猫科动物(简称“大猫”)中的虎、豹、雪豹,到中体型的猞猁、金猫、云豹,再到小体型的兔狲、云猫、丛林猫、渔猫、荒漠猫、豹猫、欧林猫和家猫,我国都有。
例如,豹,俗名金钱豹,中国拥有世界上8个豹亚种中的3个:远东亚种、华北亚种、华南亚种。其中远东亚种属极度濒危,该亚种仅分布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朝鲜交接的狭窄地区,总数估计为25—40只,在国内的数量少于10只,目前还没有任何影像记录。华北豹曾分布在我国华北、华南广大地区,近些年在山西太行山一带记录有少量的个体。华南豹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但是一直缺乏科学调查,仅近些年在广东、云南偶见。另一种“大猫”是雪豹,它是“雪山之王”,仅生活在中亚至喜马拉雅地区的高山雪线一带。全世界现存数量约3500只,中国约有2000只。但是雪豹的数量也在锐减,各种偷猎和破坏活动不断,人们对雪豹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
当把“红外陷阱”技术推广到雪豹、豹、美洲豹、渔猫等其他猫科动物的调查和研究上时,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首次拍摄到云豹野外照片;同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际雪豹基金会、新疆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联合考察队拍摄到32张野生雪豹照片;2006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青海省也拍摄到了雪豹;与此同时,民间组织“三北猫科动物研究所”持续在太行山区拍摄到了华北豹的照片;进入2007年,拍摄又有了新的亮点: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在川西首次拍摄到野生荒漠猫。
目前,国内除了对上述极少数猫科动物进行了少量调查和研究外,我国绝大部分的猫科动物野生种群状况和生态学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如今,国家和地方政府、科研和保护部门,国际研究机构和保护组织,以及广大公众都对老虎给予了很大关注,这是件好事,但是我们稍加思考便知,华南虎即使在我国存在零星个体的话,也属于“功能性灭绝”,就是说已是名存实亡了!东北虎和印支虎虽有希望,但那些多半是近些年从国外游荡过来的“访客”。真正意义上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宝贵财富的,是现在处于“弱势”和“边缘化”的豹、雪豹以及更多的中小型猫科动物。然而由于乱捕滥猎、栖息地消失和退化等原因,大部分野生猫科动物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
除老虎以外,我国还有许多猫科动物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也是动物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它们理应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如果对这些动物的保护不利或低效的话,不需要多长时间,下一个“华南虎”就是豹,紧接着就是雪豹、云豹、金猫、猞猁……为了防止其他猫科动物重步老虎的后尘,此时此刻应该是国内研究保护政策、调整未来方向的时候了。随着近些年我国的猫科动物在野外不断被记录拍摄,我们希望看到国人能够像关心华南虎那样去关注其他的猫科动物,就现今的生态价值而言,它们比已经难觅踪迹的华南虎更为重要。
云豹
2005年2月
云南省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5年新年刚过,我带着红外线触发相机来到云南南滚河国家级保护区寻找消失已久的印支虎,在一次放置相机的时候,当地村民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处大型猫科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说可能是老虎出现了。
当我前去查看时,发现虽然脚印的尺寸看起来比较大,但是可以判定不是老虎,相比较老虎的脚印尺寸,这些小了不少。根据以往文献记录,该地区可能分布的大中型猫科动物还有豹和云豹,这些脚印的尺寸近似于云豹,但是根据有关文献描述,云豹是个爬树的高手,它们喜欢呆在树上休息,而且经常爬上树捕食猴子、松鼠,甚至鸟类。老乡也这么说,以前它们小草豹(云豹)都是呆在树上的,还建议我把相机放在某棵树的高处等待云豹出现。我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架设在地面。
几天之后,一只漂亮的云豹全身照诞生了,这是国内第一张用红外陷阱技术拍到的云豹照片。在此之后,我架置在树上的多部相机始终没有排到云豹,而布在其他地点的相机却又陆续拍摄到云豹在地面活动的场景。国外最新的研究表明,云豹虽然爬树能力很强,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在地面上活动。看来确实如此。
雪豹
2005年5月12日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
天山托木尔峰保护区木扎特河谷
2004-2005年,我们四上新疆天山托木尔峰,在中、哈、吉三国边境地带穿梭,包括台兰河、库玛拉河、木扎特河、库孜巴依河等。骑马或者步行,通过痕迹调查,搜寻合适的架设相机的地点。这些痕迹包括足迹、刨痕、嗅迹、尿迹、粪便、爪痕、毛发、卧迹、
食物残渣等。
我们在木扎特谷地选择了5个片区布设相机。相机通常是成对安放的,镜头对应,保证能拍摄到雪豹的不同侧面,尽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以便进行个体斑纹识别和种群数量的统计。
在野外,更换电池和胶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随着隆冬季节的到来,电池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我们的队员有时为了检查相机而连人带马落入冰河之中。有时走远了回不来,只好露宿在牧民的废弃羊圈里。你想,度过71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夜,那是多么苦不堪言呀。
2094个照相日下来,约有三分之二的相机在16个地点拍摄到了雪豹,经分析,至少有5只雪豹在这个区域活动,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3只。
2006年3月22日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东昆仑山支脉布尔汗布达山区
中国是雪豹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国家。一些野外调查正在中国西部展开,利用红外线自动照相机技术记录雪豹的活动特点、个体特征和数量,是研究的一部分。
由于雪豹常在晨昏和夜间活动、行踪飘忽不定,因而人们在野外很难见到它。雪豹行动敏捷,善于跳跃,一般单独活动,偶有雪豹成群活动。哺乳期的母雪豹带领幼雪豹一起活动。雪豹有发达的鼻腔,四肢较短,仅60厘米高,胸肌发达,善于攀援。雪豹的尾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成年雪豹的尾巴长达1米,几乎与身体等长,据说那条又长又粗的尾巴有助于雪豹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当雪豹躺下时,它将尾巴盘在身体上保暖。
2006年3-5月,我们在位于青海省都兰县东昆仑山支脉布尔汗布达山区的都兰国际狩猎场里架设了7台红外触发相机。考察期间共用了19个胶卷,拍了320张照片,其中3个胶卷里有雪豹照片,共拍摄到8张雪豹照片。同时,也拍摄到了岩羊等动物。
荒漠猫
2007年6月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
荒漠猫数量稀少,仅仅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虽然很少受人关注,但是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通过预调查,我们确定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有荒漠猫分布,我们在当地找到了愿意协助我们进行调查的村民。几位当地的调查者都有打猎的经验,他们对于荒漠猫的习性非常了解,知道在哪里布设相机最有可能获得荒漠猫的照片。
我们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相机陷阱,同时规定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如相机的高度,更换胶卷和电池的频率等。由于这些协助研究的村民没有GPS,也不认识地形图,这就需要我们定期回收胶卷以及废旧电池,并且对相机的放置地点进行定位。
从2007年的夏季至冬季,我们和调查者共在海拔3500-4000米的10个地点进行了相机布设,最后得到了9张野生荒漠猫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荒漠猫的照片。
2007年5月13日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7年5月的一天,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一名当地最有经验的老猎人引导下进入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热带丛林进行调查。在休息驻扎区,老猎人告诉我他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个豹子的脚印。当我近前察看时,这个脚印给了我巨大的惊喜。我曾经在东南亚的自然保护区中参加过老虎野外调查技术的专业培训,这个被老猎人认为豹子的足迹正是我要寻找的老虎刚刚留下来的。于是我用随身携带的石膏粉拓模,然后将红外相机架设在老虎最可能经过的地方。不久,就有了这张印支虎照片问世。
在接下来的极为艰巨的野外地面调查和红外线相机的拍摄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捕食者从大型的虎、豹,到中型的云豹,小型的黄喉貂、豹猫、斑林狸、灵猫类、食蟹獴等,草食动物从大型的亚洲象、印度野牛、水鹿、鬣羚,到中小体型的野猪、赤麂、鼷鹿等。这是一个国内极为罕见的、蓬勃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未来野生老虎生存的最佳栖息地。这些调查结果震惊了国内外野生老虎保护部门、组织和专家们,也点燃了在西南地区恢复中国野生老虎种群的最后希望。
华北豹
2006年9月23日
山西省晋中市太行山区
华北豹是金钱豹的亚种之一,仅在中国有分布,所以又称“中国豹”。过去华北豹曾被大量捕杀,据报道,山西省仅在60年代就捕杀了1750只华北豹。这个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的存活数量有待研究。
我们于2008年1月成立了三北猫科动物研究所,这是我国唯一一家以研究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为主的民间科研机构。在研究所成立之前的20年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野生大型
猫科动物(简称“大猫”)的行为研究和个体的跟踪调查,至今共掌握了太行山区40多只大猫的行踪资料。从1998年到2006年,我们用摄像机拍到了9只不同个体的华北豹。从2006年5月开始,我们使用了红外触发相机,平均每3个月就能拍到1只华北豹不同个体,仅两年多时间就拍到了13只不同个体的华北豹。
我们在太行山考察区域和农户建立了家畜被大猫袭击之后只要及时告知就可获得赔偿的体系。这样做既能减少农户对肇事大猫的报复行为,又能建立起大猫的情报信息系统。
这只华北豹正在咬食太行山深处一个农户的牛犊,我们接报后于当日入夜前安装了红外触发相机,拍下了一组华北豹进食的珍贵镜头。
为了获取更多的图片资料,我们把红外线相机更多地架设在大猫足迹、粪便等活动痕迹密集的地区,这里往往是它们的必经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